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冠脉支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将80例接受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和行为干预等多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术前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急性冠脉闭塞和心律失常、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尿潴留、穿刺局部并发症、血管迷走反射、腰酸背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围术期积极的护理干预可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0例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加强对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是抗凝治疗的护理、围手术期的血压的控制及防止血管痉挛等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基底动脉狭窄是发生脑干梗死的主要的原因,预防因基底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干梗死,有单纯的药物治疗与支架治疗两种措施,支架治疗是目前治疗基底动脉狭窄有效的方法之一,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在所有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中并发症及风险的发生率最高,支架术中主要出现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4.
鲁晶晶 《安徽医药》2016,20(1):195-196
目的 总结采用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烟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以及对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神经外科采用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烟雾病的1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案以及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的方法。 结果 7 例患者恢复良好,2周内出院,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脑梗死,脑出血等并发症。2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手指做精细动作欠佳,3个月后复查,脑缺血的症状较前改善,麻木感好转。1例患者术后精神欠佳,4周后出院,精神状态可,未出现脑出血。结论 对于烟雾病采用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极其重要,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光  罗用宇 《云南医药》1995,16(6):437-439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李德光,罗用宇,莫治强,刘曼我院1993年3月至1994年9月共开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34例。围手术期发生不同程度并发症15例,占同期手术总数的11.2%。就围术期并发症而言,预防工作十分重要,一旦发生,处理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与不同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护士严格准确的护理,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并且取得肯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米丽丽  董江娜  王芳  陈晓娜  张平 《河北医药》2016,(15):2343-234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发生心脏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250例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导致术后心脏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从中发现引起心脏及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慢支肺气肿、重度吸烟、FEV1%和手术时间对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创.05);而术前心律失常、手术切除范围及出现肺部并发症对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影响肺部并发症的因素为年龄、吸烟状态、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间和心脏并发症对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慢支肺气肿、重度吸烟、FEV1%对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肺癌术后心肺并发症,应针对引起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医疗护理以减少心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7):214-216
目的探究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7例,实施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68例,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5%)显著低于对照组(26.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与治疗可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宋雪花 《河北医药》2015,(2):305-306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心理辅导、常规检查等充分术前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结果 78例患者无1例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均于术后1周左右康复出院。治疗后血红蛋白值、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子宫平均体积和肌瘤平均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72例四肢主动脉损伤修复术、术前术后护理分期,术前注重心理护理、观察肢体血运情况防止漏诊.术后注意观察防止再发生大出血、再灌注损伤及肢体缺血.指导正确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经6个月至5年随诊,50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8例肢体成活残留功能障碍,2例因就诊较晚当即截肢,3例术后继发感染、血管栓塞肢体坏死.结论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术前术后密切观察非常重要,经认真细致的护理康复,可使术后肢体成活并获满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王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333-334
目的观察研究动脉内膜剥落术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颈动脉狭窄患者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况等基本资料上进行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可比性。对照组采取动脉内膜剥落术治疗方式治疗,治疗组采取动脉内膜剥落术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结果比较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5.5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内膜剥落术联合支架植入术的疗法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有确切疗效,且并发症少、创伤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围手术期用药合理性进行探讨。方法:通过病历浏览系统及临床查房,采集88例患者用药资料,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用药合理,但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结论:冠脉搭桥手术过程中及治疗后均可能发生相关并发症,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合理地用药可有效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动脉TACE术中栓塞剂进入肝外脏器所致并发症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 1991.8~2001.8我科对1138例肝内肿瘤患者,实施1568次肝动脉TACE。