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总结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囊残留病变的患者诊治记录,分析胆囊残留病变的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以来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囊残留病变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确诊患者进行二次的手术医治,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引起胆囊病变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结果:引起胆囊病变的原因中胆囊的残株结石患者16例,残余小胆囊和由此引发炎症的患者7例,胆囊残株癌变患者2例,其中合并胆内管结石患者8例,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例,术后患者均全部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遵循严谨科学的手术操作步骤,以防止患者胆囊术后发生残留病变。术后密切关注患者恢复情况,一旦发现患者胆囊残留病变,要及早判断诊治,防止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2.
周毅  李杰 《新疆医学》2012,42(12):109-111
残余胆囊综合征(SGR):是胆囊切除不完全致术后症状复发的并发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本组共收治25例残余胆囊病例。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的常规手术之一。因胆道系统变异大,胆囊管长短、粗细、弯曲、旋转、差异较大,胆囊动脉,右肝动脉,胆总管,胆囊管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常规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残株结石时有发生,再次就诊导致病人思想压力大,如果再次手术容易损伤肝、胆总管、十二指肠。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1岁~69岁,平均年龄54.8岁。残余胆囊:最大45 mm×15mm,最小20 mm×15 mm。25例均有胆囊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3.
及时诊治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小胆囊形成。方法结合收治的9例LC后胆囊管残株过长所形成的小胆囊,对LC后小胆囊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9例患者都经手术处理痊愈。结论确诊为LC后小胆囊,手术切除、清除病灶为治疗的有效措施。手术操作比较复杂,应由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来完成  相似文献   

4.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小胆囊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社芽 《铁道医学》1998,26(2):109-110
目的 及时诊治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小胆囊形成。方法 结合收治的9例LC后胆囊管残株过长所形成的小胆囊,对LC后小胆囊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 9例患者都经手术处理痊愈。结论 确诊为LC后小胆囊,手术切除、清除病灶为治疗的有效措施。手术操作比较复杂,应由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胆囊切除术后残株炎并结石的诊断治疗以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1995年2月~200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2例胆囊切除术后残株炎并结石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行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愈后良好.结论 对炎症较重,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楚者,在第一次手术中采用顺行加逆行法切除胆囊,若是残株炎并结石,应视具体情况,必要时切开胆总管在解剖清楚的情况下,切除残余胆囊,能达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苏智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694-695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余病变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7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25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病变的原因、类型、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25例均行再次手术。切除过长胆囊管或小胆囊,其中胆囊管或小胆囊内残余结石21例,残余胆囊合并有胆总管结石2例,加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另2例为残余胆囊。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无肿瘤及恶性变。结论首次手术前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术中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三管之间的关系,术中仔细探查,规范切除胆囊是预防胆囊残余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残株胆囊疾病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中的一种,包括残株胆囊炎、残株胆囊结石、残株胆囊癌变等。近年来,随着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应用,残株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1]。残株胆囊疾病的发生多与第一次手术有关。残株胆囊疾病是由于胆囊切除不完全,术后胆囊残留或胆囊管残留过长逐步形成的囊腔样结构,可并发炎症及结石,引起类似胆囊炎的临床症状,大多数发生于急诊手术患者。笔者对本院2008年6月—2013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残余胆囊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LC术后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LC术后残余胆囊患者,6例经手术再次切除残留胆囊,其中,经腹腔镜再次手术2例,开腹手术4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残余胆囊慢性炎症改变。3例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但症状反复发作。结论:加强操作者基本功训练,积累开腹胆囊切除术经验,严格把握LC的适应证及术中精细操作是预防残余胆囊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囊残余病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6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病变的原因、类型、处理及效果。结果 首次手术均为单纯性胆囊切除术,再次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问最短1个月,最长6年。胆囊管残留过长7例,残端小胆囊10例,胆总管残留结石29例,其中胆总管扩张伴感染者13例。46例均行再次手术。切除过长胆囊管或小胆囊17例,其中胆囊管或小胆囊内残余结石儿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9例。治愈44例,死亡2例(为化脓性胆管炎、中毒性休克)。结论 胆囊切除术应以提高手术质量着手。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术中仔细探查、规范切除胆囊;术后出现症状时,仔细全面检查,一旦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去除病因。  相似文献   

