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栋 《光明中医》2011,26(3):608-608
寒热并用是指将寒性中药与热性中药同用在一首方剂中,使之能够各自发挥性味功效,用于治疗寒热错杂证的一种常用配伍方法。制性存用中也存在寒热药物同用的情况,但制性存用往往有一种寒、热药物性味被制约而只取其功效,且常用于治疗寒热病机较为单一的病证,两者需要鉴别[1]。现以经典方、常用方为例,探讨了寒热并用中药各自发挥性味功效的原因,认为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寒热并用法在临床中广泛地被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对于寒热并用法中寒性药物组与热性药物组各自功效的发挥方向实难把握.寒热并用就是寒性药物与热性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配伍方法.此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从该条文可以看出,用寒性药物或热性药物治疗热性或寒性疾病,疾病的病性与药物的药性相反,若疾病为寒热错杂,则需寒热并用.  相似文献   

3.
王棣洲 《陕西中医》2002,23(7):670-671
在一个方剂中 ,针对所治的病证特点及配伍用药的需求 ,同时选用寒性和热性的药物的配伍方法 ,就是寒热并用。历代医家在此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张仲景对寒热并用是早有成就的 ,《药治通义》曰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 ,治中焦冷热不调 ;栀子干姜汤、黄连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治上热下冷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水热相并之类 ,是寒热同用也。此皆所病之证 ,本属错杂 ,故药之攻补寒热 ,各有相对者也。又有病但寒但热 ,而寒热并行者 ,如大青龙汤、桂枝加大黄汤、大黄附子汤、备急丸之类 ,是其药一取其性 ,一取其用 ,性用相…  相似文献   

4.
"寒热并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治疗疾病法则,迄今为止,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所谓寒热并用,即以药物之间不同的气味为根据,以治病为目的,而将寒性药物与热性药共处一方的配伍方法。小柴胡汤以苦寒之柴胡、黄芩;佐以辛温之半夏、生姜;且用甘味之参、草、枣,共奏解表清里,升清降浊,通调经腑,助正达邪之功。该方为苦寒与甘温同用的典型方,系仲景所创名方之一,并且在本方基础上加减衍化的方剂尤多,被广泛适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寒、热药性中药对生物效应指标的影响,分析变量对寒、热药性贡献度,初步建立寒、热药性生物效应判别模式。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寒性中药(苦参、栀子、黄柏,黄芩、黄连、龙胆)各组、热性中药(附子、干姜、高良姜、花椒、肉桂、吴茱萸)各组,灌胃相应中药水煎液10 mL·kg-1,每日2次,共给药30 d;检测文献已报道的可能与寒、热药性相关联的生物效应指标共53项;运用Clementinel2.0数据挖掘软件,建立数据仓库;选取空白对照组数据、寒性中药组(栀子、黄柏、黄连、苦参、龙胆)数据、热性中药组(附子、干姜、肉桂、花椒、高良姜)数据,作为训练集,C5.0算法和C&R分类回归算法找出变量的重要性,构建决策树;并对黄芩、吴茱萸进行寒、热属性的测试。结果:C&R分类回归算法显示:肝SDH活性为寒热最为重要的属性,重要性接近30%,其次为甘油三酯、肝Na+-K+-ATP酶、肌糖元、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模型的正确率达97.39%;C5.0算法显示:肝SDH活性为寒热最为重要的属性,重要性接近40%,其次为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肌糖元、肝Na+-K+-ATP酶等,模型的正确率达98.26%;C&R分类回归算法、C5.0算法决策树判定吴茱萸属于热性药和黄芩属于寒性药的可能性均为100.00%,77.78%。结论:肝SDH活性为中药的寒热药性最为重要的生物效应指标;中药寒、热药性的判别通路或模式与能量代谢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黄清杰  李喜香  李季文 《新中医》2019,51(9):310-312
简版: [摘要]寒热药性是中医临床用药“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理论依据,其与临床疗效关系十分密切。然寒热二性易受生长环境、药物剂型、使用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汤剂煎煮、加工炮制、制剂工艺等环节均对其影响较甚。无论是传统理论文献,还是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均表明寒热药性在汤剂制备、炮制加工、制剂生产过程中随着受热条件的变化其药性会发生转化,以热制寒,使其寒凉之性逐渐减弱,甚者药性由寒转温;或以热助热,温热之性更加浑厚。因此笔者提出“久煎助温、久热助温”的理论假说,为中药汤剂煎服、加工炮制、制剂生产及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1307首方剂的平性药病证配伍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1 307首方剂的药性组方规律,探讨平性药临床用药规律。方法:从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中筛选1 307首方剂,并以《药典》记的载药性为判定依据,将获得的数据录入"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分析了寒热平药性与组方角色的关系、寒热平药性组方角色与主治病证的关系等;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平性药配伍与不同病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两两相关分析及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平性药作使药者为寒、热药的3.9倍,平性药作君、臣药的方剂,以治疗气虚证者最多,其次是瘀血证和痰湿证;平性药在寒证、热证、不寒不热证、寒热错杂证的总体应用频率分别为22%,18%,25%,18%,在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中的总体应用频率分别为27%,17%,25%;在气虚证、血虚证、寒证、不寒不热证、虚证中,平性药的应用频次分别是寒性药+热性药的1.5,1.4,1.4,1.6,1.2倍。结论:平性药在组方配伍时最常作使药;平性药多用于虚证和虚实夹杂证,是气虚证、血虚证、寒证、不寒不热证、虚证等病证的常用药,比寒热药物更宜于临床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8.
