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根据所行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组(LH组)和开腹部分肝切除组(OH组),LH组29例,OH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LH组术后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换药等对症治疗后伤口愈合出院;OH组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切口感染,1例胆漏,1例术后腹水,经相应处理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短期疗效方面优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充分体现了其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经阴子宫肌瘤切除术在多发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09年6月共实施多发性子宫肌瘤微创切除术2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56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组),90例行单纯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阴式组),并对两组围手术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切除肌瘤最大径:腹腔镜组(7.88±2.78)cm,阴式组(7.89±2.23)cm,P>0.05;肌瘤个数:腹腔镜组(3.78±5.89),阴式组(4.57±6.78),P >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80.24±20.10)min,阴式组(100.23±30.52)min,P<0.01;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50.62±13.24)ml,阴式组(99.62±23.12)ml,P<0.05;术后病率:腹腔镜组7.34%,阴式组23.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微创内镜与腹腔镜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评价微创内镜技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微创内镜组(49例)与腹腔镜组(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切除肿瘤重量、住院费用、术后止痛剂用量以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微创内镜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止痛剂用量均优于腹腔镜组(P均<0.01);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切除肿瘤重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微创内镜技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雷 《中外医疗》2013,(34):80-80,82
目的 探讨观察腹部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该院收治的360例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有140例、LC联合阑尾切除术有20例、LC联合肝囊肿开窗引流术50例、LC联合卵巢囊肿切除术30例、LC联合疝修补术30例,总共有75.00%.其中总并发症发生率为0.02%.另外腹腔镜探查术30例、肠粘连松解术有10例、腹腔镜胆囊造瘘术20例.其中总并发症发生率为0.14%.结论 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中心,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腔镜再次肝切除术与开腹再次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的结果,评估腹腔镜再次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221例行肝癌术后复发再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腹腔镜肝切除(腹腔镜组),179例行开腹肝切除(开腹组).使用包括肿瘤特征和患者基本情况、实验室检验等基线资料对病例进行1:1的倾向评分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匹配后每组42例.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失血量、术中输血比例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天数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较开腹再次肝切除术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经临床筛选的Ⅱ~Ⅵ肝段病灶需行切除的患者10例,其中3例边缘型小肝癌行完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2例血管瘤、5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结合腹壁小切口,应用常规切肝器械行左半肝切除1例,Ⅵ肝段切除1例,左肝外侧叶切除5例,同时行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5例。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施行了肝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延长腹壁小切口,手术时间30~180min,术中出血世20~300mL,术后住院4~9d,未发现并发症。结论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腹腔镜辅助肝部分切除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方法,对肝脏边缘型小病灶行完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更具微创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临床护理要点,总结术前、术后护理的经验.方法:对32例肝脏病变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发生胆漏,经引流自愈,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1 d(4~7 d).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特点,在围手术期利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是保障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其他脏器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腹腔其他脏器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10例;联合阑尾切除术16例;联合肝囊肿去顶开窗术6例;联合卵巢囊肿切除术3例;联合胃肠穿孔修补术5例。先常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再完成腹腔其他脏器手术。观察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其他脏器手术均顺利康复,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其他脏器手术安全、可行,且经济有效,显示微创外科技术的巨大优越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子宫切除9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99例和传统子宫切除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前情况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等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安全、微创、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外伤性脾破裂采用腹腔镜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LH)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将行肝切除的80例病人,分入腹腔镜组(LH组)和开腹肝切除组(OH组),比较两组手术病人的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有无并发症及术后血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切口长度、禁食时间、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及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LH组明显小(少)于OH组(P0.01);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长于O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组术后出血1例,胆漏1例;OH组发生出血1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与OH相比,LH是安全的,而且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perioperative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LH)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open hepatectomy (OH).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0 to August 2014, 100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LH group and OH group respectively,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nd the incision length, blood loss, operative time, post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anus exhaust time, complications,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cost measur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LH could achieve shorter incision length, less blood loss, more rapid recovery in liver funct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shorter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length compared with OH for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atients (all P<0.05). However, LH could not significantly shorten operative time,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 (all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OH, LH could improve perioperative outcomes of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对比传统开腹手术行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外科2012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完成开腹手术行胃癌D2根治术(开腹手术组36例)和腹腔镜胃肿瘤D2根治术(腹腔镜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伤口感染和肠梗阻的发生率、手术后止痛药应用次数、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等。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后止痛药应用情况、排气时间、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和肠梗阻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进流食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肿瘤D2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且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手术中出血少、手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值得应用和推广,但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0例拟行肝切除术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镇痛药物用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肝切除术可明显改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且并不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评估腹腔镜肝切除(LH)与传统开腹肝切除(OH)治疗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等数据库中2016年4月之前发表的关于比较腹腔镜肝切除和开腹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研究或回顾性对照研究,同时根据以上检索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整体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住院时间.结果 共纳入10项符合标准的研究,共计11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H与OH相比,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7,95%CI=0.28~1.62,P=0.38),而LH在手术时间(MD=-16.65,95%CI=-26.59~-6.71,P=0.001)、术中出血量(MD=-171.83,95%CI=-305.50~-38.16,P=0.01)、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OR=0.47,95%CI=0.34~0.65,P<0.01)以及住院时间(MD=-3.80,95%CI=-5.63~-1.97,P<0.01)方面较OH有显著优势.结论 通过Meta分析发现,LH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治疗的安全性与OH一致,而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巍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9):32-32,35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与26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LC组与OC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切口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LC组切口感染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OC组(P〈0.05)。结论:急性炎症期在具备熟练手术技巧时,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理念指导下,解剖性肝段(叶)切除的意义。方法:采用不阻断肝门血管,在微创理念指导下,按照肝段(叶)解剖,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的12例肝脏肿瘤者,施行了肝段(叶)切除术。结果:12例病人术中出血100~500ml,平均(300±92)ml。切肝时间30~100min,平均(55±17)min。未出现大出血,术后未发生再出血、胆漏、脓肿病例,术后肝功能5~7d基本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为15d。结论:微创理念指导下,沿肝段(叶)解剖切除肿瘤,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完全腹腔肝切除的经验。方法2004年12月至今我院共完成25例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规则性左肝外叶切除17例,右肝Ⅵ段切除3例,局部切除5例。结果25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肝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50分钟,术中出血量50—300ml,术后住院3-9天,术中术后未发现大出血,1例出现少量胆漏,引流7天后愈合。病理报告肝癌15例,良性病变12例。肝癌术后随访2—31个月,未见肝内复发及切口肿瘤种植,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某些疾病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肾切除12例,肾癌根治术10例.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90~240 min;出血量60~220 ml;术后住院6~12天;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0例肾癌患者随访2~2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  相似文献   

20.
李曦 《河北医学》2013,19(2):209-2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顸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将192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腹腔镜组给予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项术,开放手术组给予开放性肾囊肿去项术,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腹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手术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较开放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一种较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