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乳腺癌术后单纯瘤床放疗是指保乳术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瘤床的照射.主要有近距离治疗和适形放疗两种治疗方式,其中对近距离治疗的研究较多.目前保乳术后单纯瘤床放疗仍为试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采用近距离瘤床放疗取代常规术后全乳放疗后瘤床加量外照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共入组30例患者,其中1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术中近距离瘤床放疗,术后常规行全乳放疗;另选择1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配对,接受保乳手术及术后全乳和瘤床加量放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24~48 h残腔引流量、切口Ⅰ期愈合率、术后住院天数和乳房外形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后24~48 h残腔引流量、切口Ⅰ期愈合率、平均住院天数及辅助化疗开始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短期随访结果显示,均能保持满意的乳房外形.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近距离瘤床放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临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保乳术后加速部分乳腺照射的靶区确定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前,保乳治疗已经成为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保乳术后放疗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和乳房保全率.一直以来,全乳房照射加瘤床补量的放疗模式是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常规选择,因为这种放疗模式明显降低了局部肿瘤复发率.大量研究证明,保乳术后复发绝大多数发生在瘤床及其附近区域,因此单纯针对瘤床的部分乳腺照射(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PBI)成为近期乳腺癌放疗研究的热点.PBI的剂量分割方式通常为加速分割,因此亦可称其为加速部分乳腺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以下重点综述APBI的靶区确定.  相似文献   

4.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已被证实能提高肿瘤控制率及生存率。保乳术后放疗中最早应用且疗效肯定的是全乳腺放疗加局部瘤床加量。近年来,全乳加速放疗和加速部分乳腺照射研究也在逐渐展开。研究结果提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行部分乳腺照射能获得与全乳腺放疗同等的疗效,且有放疗总疗程短、毒副作用更小的优点。全文对早期乳腺癌术后的放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并重点探讨部分乳腺照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放疗为乳腺癌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分割已成为全乳照射的首选剂量分割模式。瘤床补量可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推荐高危患者行瘤床序贯补量。随着适形调强放疗的广泛应用,瘤床同步补量提供了剂量学优势和实践便利。本文就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补量指征及瘤床同步补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特别关注全乳常规分割瘤床同步补量和全乳大分割瘤床同步补量的安全性及疗效,并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全乳大分割瘤床同步补量的Ⅲ期随机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保乳术已成为导管原位癌(DCIS)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术后放疗可降低其复发风险。然而,对于DCIS放疗的照射范围、可不行术后放疗低危人群的选择、部分乳腺加速放疗(APBI)在DCIS中的作用等还存在争议。然而,多数研究均显示DCIS保乳术患者均能从术后放疗中获益。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主要证实低危组的DCIS患者是否可以安全地省去术后放疗。对单纯保乳术后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除有禁忌症的患者外,放疗成为保乳术后所有患者的常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仰卧位CT与MRI定位图像的靶区和剂量的差异,探讨MRI定位在保乳术后部分乳腺照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前在仰卧位下行CT及MRI定位扫描,分别对CT与MRI图像上的瘤床进行术腔可视化评分(CVS),勾画瘤床(TB)、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并基于C...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重复定位CT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瘤床体积变化规律,分析不同CT上进行瘤床加量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2008-2009年共收集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16例,放疗均采用全乳放疗和瘤床加量.患者均接受了3次CT扫描,分别为放疗前(CT1,常规全乳放疗计划CT)、放疗中(CT2)、瘤床加量前(CT3).