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列斌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9):899-900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6月 ̄2006年6月我院应用三种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即传统法、电灼法和袖套法),并对三种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其优缺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传统法、电灼法、袖套法麻醉一次成功率分别为89.3%、90.0%、97.4%;切口Ⅰ期愈合者分别为61.3%、60.0%、82.9%,袖套法优于传统法和电灼法(P<0.01)。传统法、电灼法,术后各有切口血肿4例,袖套法无切口血肿发生,因水肿机化或线头硬结需再手术者,传统法18例,电灼法17例,袖套法3例。结论袖套法包皮环切术,切口Ⅰ期愈合率高,能明显降低各种手术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我院应用三种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即传统法、电灼法和袖套法),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其优缺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传统法、电灼法、袖套法切口Ⅰ期愈合者分别为61.3%、60.0%、82.9%,袖套法优于传统法和电灼法(P〈0.01)。传统法、电灼法术后各有切口血肿4例,袖套法无切口血肿发生,因水肿机化或线头硬结需再手术者,传统法18例,电灼法17例,袖套法3例。结论袖套法包皮环切术,切口Ⅰ期愈合率高,能明显减少各种手术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三种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方法与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的理想术式。方法对548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包皮环切术(A组)230例、袖套式包皮环切术(B组)112例、传统背侧切开包皮环切术(C组)206例,对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疼痛、感染、粘连、外观差等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进行随访,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为(5.3±2.1)mL,B组为(10.2±3.2)mL,C组为(8.3±3.6)mL(P〈0.001);手术时间分别为(25±7)min、(58±15)min、(31±8)min(P〈0.00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0%、8.9%和12.6%(P〈0.001)。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比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及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更具有优越性,其操作简单,耗时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不同环切术式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2-2012年,共收治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1 008例,包茎349例,包皮过长659例.行常规剪刀法包皮环切术216例,袖套法包皮环切术452例,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87例,包皮环切吻合器切除术253例.结果 改良术式(袖套法、根部法)手术时间比传统术式(剪刀法)长10min左右,改良术式出血量少,阴茎水肿少,无发生出血或血肿形成.传统术式并发症有56例出现阴茎水肿,17例发生出血或血肿,3例发生感染.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时间短,而水肿时间长.结论 严格掌握不同术式的适应证,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术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婚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体会。方法 5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包皮环切术。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7 d缝线自然脱落,切口愈合平均时间为8 d,比对照组平均缩短4 d~6 d。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效果优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内板下塞入纱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7年3月对160例包皮过长患者行内板下塞入纱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年龄19~28岁,平均23岁,其中包皮过长I型125例,Ⅱ型30例,Ⅲ型5例。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切口美观。术后6~48h出血2例,无切口裂开,无切口感染。结论内板下塞入纱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在张力状态下剥离皮肤容易进行,安全、出血少、浅筋膜组织保留多且连续,是一种较好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具体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和商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包皮环切术的290例患者,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145例(A组),应用商环手术145例(B组)。分别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勃起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水肿、出血、感染、切口开裂)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勃起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两种包皮环切术均获得满意效果。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法可明显减轻围手术期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水肿、出血、感染、切口开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商环手术后出血和皮下血肿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8.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 对300例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患者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先用手术刀划痕标记包皮外板和内板切口,后沿划痕切开包皮外板和内板表皮,在表皮下锐性和钝性分离,切除包皮内外板表皮,保留完整的包皮肉膜以保护血管和淋巴网。结果 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和血肿,轻度继发性脓性感染2例,伤口肿胀轻,消肿快,外形美观,伤口缝线自行脱落,无拆线痛苦,无包皮粘连。结论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精细易行,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内环外置法与内环内置法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行包皮环切术者随机分为内环外置组及内环内置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内环内置组将内环置于包皮腔内,外环放置包皮外板外;内环外置组将内环置于包皮外板外,即标准化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满意率。结果与内环外置组比较,内环内置组脱环时疼痛评分低,切口愈合时间短(P均〈0.05),术后水肿、切口裂开发生率低,切口满意率高(P均〈0.05)。结论内环内置法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具有效果好、脱环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愈合时间短、外观满意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比较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及商环内环内置法行包皮环切缝合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3年6月—2015年12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包皮环切术的260例患者分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术组(n=140)、商环术组(n=120)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外观满意率、治疗费用等有无差异。 结果 2组手术病例均顺利完成,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与商环内环内置法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包皮环切术相比,商环内环内置法术后24 h以内疼痛评分高(P=0.002)。与商环内环内置法包皮环切术相比,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术后感染、水肿、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1)。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明显比商环内环内置组短(P<0.03)。但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的费用相较于商环内环内置法更高(P<0.001)。 结论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而且在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较商环内环内置法及传统法更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施问国  严寿连  王志军 《海南医学》2008,19(2):43-44,50
目的 介绍长直血管钳辅助下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优点.方法 2003年9月~2007年3月对621例包皮过长患者行长直血管钳辅助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本组患者年龄6~52岁.平均24岁.其中包皮过长558例.包茎63例.本法长直血管钳的辅助作用有两方面:(1)辅助下环切外板;(2)辅助下环剥皮瓣.结果 手术时间9~30min,平均15min.术中出血1~10ml,平均3ml.术后随访7天~3年.术后6~48h出血6例,迟发性血肿1例,无切口裂开,无切口感染.切口均一期愈合,切口整齐、两侧对称,切121美观.结论 直血管钳辅助下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环切外板、剥离袖套皮瓣迅速,术后切口美观,是一种术式较好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12.
