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管抑制素对胃癌生长和转移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血管抑素对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结果 治疗组肿瘤体积、MVD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抑瘤率、AI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胃癌转移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5 ) ,且与血管抑素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血管抑素通过抑制血管生成 ,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对体内胃癌的生长和转移起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氧化二砷对结肠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三氧化二砷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结肠癌LoVo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法测定As2O3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TdT介导的DNA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在形态学及细胞周期分布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夏景林  杨秉辉  叶胜龙 《肿瘤》2000,20(3):159-160,F003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 470对肝细胞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把高转移人肝癌模型(LCI D2 0 )的肿瘤组织小块种植于裸鼠皮下 ,将 2 4只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第 2天起分别给予溶剂 ( 3%酒精 )、TNP 470 ( 30mg kg)隔天皮下注射 ,共 8次。 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皮下瘤重分别为 ( 2 0 4± 0 34)g、( 0 98± 0 34) g(P<0 0 0 1) ;两组AFP分别为 ( 76 8 6± 2 82 3) μg L ,( 93 4±5 8 6 ) μg L (P <0 0 0 1) ,两组肺转移率分为5 0 % ( 6 12 )、8 3 % ( 1 12 ) (P <0 0 5 )。结论 血管生成抑制剂TNP 470能显著抑制肝细胞癌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夏景林  杨秉辉  叶胜龙 《癌症》2000,19(4):341-343
目的 :为了验证O (氯乙酰 氨甲酰基 )烟曲霉醇 (TNP 470 )和丝裂霉素 (MMC)联用的增效作用。方法 :将 40只荷有高转移肝癌的裸鼠随机分成 4个组 :①对照组 ;②TNP 470组 (30mg/kg,qod× 8次 ) ;③MMC组 (2mg/kg ,biw× 6次 ) ;④联合用药组 (TNP 470 30mg/kg ,qod× 8次 +MMC 2mg/kg ,biw× 6次 )。结果 :4个组瘤重分别为 2 0 0± 0 2 5 ,0 83±0 40 ,0 92± 0 2 5 ,0 5 6± 0 2 7克。统计学分析表明 :在瘤重方面 ,TNP 470组、MMC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联合用药组和其他 3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各组肺转移率分别为 5 0 % (5 / 10 ) ,10 % (1/ 10 ) ,0 % (0 /10 ) ,0 % (0 / 10 )。治疗各组裸鼠活动良好 ,无明显体重减轻。结论 :TNP 470、MMC对肝癌的生长和转移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TNP 470和MMC联用能起增效作用 ;MMC并未加重TNP 470引起的体重减轻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Xia J  Yang B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5):333-335
目的采用Lewis肺癌来验证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C57BL小鼠皮下(2.4×106/鼠)。将2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自第2天起分别给予溶剂(3%酒精)0.2ml和TNP-470(40mg/kg),隔天给药1次,共8次。第22天时,测定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皮下瘤重及肺转移率,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组皮下瘤重分别为3.77±1.05g和1.98±0.96g(P=0.0009);两组肺转移率分别为80%和30%(P=0.03)。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能明显抑制Lewis肺癌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三氧化二砷对结肠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郁宝铭  崔巍  陆爱国 《肿瘤》1999,19(5):289-290
砷剂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19世纪Fowler′s液曾被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1]。中国传统医学也有砒石(主要成分为As2O3)治疗乳腺癌等肿瘤。以前对砷剂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致癌、致畸、致突变上。近年来由于As2O3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上取得很大进展[2,3]。但关于As2O3对实体肿瘤作用的研究报道很少。作者采用结肠癌LOVO细胞株作为对象,来研究As2O3对结肠癌的抑制效应,探讨应用于大肠癌临床治疗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1“癌灵一号”,成分01%As2O3,…  相似文献   

7.
