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老年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40例确诊的老年PTE病人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PTE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心脏病、恶性肿瘤、下肢静脉病变及制动。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最常见,易发生晕厥10例(25.0%);而胸膜性胸痛及咯血较少见。绝大多数动脉血气分析为低氧血症(占97.5%),D-二聚体〉500μg/L(占100.0%)、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可作为主要诊断手段。老年PTE最常误诊的疾病是冠心病、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老年PTE常合并多种疾病。结论老年人PTE临床表现多样,D-二聚体有筛选急性PTE的价值,CTPA可作为首要诊断方法。老年人PTE常合并多种疾病,应提高诊断意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PTE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PTE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创伤和(或)骨折、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子;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心电图检查可提示PTE;超声心动图对PTE有诊断作用;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是确诊PTE较可靠的方法。结论PTE是常见的肺血管疾病,对有症状的高危患者应及早行CTPA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肺血栓栓塞临床表现区别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老年人肺血栓栓塞(PTE)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45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年龄分组,分为老年(≥65岁)组和中青年(<65岁)组,比较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的差异.结果 两组中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老年人晕厥发生率高,而咯血和胸膜炎样胸痛发生率低,氧分压在老年人降低显著,但经过校正年龄后,计算氧分压占预测值的百分比,与青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人PTE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误诊,如果老年人出现晕厥,尤其合并有低氧血症表现时,应该将PTE作为常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急性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9例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9例急性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抗凝治疗3月或6月的转归。方法分析9例经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急性非大面积PTE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于首次发作伴随可去除危险因素(如手术、长期制动、长途乘车、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等)的患者抗凝治疗3月,对于特发性或存在恶性肿瘤等持续性危险因素的患者抗凝治疗6月,在抗凝治疗期间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使其稳定在2.0~3.0,且分别自抗凝治疗起随访6月和9月。结果 1例(11.1%)6月抗凝治疗组患者死亡(死于胆囊癌晚期所致全身衰竭),8例(88.9%)3月抗凝治疗组患者均痊愈,随访期间未新发血栓。结论对于首次发作的伴随可去除危险因素的急性非大面积PTE患者选择抗凝治疗3月是安全有效的,血清D-二聚体是急性PTE可靠的初筛检查,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为可靠的确诊急性肺栓塞(PE)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PTE的认识,规范PTE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所有入住北京朝阳医院确诊的急性PTE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以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1年内共确诊PTE 137例.住院患者PTE的发病率为0.37%,高于亚洲住院患者PTE的发病率.PTE在冬季多发,住院患者的发病率达0.52%.平均发病年龄(62.14±15.16)岁,60岁以上患者为62.77%.女性(60.58%)多于男性(39.41%).初诊科室分布广泛,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主要科室,为75.18%.危险因素以恶性肿瘤最高,其次为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主,其次为胸闷和胸痛.血气分析表现为低氧和(或)低二氧化碳血症.心脏超声提示右心功能障碍者44例,血栓直接征象者5例.下肢静脉超声提示有67.20%的PTE患者合并下肢静脉血栓,以远端静脉多见(67.63%).溶栓抗凝治疗14例,单纯抗凝治疗122例.好转出院134例(97.08%),死亡2例(1.46%).结论 提高各临床科室医师对于急性PTE的诊断意识及治疗规范化程度,可以提高确诊率,降低病死率.急性PTE以恶性肿瘤以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为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多样,以新发的呼吸困难最为常见.超声心动图及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联合应用可作为疑诊PTE而无确诊手段时的替代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二级综合性医院内科住院患者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和对高危患者预防性治疗的观念。方法对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22例内科住院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高危因素、预防性治疗、诊断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存在高危因素占100%,进行预防性治疗2例(9.1%)。临床表现中最常见是呼吸困难15例(68.2%),晕厥7例(31.8%);血气分析提示低碳酸血症,PaCO2小于45 mmHg 14例(63.6%),低氧血症15例(68.2%);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72.7%。心电图ST-T改变占9例(40.9%),SIQⅢTⅢ型4例(18.2%);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室扩大8例(36.4%),肺动脉高压12例(54.5%);下肢静脉彩超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例(27.3%);CT肺动脉造影确诊8例(36.4%)。结论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漏诊率及病死率高,不少患者由于未能及时正确诊断和恰当治疗而死亡。因此,提高对PTE的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增强我国内科VTE高危者的预防性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1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结果急性PTE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出现"三联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为数极少。D-二聚体对急性PTE具有高度敏感性,结合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急性PTE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PTE筛选检查。确诊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肺血栓栓塞症(PTE)临床特征的差异,提高对各年龄组人群PTE的认识。方法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1997年8月至2006年4月确诊为急性PTE的105例患者(其中年龄≥60岁组57例,<60岁组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年龄段PTE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1)危险因素:<60岁组PTE的发病危险因素较≥60岁组少。静脉炎在两组均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60岁组PTE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静脉注射毒品、家族性易栓症等;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长期制动、恶性肿瘤、心脏病等危险因素更常见于≥60岁组的PTE患者。(2)临床症状:胸痛和咯血在<60岁组中相对多见,三联征(即同时具有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症状)更常见于<60岁组;而晕厥则常发生于≥60岁组的PTE患者。≥60岁组更易发生大面积PTE。(3)实验室改变:<60岁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绝对值高于≥60岁组,PaO2相对百分比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肌钙蛋白阴性的PTE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肌钙蛋白阳性者。结论≥60岁的PTE患者危险因素多,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且更易出现大面积PTE;<60岁的PTE患者临床症状可相对典型。心肌肌钙蛋白可作为PTE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及时准确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2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中以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83.2%)最为常见,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占76.0%,二者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为90.4%;不明原因的晕厥占21.6%,三者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为92.8%。