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膀胱冲洗技术预防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500 ml改良膀胱冲洗,隔天1次;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500 ml传统膀胱冲洗,每天1次。结果治疗后4周和6周,观察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膀胱冲洗技术可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实施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的效果.方法 选取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68例,住院期间实施无菌间歇导尿,出院后实施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收集两种方法6周间歇导尿期间每周1次尿常规、尿培养检查结果和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的测定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出院后3周,7例终止导尿.61例患者在实施无菌间歇导尿和居家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期间的泌尿系感染、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可居家实施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膀胱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清洁间歇性自我导尿的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适宜进行清洁间歇性自我导尿的92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教会其清洁间歇性自我导尿的方法以及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结果 95.00%患者及家属出院前均掌握了正确的清洁间歇性导尿的方法,依从性较好。出院后随访3个月,15.07%的患者出现泌尿系统并发症,达到良好预期效果。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对清洁间歇性导尿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有效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清洁间歇导尿术的自我护理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留置导尿法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清洁间歇导尿术的自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膀胱容量、膀胱压力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膀胱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干预前,且两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QOL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主观感受、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基于清洁间歇导尿术的自我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缓解膀胱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风险偏倚评价工具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75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76例,对照组3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留置导尿相比,间歇导尿可以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及泌尿系统感染率。结论 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间歇导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留置导尿法。  相似文献   

6.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间歇导尿是国际尿控协会推荐协助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空膀胱最安全的首选措施。笔者从导尿方式,导尿频次方法、尿管选择、预防处理尿路感染、管理依从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促进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普及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的应用情况,重点阐述清洁间歇导尿的主要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辅导能力、实施个体化清洁间歇导尿、加强健康教育、完善出院随访,为临床护士及患者后续开展清洁间歇导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神经源膀胱护理指南,探讨间歇导尿在预防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脊髓患者随机分为留置导尿(对症组)和间歇导尿(观察组),2组分别在护理第7d和14d的留取晨尿进行尿沉渣镜检和尿培养,并观察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间歇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率明显少于留置导尿患者,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歇导尿的方法,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干预,能更好的预防脊髓损伤后泌尿系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SCI患者清洁间歇导尿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康复科于2014年3~10月收治的32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行清洁间歇导尿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于2013年8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32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行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前),并按常规清洁间歇导尿法对患者进行导尿方法指导及宣教。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管理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即设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尿路感染原因,设立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为10例(31.25%),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为3例(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降低SCI患者清洁间歇导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我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4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留置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给予自我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于入选时、导尿2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膀胱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2个月导尿训练后,发现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80.6±16.7)ml]、尿路结石发生率(2.1%)及尿路感染发生率(2.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膀胱最大排尿量[(313.8±0.4)m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另外2组患者入选时均不能自主排尿,经2个月导尿训练后,发现治疗组恢复自主排尿的患者例数(46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我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有助于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灸结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 按脊髓损伤部位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间歇导尿术辅以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艾灸6周,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结果 两组均减少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改善膀胱功能平衡状态,但观察组各顶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艾灸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有较好效果,尤为胸、腰髓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清洁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患者出院2个月后随访时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尿路感染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出院2个月后,对照组平均残余尿量为(158.3±90.7) ml,研究组为(96.8±85.4) ml;对照组患者尿路感染率为42.85%,研究组为19.04%,对照组的残余尿量、感染率及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P 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中,可有效帮助患者开展正确膀胱管理,改善膀胱功能,减少残余尿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时使用的最佳导尿方法。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6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法,观察组使用无接触式间歇导尿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掌握导尿方法的学习次数、导尿管污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掌握间歇导尿方法学习次数更少(Z=-4.400,P0.001),尿管污染率(χ~2=5.880,P=0.015)和尿路感染发生率(χ~2=4.043,P=0.044)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无接触式清洁间歇导尿法更有利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尿路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控制训练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3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间歇导尿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根据排尿中枢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指导进行系统的膀胱功能控制训练及护理,包括间歇导尿和建立反射性膀胱两个阶段,观察两组疗效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系统膀胱功能控制训练可明显改善泌尿系感染情况.结论:间歇导尿和建立反射性膀胱是理想的治疗与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78例患者根据就诊时间进行逐一排序,然后将双数患者分为实验组,将单数患者分为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期间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间歇清洁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护理干预结束后测量两组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并比较,同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最大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尿结石、尿路感染及肾积水等并发症几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清洁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中作用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尿潴留量及并发症发生,保证治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并分析我院医护人员对自我效能理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间歇导尿中应用的认知情况,并根据认知现状,指出相应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根据调查所需,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对本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自我效能理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间歇导尿中应用的认知调查。结果:参与此次调查的一共有287名医护人员,结果显示职业不同、学历不同及工作年限不同的医护人员对自我效能理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间歇导尿中应用的关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称不同的医护人员对自我效能理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间歇导尿中应用的关注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称越高,医护人员对自我效能理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间歇导尿中应用的关注情况越高;科室不同对自我效能理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间歇导尿中应用的关注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外科的医护人员关注度最高,与其他科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自我效能理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间歇导尿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提升自我效能理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间歇导尿中应用的认知程度,还要对自我效能理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间歇导尿中的应用相关知识进行统一培训,从而对医护人员对自我效能理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主间歇导尿中应用的认知水平有所提升,以利于促进自我效能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自主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导尿间歇判断方法,为合理选用导尿间歇判断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脊髓损伤患者7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用残余尿量判断法,观察组用膀胱尿量判断法。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测定两组实验前及实验后2个月的生存质量,监测两组实验后2个月的膀胱功能。结果生存质量量表的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分值、总健康状况评分与总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膀胱功能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脊髓损伤自主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导尿间歇判断以膀胱尿量判断法为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社区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应用间歇导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为康复专科护士制订规范间歇导尿方法及实施康复护理提供帮助。方法选择社区2010年9月一2011年12月诊断为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76例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间歇导尿应用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76例患者中,48.7%排尿方式采用留置导尿;21.6%采用叩击或腹压排尿;5.3%采用间歇导尿。影响间歇导尿应用的主要因素:92.1%担心引发尿路感染;88.2%担心增加尿道损伤概率;82.9%认为留置导尿比间歇导尿经济,长期间歇导尿耗材费用增加;69.7%认为间歇导尿操作麻烦;65.8%缺乏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56.6%认为脊髓损伤无法恢复而安于现状;21.1%对腹压排尿的危害不了解。结论康复专科护士应根据影响脊髓损伤者应用间歇导尿的主要因素,制订合适的健康教育和间歇导尿操作规范,提高患者正确应用间歇导尿的认知状态,有利于患者正确使用间歇导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凤英 《华西医学》2011,(1):104-106
目的 总结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排尿方式改变后自我护理的方法与经验.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月,通过制定个体化健康宣教计划、规律性饮水排尿方法、熟练的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指导和帮助患者掌握和进行自我排尿管理.结果 21例患者采用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无一例出现严重的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膀胱憩室、输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信视频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6年6月)和试验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各25例,在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让试验组患者加入间歇导尿微信群,将间歇导尿患者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制作成若干个微视频,上传到微信平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学习并评价学习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导尿4周后的对间歇导尿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导尿的依从性、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间歇导尿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导尿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视频让患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清洁间歇导尿,提高了患者对间歇导尿的依从性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