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中伏马菌素污染及产生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浙江省的723份粮食进行霉菌相分析和伏马菌素及产生源的测定,揭示污染状况和产生源的相关特性。方法 用蔡氏琼脂平板法测定霉菌污染率和侵染率。用ELISA法测定伏马菌素B1。结果 发现样品霉菌污染率达98.6%,侵染率达68.0%,主要菌相是灰绿曲霉、黑曲霉和串珠镰刀菌等,伏马菌素的样品阳性率达72.6%,平均污染量10.5mg/kg。检出的20株串珠镰刀菌全部产毒。结论 经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粮食中的总霉菌污染量、镰刀菌总数各自与伏马菌素污染量呈一元正相关;粮食中伏马菌素污染量与串珠镰刀菌和其它镰刀菌的侵染率共同呈二元正相关,并且其它镰刀菌比串珠镰刀菌对伏马菌素污染量的影响大一倍左右,显示浙江省粮食中伏马菌素的污染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2.
魏润蕴  王竹天 《卫生研究》1996,25(4):242-245
用乙腈—水(3+1)提取毒素,经硅镁型吸附剂柱层析和活性炭柱净化后,用具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当小麦和玉米中添加毒素的量为0.1~0.5mg/kg时,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回收率为87%~96%,雪腐镰刀菌烯醇为77%~84%,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回收率为91%~102%,雪腐镰刀菌烯醇为93%,精密度小于8%,方法的检测限为0.010mg/kg。  相似文献   

3.
对28份进口小麦进行霉菌菌落数和粮食霉菌(小麦内部霉菌)检测:其菌落平均为239个/g,侵染率平均为88.3%,曲霉菌属浸染率和镰刀菌属侵染率为高,分别为49.3%25.4%。  相似文献   

4.
串珠镰刀菌素的薄层及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世荣  王玉华 《卫生研究》1994,23(5):302-305
建立了玉米、稻谷中串珠镰刀菌素的薄层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用水-乙腈(5:95V/V)提取,正己烷脱脂后用PT-C18色谱预处理柱净化,经0.45μm滤膜过滤后供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薄层色谱分析可省略掉PT-C18柱净化步骤。两种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依次为5ng和100ng。在玉米、稻谷样品中各加入0.2~20μg/20g串珠镰刀菌素时,其不同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6%~81%(薄层色谱法)和75.2%~103.6%(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安徽省部分地区小麦、玉米、大米三种主要粮食中霉菌侵染状况。杂色曲霉素(ST)用化学方法提取,毒素含量测定用灵敏、快速的ELLSA方法。结果表明三种粮食中霉菌侵染严重,侵染率分别为96.27%,84.79%和26.80%。霉菌菌相以曲霉为主。ST在粮食中污染较普遍,阳性率为67.2%~100%,平均含量为0.49~231.53μg/kg。尤其在小麦中阳性率高达100%,平均含量达161.3μg/kg,1994年收获的小麦、玉米平均含毒量明显高于1995年收获的小麦、玉米,说明ST在粮食储藏过程中易产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克山病的致病因素,利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四川、云南省克山病病区和北京市非病区稻谷中串珠镰刀菌素(MF)的含量,共计123份样品。病区83份中,阳性率为8.8%,阳性样品中MF的含量范围为73.5~265.3μg/kg;非病区40份中,阳性率为2.5%,MF含量为179.5μg/kg。用HPLC法测定了黑龙江、吉林省克山病病区以及四川省、北京市非病区等地区玉米中的MF含量,共测定样品104份。病区43份中,阳性率为81.4%,阳性样品含量范围为52.3~1116.0μg/kg;非病区61份中,阳性率为9.7%,MF含量范围为73.3~1082.1μg/kg。从以上测定结果分析,病区和非病区粮食样品中MF阳性率差异显著,但阳性样品的平均含毒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而不同粮食品种之间MF污染的差别远较不同地区(病区与非病区)之间的差别大。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部份主粮中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四川省部分地区玉米、小麦、大米3种主要粮食中霉菌侵染状况和伏马菌素B_1(FB_1)、杂色曲霉素(ST)、烟曲霉震颤素(FT)3种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结果显示3种粮食中霉菌侵染严重,其侵染率分别为92.3%、87.2%、72.4%。菌相以曲霉菌为主,同时检出了产生ST毒素的杂色曲霉菌。FB1和ST在粮食中污染较普遍,FB_1检出率为12.8%~100%,含量15.2~27.0mg/ng;ST检出率为34.3%~56.9%,含量24.0~75.0μg/kg。FT在粮食中污染率和含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8.
我国部分克山病区和非病区主粮中霉菌的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芳  刘兴Jie 《卫生研究》1996,25(3):157-159
自克山病地区及非病区的291份稻谷和玉米样品中分离霉菌,菌相分析未发现各菌群中有意义的地区性差异。产生串珠镰刀菌素(moniliformin,简称 MF)的串珠镰刀菌及其变种的检出率,玉米比稻谷高约10倍。该类菌的分离结果与样品中 MF 的测定结果基本平行。二者对比说明,该菌的产毒株在病区可能比非病区多。  相似文献   

