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控制血糖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另口服中药汤剂茵陈蒿汤加味,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均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中TC、TG、FP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92.3%(治疗组)和85.7%(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中TC、TG、FP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TC和T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FPG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由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  相似文献   

2.
刘怀昌  严俊儒  徐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4):2205-2207,2209
目的 观察比较阿托伐他汀20mg/d与氟伐他汀80mg/d对老年高脂血症病人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12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A组:阿托伐他汀20mg/d;B组:氟伐他汀80mg/d。治疗前、治疗后2、4和8周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结果 A,B两组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TG(P〈0.01),A组作用强于B组(P〈0.05);同样A,B两组均能升高HDL-C,终点时比较A组仍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 阿托伐他汀20mg/d与氟伐他汀80mg/d均能显著降低TC、LDL-C和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阿托伐他汀20mg/d作用明显优于氟伐他汀80mg/d,两者均有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激活素ⅡA型受体(ActRⅡA)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关系,阐明阿托伐他汀对AS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24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他汀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普通小鼠颗粒饮食、高脂饲料、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饲养8周后,检测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HE染
色观察主动脉弓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检测斑块内ActRⅡA的表达。结果:①高脂饮食组和高脂他汀组小鼠血清TG和TC水平及激活素ⅡA型受体(ActRⅡA)相对灰度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脂他汀组小鼠血清TG和TC水平及ActRⅡA相对灰度值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及高脂他汀组小鼠主动脉弓均可见明显AS斑块,但高脂他汀组AS斑块的内膜增厚,泡沫细胞含量极少且纤维帽较厚,斑块较稳定。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空白对照组小鼠主动脉弓标本ActRⅡA基本无表达,高脂饮食组小鼠AS斑块处可见密集的棕色及棕黄色颗粒,ActRⅡA呈强阳性表达。高脂他汀组小鼠AS斑块处可见分散的棕色及棕黄色颗粒,ActRⅡA表达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结论:AS斑块内可检测到ActRⅡA表达,激活素可能通过ActRⅡA途径参与AS形成过程;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TG和TC水平、降低斑块内ActRⅡA表达、稳定AS斑块,提示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作用于ActRⅡA相关激活素信号转导途径而发挥抗炎及治疗AS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作用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高脂血症患者30例,服用氟伐他汀40 mg.d-1,服药4周后若血清总胆固醇(TC)〉5.18 mmol.L-1,则剂量加倍,疗程12周。服药前及服药后4、8、12周测血清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结果治疗4周氟伐他汀降低TC、TG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46.6%,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为53.3%。治疗4、8、12周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hs-CRP均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增高(P〈0.05)。治疗4、8、12周相互间比较TC、TG、LDL-C、HDL-C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4、8、12周相互间比较hs-CRP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TC、TG、LDL-C、hs-CRP,升高HDL-C水平,并具有独立于调脂功能的降低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来适可)治疗混合高血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以甘油三酯(TG)增高为主;第2组高胆同醇(TC)为主,均予服氟伐他汀剂量40mg,晚饭时顿服、并往治疗前、服药后1个月、3个月分别抽血测定血脂变化。结果 氟伐他汀能显著降低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TG有效,但较慢结论氟伐他汀治疗以TC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疗效显著.治疗TG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有效。  相似文献   

6.
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及对血清hs-C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作用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高脂血症患者30例,服用氟伐他汀40 mg.d-1,服药4周后若血清总胆固醇(TC)〉5.18 mmol.L-1,则剂量加倍,疗程12周。服药前及服药后4、8、12周测血清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结果治疗4周氟伐他汀降低TC、TG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46.6%,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为53.3%。治疗4、8、12周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hs-CRP均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增高(P〈0.05)。治疗4、8、12周相互间比较TC、TG、LDL-C、HDL-C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4、8、12周相互间比较hs-CRP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TC、TG、LDL-C、hs-CRP,升高HDL-C水平,并具有独立于调脂功能的降低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阿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伐他汀和吉非罗齐治疗12周。结果:阿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但降低TG作用,吉非罗齐优于阿伐他汀。结论:阿伐他汀可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对于严重单纯高甘油三脂血症病人仍建议首选贝丁酸类降脂药。  相似文献   