结果 术中出现肝外脏嚣并发症18例,发生率以例数计为1.58%,以次数计为1.15%。其中胆囊炎8例,肺栓塞3例,顽固性呃逆4例,膈下脓肿1例,肾动脉栓塞1例,脊髓动脉栓塞1例。结论 肝动脉TACE术中可出现肝外脏器并发症,需引起术者注意,一旦发生应尽快处理,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脑血管狭窄支架术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其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2003-2006年25例患者于颈内动脉颅内、外段以及椎、基底动脉25根狭窄的血管上放置25枚支架,术后6-12个月复查血管造影,就术前、术后3d和造影复查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与血管再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12例(48%)出现了再狭窄,其中6例再狭窄超过50%,余6例再狭窄介于10%-30%。另外13例血管未发现明显再狭窄。支架术前血浆HCY水平在狭窄组和未狭窄组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术后3d,2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6-12个月复查时再狭窄组的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未狭窄组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术后血浆HCY水平增高,血浆HCY水平与支架术后再狭窄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邬文伟  戴柯 《中国医药》2012,7(8):934-936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心脏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暴露心脏后于左心室沿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附近作一切口后立即缝合切口并关胸.对照组不使用G-CSF,仅完成手术过程;G-CSF预处理组术前通过鼠尾静脉注射G-CSF 5 d;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除术前通过鼠尾静脉注射G-CSF 5 d外,手术过程中将G-CSF直接注射在心室切口周围.术后第7、28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结果 第7大时,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缩短分数(FS)分别为(52.8±2.9)%、(22.2±1.4)%,G-CSF预处理组和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LVEF[分别为(56.5±4.3)%、(61.2±3.6)%]、FS[分别为(25.2±2.5)%、(29.5±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CSF预处理组和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分别为(6.25±0.92)、(5.51±0.85)mm]和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分别为(0.57±0.18)、(0.44±0.14)m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60±1.10)mm、(0.67±0.31)ml],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LVESD和LVESV低于G-CSF预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8大时G-CSF预处理组和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的LVEF[分别为(59.6±4.7)%、(63.8±1.9)%]和FS[分别为(26.2±2.8)%、(30.9±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4±3.6)%、(23.6±1.7)%],LV ESD[分别为(5.92±0.72)、(5.35±0.54)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分别为(7.48±0.61)、(7.26 ±0.55)mm] 、LVESV [分别为(0.49±0.14)、(0.41±0.08)m1]、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分别为(1.05±0.25)、(1.02±0.27)m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98±0.37)mm、(8.04±0.42)mm、(0.76±0.15)ml、(1.37±0.1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LVEF、FS明显高于G-CSF预处理组,LVESD、LVEDD、LVESV、LVEDV明显低于G-CSF预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G-CSF可明显改善大鼠心脏术后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讨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产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我科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间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40例,分析支架成形术后产生持续性低血压危险因素的原因。结果在40例的患者中,有28例患者颈动脉狭窄超过70%,28例中术后产生持续性低血压有23例;12例患者狭窄低于70%,术后产生持续性低血压3例,术前有颈动脉狭窄大于70%患者术后产生持续性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狭窄低于70%患者(P<0.05)。结论若患者术前有低血压病史,术中操作不当时间过长,尤其是颈动脉狭窄程度严重,选取的支架直径大于颈动脉直径,术后则较普通患者容易发生持续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重度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反应性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多普勒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治疗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脑血管改善程度为(0.24±0.1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脑血管改善程度为(0.05±0.03),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脑血管反应性,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最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支架置入围手术期145例合理用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住院冠心病支架置入者围手术期用药合理性进行探讨。方法:通过病历浏览系统及临床查房,采集145例患者用药资料,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用药基本合理,但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结论:支架的置入过程中及治疗后均可能发生相关并发症,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合理地用药可有效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防止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60例STENT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60例STENT术患者设为干预组,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能够防止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高血压病史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年龄大于60岁的冠心病患者65例术前和术后早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 ,患高血压的病人冠脉搭桥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 ,术后30min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 (PaO2/FiO2)比值明显低下 ,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 ,术后24h内胸腔引流量明显增加 ,术后大剂量多巴胺 (>10μg·kg-1·min -1)应用率及重症监护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血压病史使患者冠脉搭桥术后早期肺功能下降、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出血倾向增加 ,提示维持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的正常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