病有寒热之别,药有寒热之异,故《本草经》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之分。临床上寒热错综复杂,为了适应临床的需要,以达到药到病消,如鼓应桴,常用寒热理论,利用中药的寒热之法,相互进行炮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黄连项下谈到:“盖辛热能治其寒,咸寒能治其燥,应用者详酌之”。本文以实例从寒热相制可变其性,寒热互制可缓其性,寒热各制可增其功,以热制药可利贮存,可保药效来说明,利用中药之性进行炮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平性药配伍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从中医药理论出发,通过对药性及配伍理论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数据库对1 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分析,归纳阐述了平性药的配伍应用规律:①气味配伍,调整阴阳:气味配伍是历代组方的基本方法,平性药本身兼具寒、热之性,在临床配伍应用中,亦同寒热药性一样,也常以气味配伍的形式,以达调整阴阳的目的。②伍用寒热,调和辅助:平性药配伍寒、热药,一者表现为寒、热的"趋从性",可用于治疗热证或寒证;二者,既可防止寒、热药同性配伍使方剂过寒或过热,又因平性药"和合调平"之性而不易致矫枉过正;第三,平性药在配伍中还可起到佐助、佐制作用。③补剂入平,缓复虚损:平性药之"补"较为和缓,适合于虚性疾病的全程,更利于善后调理,不易致偏。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探索寒性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寒性中药和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 方法: 在CBM数据库中收集三味寒药(苦参、龙胆、大青叶)和三味热药(肉桂、吴茱萸、胡椒)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与之相关的疾病、证候、症状、汤药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的解释以及二维网络图进行展示。 结果: 疾病方面:与寒性药和热性药相关的疾病涉及各个系统多种疾病,并无一定规律可循。证候方面:热性药的中医证候以阳虚、寒凝、气滞、血瘀为主;寒性药则以湿热、阴虚、热毒、风热为主。症状方面:热性药相关的症状是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寒性药除了消化系统症状外,尚且有皮肤疾病表现。中药方剂方面:中药方剂方面,热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温里剂和温阳剂,寒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清热剂、和解剂。 结论: 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寒热药性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为进一步阐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提供探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药物四气即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分别是《素问·至真要大论》及《神农本草经》提出的四气用药基本原则。古今名方中,寒热药相互配伍者甚多,故就寒热药配伍的意义作一探讨,认为寒热药相伍具有协调阴阳、分治寒热、制性存用、反佐药用4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寒热并用治法起源于《黄帝内经》,方剂寒热并用配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金元四大家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对此又有许多充实和创新. 1 春秋时期 寒热并用法起源于《索问·至真要大论》,《内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然而病情的复杂性,又常使单用寒热不能完全满足寒热错杂之病的需要,《索问·至真要大论》曰:"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阳明之夏,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这是依据天地之气淫胜的不同、六气胜复的区别,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又曰:"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相似文献   

13.
