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特征。方法将36例超声检查发现有子宫肿块,并行手术切除的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特点。结果26例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肌层之间分界清晰,瘤体的血流较丰富,瘤体周边血流较中央丰富;7例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血供分布杂乱;3例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声像图表现相似。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特征相结合,可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白雪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920-92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子宫腺肌瘤及110例子宫肌瘤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子宫腺肌瘤表现为星点样血流,肌层呈不均匀高增强。子宫肌瘤周边有清晰条形、半环形丰富血流信号显示,而瘤体内部也有丰富点状、短线状、网状等较丰富血流显示,整个瘤体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变性坏死区呈无增强。结论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子宫腺肌瘤及110例子宫肌瘤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子宫腺肌瘤表现为星点样血流,肌层呈不均匀高增强.子宫肌瘤周边有清晰条形、半环形丰富血流信号显示,而瘤体内部也有丰富点状、短线状、网状等较丰富血流显示,整个瘤体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变性坏死区呈无增强.结论 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成像(TV-3D-CPA)在鉴别子宫肌瘤和腺肌瘤中的应用。方法对子宫肌瘤53例,子宫腺肌瘤32例进行TV-3D-CPA观察。结果47例子宫肌瘤显示瘤周血流丰富,并呈球体网架结构,28例子宫腺肌瘤显示瘤中血管紊乱,但无立体网架结构。结论TV-3D-CPA能清晰、直观、完整地显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血流特征,为其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信息,及时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维图像及能量多普勒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50例患有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二维声像图及能量多普勒检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 二维声像图子宫肌瘤瘤体与肌壁有明显分界,子宫腺肌症不明显;能量多普勒子宫肌瘤瘤体周边有环状、半环状血流,且瘤体内有少许血流信号,而子宫腺肌症有弥散分布的血流.结论 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维图像及能量多普勒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31例子宫肌瘤和23例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及能量多普勒检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二者的二维声像图主要区别在于子宫肌瘤瘤体与肌壁有明显分界,而子宫腺肌症不明显;能量多普勒区别在于子宫肌瘤瘤体周边有环状、半环状血流,且瘤体内有少许血流信号,而子宫腺肌症有弥散分布的血流。结论: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彩超在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亮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165-16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声像图特点及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为子宫肌瘤瘤体有假包膜,边界清晰,瘤体假包膜血流呈环状包绕,瘤体内血流呈条状、网状,频谱形态与子宫动脉略有不同,舒张期切迹模糊或消失,瘤体内血流阻力指数低于肌壁内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结论:经阴道彩超能清晰地显示宫腔内瘤体结构及肌瘤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对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及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诊断及判断肿瘤生长活跃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子宫肌瘤进行彩色多普勒及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检查.结果 全部病例均显示子宫肌瘤有血流灌注,彩色多普勒显示子宫肌瘤在瘤体周边和瘤体内出现丰富程度不等的动、静脉血流,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显示子宫肌瘤血流呈现特有的立体网架样或抱球样结构.结论 显示血流空间分布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结合反映血流性质的彩色多普勒为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判断肿瘤生长的活跃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TVCDS)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以手术病理结论 为标准,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TVCDS特征,对照比较二者瘤体包膜回声、瘤体内部回声、彩色血流信号和RI值的差异.结果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声像图的鉴别以瘤体用边假包膜特征最为重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瘤体周边出现环状彩色血流,子宫肌瘤组占95.9%,子宫腺肌瘤组占30.8%,组间差异明显;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分别是(0.53±0.07)和(0.67±0.057),RI≥0.7分别是1.4%和38.5%,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合瘤体包膜回声、彩色血流信号和RI等超声特征能提高TVCDS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及多普勒血流频谱特点,以提高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符合率。方法对68例子宫肌瘤及33例子宫腺肌瘤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结果与其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血流常环绕肿瘤周边,其内部血流常为周边血管分支进入,而子宫腺肌瘤彩色多普勒血流常平行或走向稍紊乱进入瘤体内,与瘤体外正常肌层内血管走行方向基本一致。②子宫肌瘤多普勒血流频谱常表现为肿瘤周边血流峰值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肿瘤内部(P〈0.05);而子宫腺肌瘤周边与其内部血流峰值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RI)比较常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特点及其多普勒血流频谱特征是鉴别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值得重视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127例,经阴道超声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果:二维图像上均呈特征性改变;CDFI示子宫肌瘤周边血流丰富,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为0.56±0.18,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信号稀少,RI为0.76±0.06;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腺肌瘤符合率分别为:95.8%、94.6%。