9.
E-test法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测定。方法 应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07株大肠埃希菌和78株肺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并对可颖菌株用E-test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测定。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5种抗生不的耐药率;氨曲南为2.8%;头孢曲松为7.5%;头孢噻肟为8.4%,头孢他啶为9.3%;头孢哌酶为15.0%。产酶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食品中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1.7μm,50mm×2.1mm)、乙腈一0.1%氨水流动相、柱温35℃、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样品以乙腈一水为提取溶剂,经C-18固体萃取吸附剂除去基质干扰,取10μl注入UPLC-MS/MS。结果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在5~2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在85.9%~109.8%,所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34%~5.20%之间。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经济,结果准确可靠,可为食品中4种真菌毒素检测提供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老年病区非发酵菌感染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引起医院感染的葡萄糖非发酵菌在老年病区的分布与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从老年病区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915株非发酵菌进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临床感染分布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l915株非发酵菌中铜绿色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70.65%、10.65%、9.14%,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泌尿道和伤口感染。结论 非发酵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且易侵袭老年患者,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临床实际中应加强对这类细菌感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呼吸病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5,自引:9,他引:36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方法 用血清型和抗菌谱联合分型方法,对患者分离株和环境分离株从检出时间,地点或部位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2123份样本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76株,分离率为0.8%_57.1%,患者之间,患者与环境及医护人员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未见有关联。  相似文献   

13.
ICU内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ICU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114株细菌,其中G-杆菌占90.4%,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32.5%)、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24.6%)和产黄菌属(14.0%)及肺炎克雷白菌(7.0%)。测定了16种抗生素对102株G-杆菌的MIC,发现除6株奇异变形杆菌和3株哈夫尼亚菌外,均对16种抗生素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数对5种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最多的达12种。16种抗生素中,伊米配能除对产黄菌外的各种G-杆菌最为敏感,耐药率最低;头孢他定、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其次;而头孢唑啉耐药率达93.1%,二代头孢菌素和氨苄青霉素也达60%以上,但头孢西丁对产黄菌属作用最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现状和沙门菌耐药情况。方法 按国标GB4789.4-94分离生鸡肉中沙门菌,用K-B法测定沙门菌的耐药性。结果 从220份生鸡肉中分离到沙门菌34株,分离率为15.5%,沙门菌对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30%。结论 深圳市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率严重,沙门菌耐药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生鸡肉中沙门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现状和沙门菌耐药情况。方法:按国标GB4789.4.94分离生鸡肉中沙门菌,用K-B法测定沙门菌的耐药性。结果:从220份生鸡肉中分离到沙门菌34株,分离率为15.5%,沙门菌对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30%。结论:深圳市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严重,沙门菌耐药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流行菌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ICU人住患者各种标本分离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病原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占21.3%、铜绿假单胞菌20.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2.0%,药敏显示各菌耐药水平较高。结论 G^-菌中上述3种是ICU主要致病菌;治疗时铜绿假单胞菌可选用阿米卡星,鲍氏不动杆菌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喹喏酮类。  相似文献   

17.
李怡  王绪卿 《卫生研究》1997,26(4):277-282
建立了乳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NMCS)多残留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UV)分析方法。采用ODS色谱柱,确定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210nm下进行检测,速灭威、西维因、异丙威、呋喃丹、涕灭威等5种NMCs达到很好分离,分离度达2.23以上。5种NMCs最低检测限为0.75~3ng,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0.9944~0.9963)。样品以丙酮提取,加入NaCl使其饱和,再加入二氯甲烷分配,提取和分离农药一步完成。提取液再用交联聚苯乙烯凝胶(Bio-BeadsS-X3)净化。洗脱液为乙酸乙酯-环己烷(11),收集流分为35~65ml,5种NMCs平均过柱回收率86.8%~100.0%。净化效果良好,样品添加5种NMCs的平均回收率在80%以上,符合农药残留痕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天然空气清新剂及其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槐花米,茶叶,艾叶,石香薷等天然材料为原料,经提取配制获得了一种天然空气清新剂,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对主要臭气成分H2S,NH3的平均消除率分别为88.8%和92.1%,可使H2S类和NH3类臭气强度分别降低1.5级和2.6级,喷雾后10min对空气卫生菌的消除率为60.0%~92.1%,与对照组喷自来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9.
大骨节病真菌中毒病因学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骨节病至今病因未明,真菌及其毒素中毒学说是研究历史较久的病因学说之一。本文在回顾早年的研究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近代有关真菌及工其毒素与大骨节病的研究概况,从病区糖检出的优势菌有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及互隔交链孢霉等。检出的毒素主要有丁烯酸内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及交链孢霉甲基醚等。镰刀菌毒素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四肢骨骼病变,但缺少对软骨病变的表述,今后深入研究真菌毒素对软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七类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付萍  冉陆  李志刚 《卫生研究》1999,28(2):106-107
于1996~1997年组织了全国12个省,对国内七类食品3746份样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简称LM)的污染调查,结果表明:七类样品中除蔬菜外均检出了致病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其分离率为:冷饮1.39%、生肉1.53%、乳制品0.52%、熟肉制品0.47%、乳0.72%及水产品0.19%。表明LM在我国食品中存在污染,有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