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C反应蛋白在甲型H1N1流感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燕  平芬  张小平  高爱武 《河北医药》2010,32(22):3167-3168
目的 本研究目的 在于探讨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对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价值,观察甲型H1N1流感中CRP的变化.方法 选取20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甲型H1N1流感组,选取20例上感患者排除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非H1N1流感组,分别测定其急性期CRP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甲型H1N1流感组的CRP浓度(94±17)mg/L明显高于非H1N1流感组(56±10)mg/L(P〈0.05).结论 CRP浓度可以作为诊断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敏感指标,有助于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E%)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00例患者分为2组,甲型H1N1流感组(H1N1组)91例、非甲型H1N1流感组(非H1N1组)109例.分别检测CRP、血常规和体温.结果 H1N1组WBC、NE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程度,为其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30分调查问卷,对某基层医院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就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313份有效问卷。结果不同受教育程度的门诊患者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门诊科室就诊患者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层医院应重视对就诊患者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扎那米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及对减少扎那米韦消耗量的意义.方法:10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扎那米韦治疗;观察组使用适量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同时联合扎那米韦治疗.观察各组病情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统计扎那米韦人均消耗量.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5);观察组扎那米韦人均消耗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8,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扎那米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疗效理想,扎那米韦的药物消耗量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变化及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测定53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儿(A组)潮气呼吸肺功能,并与87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B组)对照。结果 A组潮气流速-容量环变窄,呼气曲线升枝陡峭,高峰提前,降枝呈波谷样凹陷。与B组比较,A组通气功能指标反映呼气功能障碍,尤其1个月~3岁年龄组患儿(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儿其急性期肺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可为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儿评判病情程度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对人群中甲型H1N1与2008-2009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株A/Brisbane/59/2007(H1N1)的血清抗体水平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应用常规微量血凝抑制试验(micro-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HI)对上海地区不同年龄组(0~5月龄、6月龄~4岁、5~24岁、25~59岁和≥60岁)人群进行甲型H1N1流感抗体检测.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 上海地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9.2%(37/404).不同年龄组中以老年人组(≥60岁)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5.0%(21/84);其次是成年人组(25~59岁),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8/80);其他年龄组血清抗体阳性率较低.Pearson X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2008-2009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株A/Brisbane/59/2007(H1N1)抗体阳性的329份血清中有31份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季节性疫苗株抗体阴性的75份血清中有6份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经Pearson X2检验分析,这两层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地区人群血清中甲犁H1N1流感抗体水平普遍偏低,其中老年人组抗体水平最高,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高度易感;季节性疫苗株A/Brisbane/59/2007(H1N1)HI抗体阳性人群血清不能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产生交叉保护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甲型 H1N1流感病人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甲型 H1N1流感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总结 2009年 11月 5日至 2017年 1月 15日甘肃省人民医院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所收治的 73例临床资料完整且没有基础免疫疾病的甲型 H1N1流感病人血清总 T淋巴细胞、 CD4抗原阳性的 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 CD8抗原阳性的 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甲型 H1N1流感病人 CD8+T淋巴细胞在诊断初期即已升高(42.27±11.13)cells/ul,并在恢复期基本恢复正常(29.26±12.99)cells/ul;总 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则在诊断初期有不同程度下降(44.09±13.51)、(47.27±7.73)cells/ul,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 CD4+T淋巴细胞与 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病程中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4,0.415,0.618;P=0.892,0.106,0.082),但随病情好转有升高趋势。结论甲型 H1N1流感病人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WB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住院患者不同临床类型、不同疾病阶段CRP与WBC的关系。结果:①甲型H1N1流感患者感染初期CRP升高常见,且升高程度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更明显。②轻症患者CRP升高幅度<3倍正常值上限(ULN),重症患者CRP升高幅度达10倍ULN,危重症患者CRP升高幅度达20倍ULN。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感染初期CRP与年龄、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GR%)均呈正相关。当校正了年龄因素后,偏相关分析发现CRP仍与WBC呈正相关,与GR%的相关性消失。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CRP升高常见,轻度升高(<3倍ULN)与病毒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有关,明显升高(≥10倍ULN)提示合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4):105-108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96例,对患儿年龄、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及病程转归进行重点分析。结果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以婴幼儿多见(85.4%),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及流涕等呼吸道表现为主,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阳性;9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7.0±1.2)d;早期口服奥司他韦治疗组较晚期口服治疗组住院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型流感流行季节,对于外周血白细胞不高的发热患者,早期口服奥司他韦治疗可以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避免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社会支持状况,寻找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分析30例甲型H1N1流感患病儿童的社会支持状况,并随机抽取同期30例健康儿童做为对照组。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5.22±4.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甲型H1N1流感患儿获得较低水平的社会支持。结论社会应加大对甲型H1N1流感患儿精神及物质层面的照顾力度,并使其保持深入性、广泛性及持久性,不断提高对患儿及其家属的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11.