Long MY  Li HH  Xu JY  Lai DM  Weng ZH 《癌症》2008,27(10):1039-1043
背景与目的:肝转移是晚期结肠癌患者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也是最常见的内脏转移,高达50%以上的结肠癌患者都会出现肝转移.本研究探讨arresten基因转染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形成的裸鼠实验性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arresten基因导入LoVo细胞,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rresten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四甲基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rresten对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建立裸鼠实验性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了解arresten对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FⅧRag多克隆抗体染色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rresten基因成功导入LoVo细胞并有arresten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显示不同浓度的arresten对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arresten基因的LoVo细胞转移率为(25.1±2.1)%,低于未导入arresten基因的LoVo细胞的(87.1±1.2)%和对照组的(87.1±1.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SecTag2-arresten组裸鼠形成的肿瘤结节数为4.5 0.5,低于另外两组的19.6±2.5和20.4±2.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SeeTag2-arresten组形成的肿瘤MVD为15.3±3.5,低于另外两组(分别为42.2±2.6、45.6 5.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arresten能抑制结肠癌肝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rresten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王涛 《肿瘤防治研究》2005,32(11):682-684
 目的 研究鸡新城疫病毒对血管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肺癌转移模型观测鸡新城疫病毒(NDV)对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组织内微血管的生长情况;用体外药物敏感实验(MTT)检测NDV在不同剂量和作用时间下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用PI和Hoechst33342进行荧光染色检钡4NDV作用后细胞有无凋亡改变及其形态学变化。结果 NDV在体内可以有效抑制小鼠发生癌转移时组织内微血管的生成,在体外可以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并导致较为轻微的凋亡现象。结论 体内外实验均表明NDV可以抑制肿瘤发生时微血管的生长,这一作用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而非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实现,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某种特定病毒蛋白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不同转移能力肿瘤细胞间转移相关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进一步明确肿瘤细胞相关生物学特性与肿瘤细胞转移能力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遗传背景相同的3个人结肠癌(HCC)细胞系在裸大鼠体内建立转移模型,通过三维球体培养、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凋亡细胞和免疫组化等技术,比较分析不同肿瘤细胞间同种细胞凝集力、靶器官定植力、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现象、癌基因及肿瘤相关抗原表达等生物学特征。结果 高转移细胞具有高靶器官定植力和低  相似文献   

10.
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及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血管既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和氧气,也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主要途径。宿主不能控制肿瘤血管生成,人为抑制血管生成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高效、低毒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抗血管生成疗法将成为不同于常规的肿瘤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Zhou ZW  Wan DS  Wang GQ  Ren JQ  Lu ZH  Lin SX  Tang SX  Ye YL  Chen G 《癌症》2006,25(7):818-822
背景与目的:YH-16是新合成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Ⅱ期临床试验已证实YH-16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协同作用。本文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对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测定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结肠癌CT26细胞的IC50;经小鼠脾脏下极包膜下注入CT26细胞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YH-16组、中剂量YH-16组、高剂量YH-16组,YH-16剂量分别为0mg/kg、0.40mg/kg、0.75mg/kg和1.50mg/kg,术后2周观察各组小鼠肝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转移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结果:(1)YH-16对结肠癌CT26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IC50分别为(2.16±0.28)μg/ml和(0.64±0.10)μg/ml,前者是后者的3.38倍;(2)对照组,低、中、高剂量YH-16组肝转移率分别为100.0%、92.3%、80.0%和73.3%。高剂量YH-16组肝转移瘤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剂量YH-16组和中剂量YH-16组(P值均<0.05);(3)对照组,低、中、高剂量YH-16组脾脏肿瘤体积的中位数分别为1.180cm3、1.201cm3、0.887cm3和0.781cm3,四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YH-16各剂量组肝转移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降低,四组肝转移瘤的MVD分别为65.00±9.58、58.15±8.81、51.60±7.10和44.53±11.47,中、高剂量YH-16组的MVD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高剂量YH-16组MVD计数较中剂量和低剂量YH-16组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可以明显抑制结肠癌肝转移。  相似文献   

12.
