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进  李雅君  张维君 《中国医药》2007,2(9):528-530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栓栓塞及抗凝治疗的现状。方法选择我院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诊断为房颤的559例患者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2004年11-12月随访471例,随访率87.06%。结果血栓栓塞事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多见。在入选病例中,接受抗栓治疗者迭80.68%,华法林治疗INR多为1.5~2.0;阿司匹林剂量多为100mg/d。在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中,13.52%有发生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患者出院时未给予任何抗栓治疗;在出院后的3—4年中,有19.36%的患者因为担心出现出血事件而自行停止抗凝治疗。结论提示目前房颤抗栓治疗应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充分认识和重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预防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在判断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性及指导是否需抗凝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均有局限性。最新研究表明除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外,慢性肾脏疾病、梗阻性呼吸暂停、超声心电图指标、实验室指标等也与血栓栓塞危险性有关。心房颤动预防血栓栓塞治疗新策略应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据早年Framingham随访22年的调查,AF在成年人群的发生率,男性为2.2%,女性为1.7%,且随年龄而增加〔1〕。近年认为7%的成年人群最终会发生AF〔2〕。AF最大危险之一是并发以缺血性中风(下简称...  相似文献   

4.
张新才  王建军 《中国医药》2006,1(12):712-713
目的观察华法林不同强度抗凝对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低强度抗凝对国人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血栓栓塞发生的可行性。方法将至少有一个栓塞危险因素的心房颤动患者102例予以华法林抗凝治疗,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随机分为低强度抗凝组(INR1.60—2.50)50例和较高强度抗凝组(INR2.51—3.20)52例,观察2组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低强度抗凝组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O%(1/50),较高强度抗凝组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9%(1/5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强度抗凝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0%(1/50),较高强度抗凝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9.6%(5/5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以INR为1.60~2.50水平时出血风险小,华法林低强度抗凝同样达到预防血栓栓塞的目的,同时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9岁。因间断性气短、胸闷3年,加重伴不能平卧1月入院。查体:BP130/80mmHg,神清,半卧位,口唇紫绀,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32次/min,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200/100mmHg。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增大,左心收缩及舒张功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宁 《华北国防医药》2000,12(4):229-233
社会的老龄化使心房颤动(房颤)患增多,房颤不仅降低患生活质量,降低心脏功能,还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尤其是致残致死率高的血栓栓塞症,因此房颤已非一般心律失常,而是一亟需解决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抗栓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华法林抗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栓发生率11.63%(5/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栓发生率27.91%(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有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面临血栓及出血的双重危险,采用华法林抗栓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可成为一种理想的抗栓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或称心房纤颤(简称房颤),主要表现为“心跳异常的紊乱”致使心输出量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40岁以上者无论男性或女性。其发病率约为2‰。超过60岁的人群有1%发现房颤,年龄大于69岁房颤的发生率超过5%,80岁以上人群的发生率达10%。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临床上遇到的房颤患者势必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的抗血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为其严重并发症.本文主要就房颤并发血栓栓塞的发病机制、危险分层、治疗方法及进展,以及循证医学的证据做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房颤动(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房颤的治疗有三个主要目标:控制心室率、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以及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房颤的治疗仍然是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一大难题。1房颤的临床特点心房颤动发生以后,至少使心排血量下降15%,如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则可使原来处于代偿期的心脏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房颤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心室率、心功能、伴随的疾病以及患者感知症状的敏感性。大多数患者有心悸症状,但头昏、疲乏、气短和晕厥前症状(黑曚)也并不少见,少数患者无任何症状,而在偶然的机会被发现。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发生350~600次/min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心室仅接受部分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的冲动,故心室率120~180次/min,节律不规则。房颤分阵发型和持续型,绝大多数房颤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冠心病和高心病最常见,部分长时间阵发或持久性房颤患者,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它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有人说,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是21世纪心血管治疗的最大战场,对心房颤动的治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属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约为1%,随年龄而增加,且男性高于女性。房颤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1]。因此通过合理的抗血栓治疗来预防房颤血  相似文献   

14.
黄建梅 《河北医药》2006,28(11):1096-1097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慢性持续性心律失常,一般人群发病率为0.4%.近年来,国内陆续发表了国人房颤的流行病学数据.美国有超过200万房颤患者,而中国的房颤患者在800万以上[1].其危害不仅在于发作时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包括其可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及显著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恢复窦性心律一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的课题,药物复律对于阵发性房颤和部分持续性房颤取得了一定疗效,对于发作频繁、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副作用难以耐受的阵发性房颤,近年来非药物性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心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心脏重塑以及心房和(或)心室腔内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血栓栓塞等心血管事件。房颤复律及维持窦律可使左房有效收缩,改善心功能,减少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双嘧达莫与阿司匹林预防老年心房颤动血栓栓塞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燕敏  韩振祥  代振涛 《河北医药》2009,31(10):1276-1276
该研究应用小剂量双嘧达莫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老年人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疗效高,安全,不良反应少。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研究心房颤动的分类与治疗,根据不同的分类拟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并避免应用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在多种治疗的方法中选择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从而最大程度上终止房颤,减少致残的发生,使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AF时由于心房内血流紊乱,流速降低,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频繁的血小板撞击,可导致血小板功能的明显激活,从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引起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栓的形成,常常导致脑栓塞的发生。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抗血栓治疗可以明显降低AF患者脑中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上慢性心房颤动(chronic atrialf ibrillation,CA F)不易转复为窦性心率,容易复发,且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此,如何及时合理地诊治慢性房颤成为心血管病领域中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慢性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在持续心率失常中最为常见,总发病率达到0.4%,其中大部分患者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为1%,而75岁以上人群则可达10%。当心房颤动时人体心房激动的频率接近300~600次/分,并且表现为不规则的快速颤动状态,使心房的收缩功能几近消失。本文依照心房颤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患者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以探究房颤患者的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