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2.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子宫腺肌瘤、4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并测定各组子宫动脉、病灶周边及内部RI。选取50名健康妇女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二维图像上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均呈特征性改变。CDFI示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子宫动脉平均RI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子宫肌瘤周边血流丰富,内部血流信号稀少或无;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信号稀少,内部见丰富或星点状血流信号,子宫肌瘤周边及内部动脉RI均低于子宫腺肌瘤内部动脉RI(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为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手术患者进行经腹部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符合率高,分别为93.8%、92.8%。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前后的MRI表现。方法对87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于术前3d~14d,术后3个月~6个月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观察肌瘤数目、部位、大小、MRI信号、强化幅度及子宫肌层信号改变。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肌瘤体积平均缩小约64.3%,175个(94.6%)瘤体T2WI信号下降,增强扫描175个(94.6%)瘤体无强化,4个瘤体消失。结论MRI可以监测栓塞术后肌瘤体积变化、坏死及血供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杨璞  何立红 《当代医学》2014,(17):75-77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I)技术在宫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12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行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宫腔病交,并进行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的60例患者,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7例,黏膜下型子宫肌瘤14例,子宫内膜增厚6例,子宫内膜癌3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为55例(91.7%),误诊5例(8.3%)。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和三维能力多普勒技术可较好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及与周边组织关系以及血供情况,可提高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幼英  陈梅娟  李晓玲  李亚梅 《西部医学》2010,22(11):2120-212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8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9.4%(76/85),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31例,诊断符合率93.6%(29/31);子宫内膜息肉54例,诊断符合率为87.0%(47/54)。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各具一定声像特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能更清晰显示病变以及病变与宫内膜和肌壁间的关系,捕捉敏感血流信号,对两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96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Xia EL  Duan H  Huang XW  Zheng J  Yu D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173-17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TCRM)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96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TCRM手术,术中进行B超声或腹腔镜监护。962例中0型子宫肌瘤281例,Ⅰ型316例,Ⅱ型282例,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34例,宫颈肌瘤11例,脱出肌瘤23例,子宫腺肌瘤15例。用TCRM五步手法实施手术。结果962例患者的子宫大小平均为孕(74±13)周(5~11周),宫腔深度平均(83±14)cm(7~13cm),切除肌瘤最大直径为72cm。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977%。切除肌瘤重量平均(23±31)g(4~145g)。手术时间平均(32±173)min(9~145min)。术中出血平均(8±19)ml(5~400ml),无输血者。并发症为一过性发热3例,子宫出血1例,子宫穿孔1例,TURP综合征2例。术后月经减少情况0型黏膜下肌瘤为100%,Ⅰ型为991%,Ⅱ型为9402%,宫颈肌瘤和脱出肌瘤为100%,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为84%,子宫腺肌瘤为87%。术后痛经减轻的比例为78%,贫血治愈比例8295%。结论TCRM切除子宫肌瘤安全、高效,是子宫黏膜下和壁间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靳松 《医学综述》2014,(24):4590-4592
目的分析与探讨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断价值与意义,为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方法。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共88例,采取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腹部超声进行检查,所有结果均与患者病理学或手术结果相对比,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腹部超声53例符合,16例误诊,19例漏诊,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76例符合,8例误诊,4例漏诊。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84.61%)、特异度(88.89%)、准确度(86.36%)、阳性预测值(91.67%)、阴性预测值(80.00%)均高于腹部超声(64.44%,55.81%,60.23%,39.58%,60.00%)。子宫腺肌症患者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特点主要为子宫增大、肌层内部存在稍强回声并伴有增强回声光斑、病灶内存在短条或短枝状血流信号等。结论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检查安全无创,患者耐受性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妊娠清官术后胎盘绒毛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早期妊娠清宫术后胎盘绒毛植入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的二维超声显示子宫肌层紧邻内膜线的不均质的高回声病灶,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有灶性丰富的血流信号,为低速静脉频谱及低速低阻动脉频谱,无动静脉瘘。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早期妊娠清宫术后胎盘绒毛植入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