在3次CT上勾画瘤床.在CT1和CT3上进行三维适形瘤床加量计划并分析剂量体积直方图.结果 CT1、CT2、CT3瘤床平均体积分别为49.5、25.6、22.2 cm3(F=5.63,P=0.007),CT1的>CT2(q=0.03,P=0.010)和CT3的(q=0.01,P=0.004),CT3与CT2的相似(q=1.00,P=0.333).CT3总体积平均下降43.4%,其中下降>20%的占88%(14例)、>50%的占38%(6例).CT1、CT3上患侧乳腺内接受100%处方剂量的平均体积分别为183.5、144.5 cm3(t=3.06,P=0.008).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放疗中瘤床体积以放疗后的早期变化显著,在瘤床加量前重新CT扫描进行三维适形瘤床加量计划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与术后放疗可行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表现,分析全乳放疗的作用。方法保乳治疗原发性早期乳腺癌134例,其中0期1例,Ⅰ期78例,Ⅱa期55例。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25例,单纯肿块局部广泛切除术9例。术后全乳切线加瘸床放疗102例,全乳切线照射整个乳房,6 MV X线,为减少肺受照量,采用半开野等中心照射,中平面剂量45 Gy,瘤床补加电子束剂量15 Gy。其余32例未行全乳放疗。视术后淋巴结状况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结果随访5~15年,失访5例。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分别为3.7%、2.2%、95.5%。复发共5例,均为浸润性癌,术后病理证实区域淋巴结均为阴性。保乳术后不加全乳放疗组局部复发率似有所提高(9.4%∶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例数少有关。局部复发病例中原位复发4例。结论结论保乳术后放疗是必要的。局部复发的主要形式是原位复发。足够剂量的只限于肿瘤邻近区域的放疗方式应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王志震  李瑞英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0):1188-1191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表现,分析全乳放疗的作用.方法:1990年4月至1995年12月保乳治疗原发性早期乳腺癌49例.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0例,单纯肿块局部广泛切除术9例.术后全乳切线加瘤床放疗39例,全乳切线照射整个乳房,6-MV X线,中平面剂量45GY,瘤床补加电子束剂量15GY.结果:本组10年复发3例,占6.12%(3/49),均为非浸润性癌.术后不加全乳放疗组局部复发率高(2.56%与20.00%).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单纯肿块局部广泛切除术组(2.5%与22.22%).局部复发病例l00%为原位复发.结论:保乳术后放疗是必要的,只限于肿瘤邻近区域足够剂量的放疗方式应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两野切线全乳照射,全乳腺照射40.5 Gy/15 f,单次剂量2.7 Gy/f,同步瘤床推量至48 Gy/15 f,单次剂量3.2 Gy/f,总疗程3周,观察分析患者局部复发情况、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月,随访率为100%,无局部复发情况发生。3例患者表现乳腺中度胀痛;Ⅰ、Ⅱ、Ⅲ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4.7%、1.6%;Ⅰ级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与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6%、4.7%;放疗完成后4、7月美容优良率分别为90.6%、87.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以往常规放疗方式相似,缩短放疗时间,不会增加皮肤不良反应及降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是保乳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早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手术结合放疗已得到广泛认可.现代放疗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等在保乳治疗中得到合理应用.放射反应和美容效果是评价保乳术后放疗的重要因素.不同放疗技术产生的放射反应和美容效果不同并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根治性放疗和瘤床间质放疗的治疗原则及近期疗效。 方法 59例各期乳腺癌患者施保乳手术(单纯肿瘤切除 腋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或术后瘤床插植HDR192Ir针管放疗±化疗。靶区一次性放疗8Gy。手术后2~4周再接受全乳腺外照射,乳腺用切线野在5周被照射50Gy。随访时间平均为37个月。 结果 59例患者全部存活,无一例出现局部复发。无明显放射反应。双乳对称,外形美观。 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加根治性放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成为早期乳腺癌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基于VMA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混合调强技术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基于固定角度IMRT的混合调强技术和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设计两组放疗计划。第1组仅以全乳作为放疗靶区,处方剂量50 Gy分25次完成;第2组以全乳及瘤床同步加量区为放疗靶区,处方剂量全乳50 Gy、瘤床同步加量区60 Gy,分25次同步完成。分别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及计划执行效率。