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浦明之 《山西中医》2010,26(4):40-4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选用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扶正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配合扶正胶囊治疗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口服茶碱缓释胶囊0.25g bid治疗,治疗组予口服茶碱缓释胶囊0.25g bid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结果:两组治疗3年后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规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能有效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5例日常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对照组为5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安全有效,三伏敷贴疗效明显优于日常敷贴。  相似文献   

4.
王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67-68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106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抗炎,止咳,平喘,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观察组同时加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咳嗽,咯痰,喘气等主要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药物配合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入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雾化剂、口服盐酸氨溴索片、甲泼尼龙及多索茶碱等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另服金荞麦片;观察组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并且加用内服中药制剂从龙止咳浓煎剂.同时采用定喘方贴敷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的总用效率为7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伏九"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片、舒弗美片口服,万托林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每年冬九天与夏伏天加用中药"伏九贴膏"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肺功能指标、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制止嗽方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例患者给予支气管舒张药等西医对症治疗,同时加用自制的止嗽方穴位敷贴治疗(穴位贴采用桔梗、炒芥子、蜜款冬花等8味药,将上述中药研细成粉并过80目筛,再用生姜汁调制,做成药饼装入空白敷贴中即成)。于夏季进入"三伏"时开始,每伏敷贴3次,直至伏期结束;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变化并统计疗效,测定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即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呼气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41%,高于对照组(53.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FEV1%、FEV1/FV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止嗽方穴位敷贴制备工艺简便,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有力诠释了中医"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的临床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及穴位敷贴组。西药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空白对照组用面粉糊代替敷贴药物,其余治疗方法同穴位敷贴组;穴位敷贴组在西药治疗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每天1次,4周为1疗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NF-α、IL-1水平及外周血中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穴位敷贴组治疗后TNF-α、IL-1及NF-κB水平均有下降(P0.01),西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穴位敷贴能够通过下调TNF-α、IL-1及NF-κB的水平,发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气道重塑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慢性哮喘缓解期患者在三伏天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3年,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显效68例,占43.59%;有效79例,占50.64%;无效9例,占5.77%;总有效率为94.23%。结论: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缓解期患者疗效显著,简便易行,经济安全,老少皆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合穴位敷贴配合恰当护理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9例给予中药内服加穴位敷贴等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00mg、2次/d,d一糜蛋白酶5mg肌肉注射、隔日1次,同时给予微波物理照射等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主要症状(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加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9例给予中药内服加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00mg,2次/d,α-糜蛋白酶5mg,肌肉注射,隔日1次,同时给予微波物理照射等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2组主要症状(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敷贴加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突出,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外敷加中药治疗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各30例。中药组给予辨证中药治疗,敷贴组穴位敷贴,敷贴加中药组予以中药与穴位敷贴同时进行。所有患儿均治疗1月,并进行治疗前、治疗1月后、随访3月、随访6月后证候积分比较。结果:随访6月总证候积分:敷贴加中药组与敷贴组、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6月后总有效率敷贴组为70.0%,中药组为80.0%,中药加敷贴组为100.0%,中药加敷贴组与敷贴组、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发作次数:中药加敷贴组与敷贴组、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长短:中药加敷贴组与敷贴组、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药加敷贴治疗能改善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儿的临床症状,比单纯中药治疗和单纯敷贴治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加穴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加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结论:中药加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双盲对比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沙丁胺醇喷雾剂吸入及特布他林口服联合中药穴位敷贴(中药采用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射干等),敷贴天突、膻中、大椎、定喘等穴;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沙丁胺醇喷雾剂联合特布他林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发病次数及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冬病夏治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作间隔及缓解症状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15.
廖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360-360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提高中药穴位敷贴疗效的作用。方法将100例使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治疗组在使用中药敷贴的穴位上加用手法穴位按摩,每日2-3次。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消失时间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能够提高中药穴位敷贴的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3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50例,均采用化痰、解痉、止喘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三九、三伏天加用中药穴位敷贴。结果治疗组治愈50例,好转8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愈36例,好转87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82.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3.98,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17.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6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加服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予穴位敷贴加服用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对照组100例予胃复春治疗。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3.1%,总有效率89.34%;对照组痊愈率20.0%,总有效率79.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加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治疗CAG疗效确切,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加拔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30例,其中肺脾气虚型16例,肺肾气虚型14例。采用针刺加拔罐的方法治疗6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呼吸困难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在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病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加拔罐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全身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19.
刘胜楠  谯凤英 《光明中医》2014,29(11):2336-2338
目的观察拔罐配合穴位敷帖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运用拔罐配合穴位敷贴的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90例。7日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5.6%,远期总有效率为78.9%。结论拔罐配合穴位敷帖法,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有着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穴位敷贴的最佳治疗时间与治疗机理。方法:采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51例,治疗结束后统计分析疗效。结果:显效39例,有效9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达87.42%。结论: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方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