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 126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入强化组(63例)及常规组(63例)。强化组入院后立即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80 mg,急诊PCI术后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d口服连续3 d;常规组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急诊PCI术后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口服连续3 d;监测术前、术后72 h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ys)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强化组发生CIN 7例(11.1%),常规组13例(20.6%),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组术后Scr较常规组低,Ccr较常规组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Cys C浓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CIN的发生可能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抗炎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中、重度慢性肾病(CKD)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入选186例接受PCI治疗的老年中、重度CKD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阿托伐他汀组术前予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术前12 h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阿托伐他汀40 mg,术后40 mg/d),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予其他他汀常规治疗,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血肌酐(SCr)、血浆胱抑素C(Cys C)的变化及CIN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对照组中SCr峰值、△SCr、Cys C峰值及△Cys C均显着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根据SCr标准的CIN,对照组20例(22.2%),阿托伐他汀组10例(10.4%),CIN的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根据Cys C标准的CIN,对照组28例(31.1%),阿托伐他汀组14例(14.6%),对照组中CIN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能够预防老年中、重度CKD患者PCI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在预防老年(年龄≥60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急诊PCI)后造影剂相关肾病(CIN)的作用。方法:将2009-09-2011-03住院行急诊PCI术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组患者在水化治疗的基础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入院后即刻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急诊PCI术后3d内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入院后即刻及急诊PCI术后3d内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然后分别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造影后24、72h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结果:急诊PCI术后72h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BUN及Scr增加值和增加百分比明显低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Ccr下降值和下降比率以及CIN的发生率(13.95%∶33.33%)亦明显低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对老年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行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问题。方法择期行PCI术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250例,随机分成强化阿托伐他汀组(强化组)和常规阿托伐他汀组(常规组)各125例。两组患者在水化的基础上在PCI术前3 d,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和10 mg/d口服治疗。观察两组PCI术前及术后72 h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eGFR)、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记录两组CIN的发病率、住院中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结果 (1)强化组125例患者,发生CIN3例(2.4%);常规组125例患者,发生CIN12例(9.6%),两组CIN发病率差异显著(χ~2=5.75,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亦表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是CIN的保护因素(OR=0.079,95%CI 0.009~0.725,P=0.025)。(2)强化组与常规组的PCI术前血BUN、Scr、Ccr、eGFR、β2-MG、hs-CRP、IL-6、TNF-α、ALT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I术后72 h,两组β2-MG、hs-CRP、IL-6、TNF-α较PCI术前增高;Ccr、eGFR较PCI术前降低(P<0.05)。(3)PCI术后72 h,强化组β2-MG、hs-CRP、IL-6、TNF-α的水平低于常规组;Ccr、eGFR则高于常规组(P<0.05)。(4)两组PCI术后72 h ALT较PCI术前未见明显的升高(P>0.05),两组均未出现阿托伐他汀不良药物反应。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于减少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率具有一定的益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他汀抗炎症作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且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或经皮冠脉介入(PCI)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强化组60例,常规组6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测定血清肌酐(Scr)、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胱抑素(Cys)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肌酸激酶(CK)水平,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IN的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及肾功能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术后第1天、第3天测定Scr、CysC水平强化组明显低于常规组,术后第1天、第3天测定eGFR水平强化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IN的总发生率为11.7%,常规组CIN发生率为18.3%,强化组CIN发生率为5.0%,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第3天hs-CRP水平强化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ALT、AST及CK水平在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介入术后CI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孙文静  徐戈 《内科》2014,(3):252-254,25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手术期血浆sCD163浓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炎症抑制机制和短期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入选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PCI术前2 d予阿托伐他汀80 mg/d,PCI术后予40 mg/d,30例)及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PCI术前术后均为20 mg/d,30例),于PCI术前及术后18~24 h内取患者外周新鲜静脉血,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PCI围手术期血浆sCD163和血脂水平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阿托伐他汀PCI术前术后血脂各指标的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血浆sCD163浓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但其中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的血浆sCD163浓度于PCI术后降低更明显(P0.05),而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血浆sCD163浓度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围手术期血中sCD163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有糖尿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0例冠脉造影及70例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伴糖尿病肾损伤的患者分为两组,再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和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5天患者血浆CRP;血浆胱抑素C(Cys C);测Scr;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转铁蛋白(TRF)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两组患者中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较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CRP及Cys 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及eGFR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介入治疗组中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较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较造影组患者CRP及Cys 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及eGFR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剂能造成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出现肾损伤,而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预防造影剂对肾脏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安全性及可能机制。