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钰璇 《中外医疗》2011,30(18):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雷公藤总苷,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热化湿"的中药方剂。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的3、6、9、12个月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可靠,能明显减少患者复发的次数和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轻型口疮约占ROU总数的80%,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加味导赤散与维生素B12对大鼠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治疗作用. 方法 免疫法建立大鼠ROU动物模型,异体大鼠口腔黏膜匀浆组织加完全弗氏佐剂作为抗原,注射在脊柱两侧皮内,每2周注射一次,共注射5次.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溃疡组、左旋咪唑组和加味导赤散+维生素B12组.灌胃20d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数量及CD4+/CD8+. 结果 实验大鼠于第3次注射1周后开始出现口腔溃疡.溃疡组大鼠外周血CD4+细胞数量CD4 +/CD8+较正常组降低(P<0.05),CD8+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大鼠给药后,加味导赤散+维生素B12组和左旋咪唑组外周血CD4+细胞数量、CD4 +/CD8+均有回升,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OU的发生与T淋巴细胞失调有关,加味导赤散与维生素B12能改善ROU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12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随即分为2组,联合组(应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12)与叶酸组(应用叶酸),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联合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叶酸组。结论:叶酸和维生素B联合治疗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口腔黏膜常见疾病。我科用中药复方散剂治疗150例ROU患者,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其对局部疼痛的缓解情况及对受损黏膜修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12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设观察组)、64例健康体检者(设健康组)临床资料,128例ROU患者按病情不同分两组,观察A组64例(溃疡期),观察B组64例(愈合期),三组均行荧光定量法测定口腔微生物菌群,比较组间口腔微生物菌群及细菌计数。结果:观察A组的革兰氏阴性球菌计数均比观察B组、健康组少(P<0.05);观察A组、观察B组的链球菌、韦荣氏菌计数均比健康组少(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在不同病情时期的口腔微生物菌群存在差异,临床治疗应加强维持口腔微生物菌群平衡性,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柳惠荣  郭丽香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2):910-910,914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疗效的影响。方法150例ROU患者作口腔内牙菌斑、口腔黏膜和舌背黏膜取样,检测Hp感染情况。Hp阳性者分为A组和B组,观察Hp治疗(A组)和未作Hp治疗(B组)对ROU疗效的影响。结果150例ROU患者Hp感染率达56.0%,无性别差异(P>0.05);抗Hp治疗(42例)和未行抗Hp治疗(42例)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21.4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Hp检出率分别为16.67%和90.4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ROU患者行抗Hp治疗可以巩固和提高ROU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情的检验结果。方法对13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予以研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分为2组:A组(69例,处于溃疡期)、B组(69例,处于愈合期),同时选取69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设为C组。检验并比较3组人员的口腔菌群情况。结果 A组韦荣氏菌(8.2±0.5)copies/mL,链球菌(7.1±0.7)copies/mL,革兰氏阴性球菌(45.7±5.0)copies/mL,均显著少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口腔菌群微生态改变有着一定的关系,为此,在进行口腔疾病治疗的时候,必须保证口腔微生态平衡,以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屈莉  吴斐 《中原医刊》2007,34(16):55-55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的一种慢性疾病,我们应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6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以三维B片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为对照,结果表明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维生素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检测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的水平并探讨其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对148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16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测定,比较抑郁症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结果 抑郁症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27.28±173.74)pg·mL-1和(7.03±3.52)ng·mL-1,健康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69.67±336.89)pg·mL-1和(7.93±4.00)ng·mL-1,抑郁症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0,P=0.038)。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低于健康人群。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病人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312例肝癌病人和32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肝癌组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F=77.56,q=8.87,P〈0.05),且肝癌组叶酸缺乏者显著多于对照组(χ2=74.55,P〈0.05);两组维生素B12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肝癌组维生素B12缺乏者明显多于对照组(χ2=5.82,P〈0.05)。Ⅰ+Ⅱ期肝癌病人叶酸水平显著高于Ⅲ+Ⅳ期病人(F=4.09,q=2.08,P〈0.05),而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病人(F=5.60,q=2.39,P〈0.05)。结论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可能与肝癌进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口服左旋咪唑片,复合维生素B片和维生素C片。