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行冠脉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4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低分子肝素等常规用药;麝香保心丸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麝香保心丸。疗程为1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周及1月时检测hs-CRP和CRP;在用药前后检测常规项目(血尿便常规、生化等)。观察PCI术后心绞痛的缓解情况及hs-CRP、CRP的变化。结果麝香保心丸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1.67%vs 70.83%,P0.01),治疗后hs-CRP、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显著改善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症状,hs-CRP和CRP表达均有下降,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对于PCI术后心绞痛有明显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78例T2DM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8)和常规治疗+麝香保心丸组(观察组,n=40),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总有效率,6 min步行试验和血浆BNP浓度以及心功能超声检查各项参数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BNP浓度均值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6 min步行试验运动耐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强(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各项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显著提高T2DM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血浆BNP浓度,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炎症因子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PCI术后病人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麝香保心丸组,各45例。两组均成功进行PCI介入术治疗,常规治疗组PCI术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瑞舒伐他汀治疗。麝香保心丸组PCI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及MACE发生率。结果麝香保心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常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1%,麝香保心丸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升高,且麝香保心丸组血脂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炎因子较治疗前降低,且麝香保心丸组炎症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麝香保心丸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PCI术后,可明显改善病人血脂指标,降低炎症因子和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组未发生心血管恶性事件。对照组有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组未发生心血管恶性事件。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降低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128例PCI术后心绞痛病人,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曲美他嗪(20 mg,口服,每日3次)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22.5 mg,口服,每日3次)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PCI术后心绞痛能够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79.7%(P0.05);观察组FPG、2 h P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临床心血管事件预防作用及增加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阿司匹林100 mg,口服及麝香保心丸2粒,每天3次,口服一年);对照组(常规治疗加阿司匹林100 mg,每天口服一年).所有患者均随访一年,并记录各种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事件.结果 阿司匹林联合麝香保心丸可有效减少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2%),和对照组(28%)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并不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结论 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预防有一定疗效,同时不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基础治疗均为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以及降血压、降血糖药物。治疗组同时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3次/日,口服,周期为12周。结果治疗组对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7.8%vs57.8%P0.05),治疗组左心室收缩功能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且副作用轻微。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预防发展为心肌梗死和降低心脏性事件均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DM合并AMI患者169例,依据性别分为女性52例为研究组(A组),男性117例为对照组(B组),分别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女性组平均年龄,高脂血症病史,双支、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变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吸烟史、既往PCI史、梗死前心绞痛显著低于男性组(P〈0.05)。PCI术后女性组TIMI3级血流和TMPG3级显著低于男性组(P〈0.01)。女性组严重心律失常、KillipⅢ级以上心功能、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30d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结论女性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和TMPG低,并发症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实验组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CRP、LDL-C、TC等生命体征指标结果以及LVEF、LVEDD、左室后壁厚度等心功能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有助于其心功能和生命体征指标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合并高脂血症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56例合并高脂血症的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麝香保心丸+常规治疗)28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8例,治疗6周后观察其临床总有效率,包括治疗前后患者胸痛发作次数,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用量,运动平板试验总时间,ST段压低最大值时间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水平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六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麝香保心丸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脏X综合征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60例):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麝香保心丸组(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发作时2粒舌下含化,疗程8周。