方法入选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行择期PCI术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共3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A组,n=110)、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组(B组,n=110)、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组(C组,n=110)。A组:术前1d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B组:术前1d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1次/晚;C组:术前1d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和普罗布考250mg,3次/d。3组患者均于PCI术后4d开始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收集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造影剂用量,并记录PCI术前及术后72h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变化。记录3组患者CIN发生情况、住院期间阿托伐他汀及普罗布考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CIN发生率低于A组(1.8%,2.7%比10.0%,均P0.05);B组与C组CIN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72h,A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较术前升高,eGFR水平较术前下降(均P0.05);B组、C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A组[(80.99±16.65),(81.79±17.96)比(93.30±20.97)μmol/L;(5.78±0.92),(6.05±1.29)比(6.18±1.08)mmol/L],eGFR水平高于A组[(78.80±26.04),(75.42±20.81)比(69.39±22.81)mL/(min·1.73m~2),均P0.05]。PCI术后,3组患者的hsCRP、丙二醛水平较术前升高(均P0.05);B组和C组患者的hsCRP、丙二醛水平低于A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强化他汀(OR=0.093,95%CI0.016~0.533,P=0.008)及他汀联合普罗布考(OR=0.252,95%CI 0.068~0.931,P=0.039)是CIN的保护因素;住院期间,3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肝损害、肌无力等不良事件。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及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均能降低CIN的发生率,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的影响。方法选取经PCI治疗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阿伐他汀组(n=20)和阿伐他汀+辅酶Q10组(联合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阿伐他汀组采用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1次/晚),联合组采用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1次/晚)+辅酶Q10(10mg,tid)。测定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d的hs-CRP、PAPP-A水平。结果①所有组别术后24h和术后30d的hs-CRP、PAPP-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30d低于术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和阿伐他汀组术后24h和术后30d的hs-CRP和PAPP-A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阿伐他汀组比较,联合组术后24h和30d的hs-CRP和PAPP-A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丁与辅酶Q10具有协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CI前单次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12 h内的ASTEMI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PCI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和阿托伐他汀负荷治疗组(观察组,PCI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20 mg/d).观察两组PCI术中冠脉血流情况、术后心肌坏死标志物及炎症标志物水平.结果 两组基线临床情况、接受PCI时机及冠脉病变情况一致.观察组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时冠脉TIMI血流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校正TIMI血流帧数计数及心肌染色显影分级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PCI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基础上,PCI前单次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降低ASTEMI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初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术(PCI)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30例初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拟行PCI,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于术前3d开始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介入术中使用低渗非离子型对比剂。术后全部患者立即接受水化治疗12h。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监测血清肌酐水平,入院时及术后第7天查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比13%,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肌酐水平(umol/L)均低于对照组(94.38±22.16、95.78±19.78、90.36±21.67比98.34±21.45、110.21±21.46、96.22±20.18,P〈0.05)。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68±0.45比10.28±0.23,13.45±0.34比12.14±0.33,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初发不稳定型心绞痛接受PCI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 C)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行PCI术的患者428例,按是否发生对比剂肾病分为对比剂肾病组和非对比剂肾病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8小时Cys C和血肌酐(Scr)水平变化;应用ROC曲线评价Cys C对对比剂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运用KaPlan-Meier法分析高Cys C水平组的主要不良事件累计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4.9%,对比剂肾病组术后48小时Cys C较术前明显升高,且与Scr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48小时Cys C较Scr存在更好的ROC曲线下面积,根据Youden评价指数得出其最佳诊断阈值点为1.36 mg/L. 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术后48小时Cys C>1.36 mg/L的患者6个月主要不良事件累计发生率明显高于Cys C<1.36mg/L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发现,年龄、糖尿病、基础Cys C水平、对比剂用量等4因素为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临床危险因素.结论 造影后48小时的血清Cys C浓度对对比剂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Scr,且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较好;年龄、糖尿病、基础Cys C水平和对比剂用量为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临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23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19)和强化治疗组(n=120),常规治疗组予阿托伐他汀20 mg(qN),强化治疗组入院采血后即刻予阿托伐他汀80mg口服,后予阿托伐他汀40mg(qN)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治疗后1个月血脂[包括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后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结果两组治疗后TC、LDL-C、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其中强化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ALT、Cr、血小板聚集率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改变(P>0.05);强化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心绞痛:15.0%vs.26.9%;心力衰竭:9.2%vs.18.5%,P<0.05),但两组再发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术后早期服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且不影响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前瞻性研究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的变化,评价其早期预测对比剂肾病(CIN)的临床意义。