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西药的同时加用肿痛安胶囊和穿王消炎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可靠,能明显减少患者复发次数和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从而探求新的经济、有效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方法。方法93例T2DM患者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U,UAER〈20μg/min,n=35),微量白蛋白尿组(MAU,UAER20-200μg/min,n=31)和临床白蛋白尿组(CAU,UAER〉200μg/min,n=27)。35例健康人做正常对照组(NC)。放免法检测各组对象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MAU组和CAU组UAER显著高于NC组(P〈0.01)。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血清叶酸水平显著低于NC组(P〈0.01),维生素B12水平亦低于NC组(P〈0.05),叶酸和维生索B12水平在NAU组和MAU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UAER的增高,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下降。UAER与叶酸(r=-0.321,P〈0.01)及维生素B12水平(r=-0.210,P〈0.01)呈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UAER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NAU期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开始下降,且随UAER的增高,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性下降,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可间接反映糖尿病肾病(DN)的病情轻重。糖尿病肾病早期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能是延缓DN进展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妇女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孕妇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与进行分娩的68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的轻重情况分为重度组(重度子痫前期,28例),轻度组(轻度子痫前期,40例),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产检与正常分娩且一般资料与子痫前期孕妇均衡可比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对比三组产妇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情况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孕妇子痫前期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Hcy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与健康组,Hcy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与健康组;轻度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在叶酸水平、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12,4.089;P<0.05),在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99,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叶酸水平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13,P<0.001),维生素B12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不具有相关性(r=-0.236,P=0.076),Hcy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02,P=0.001)。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血液中叶酸含量较低,且病情越严重叶酸表达水平越低,应加强对孕妇孕期叶酸的检测及监控。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RAS)或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在我国患病率居口腔黏膜病之首。据报道,RAU在一般人群的患病率约为5%~25%,不低于10%:在特定人群如学生的患病率高达50%~60%^[1]。  相似文献   

16.
甘草锌与维生素B2联合治疗中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损害,常发生在唇、舌尖、舌边缘、颊等处的黏膜,以周期性复发、疼痛和局限性为特点。中年人ROU在临床症状及病程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特点,在临床上口腔溃疡个数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脑梗死的相关性,并深入探究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就医的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实验组,记为 A 组,另选62例体检健康者(诊断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记为 B 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维生素 B12、叶酸(FA)等,并将测试结果做比对分析。结果:A 组患者重血浆 Hcy 水平高于正常水平的比例(41.9%)要明显高于 B 组健康者的(8.06%)(P <0.05),就平均血浆 Hcy 水平,A 组也要明显高于 B 组。关于 Hcy 血症的严重程度,A 组的中型和重型比例明显较高(P <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脑梗死有较密切的关系,是促使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关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诱因主要为叶酸和维生素 B12的缺乏。  相似文献   

18.
甘草泻心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维生素C、维生素B2和左旋咪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甘草泻心汤加味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2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泻黄散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采用加味泻黄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2,且具有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越云 《当代医学》2016,(29):123-124
目的:研究口腔溃疡应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0例口腔溃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这90例患儿分成A组、B组和C组,各30例。A组以棉签蘸双氧水对口腔溃疡面进行涂擦,B组以辽宁省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自制的漱口液对溃疡面进行涂擦,C组在B组基础上结合饮食干预,比较3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患儿恢复进食时间A组晚于B组和C组(P<0.05);口腔溃疡愈合时间A组长于B组和C组,B组长于C组(P<0.05);A组低于B组,B组进食达标率低于C组(P<0.05)。结论应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对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具有极佳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