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与基于固定角度IMRT的混合调强技术相比,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未能提高单纯全乳照射者靶区CI、HI值(P=0.866、0.056),反而全面增加了OAR受量和调强野机器跳数(P=0.000~0.050和P=0.002);但对全乳加瘤床同步加量照射患者,能减少肺受量、脊髓受量、调强野机器跳数、计划执行时间(P=0.004、0.001、0.000、0.000)。结论 对全乳加瘤床同步加量照射患者,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能更好保护OAR,提高计划执行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疗效、放射损伤及美容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44例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和36例行保乳术后放疗。应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照射,处方剂量50Gy,保乳治疗组对瘤床追加6~9MeV电子线16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改良根治组无局部复发41例(93%),无远处转移41例(93%),死亡1例;保乳治疗组无局部复发35例(97%),无远处转移35例(97%),无死亡。改良根治组中发生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32例,放射性肺炎12例,患侧上肢水肿10例;保乳治疗组发生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6例,放射性肺炎2例,患侧上肢水肿1例(P=0.01)。保乳治疗组放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美容效果达优良者分别为88.9%、91.6%和94.4%。[结论]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组疗效与改良根治组疗效基本相同,美容效果优于改良根治组,放疗损伤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  相似文献   

16.
由于保乳治疗后局部复发主要出现在邻近瘤床的部位,所以人们提出了部分乳腺加速放疗的概念,它可以通过多种现代放射治疗技术来实现。现综述部分乳腺加速放疗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手段、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由于保乳治疗后局部复发主要出现在邻近瘤床的部位,所以人们提出了部分乳腺加速放疗的概念,它可以通过多种现代放射治疗技术来实现。现综述部分乳腺加速放疗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手段、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乳腺癌保乳术+化疗后动态调强放疗的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 117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先行4~6周期化疗再三维适形(6例)和动态调强放疗(111例).化疗分别采用CAF(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TA(紫杉醇+多柔比星)、NE(长春瑞滨+表阿霉素)、TX(紫杉醇+卡培他滨)方案.放疗采用6 MV-X线全乳腺调强放疗50Gy,瘤床电子线外照射加量10 Gy;其中68例患者锁骨上预防性照射50 Gy,42例肿块位于内侧象限的同时照射内乳淋巴引流区,锁骨上区、内乳区及胸壁均包在一个靶区里.雌、孕激素受体阳性加用内分泌治疗.治疗结束后6~12个月由2位医师评分评价美容效果.结果 随访至2009年9月,随访率为94.0%,随访满3、5年者分别为114、91例.全组3生存率为99.1%,5年生存率为96%,5年无瘤生存率为88%,局部复发率为3.6%,美容效果满意者为100%.放疗中及放疗结束后未出现明显放射性心肺等重要脏器损伤.结论 乳腺保乳术+化疗后胸壁动态调强放疗使靶区得到更均匀照射,有望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并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乳腺癌术后复发模式的研究进展,部分乳腺照射方法 成为乳腺癌放疗的热点.组织间插植、球囊近距离治疗、术中放疗及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等部分乳腺加速放疗已进入临床研究.其局部控制率和安全性与全乳腺照射比较相当,同时具有治疗周期短、方便患者等优势.部分乳腺加速放疗在部分患者有望代替全乳腺放疗,成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10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保乳术,大部分患者瘤床放置银夹标记.术后采用NE(诺维本+表阿霉素)或TE(紫杉醇+表阿霉素)或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化疗6周期.化疗后全乳接受调强放疗50 Gy分25次,瘤床电子线补量10 Gy分5次.ER/PR阳性的患者均给予三苯氧胺为主的内分泌治疗.结果 随访截至2007年12月,随访率为100%,随访满1、2、3年的例数分别为108、88、58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8/108)、100%(88/88)、98%(57/58),局部复发3例;放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乳房远期外观形状良好,未出现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及心脏损伤等副反应.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加调强放疗生存率高,复发转移少,副反应轻,达到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局部控制率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