方法:160例接受冠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患者,以发生CIN的病例作为CIN组(14例),从未发生CIN的病例中以2:1选择配对患者作为对照(非CIN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48h、72h血清肌酐(SCr)、24h尿KIM-1水平。结果:(1)160例患者中14例发生CIN(8.8%);(2)与术前及非CIN组术后24h比较,CIN组术后24h尿KIM-1水平显著升高[3.81(3.54,4.32)ng/ml比4.33(4.06,4.63)ng/ml比5.21(4.86,5.42)ng/ml,P〈0.05];而SCr水平则在术后48h和72h才显著升高(P均〈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IN组患者尿KIM-1与SCr呈正相关(r=0.758,P=0.002);(4)ROC曲线示尿KIM-1曲线下面积为0.839,检测截断点为4.595ng/ml时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85.7%和71.4%。结论:尿。肾损伤分子-1能较肌酐更早反映肾功能的变化,对早期预测对比剂肾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病人1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他汀组(n=40)、水化组(n=34)以及对照组(n=41)。他汀组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3d开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20mg,水化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速度为1ml/(kg.h),一般于术前4h开始至术后12h结束,对照组未服用阿托伐他汀及其他调脂类药物亦未应用水化处理。观察患者术前1d、术后36~48h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情况。结果他汀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血hsCRP、Scr,UACR较术前均升高(均P<0.05),而血Ccr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hsCRP、UACR较他汀组术后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9.76%)高于他汀组(5.00%)。水化组术后血hsCRP、Scr、UACR及血Cc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剂肾病发生率明显小于他汀组及对照组。结论造影剂可造成轻微的肾功能损害;术前3d使用他汀药物,可能具有减轻炎症反应、预防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作用,但相比之下水化处理更能明显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ST段回落、血清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3月~2010年12月武警总医院发病时间<12 h、拟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95例,按照随机信封法随机分为3组:A组(n=34,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B组(n=34,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C组(n=30,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术后90 min内ST段回落情况以及术后24 h、3 d、7 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O合酶(NOS)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90 min内A组ST段回落比例更高,同时回落幅度也更大,与B组和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A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下降,但与B组和C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 d和7 d,A组hs-CRP进一步下降,且与B组和C组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及术后3 d,A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水平高于B组和C组,但与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A组NOS水平继续升高,与B组和C组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一次性给予大剂量(8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有利于STEMI患者心肌灌注恢复,并能够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并择期PCI的的冠心病患者102例,包括稳定性心绞痛(SAP)4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58例,随机分为两组,大剂量组:术前3 d连续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小剂量组:予常规剂量10 mg。于术前及术后8 h、24 h测定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比手术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浓度;并对各指标在UAP和SAP不同人群中的变化进行分析。术后随访1个月了解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①术后8 h,两组cTnI、hs-CRP水平明显增高(P〈0.05),术后24hCK-MB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大剂量组术后cTnI、CK-MB、hs-CRP水平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UAP患者中大剂量组的hs-CRP、cTnI、CK-MB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AP患者,大剂量组仅hs-CRP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短期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减少围手术期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PGE1)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行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GE1组.PGE1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PGE1 20μg+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1次/d,共10 d,比较两组造影前、造影后48 h、5d血肌酐(Scr)、尿素(BUN)、胱抑素C(CysC)水平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等.结果 造影后48 h、5dScr、BUN、Cys C等在PGE1组分别为(113.92±54.89)μmmol/L、(7.85±4.05)mmol/L、(1.38±0.34)mg/L和(86.72±35.26)μmmol/L、(6.61±3.09 )mmol/L、(1.29±0.29)mg/L优于对照组(129.22±50.18)μmmol/L、(9.26±3.95) mmol/L、(1.56±0.23)mg/L和(109.83±31.76)μmmol/L、(8.07±3.11)mmol/L、(1.37±0.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造影剂剂量与BUN、Scr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5; r=0.82,P<0.01).结论 PGE1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次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CIN )的影响。方法121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入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口服,对照组术前不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长期服用。术前及术后3天连续监测血清肌酐( serum creatinine, Scr)、血浆胱抑素C (cystatin C, Cys C )、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根据Cockcroft—Gauh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结果121例患者中21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17.4%,阿托伐他汀组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孤21.3%,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CysC峰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4±0.33)mg/Lvs(1.06±0.30)mg/L,P〈0.05];术后Scr、CysC较基线增高的幅度以及术后Ccr较基线降低的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10.8)μmol/Lvs(14.6±12.9)μmol/L,P〈0.01;(0.07±0.04)mg/Lvs(0.18±0.07)mg/L,P〈0.01;(6.1±3.7)mL/minvs(11.2±5.1)mL/min,P〈0.01]。阿托伐他汀组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峰值及较基线增高的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2±6.8)mg/dLvs(24.3±10.3)mg/dL,P〈0.05;(7.3±5.7)mg/dLm(14.1±7.5)mg/dL,P〈O.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预处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损害.对预防CIN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