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2月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中医益气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4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组),与单独应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的38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结果两组间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益气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药穴位敷贴和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式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MDNS评分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MDNS评分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MNCV、SNCV)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NCV、SNCV)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指标优于对照组(P 0. 05);β-内啡肽的相关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和补气养阴通络方联合在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时,能够发挥出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且相对于甲钴胺而言,效果更佳,能够改善各项症状与神经传导速度,可靠性与安全性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口服联合消渴通络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在采用降糖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开始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治疗组予依帕司他口服联合消渴通络汤足浴治疗,对照组只予依帕司他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两组均治疗前后肌电图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组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消渴通络汤足浴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选取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联合甲钴胺,研究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联合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检测值及TSS总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腓总神经、SNCV、MNCV检测值及TSS总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SNCV、MNCV检测值提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SS总评分[(4.02±1.01)分]低于对照组[(5.95±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前列地尔与硫辛酸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硫辛酸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与硫辛酸联合治疗。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传导速度等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的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腓浅神经MNCV、腓浅神经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为(13. 12±1. 02) d,对照组为(17. 32±1. 4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应用前列地尔、硫辛酸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联合手法按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震动感觉阈值,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侧下肢、右侧下肢震动感觉阈值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GF、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联合手法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调节神经递质,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足浴按摩治疗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足浴按摩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运动、降糖处理及甲钴铵1000μg静脉注射每日1次,干预组除了对照组处理外,另外予以中药足浴,每天1次,1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MNCV及腓浅神经的SNCV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干预组以及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MNCV及腓浅神经的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足浴联合按摩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消渴安胶囊联合甲钴胺片口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加用消渴安胶囊。2组疗程均为60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麻木程度、中医证候积分、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2组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渴安胶囊联合甲钴胺片口服具有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且疗效优于单纯甲钴胺片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沛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降糖治疗及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合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C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麻木、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肢末刺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及总T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可进一步减轻症状,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与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1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在理想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3次/d,连用3周;硫辛酸450mg/d静点,连用15d;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维生素B1 100mg及维生素B12 2500μg肌注,连用15d。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与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满意,在没有更明确治疗方法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组、依帕司他组、甲钴胺组、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经过3周的治疗,检测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评分(TSS)和正中神经、腓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采用熵权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熵权系数法分析显示治疗效果排序为α-硫辛酸组优于前列地尔组优于甲钴胺组优于依帕司他组优于对照组,因此最优的治疗组为α-硫辛酸注射液组。结论α-硫辛酸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DPN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2例,接受胰岛素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腓总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MNCV、正中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显著高于对照组,TCS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的疗效确切,是临床治疗DPN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黄芪用量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芪60g组、黄芪120g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服用降糖药物等糖尿病常规治疗。黄芪60g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用量为60g的补阳还五汤治疗,黄芪120g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用量为120g的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三组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MNCV为41.82±5.87m/s,SNCV为41.71±5.48m/s黄芪60g组MNCV为44.93±5.14m/s,SNCV为44.73±5.67m/s;黄芪120g组MNCV为47.62±4.23m/s, SNCV为47.85±5.48m/s,黄芪120g组患者MNCV、SNCV均高于黄芪60g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120g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黄芪60g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其中120g黄芪用量补阳还五汤能够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护理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护理技术(温经通络熏洗方熏洗加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0.5rag,3彬d。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实验组临床症状、腓总神经MNCV、腓肠神经SNCV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实验组血糖及HbAlc水平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应用于DPN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控制血糖和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tid×3周)的治疗,3周疗程结束后观察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学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的各种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尺神经、胫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仅3例患者出现短时间轻度发热、恶心,未予处理自行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且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四肢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该院入院治疗的1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与腺苷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四肢洗方足浴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变化、震感阈值,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TSS评分中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和灼烧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腓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提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震感阈值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升神经传导速度,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DPN患者,对照组60例,予弥可保治疗;治疗组60例,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弥可保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均有所提高。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结合弥可保对DPN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归龙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以当归四逆汤化裁“归龙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4例(治疗组),并与西药甲钴胺治疗34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0.6%,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快。结论:归龙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与腰椎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腰椎松动术联合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接受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常规基础治疗。评估2周后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椎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β-内啡肽(β-E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β-EP、SOD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贴外敷联合益气通络方熏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扬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18例DPN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α-硫辛酸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通络贴外敷联合益气通络方熏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2组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气虚血瘀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TCSS和气虚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2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气通络贴外敷联合益气通络方熏蒸治疗DPN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以及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