奥司他韦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司他韦(达菲)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47例疑似甲型H1NI流感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奥司他韦75mg,每天2次口服,疗程5d;对照组给予常规流感对症治疗(感冒灵冲剂),疗程5~7d。结果治疗组发热缓解时间与流感样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应用抗生素的比例为25.1%低于对照组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司他韦作为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ealcitonin,PCT)在细菌性脓毒症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分为细菌脓毒症组(21例)和非脓毒症组(19例)。比较两组间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N),随访1个月,判断预后。结果:细菌脓毒症组PCT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但组间CRP、WBC计数、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PCT值显著高于非严重脓毒症组(P〈0.05)。RCT浓度与预后有关,脓毒症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结论:PCT可以作为判断脓毒症的早期指标,且可能反映病情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型和乙型流感确诊病例C反应蛋白(CRP)、WBC、中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534例发热门诊患者分为3组,甲型流感组207例、乙型流感组89例,238例.分别检测CRP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WBC[(7.1±2.1)&#215;109/L、(7.2±1.8)&#21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5.2±1.9)&#215;109/L、(5.3±1.5)&#215;109/L]、中性粒细胞的比例(0.73±0.10、0.73±0.09)和CRP[( 15±8) mg/L、( 19±11) mg/L]均低于非流感组[分别为(8.8±3.9)G/L、(0.77±0.10)、(41±3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甲型流感组与乙型流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的体温水平与非流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白细胞〉10&#215;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6.4&#215;109/L 、中性粒细胞比〉0.75 、CRP〉10 mg/L各项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甲型流感组:10.6%(22/207),22.7%(47/207),45.4%(94/207),9.7%(20/207);乙型流感组:3.4%(3/89),21.3%(19/89),42.7%(38/89),18.0%(16/89);非流感组:23.1%(55/238),45.8%(109/238),61.3%(146/238),34.5%(82/238),均P〈0.05].结论 检测流感患者CRP和WBC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及指导临床用药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甲型流感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24例重症甲型流感患儿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予抗感染、抗病毒、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于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甲型流感患儿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内压变化率在评价腹腔内高压症(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经膀胱测压法监测85例IAH患者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将(第3天平均腹内压-第1天平均腹内压)/第1天平均腹内压&#215;100%的值定为腹内压变化率。检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并计算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及病死率。结果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第1天时,腹内压变化率≤50%与>50%的患者APACHE Ⅱ评分及CR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第3天时,腹内压变化率≤50%患者APACHE Ⅱ评分及CRP水平分别为(23.83&#177;5.71)分和(197.01&#177;32.05)mg/L,均显著低于腹内压变化率>50%的患者[(35.29&#177;6.28)分和(346.35&#177;60.1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内压变化率与第3天APACHE Ⅱ评分及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APACHE Ⅱ:r=0.714,P<0.01;CRP:r=0.835,P<0.01)。腹内压变化率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经ROC曲线分析,腹内压变异率对于预测患者死亡率有意义(AUC=0.830,P<0.01)。结论腹内压变化率可反映IAH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望为IAH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患者血氧分压和血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6例心脏骤停后CPR患者依据复苏效果分为三组:A组(21例):心肺复苏30 min无效死亡;B组(10例):复苏成功,自主循环建立≥2 h,但最终死亡;C组(5例):复苏成功,存活出院.选择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CPR0、1、3、6、12 h留取动脉血分别测定血氧分压与乳酸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该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CPR即刻,A、B、C三组血氧分压明显降低[分别为(26.2±1.4)、(34.8±1.2)、(43.8±1.2)mm Hg],血乳酸明显升高[分别为(12.4±3.1)、(10.6±2.6)、(6.9±1.6) m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73.8±1.2)mm Hg、(2.8±0.6)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于CPR 3、6h无明显变化并持续至12 h;C组于CPR 3、6h血氧分压开始升高,血乳酸水平开始下降,12 h血氧分压升高明显,血乳酸降至较低水平;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血氧分压与血乳酸水平可作为CPR患者预后的指标.动脉血氧分压持续升高表明预后良好,乳酸水平持续升高表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王波 《淮海医药》2013,31(5):407-408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围产期窒息后动态监测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白细胞(WBC)计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室的围产期重度窒息、血培养阴性的足月剖宫产新生儿作为窒息组(n=24),同期入住新生儿室的足月剖宫产顺产新生儿作为对照组(n=12)。分别监测各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的血CRP水平和WBC计数。结果各组血CRP水平在出生后第2天较第1、3天均明显升高(P<0.05);窒息组血WBC计数在出生后第1、2天较第3天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血WBC计数在出生后第2天较第1、3天均明显升高(P<0.05)。窒息组各时间点血CRP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以出生后第2天最明显;出生后第1天窒息组血WBC计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血CRP水平和WBC计数均明显升高且呈规律性动态变化,两者均与生后第3天降至正常。在临床上联合监测血CRP水平和WBC计数有助于把早期新生儿重度窒息与细菌感染鉴别,对避免误诊为细菌感染而过度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9年西藏拉萨140例甲型H1N1流感住院病例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为早期诊断、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西藏拉萨2009年9月至10月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 140例甲型流感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达100%。结论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时期,如能做到消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本病病程有自限性,未发生合并症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甲型流感患者和季节性流感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结果在确诊的92例甲型流感患者中,新型甲型H1N1流感43例,占46.7%;季节性甲型流感49例,占53.3%;与季节性流感患者相比,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年龄较轻。从临床表现比较,除流涕和咯痰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本地区甲型流感症状轻微,两组甲型流感临床特征相似,其可给临床医师以提示,但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磷酸奥斯他韦(商品名:达菲)对甲流患儿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甲流(H1N1)患儿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口服磷酸奥斯他韦;选择同期住院的普通呼吸道疾病126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体温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低体温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达菲对甲流患儿的体温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部分患儿发生低体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