8.
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4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定 4 4例高脂血症肾脏病患者血清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变化 ,并用吉非罗齐降脂的高脂血症患者作回顾性对照 ,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调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氟伐他汀组及吉非罗齐组在治疗期间均行低脂饮食。氟伐他汀组给氟伐他汀 4 0mg ,每晚 1次口服 ;吉非罗齐组给吉非罗齐 0 .6g ,每日 2次口服。两者均持续给药 4周为 1个疗程。两组于治疗前后均分别测TC ,TG ,HDL -C ,LDL -C ,血糖 ,肝、肾功能各项指标 ,并随时记录服药后患者出现的任何不适。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患者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 :从本文观察结果可看出氟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P <0 .0 1) ,甘油三酯有所降低 ;还可看出氟伐他汀能明显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P <0 .0 5 ) ,而吉非罗齐降低LDL -C、升高HDL -C的作用则不明显。氟伐他汀的降脂疗效与吉非罗齐相似 ,但氟伐他汀的副作用少于吉非罗齐 ,尤其对肝脏 ,氟伐他汀无不良影响 ,优于吉非罗齐。再者氟伐他汀每日服药 1次 ,较吉非罗齐方便 ,大大增加了患者接受治疗的顺从性。结论 :氟伐他汀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理想调脂药 ,且副作用少 ,可被患者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方法:合并糖尿病的高脂血症患者30例,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连服2周和4周后各复查血脂1次,进行疗效分析。结果:4周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有下降,以LDL—C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血脂对合并糖尿病的高脂血症疗效快速、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观察氟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氟伐他汀20mg,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均1次/d,疗程为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服药12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治疗组更为显著.结论 氟伐他汀与辛伐他汀降脂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脉健(XMJ)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和血管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日本大白耳兔50只,随机分出10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40只通过免疫刺激和喂饲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造模成功家兔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血脉健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冷开水,阿托伐他汀组灌胃阿托伐他汀混悬液,每日0.45 mg/kg,血脉健组灌胃血脉健药液0.4 g/kg,连续灌胃1个月。于末次灌胃后2 h兔耳中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计算斑块厚度及面积。结果空白对照组主动脉弓内膜光滑平整,未见粥样斑块及脂质点,血管壁三层结构清晰;模型组动脉内膜粗糙、不平,可见大小不等的乳白色斑块,脂质斑块内有泡沫细胞大量积聚和炎性细胞浸润;阿托伐他汀组和血脉健组较模型组病变明显减轻,斑块面积和斑块厚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血脉健组TC、HDL-C、LDL-C含量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血脉健组TC、HDL-C、LDL-C下降(P〈0.01)。结论血脉健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和改善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氟伐他汀调脂及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珂  鲁跃华  周传堃  黄华安 《四川医学》2002,23(11):1138-1139
目的:探讨小剂量氟伐他汀对血脂异常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血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74例,男40例,女34例,随机对照方式,分为氟伐他汀组(n=54)及辛伐他汀组(n=20),分别口服氟伐他汀20mg/d及辛伐他汀10mg/d,疗程12周。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血清TC、LDL-C、TG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C-反应蛋白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DL-C上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0mg/d氟伐他汀治疗12周后,能降低TC、TG、LDL-C,用于调血脂作用疗效肯定,还能有效降低CRP,提示氟伐他汀具有辛伐他汀相似的调脂及调脂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钠缓释片调脂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血脂异常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 mg/d;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12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肌酸磷酸激酶(CK)。结果:治疗12周后,氟伐他汀组的TC、LDL-C和TG分别由治疗前的(6.07±1.23)、(3.33±0.61)、(1.71±0.34)mmol/L降至(3.79±0.41)、(2.46±0.23)、(1.19±0.10)mmol/L,阿托伐他汀组的TC、LDL-C和TG分别由治疗前的(6.03±1.19)、(3.39±0.65)、(1.75±0.37)mmol/L降至(3.87±0.45)、(2.55±0.27)、(1.23±0.13)mmol/L,两组的TC、LDL-C和TG均显著降低(均P〈0.01);氟伐他汀组的不良反应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钠缓释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调脂疗效均显著,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的安全性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氟伐他汀钠缓释片为调脂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氟伐他汀为人工合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有明显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脂(TG)的作用,现已被广泛应用.笔者对2种剂量的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568例冠心病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氟伐他汀词脂治疗共8周。治疗前及服药后4、8周末分别清晨空腹血液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以及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肌酐(Cr)、尿素氮(Bun);并进行实验室和不良事件的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TC降低32%,LDL-C降低34%,TG降低28%,HDL-C升高41%;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氟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疗效显著而且由于氟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因此在同类他汀类药物中安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降脂通脉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应用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6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服阿托伐他汀钙片,B组联合服用降脂通脉胶囊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服药前和服药后30 d检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相关的谷丙转氨酶(ALT)及肌酸激酶(CK)。结果:A、B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疗效B组明显优于A组(P〈0.001)。结论:降脂通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更安全、更有效地纠正混合型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7.
李艳  冯艳  宋昆鹏  韩凌  石海莉   《中国医学工程》2013,(2):71-71,73
目的观察老老年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年龄≥80岁的老老年患者,男性28例,女性12例,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观察服药前,服药后12周、24周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2周、24周患者TC、LDL-C、TG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L-C水平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明显的降低老老年患者高脂血症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SD大鼠高脂血症肾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以及氟伐他汀的干预。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高脂饮食组(B组)、氟伐他汀组(C组),每组8只。10周后,采用BackmaanLX 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VCAM-1和bFGF的表达。结果同高脂饮食组相比,治疗组VCAM-1和bF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高脂血症时,肾组织VCAM-1和bFGF表达增强;氟伐他汀可通过降低VCAM-1和bF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减轻肾组织的炎症反应,抑制肾组织纤维化,从而具有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东升 《广州医药》2010,41(3):25-2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氟伐他汀组)和对照组(非氟伐他汀组)各28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与)、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氟伐他汀治疗组hsCRP、IL-6、TNF-α、TG、TC、LDL—C的水平均有所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及非氟伐他汀治疗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脂质代谢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 GSPE)联合应用后对兔动脉硬化的预防作用。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扫描、透射电镜观察各组标本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TG、TC、LDL-c和HDL-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MDA则显著降低(P<0.05)。GSPE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较阿托伐他汀组可减轻兔主动脉内皮和心肌的损害。结论阿托伐他汀和GSPE联合应用后能明显减轻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