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8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  胡道虎  宗林  赵先诚 《四川医学》2007,28(2):202-203
目的探讨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80例。针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不同病情,设计切除包皮的长度。在直视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互相平行或不平行的环行切口,将两切口间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内膜及皮下浅层血管,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78例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且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型美观。并使阴茎腹侧过度屈曲的外观上有了明确改善。针孔样包茎二期手术容易进行且并发症少。结论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560例.针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不同病情,设计切除包皮的长度.于包皮内、外板做两个互相平行的环行切口,将两切口间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的阴茎浅筋膜及浅层血管淋巴管网,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 560例患者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 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不损伤阴茎浅层血管和淋巴管,并保留了完整的包皮系带.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 方法 采用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245例,分析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结果 245例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切缘整齐,瘢痕少,包皮水肿轻微,切口一期愈合,无需拆线,阴茎外观美观. 结论 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对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效果满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包皮环扎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8年11月间来本院门诊就诊的包皮过长患者148例,其中行传统包皮环切术77例,行包皮环扎术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传统包皮环切术需在神经根阻滞麻醉下由2位术者配合完成,而包皮环扎术不需麻醉,且由1位术者就可顺利完成。环扎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环切组(P〈0.001),术后外观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环切组(P〈0.001),平均包皮水肿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环切组(P〈0.001);但是环扎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高于传统环切组(P=0.001),伤口愈合时间显著长于传统环切组(P〈0.001)。结论包皮环扎术操作简单,技术稳定,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健  李殿启  赵晓光 《浙江医学》2017,39(12):1023-1024,1035
目的比较传统包皮环切术、商环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DCSD)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传统包皮环切术152例、商环手术140例、DCSD手术196例的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外观满意度及围手术期费用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随访至切口愈合。传统包皮环切术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疼痛明显,但创面愈合最快。商环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明显,易发生局部水肿、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DCSD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无切口感染或裂开等并发症发生。3组患者外观满意度、围手术期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CSD手术组外观满意度、围手术期费用均最高(均P<0.05)。结论3种术式疗效均令人满意,各有优缺点。其中DCSD手术简单快捷,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度最高,更适合在门诊成年患者中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法、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传统法、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等方面比较情况。结果: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术后包皮水肿发生率、术后手术满意度方面较,传统法包皮环切术有明显优势,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术后愈合时间较商环包皮环切术有明显优势,传统法的术后愈合时间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无明显差异,在术后血肿发生率方面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较前二者均高,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血肿、术后手术满意度方面较传统法有明显优势,是包皮环切术优先选择的方法,但在术后愈合时间不如传统方法,故行包皮环切术方法的选择要结合患者的意愿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方法,以便使患者达到最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种理想的包皮环切术式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于2000年5月-2008年9月,采用二定点斜形钳夹法施行包皮环切术225例.结果 225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半年,患者对包皮外形满意,对性生活无影响,且射精潜伏期延长.结论 该术式使内外板位置对合严密准确,切口愈合良好,包皮外形美观,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圣环包皮环切术、袖套状包皮环切术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8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分别行传统包皮环切术(剪刀法)86例(传统组)、袖套状包皮环切术82例(袖套组)、圣环包皮环切术130例(圣环组)。对比分析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和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及性伴侣治疗满意度(treatment satisfaction scale,TSS)评分。结果传统组术后疼痛时间[(47.62±13.05)h]显著大于其他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6.9%)、血肿发生率(15.1%)和包皮畸形发生率(8.1%)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术后IIEF-5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TS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袖套组手术时间[(44.21±10.55)min]和术中出血量[(11.02±2.44)ml]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术后T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而IIEF-5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圣环组手术时间[(4.37±1.33)min]和术中出血量[(0.79±0.20)ml]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术后阴茎水肿发生率(44.6%)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手术后T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而IIEF-5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圣环包皮术操作简单、快捷、安全,较传统术式和袖套状术式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20.
包皮环切器与改良包皮环切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改良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切器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8例包皮过长者分别使用新型包皮环切器和改良手术(一钳环切法)行包皮环切.其中57例使用包皮环切器,51例行包皮环切手术. 结果应用包皮环切器手术者手术时间6~18 min,平均8 min .术中无需结扎止血,术后无出血及血肿发生.51例行改良包皮环切手术者手术时间20~36 min,平均24 min,发生并发症5例.结论 应用新型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无出血,疼痛轻,但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相对延长,且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