结果: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麝香保心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3.33%比80.00%,P<0.05),麝香保心丸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2.62±1.26)min比(3.19±1.73)min,P<0.05];在心电图疗效,麝香保心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6.67%比70.00%,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远期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期间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并成功行择期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分为CABG组(n=270),DES组(n=285)。随访5年,从术后30 d开始到5年止结束,随访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和再次血运重建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E)。结果入选患者随访率100%。CABG组与DES组两组间5年全因死亡率(1.11%vs.1.40%)、心源性死亡率(0%vs.0%)、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2.22%vs.2.81%)无统计学差异(P0.05)。DES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3.15%)、心绞痛复发率(17.89%)、再次血运重建率(12.28%)均高于CABG组(分别为1.11,5.56%,0.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CABG与PCI治疗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DES支架置入远期心绞痛复发率、再次血运重建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CABG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来高龄(≥80岁)急性心肌梗死病例78例。其中PCI治疗40例,药物保守治疗3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临床疗效以及PCI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与药物保守治疗组相比,PCI治疗组住院期间心肌梗死症状缓解率明显提高(52.63%vs 75.00%,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降低(39.47%vs 15.00%,P<0.05)。出院后6个月内再次心绞痛(42.86%vs 18.42%)和心肌梗死(22.86%vs 5.26%)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再次心血管事件和猝死的发生率也有一定下降(25.71%vs 10.52%,P=0.09)。结论 PCI治疗可以改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由此可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 PCI治疗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方法将316例老年(≥60岁)AMI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组,76例)和非糖尿病组(ND组,240例),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征、PCI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DM组患者血脂异常、空腹血糖水平、前壁AMI百分比均显著高于ND组[分别为42.1%和24.2%,(10±3)mmol/L和(5±2.1)mmol/L,68.4%和49.6%,P〈0.05]。(2)DM组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者显著高于ND组(60.5%和42.1%,P〈0.05),DM组三支病变、弥漫病变率显著高于ND组(78.9%和46.3%,67.1%和46.3%,P〈0.01)。(3)PCI即刻成功率、术中无复流发生率、住院期间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治疗老年AMI并发糖尿病患者近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高龄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纳入2004年1月~2007年12月高龄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糖尿病组,纳入同期不合并糖尿病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PCI术置入SES支架。随访5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非心源性死亡、心源性死亡、卒中、心绞痛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两组5年随访率均为100%,糖尿病组MACCE发生率(57.8%,37/64)高于对照组(30.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非心源性死亡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更高(分别为:7.80% vs.1.67%,15.6% vs.8.33%,P均<0.05)。两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不增加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率,但会增加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合并MODS患者383例,分为急诊PCI组(n=181)和药物治疗组(n=202)。比较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不同器官发生功能不全的比率、发生MODS器官的数目及病死率。结果 PCI组ST段抬高性AMI患者的比例高于药物治疗组(90.6%vs83.2%;P=0.03),其余临床资料两组相似。血管再通率PCI组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98.3%vs52.5%;P0.01)。在心脏、肺、肾脏和胃肠发生功能不全的比率两组相似,而在肝脏、脑及血液系统发生功能不全的比率PCI组低于药物治疗组(16.6%vs27.2%,10.5%vs18.8%,2.2%vs7.4%;P0.05)。2个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率PCI组高于药物治疗组(65.2%vs54.5%;P=0.04);3个器官功能不全,两组发生率相似;而出现4个或5个器官功能不全时,PCI组的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9.4%vs17.3%,2.2%vs7.9%;P0.05)。PCI组总病死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9.9%vs36.1%;P0.01)。结论尽管AMI合并MODS患者风险大,病死率高,但积极有效地行PCI治疗,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对81例合并MS的AMI患者及94例无MS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情况、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及心肌损伤标记物情况。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组年龄较大,女性患者较多(34.6%vs.17.0%;P〈0.01),而吸烟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家族史较低(分别为43.2%vs.59.6%;13.6%vs.25.5%;P均〈0.05),饱餐后或情绪激动时发病较高(分别为18.5%vs.7.4%;13.6%vs.4.3%;P均〈0.05),有胸痛者少(66.7%vs.81.9%;P〈0.05),泵功能≥KillipⅡ级者较多(35.8%vs.22.3%;P〈0.05),住院病死率高(22.2%vs.10.6%;P〈0.05),前壁梗死较高(51.9%vs.36.2%;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高[(147±19)U/Lvs.(122±14)U/L;P〈0.01]。结论与无MS的AMI患者相比,合并MS的AMI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患者较多,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麝香保心丸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45 mg,3次/d;每月随访1次,共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 vs 65.8%,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LDL-C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TC、左心室后壁厚度、心功能分级明显下降,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和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对血细胞、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尿酸均无影响。结论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二级预防的基础上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