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关于群发性猪旋毛虫病泛滥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生猪生产发展、危害食肉者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是生猪宰后肉品检验中必须检验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厂历年来所检出的猪旋毛虫病,都是散发性的个别病例,从未检出过群发性的猪旋毛虫病。但近年来,在猪宰后肉品检验中则屡屡检出群发性的旋毛虫病,患猪都来自沈阳市近郊的城乡结合部,远郊县乡屠宰的猪中却从未发现群发性旋毛虫病。 本文仅将群发的猪旋毛虫病检出情况,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为了保证人民身体健康,防止因食旋毛虫病犬而感染,现将对犬旋毛虫病兽医卫生检验的迫切性以及检疫和病肉无害地处理的有关问题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幼虫的猪肉或其他动物肉类所致。大理州人体旋毛虫病病区逐渐扩大,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现将1990~1999年到大理州卫生防疫站门诊就诊的1092例旋毛虫病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990~1999年因散发或集体感染到大理州卫生防疫站预防门诊就诊确诊及疑似为旋毛虫病的患者1092例。根据门诊日志的记录及保存的治疗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诊断标准按云南省卫生防疫站编著《卫生防疫手册》。2 结果21 时间分布 1092例患者中,发病时间1990年84例,1991年97例,1992年102例,1993年12…  相似文献   

4.
胶乳凝集试验快速诊断旋毛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郑州市已发生了多起本病的散发或暴发流行。我们曾应用微量沉淀试验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旋毛虫病的免疫学诊断进行了研究。但试验过程费时较长,不易快速取得结果。国外有人报道胶乳凝集试验(LAT)诊断猪旋毛虫病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国内殷礼等曾应用化学交联胶乳做LAT诊断本病,本文则直接应用羧化聚苯乙烯胶乳进行LAT诊断本病,方法更为简便,亦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习称旋毛虫,引起旋毛虫病。该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和自然疫源性的寄生虫病。人和各种动物,均可成为它的保虫宿主,其中以猪、犬、鼠旋毛虫病与人的感染关系较为密切。以往认为只有在吃食旋毛虫病动物生肉和半生不熟肉时,才能感染人。近来发现,无食生肉习俗的地区,由于面食烹调(包子、水饺、馄饨)时,蒸煮时间短温度低,不足以杀死肉中旋毛虫,以及使用切割旋毛虫病肉后,未经消毒处  相似文献   

6.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国内曾多次发生本病的散发或暴发流行’“‘。由于人体旋毛虫病在症状、体征和发病机理上呈多样性.易与多种疾病混淆,诊断较为困难。本文采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对感染旋毛虫病的豚鼠血清进行检测,旨在研究这两种血清学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交叉反应性及早期诊断意义,以寻找准确、快速、经济和有实用价值的免疫学诊断方法。1材料与方法1-1待检血清_。1.1.l实验感染8周的旋毛虫病豚鼠血清35份,每只豚鼠经口感染消化纯净的旋毛虫幼虫80O条。l·1·235只豚鼠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老百姓的食谱也由单调型变得丰富多采起来,火锅、涮羊肉等特具民族风味的餐饮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原来仅见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烤羊肉串,如今也在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屡见不鲜。许多人认为肉食越生越嫩越鲜越好吃,但专家提醒你要当心罹患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其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人或动物)体内,人们可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囊胞的猪肉、野猪肉、羊肉或狗肉而得病。旋毛虫的囊胞有较强抵抗力,在  相似文献   

8.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宿主范围十分广泛,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100多种哺乳动物,自1822年Tiedemann第一次从人体中发现本虫包囊幼虫,  相似文献   

9.
Б.  АС  杨锡林 《肉品卫生》1997,(7):30-32
作者对第八次国际寄生虫学会议有关人兽共患的绦虫病和旋毛虫病的论文进行综述。1 动物流行病学与医学流行病学 在土耳其屠宰场,棘球蚴绵羊感染率是30.5%,牛为3.1%;1988—1993年牛囊虫平均感染率为4.3%,人牛带绦虫感染率为2.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由于食用含有活的旋毛虫包囊的动物宿主肌肉而引起。据调查自然感染旋毛虫的家养和野生动物包括灵长目、肉食目、偶蹄目、啮齿目、食虫目等100多种。郑州市1992年~1996年间3次人群旋毛虫病爆发,其中一次291人感染,212人发病。为了解郑州市野生环境中动物旋毛虫自然感染情况,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惠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黄河滩地捕捉小型哺乳动物并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1材料和方法1.1小型哺乳动物捕获及鉴定在郑州市花园口黄河滩地诱捕小型哺乳动物,捕获后的动物测量其体长、尾长、耳高及后足长,结合…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旋毛虫病及最新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明远 《肉品卫生》2005,(6):14-16,46
食品安全性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数个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经济、政治稳定。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性问题而导致的全球性恐慌事件(日本的O157,英国的疯牛病,法国的旋毛虫病及李氏杆菌病,比利时的二噁英,我国香港地区的禽流感及上海的甲肝)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国肉类产量为世界第一(6250万吨),然而出口量只相当于丹麦出口量的1/23,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来源于我国肉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旋毛虫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在我国它不但被列为三大人兽共患寄生虫…  相似文献   