血管形成抑制因子HIAF-1的克隆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克隆和表达一种新的血管形成抑制因子 ,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人胎儿肝脏组织中克隆到一种新的血管形成抑制因子 (humaninhibitingangiogenesisfactor 1,HIAF 1) ,经测序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 )上 ,在E .coliBL2 1∶DE3菌中表达。用MTT法体外检测HIAF 1对内皮细胞的作用 ,采用小鼠乳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IVTA2MA 891,体内研究重组蛋白对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和抑瘤作用。结果 从胎儿肝脏组织中首次克隆到人源血管形成抑制因子HIAF 1,经测序为人胶原ⅩⅧC 末端的一部分。在E .coli细胞中高效表达了该因子的重组蛋白 ,蛋白表达量为 88mg/L。体外实验表明HIAF 1能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 ,IC50 值为 7.5 μg/ml。动物实验表明该重组蛋白能够显著抑制肿瘤血管形成 ,原发瘤的生长 (抑瘤率为 46 .6 % )及肿瘤的转移 (抑制转移率为 6 8.9% )。结论 成功的克隆了血管形成抑制因子HIAF 1,其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 ,在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Ding XQ  Chen Y  Li L  Liu RY  Huang JL  Lai K  Wu XJ  Ke ML  Huang WL 《癌症》2003,22(11):1152-1157
背景与目的:舌癌是口腔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常规采用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总体的5年生存率只有50%左右,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舌癌治疗的研究方向之~。本实验以5型E1缺陷型腺病毒携带的人内皮抑素基因(Ad/hEnd)感染舌癌细胞(Tca8113)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并对荷瘤裸鼠舌癌的抑瘤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其在舌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舌癌抑制作用。方法:(1)免疫组化法检测内皮抑素蛋白在Tca8113细胞和ECV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ELISA法检测上清中内皮抑素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内皮抑素基因在Tca8113和ECV细胞的表达特征。(2)流式细胞仪检测Ad/hEnd感染ECV后的细胞周期及凋亡,WST-1法检测Ad/hEnd对ECV细胞增殖的抑制。(3)Ad/hEnd对荷瘤裸鼠的舌癌的生长抑制分析。结果:(1)实验结果显示感染Ad/hEnd后。Tca8113细胞和ECV细胞胞浆内可有效合成内皮抑素蛋白,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内皮抑素蛋白表达浓度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最高达到597ng/ml,可持续到第7天,并且表达产物有抑制人体静脉内皮细胞ECV生长特性。呈剂量依赖关系。(2)Ad/hEnd可延长感染后的ECV细胞的S期及G2期。并出现细胞凋亡现象。(3)应用Ad/hEnd后第3天肿瘤体积增长受到抑制,第6天开始肿瘤抑制明显增强,第3周抑瘤率达45.8%。结论:本实验制备的重组腺病毒Ad/hEnd能在ECV和Tca8113细胞中有效表达内皮抑素,表达产物可影响ECV细胞周期、抑制ECV细胞增殖、诱导ECV细胞凋亡及抑制荷瘤裸鼠舌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转移瘤模型,探讨端粒酶抑制剂1(PinX1)对结直肠癌转移的影响。方法分别通过PinX1干扰慢病毒、阴性对照慢病毒和空白对照细胞转染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应用Western 印迹检测转染干扰慢病毒后PinX1蛋白表达量,筛选建立稳定干扰 PinX1基因表达细胞株、阴性对照细胞株和空白对照细胞株;将稳定干扰PinX1基因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阴性对照结直肠癌细胞和空白对照结直肠癌细胞分别注射到裸鼠尾静脉内,建立裸鼠实验性转移模型,定期称量裸鼠体质量并观察其摄食、活动及精神状况;45 d后处死裸鼠,从大体水平及显微镜下观察裸鼠各脏器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inX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裸鼠结直肠癌转移模型,经组织病理学确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PinX1干扰组裸鼠体质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19.42 ± 2.67) 比(16.24 ± 2.17)、(15.89 ±3.08),P<0.05];PinX1干扰组肝转移瘤数目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21.10± 7.50) 比(6.20 ± 5.51)、(6.40 ± 5. 10),P<0.01]。PinX1干扰组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反应性评分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2.90± 2.77) 比(6.30 ± 2.95)、(6.10 ± 3.41),P <0.05]。结论PinX1基因能够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在裸鼠体内转移能力。 结论端粒酶抑制剂1(PinX1)基因能够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在裸鼠体内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5.
