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并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的 情况。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 80 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 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与 胆道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 12 h 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皮质醇、肾上腺素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术后 12 h 观察组患者的心 率、收缩压、舒张压、皮质醇、肾上腺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7 d,观察组患者的 CD3+、CD4+、CD4+ /CD8+ 高于对照组,CD8+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对26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3例都没有发生胆瘘。结论: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对病患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不同外科治疗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胆囊+胆管切除术的12例患者为观察组,行传统开腹胆囊+胆总管切除术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残石、胆漏、发热、结石复发、腹痛等情况的发生,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胆总管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少,患者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疗效。方法:将4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取石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45例行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6-10小时均可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可进流食,术后第3~4天可出院,术后伤VI愈良好。结论:先行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治疗效果好,住院天数短,住院费用低,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肖智 《亚太传统医药》2012,(11):140-141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带来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68例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患的资料,将其分为微创组病患36例,其他为对照组。微创组在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后行EST+LC,对照组则采用开腹手术切开胆总管及切除胆囊以去除结石。结果:微创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恢复所需时间明显较短,在术后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术后禁食时间进行比较,微创组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微创组结石复发2例(5.56%),低于对照组(10例),占总体的31.2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对比,微创组和对照组所占比例分别为1(2.78%)和11(34.38%);微创组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上均具有显著性(P<0.05);胆漏发生例数比较,微创组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来说,行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恢复情况,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方剂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择期手术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6.8±7.9)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病程(2.2±1.3)年。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直径<7mm,均为单发结石或为细砂样结石。排除合并有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穿孔等疾病以及患严重心、肺、肝、肾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和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6例病历资料,以同期应用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3.25±24.02min,平均住院费用为5894.34±256.47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平均出血量为117.34±36.41mL,平均住院时间为5.26±1.14天,共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3.9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但也具有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费用高等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甄别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微创和传统开腹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天津市第四医院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6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全组先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或乳头开窗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4例患者利用十二指肠镜行EST或乳头开窗术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6例未成功,其中2例结石嵌顿导丝无法通过,另4例则有结石残留,后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及"T"管引流术。4例EST术后一过性血、尿淀粉酶升高者和1例发生轻度急性胰腺炎,1例消化道出血,2例电解质紊乱,均经积极治疗后仍行LC术;经ERCP+EST或乳头开窗术后行LC,LC术全部成功,无1例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与十二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安全有效,符合优先考虑微创治疗的现代理念,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肝功能指标对胆囊结石合并无症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胆囊结石患者260例,合并无症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126例患者纳入研究组,134例单纯胆囊结石者设为对比组,检测两组患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值。结果:两组患者ALT、AST、TBil、D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T、A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961(95%CI:0.932~0.982),灵敏度最高临界值为91.5%,准确度最高临界值为92.4U/L,特异度最高临界值为95.3%;ALP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624(95%CI:0.564~0.683),灵敏度最高临界值为50.8%,准确度最高临界值为138.4 U/L,特异度最高临界值为76.2%。结论:谷氨酰转肽酶的异常升高对胆囊结石合并无症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有明显的预判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研究茵陈柴胡汤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肝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于2019年2月—2020年4月被收治,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于经腹胆双镜术后采用常规护肝及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陈柴胡汤治疗,以7 d为一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围术期情况及治疗前后肝胆功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试验组比对照组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且术中出血量减少;治疗后,所有患者TBA、AST、GP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均P 0.05)。结论茵陈柴胡汤可有效缓解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缩短其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减轻肝脏损伤,改善肝胆功能,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加胆道镜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术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可达到与传统手术一致的结石清除率,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应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比组。其中研究组48例患者,对比组5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比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各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分别为(9.5±1.7) ml、(11.4±1.7d、(75.3±10.2)min和10.42%,高于对比组的(27.1±1.5)ml、(14.2±2.1)d、(123.8±11.4)min和20.0%,组间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ERCP取石联合LC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同时安全性更高,是一种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术前进行超声检查的意义,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8例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48例患者经术前超声检查检出45例,检出率为93.75%,未检出3例,占6.25%.结论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术前超声检查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检出率较高,可以作为治疗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的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三镜联合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探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151例,采用三镜联合(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对照组150例,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比较2组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残余结石率、禁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禁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三镜联合是一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可以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泌尿系结石的定位及准确性。方法:选取信宜市怀乡镇中心卫生院 2018 年 2 月 至 2019 年 8 月接诊的 125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二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种超声对泌 尿系结石的定位准确率。结果:125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肾结石 52 例,输尿管结石 46 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 18 例, 输尿管中段结石 17 例,输尿管下段 11 例,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 20 例,膀胱结石 7 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输尿管中段结石 准确率和总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结石定位准确性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对54例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胆总管内结石大小、数量,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及周围情况。结果胆总管结石中80%(43/54)为单发结石,其中81%(35/43)为直径小于0.6 cm的小结石。结论单发且直径小于0.6 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病率高。超声检查胆总管结石可为临床提供急性胰腺炎的可能病因,并可为胆总管结石患者选择性地施行手术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三镜"(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及术中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LRCL)及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患者治疗意愿及病情分为保胆组40例及胆囊切除组46例,2组均先进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然后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之后保胆组行LRCL,胆囊切除组行LC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和近远期生存质量。结果保胆组手术成功率95%(38/40),结石取净率100%;术后未发生胆漏、出血、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40个月,超声检查与正常胆囊超声相吻合,无结石复发,未发现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无胆囊癌、结肠癌发生。胆囊切除组手术成功率100%,无中转开腹手术者,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40个月,出现不同程度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结论 "三镜"联合LRCL是腔镜技术较成熟的医院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优选方法,既能清除胆囊及胆总管的结石,又能保留胆囊及其功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后分别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 经内镜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RBD)的多项临床指标,评估两种引流方式的优劣。方法:选取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 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同意接受 ERCP 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合并有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患 者,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 125 名患者,分为 ENBD 组(65 例)和 ERBD 组(60 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24 h、72 h 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Hb)、C 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 (T–BIL)、结合胆红素(D–BIL)、淀粉酶(AMY)、白蛋白(ALB),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优劣。结果:两组患 者术后 24 h、72 h 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Hb 均低于术前 2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 不同时段 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24 h 的 AST、ALT、谷氨酰转肽酶(GGT)、 ALP 均低于术前 2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24 h 的 T–BIL、D–BIL 均低于术前 24 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ERCP 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和胆管支架引流均可降低炎症指标水平、减轻 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及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