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5例按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33例)和对照组(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32例),治疗14天,并在治疗前、后分别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NIHSS、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有效率达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董保林 《临床医学》2010,30(10):38-3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且发病在72 h内的ACI患者9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连续治疗14 d,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及14 d时均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79.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ACI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40例,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A组)40例,单用依达拉奉(B组)40例,分别测治疗00,7,14d的CRP,D-二聚体,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基础病情无明显差异情况下,治疗后血浆CRP和D-二聚体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独应用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的血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CSS)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粘度以及NIHSS、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4.93%比13.43%),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王敏 《中国疗养医学》2014,(11):989-990
目的通过比较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药物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葛根素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治疗组使用葛根素、依达拉奉及奥扎格雷钠;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对得到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3个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收效显著,该方法安全可行,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并与单用奥扎格雷钠的对照组比较,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7.
胡浩斐 《临床医学》2011,31(9):41-4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奥扎格雷钠组(治疗组)和奥扎格雷纳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6.6%,对照组为4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率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75岁)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7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钠,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刘青如  王永 《临床医学》2011,31(11):15-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将14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调整血压、血糖、血脂、减轻脑水肿、防止并发症、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1次/d,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14 d为一疗程;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20 ml,胞二磷胆碱0.75 g,分别静脉滴注,均1次/d,14 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64/7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56/7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出现2例肝功能损害,停药后自行恢复正常。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ACI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疗效十分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2007年--2011年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简称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钠。结果2组患者均疗效显著,但联合组疗效、NIHSS评分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e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奥扎格雷钠单用,值得广为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奥扎格雷钠组(对照组,n=65),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n=65),共治疗2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同时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含量。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P<0.01);治疗前两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均降低,而且治疗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显效率,改善神经功能,并且降低患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尤瑞克林治疗40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尤瑞克林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14d。采用NIHSS评分量表对治疗前、治疗后d7、d14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d7和d14NHISS评分均有改善(全部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全部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 73例ACI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脱水降颅压、改善循环、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花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 d为1个疗程;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14 d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及SOD活性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红花注射液可显著降低ACI患者血清MDA水平,提高血清SOD活性,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及其与时间窗的关系。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2次/d,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分别在患者入组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后24 h、48 h、72 h行头颅CT观察并记录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试验组NIHSS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χ2=5.70,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t分别=7.61、2.98,P均<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P<0.05)。试验组治疗后24 h、48 h、72 h头颅CT梗死面积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均有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33、3.67、4.18,P均<0.05),且试验组治疗后72 h与治疗前的CT梗死面积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 P<0.05)。将试验组按照发病时间分为发病24 h、48 h、72 h三组,三组治疗前NIHSS评分、CT梗死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3.05、2.98,P均>0.05);三组治疗后NIHSS评分、CT梗死面积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4.92、4.01,P均<0.05)。三组治疗后NIHSS评分、CT梗死面积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4、4.74、4.56;3.64、4.71、4.28,P均<0.05)。结论尽早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6.
黄雯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065-6067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酸性磷脂(AP)的影响。方法 72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处理,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LPA、A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LPA、AP较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LPA、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降低血浆LPA和AP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组,对照组43例,以丹参酮注射液3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14 d;联合治疗组43例,在丹参酮治疗基础上联合以神经节苷脂8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14 d。两组基础用药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及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酮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的复苏压力对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修订的Capone等方法制备创伤非控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将60只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NC组(正常对照组)、NF组(休克不复苏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N$40组、NS60组)、大量液体复苏组(N$80组、N$100组)。实验过程分4期,急性创伤出血期:制备模型期(30min);院前急救期(31min~90min):模型制备成功后各液体复苏组在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降至35mmHg~40mmHg(1mmHg一0.133kPa)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输注,使血压维持在各相应目标压力水平,输液1h;院内治疗期(91min~210rain):各液体复苏组均给予手术止血、回输血液及给予足量的液体输注,保持大鼠的脚≥90mmHg。观察期(211min至72h):动物放回笼内,自由饮水、进食。[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的血乳酸值较大量液体复苏组低(P〈0.05),血细胞比容明显高于大量液体复苏组;脑组织病理学损害程度较大量液体复苏组轻;限制性液体复苏提高了大鼠早期(4h)和72h的存活率;存活超过72h的N$40组的3只大鼠,全身功能分级评分(OPC)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存在明显神经功能缺陷和严重残疾;而存活超过72h的N$60组的9只大鼠,0PC和NDS评分基本正常。[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脑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维持大鼠的MAP在60mmHg可较好地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