12.
必须重视旋毛虫检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简述 旋毛虫病是由毛形科的旋毛虫成虫和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肠内(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各部(横纹肌)肌肉(肌旋毛虫),且形成包囊。当人和动物食用生的或未烧熟的旋毛虫病畜肉后,即可感染旋毛虫病。旋毛虫侵害的动物达150多种。在我国猪、狗、猫都有感染,是禽间旋毛虫病传播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很多,有细菌性、病毒性的如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人们都比较注意和重视.但对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因其往往不是急性发病而不易被人们注意,且极易被忽视,但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并常有暴发流行。1特点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有两个方面特点.一是通过消化遗传据,二是人兽共患。2分类2.1原虫类隐孢子虫病、弓形虫病、住肉孢子虫病、结肠内阿米巴病2.2蠕虫类2.2.1线虫纲-旋毛虫病2.2.2吸虫纲-非殖吸虫、华枝晕吸虫、姜片吸虫、园圊棘口吸虫、阔盘吸虫病等。2.2.3绦虫纲-裂头绦虫(曼氏迭官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病。-…  相似文献   

14.
黄学贵  刘晖  张曦  万启惠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239-1239
旋毛虫病是旋毛虫 (Trichinellaspiralis)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小肠和肌细胞内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阿苯达唑 (Albendazole)和甲苯咪唑 (Mebendazole)是广谱、高效的抗蠕虫药 ,对多种寄生蠕虫及某些组织内寄生幼虫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2种药物对旋毛虫成虫和幼虫均有杀伤力大、疗效高 ,其中前者已列为治疗旋毛虫病的首选药物〔1,2〕。本文进一步观察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对感染旋毛虫的沙鼠在幼虫移行期和囊包形成期血清中ALT、AST、ALP、CK酶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8周龄长爪沙鼠 ,体重 45~60 g ,雌雄各半 ,…  相似文献   

15.
1 旋毛虫幼虫用高流体静力压力处理后的组织化学及形态学研究 Ohnisnl(1994)报道,旋毛虫所致的旋毛虫病为食源性人兽共患病,为防制此病,带旋毛虫幼虫的肉必须杀死幼虫。于将带旋毛虫幼虫的肉分别用 100、150、200及300MPa(MPa为兆帕,系压力单位=兆牛顿/米~2),水压力处理,观察其组织化学及形态学;用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西夫(PAS)及  相似文献   

16.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1987年2月在长春市发生1起将狗肉误认羊肉食涮狗肉引起人体旋毛虫病,现报告如下: 流行病学:1987年1月下旬,在零下15—22℃气温下,将“狗肉”放置在室外冷冻11—39天。自1987年2月1日至2月28日共31人以不同方式食“狗肉”。其中生食或半熟食者9人均发病。(男8例,女1例)。熟食者22人无1例发病。肉检与肉种鉴定:3月26日将病人食剩的生“狗肉”送长春市公安局法医物证室和吉林省兽医科学研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区自1981年发现人患旋毛虫病以来,时有散在发生并有暴发流行。文献报导,旋毛虫病的主要治疗药物是:噻苯哒唑、甲苯咪唑,吡唑酮等或对症处理,效果都不满意。我们根据国外资料及国内兽医,食品部门用丙硫苯咪唑治疗动物旋毛虫病的报道,首次应用丙硫苯咪唑治疗人旋毛虫病8例,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药物来源:化学名称:丙硫苯眯唑(5~丙硫基~2~氨基酸甲脂苯骈眯唑)药品名称:阿苯  相似文献   

18.
肉类及肉制品中旋毛虫检疫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晶  王中全 《肉品卫生》2005,(12):20-23,37
本文介绍了肉类及肉制品中旋毛虫检疫的现状、趋势和检疫方法。猪肉及其制品仍是目前世界上人体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但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因食其他动物(如食草动物、野生动物等)肉类及肉制品而引起的人体旋毛虫病爆发逐渐增多。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肉类国际贸易的增多,我国亦有可能出口或从国外进口含有旋毛虫的其他动物肉类及肉制品,从而影响我国的肉类贸易信誉或从国外输入旋毛虫病。因此,除继续加强对猪肉的旋毛虫检疫外,还应对其他动物肉类及肉制品开展旋毛虫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19.
1 意大利旋毛虫病的控制 自1975年以来,意大利的旋毛虫病主要源于进口东欧国家的马肉。因此,卫生部制定了一个从东欧国家进口马或马肉的每一个畜群的抽样比例.以控制本病;检测方法采用人工消化后,用旋毛虫镜检查。抽样比例为12%、15%、甚至100%,一般为20%;抽样比  相似文献   

20.
<正> 今年春节期间,平顶山市首次发生了人旋毛虫病流行,截止三月底,有记录病例已有103人。病人分布全市,影响面较大,该市过去一直未发现旋毛虫病人,这次继南阳地区之后发生的人旋毛虫病散发流行,再次证明了我省旋毛虫病呈扩大蔓延趋势,若不尽早采取严励措施,控制旋毛虫病在我省继续扩散,将很快延及全省。为进一步了解平顶山市人旋毛虫病流行情况,我们于八七年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