转染hEndostatin基因对CNE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ue T  Zhang P  Liu P  Deng QL  Ji QM  Li XY  Zhu ZY 《癌症》2003,22(2):148-151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生长、转移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剂有望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文旨在探讨转染人内皮抑素基因hEndostatin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分别将pBlast-hIL-hEndostatin、pBlast-hEndostatin和pBlast-MCS质粒导入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MTT法在体外检测转导细胞表达的hEndostatin的活性,并在体内实验中观察转导的CNE2细胞在裸鼠上的致瘤性的差异。结果:转染pBlast-hIL-hEndostatin的CNE2细胞的上清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生长,其在裸鼠体内形成的瘤组织重量和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细胞。结论:转染hEndostatin基因能有效抑制CNE2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Lai RX  Zhang SN  Nakamura T  Yuan SZ 《癌症》2005,24(10):1191-1195
背景与目的:NK4不仅是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拮抗剂,而且是血管形成的抑制剂。研究已经证实NK4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但有关其在胰腺癌中的作用,目前少见文献报道。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NK4基因在裸鼠体内的抗胰腺癌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构建NK4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转染入瘤体内,转染前后称其体重、瘤重和测肿瘤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对裸鼠胰腺癌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增殖抗原和微血管密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4周后,NK4转染组裸鼠移植瘤体积为(1.39±0.33)cm3,明显小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2.06±0.55)cm3和(1.90±0.36)cm3,P<0.01];其瘤重为(1.30±0.81)g,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3.45±1.88)g和(3.14±1.51)g,P<0.01],抑瘤率为62.29%。NK4转染组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为9.34±0.91,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4.13±0.79和3.94±1.03,P<0.001);而NK4转染组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为53.88±4.30,与对照组间和空载体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6.24±4.03和54.33±5.41,P>0.05);NK4转染组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为(12.24±4.63),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20.13±7.00和19.70±6.15,P<0.05)。结论:转染NK4基因可显著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双调蛋白(AR)反义RNA表达对乳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乳腺癌NS2T2A1细胞经AR反义cDNA质粒转染后,经筛选获得表达AR反义RNA的AR-AS1及AR-AS3克隆,转染空载体获得NS2T2A1 V对照细胞,接种裸鼠皮下形成肿瘤。研究条件培养液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增殖的影响,以EL1SA法测定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量。以定量RT-PCR分析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法标记CD31研究肿瘤内血管数量。结果 HMEC在AR-AS1和AR-AS3细胞条件培养液中的增殖比例明显降低。AR-AS1和AR-AS3细胞VEGF分泌量亦降低。AR-AS1和AR-AS3肿瘤的血管数量仅有对照组的50%左右,且VEGF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AR反义RNA表达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血管生成,应作为新治疗靶点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罗非昔布对胰腺癌 BXPC-3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ou XC  Tang CW  Liu CL  Wang CH 《癌症》2004,23(4):376-380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形成在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中起了重要作用,增加表达的环氧合酶-2与快速生长肿瘤中的血管形成有关.本研究目的是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罗非昔布抑制胰腺癌生长的体内效应,以及对胰腺癌移植瘤相关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表达有环氧合酶-2的人胰腺癌细胞 BXPC-3种植入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经口灌入罗非昔布 30 mg· (kg· d)- 1,共 8周,记录肿瘤大小,采用Ⅷ因子免疫组化显示血管密度, BXPC-3细胞上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检测亦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 RT-PCR和明胶酶法检测胰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罗非昔布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肿瘤重量抑瘤率为 73.64%,肿瘤体积抑瘤率为 87.74%.实验组胰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1.5± 0.2)个 /200倍放大视野 ]明显低于对照组 [(4.7± 1.5)个 /200倍放大视野 ].与对照组比较,罗非昔布显著降低了胰腺癌 BXPC-3细胞中 VEGF、 MMP-2 mRNA的表达以及酶活性.结论:减少胰腺癌相关的血管形成是罗非昔布阻止胰腺癌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