10.
陆海波  郭定炯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64+1369-1364,136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管结石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腹腔镜下治疗的32例胆囊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均在腹腔镜下处理成功,所有胆囊管结石均得到手术证实。平均手术时间为30~120min,平均70 min,术后住院3~7 d,平均4.1 d。1例不慎将小结石推入胆总管,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成功。全组无胆道损伤、出血及胆漏等严重并发症,随访4个月至1年,B超检查均无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无胆总管狭窄或扩张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处理胆囊管结石虽然是相对复杂和困难的手术,但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56例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的诊治和预防方法,减低此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56例残余胆囊结石再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6例中初次手术行经典胆囊切除术1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例;急诊手术30例,择期手术26例;初次手术在三级以下医院施行42例,在三级以上医院施行14例。结果:除1例因粘连严重并发门脉高压症,分离时引起大出血被迫终止手术外,55例再次手术成功,切除残留胆囊及结石后,症状均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术式,在术中解剖清楚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管关系,然后距胆总管0.3~0.5cm切断结扎胆囊管,是预防残余胆囊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残余胆囊系指胆囊切除术后 ,因胆囊颈残留或胆囊管残株过长而形成的“小胆囊”。我院自 1992年 2月~ 1999年 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 15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中男 6例 ,女 9例。年龄2 6~ 63岁。首次手术外院 13例 ,本院 2例。其中首次为择期手术 6例 ,包括单纯胆囊切除 4例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L C) 1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 1例 ;急诊手术 9例 ,包括胆囊切除术 6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 3例。在急诊手术的病例中 4例系因腹腔粘连和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而仅行胆囊大部切除术。1.2 临床表现 本组中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2年1月~2007年12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 188例,其中复杂切除困难的169例,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及优点.结果:169例复杂困难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58例在腔镜下完成,均采取胆囊管逆行分离法切除成功,中转11例,总体中转开腹率6.92%;合并胆总管损伤1例,胆漏1例,出血1例,戳孔感染3例,随访2~24个月,胆总管残余结石3例,经ERCP取石成功.除中转开腹者.余术后4~6天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结论:采用逆行法腹腔镜胆囊手术对复杂困难胆囊行切除,只要方法适当,是安全可行的,必要时可中转开腹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管结石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胆囊管结石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方法 、手术处理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前经影像学诊断胆囊管结石17例,所有患者最后都被手术证实.其中2例中转开腹,另外54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发生胆管损伤、出血、胆瘘.1例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经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结论 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腔镜胆囊手术中对胆囊管认真检查,是减少胆囊管结石残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并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检查的技术要点及适用范围。方法对17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扩张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时经胆囊管插入硬膜外导管行胆道造影检查,阳性者转开腹手术探查胆总管,阴性者不做胆道探查,观察结果及疗效。结果 17例造影均获成功,术中6例造影显示胆总管充盈缺损,转开腹手术探查,5例取出结石,1例未发现结石,均留置T管引流,1个月时行T管造影后拔除,11例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切除胆囊即可。结论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扩张者但未能明确胆总管内结石的患者,腹腔镜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可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降低住院时间及费用,在基层医院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管残余结石的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至2003年期间1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病员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4例,均于术中行了胆道探查。112例患者术后随访3-6月,术后均无胆管结石。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首先解剖套扎胆囊管,并于术中常规触摸胆总管是预防术后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进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腔镜切除术后残株炎及残株结石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0例患者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改进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0例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统称为对照组,取实施该进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残株炎残株结石,对照组术后6例出现残株炎残株结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4,P0.05)。结论胆囊腔镜切除术后残株炎残株结石的发生主要与第一次手术有关,单纯满足胆囊切除会增加术后症状复发风险,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对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改进能预防术后残株炎残株结石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部分效果不好的原因,提高胆囊切除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对32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相似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例进行B超ERCP、CT等检查的随诊断观察和综合分析。结果32例中残株胆囊8例,其中4例伴残株结石;胆囊管较长2例;胆道结石6例,隐性冠心病1例;4例无特异发现。  相似文献   

19.
刘永茂  张孝国 《海南医学》2005,16(2):105-105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管残余结石的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至2003年期间1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病员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4例,均于术中行了胆道探查。112例患者术后随访3—6月,术后均无胆管结石。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首先解削套扎胆囊管,并于术中常规触摸胆总管是预防术后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志星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1):992-993
目的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胆囊残留病变的认识及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间收治的26例胆囊切除术后2周以内诊断,并于3个月内手术切除胆囊残留病变的病例资料。结果全组2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系胆囊残留病变,残株胆囊结石15例,其中11例并肝外胆管结石;胆囊床黏膜残留并炎性肉芽肿形成6例,其中2例并肝外胆管结石;胆囊床黏膜残留并"假胆囊"形成5例。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诊断胆囊残留病变有其特殊性,应根据其是否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以及右肝下间隙炎性病变的严重程度等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