结论:"三个不明原因"———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和晕厥联合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合危险因素,可减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内外科手术后患者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情况,以提高手术医师对该病预防和诊治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01例手术后发生急性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合并疾病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类型、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占46.5%、恶性肿瘤占33.7%、下肢创伤病史占17.8%,50.5%患者有短期卧床史,相当比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及慢性心肺肝肾疾病。临床表现以胸闷、心悸症状发生比例最高,休克发生率27.7%。大面积PTE发生率24.8%。普外科(29.7%)、骨科手术(21.8%)、心胸血管外科手术(18.9%)发生PTE所占构成比最大。79.2%患者仅接受抗凝治疗,20.8%患者接受溶栓和/或介入治疗。结论 外科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因素及自身因素容易出现PTE,提高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对急性PTE的早期预防及诊断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肺栓塞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提高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诊断急性肺栓塞并有较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共102例,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包括血气分析、血常规、心肌酶、D-二聚体、胸片、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4%)、手术后卧床(17.7%)、恶性肿瘤(12.8%);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是气短或呼吸困难(97.1%)、胸闷(87.2%)、心悸(80.4%);最多见的心电图表现依次是窦性心动过速(59.0%)、胸前导联T波倒置(42.6%)、SⅠQⅢTⅢ(20.0%);最常见胸片改变是肺部浸润影(36.8%)、右下肺动脉扩张(29.5%)、肺动脉段突出(17.2%);近1/3患者心电图和胸片无明显异常;90.4%急性肺栓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低氧血症,所有患者都出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90%急性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百分比升高,60%患者血浆心肌酶升高,66%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结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谱非常广,应注意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An unusual case of chronic interstitial fibrosis that developed as a sequela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s described. Predominant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progressive exertional dyspnea, shortness of breath, persisting lung infiltrates, low lung volumes, and low pulmonary diffusing capacity. Open lung biopsy one year after the acute stag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revealed foc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with early pleural thickening, hypertrophic alveolar lining cells, and peribronchiolar lymphoid cell infiltrates. Improvement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radiologic findings, and pulmonary function results occurred with steroid therap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改善其预后.方法 对收治的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基础疾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30.00%)、外科手术(介入治疗)5例(25.00%)、心血管疾病4例(20.00%)、创伤与骨折2例(10.00%)、慢性肺部疾病2例(10.00%)、恶性肿瘤1例(5.00%).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占85.00%,其次为呼吸急促,占80.00%.10例采用单纯抗凝治疗患者,治愈2例、显效6例、好转和无效各1例;10例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治愈2例、显效5例、好转2例和无效1例.结论 急性肺栓塞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争取早期明确诊断,而且临床治疗应个体化,针对患者自身情况采取静脉溶栓或单纯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研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在我院诊断的肺孢子菌肺炎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HIV/AIDS患者28例,非AIDS患者3例,其中男性22例,女9例,年龄23~7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者28例(90.3%),发热25例(80.6%),咳痰17例(54.8%),乏力,纳差15例(48.3%),胸痛8例(25.8%),腹泻4例(12.9%),反复皮疹3例(9.6%)。3例患者行无创通气,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低氧血症,行有创机械通气。31例患者胸部CT均表现为典型的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所有患者均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治疗,对吸空气时血氧分压PaO2低于70 mmHg患者给予激素治疗。结论当AIDS患者或免疫抑制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其胸部CT提示典型的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需考虑PCP的可能,但其病原学检查困难,治疗以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及激素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急性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并分析预后相关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TE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79.9%)、胸闷(64.1%)、咳嗽(41.6%)等。仅39.1%的患者首诊诊断为PTE。修订的Wells评分标准可以提高PTE首诊疑诊率,严重指数评分(sPESI)可预测患者预后。结论:PTE的首诊诊断率较低,联合应用Wells评分标准对疑似患者进行评分,可以提高患者的PTE首诊诊断率,及时指导治疗;而采用sPESI危险分层能更准确评估患者死亡风险,有利于对预后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粒细胞缺乏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确诊的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曲霉菌球菌病3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2例.主要症状为咳嗽、咯痰、发热、咯血、胸闷和气喘,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CT表现:双肺多发病灶13例,单病灶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死亡6例皆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结论 曲霉菌球菌病病情发展缓慢,部分病人需要手术切除病灶;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情时轻时重,早期常误诊为支气管哮喘;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降低病死率有赖于早期诊断及抢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术期急性肺栓塞的不典型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围术期具有不典型症状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急性肺栓塞围术期患者,发生肺栓塞时晕厥、呼吸困难急促、胸闷胸痛、神志或意识改变等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31%、54%、19%、27%。结论围术期急性肺栓塞常以不典型症状为表现,易与其基础疾病相混淆,对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尽快完善CVP监测、D-二聚体定量测定、床旁心血管彩超,条件允许者行双源CT肺动脉造影可早期诊断肺栓塞。  相似文献   

18.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69-year-old man with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and a recent pelvic fracture who presented with acute chest pain,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severe hypotension. The history of recent pelvic fracture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the sudden onset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hypotension, and hypoxemia, indicated pulmonary embolism; however, at surgery the patient was found to have an acute dissection of the ascending aorta with obstruction and thrombosis of the right pulmonary artery. This case emphasizes the need to consider such a diagnosis in patients who have unilateral absence of perfusion to the right lu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