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寒热药性两方面。中药的寒热药性既是治疗疾病的要素,也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本文通过对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研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药所具有的寒热药性偏胜所致毒副作用的防控措施,指出控制中药寒热药性所致毒副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寒热并用配伍方法,散寒之中配以清热,清热之中伍以温散,温清两法并投,为后世立下了寒热并用的典范,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经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病用热药,热病用寒药”也由此成为方剂配伍的指导原则.寒热并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和调理阴阳、三因制宜、祛邪扶正的基本原则,是方剂配伍的精华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作为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核心,四性理论在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四性主要指中药的寒、热、温和凉四种属性,温与热、寒与凉是本质相同、程度有别的同一药性属性,寒热二性可作为中药的首要药性。中药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其“寒热”二性是否也参与药效的发挥?机体是否存在有感受药性“寒热”之基因或蛋白群?结合近现代对于中药药性理论及温度相关性瞬时受体电位的研究,发现中药寒热药性与温度相关性瞬时受体电位密切相关,温度相关性瞬时受体电位有可能成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朱太平  朱彦昭  蒋丽娜 《光明中医》2010,25(8):1335-1336
<正>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乃为纯寒证和纯热证之治疗法则。若为寒热并存之证,治当寒热并治。仲师《伤寒论》一书,可谓是寒热并治之典范。无论表寒里热,下寒上热,寒热互结,寒热错杂等证,其医理之精  相似文献   

17.
李时珍说:“相使者,我之佐使也。”(《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寒性药与热性药虽为异类,在性能功效方面也没有明显共性,但在寒热并用的方剂中,当并用的寒性药和热性药在方剂中一为君一为佐(佐助或反佐),或一为君一为使药时,或主用其寒热之性以平调寒热,燮理阴阳,或主用其味以苦泄辛通,苦坚辛润,或性用相藉以托化病邪,寒热药之间常可互为佐使,有良好的异类相使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寒热药配伍是最常见的相反相成的药物配伍方式 ,是阴阳互根原理在中药配伍中的具体运用。现将相反相成配伍的意义与作用探讨如下 :1 寒热药配伍的几种形式寒热药并用 寒热药并用 ,常见于治疗寒热互见之证 ,主要针对病机复杂寒热药互见之病症而设。例如用于治疗上热上寒 ,寒热错杂之蛔厥证的乌梅丸 ,本证病机为胃热肠寒。方中黄连、黄柏苦寒以清上热 ,干姜、附子温热以祛下寒 ,寒热药并用 ,使寒热之证得以并治。寒热药佐制 佐制药是针对方中药物 (君臣 )发挥治疗作用时出现某些偏性、峻性和毒性等副作用而设。所谓寒热药佐制是病无热症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温郁金、温莪术和醋莪术的寒热药性,探究3者挥发油中7种挥发性成分与其寒热药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对其含有的7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通过气相色谱法(GC法)进行测定,给予SD雄性大鼠灌服寒凉药构建胃寒实证模型,再分别给予热性药、寒性药、生莪术、醋莪术、生郁金的水煎液治疗。通过观测比较大鼠在造模和给药的全过程中体质量、肛温、进食量、大便粒数和质地的变化,比较温郁金、温莪术和醋莪术的寒热药性。结果:温莪术醋制前后7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差异不明显;温莪术挥发油中1,8-桉叶素、樟脑、龙脑、吉马酮、莪术二酮的含量明显高于温郁金上述成分的含量(P<0.01)。温莪术的生品、醋制品对胃寒导致的腹泻治疗效果弱于热性药的治疗效果,温莪术的生品、醋制品表现为脾胃温性,温郁金的生品会加重腹泻,但致泻效果较寒性药致泻效果弱,温郁金表现为脾胃弱寒性。结论:1,8-桉叶素、樟脑、吉马酮、莪术二酮4种挥发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与温热药作用一致,且其含量高低与温郁金、温莪术和醋莪术寒热药性变化一致,推测这4种挥发性成分可能是其发挥寒热药性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病情的寒热用寒凉以清热、用温热以散寒。寒热并用之法为证候之复杂多变而设,但因病情复杂,单用寒热往往难附合病情而需寒热并用,以达"欲寒先热、欲热先寒"之功。在临床上五脏多为虚证,应治以补法,但不可纯补、峻补、壅补,应该补中寓通,静中有动,"欲补先泻",对于外感六淫及内伤饮食等造成的脏腑实证,应祛邪扶正,但不可滥用攻伐耗气之品,应泻中有补,"欲泻先补"。"欲散先收、欲收先散",制其标而复其本,去其邪而不伤其正。在药物配伍中,扬己所长,避己所短,于阴阳矛盾中达到实质上的有机结合。治疗热病,用寒凉的方药,在药汤尚温热时服用;治疗寒性病证,应用热性方药,必待药汤凉后再服用。中医学之"欲阳先阴、欲阴先阳"即组方配伍能正确把握药势,在具体应用中能达到气机升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散收相使之功,在服药中可以防止药证格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