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颊垫的解剖学与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颊垫是咀嚼脂肪垫的一个组成部份,在口腔中占有重要的解剖位置,在临床上又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解剖学、临床应用二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在解剖学方面包括了咀嚼脂肪垫的体部和其延伸 的四个突起、颊垫的解剖位置、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及淋巴系统;在临床方面包括了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在口内的注射标志、与感染的关系、颊垫部的损伤、颊垫粘膜上的异常憩室、颊垫区可发生不同性质的包块,颊垫组织作为移植物的应用,颊垫组织带蒂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等。颊垫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其广阔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蒂颊垫上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侧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了解剖,观测了颊动脉,颊神经、咀嚼脂肪垫体部,面神经的颊支及腮腺导管等结构。颊动脉多从上颌动脉的翼肌段发出,分支分布于颊肌上2/3的后部、咀嚼脂肪垫体部的下4/5,入颊垫处外径1.1±0.2mm;起始处距入颊垫处28.5±6.2mm。取30mm×25mm的带颊动脉蒂颊垫瓣,可转位至下颌支、下颌体、软腭、硬腭、上颌骨及上颌窦等处。文中还讨论了与颊垫上瓣临床应用有关的解剖问题  相似文献   

3.
许多年来,临床上应用自体脂肪作游离移植。这些脂肪多取之于腹部的皮下脂肪或臀部。近年来,也开始用颊部脂肪垫移植来修复口腔颌面部的手术缺损。颊脂垫的解剖和血液供应颊部脂肪似乎从胎儿三个月时开始形成,至五个月末停止,多数存留到成年。但个体与个体以及每个个体左、右侧之间颊脂垫的大小都有很大的差异。传统上,颊脂垫被描述为有一个体部和四个突(颊突、内上突、颞突和翼上颌突)。在成人,颊脂垫的主要部分一体部附着上颁骨后面的骨膜上,以颊肌、嚼肌和翼腭凹为周界。  相似文献   

4.
鼻唇沟区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唇沟是颜面部的一个重要解剖区域,在临床上有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解剖学及临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简略的综述。国外有关文献中对鼻唇沟的组织解剖尚有不同的看法,其焦点集中有SMAS(浅肌腱膜系统)在鼻唇沟区域的定位分布。临床主要包括6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及畸形,鼻唇沟区域面瘫的矫正,以及该区域的面部除皱术。  相似文献   

5.
鼻唇沟是颜面部的一个重要解剖区域,在临床上有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解剖学及临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简略的综述。国外有关文献中对鼻唇沟的组织解剖尚有不同的看法,其焦点集中在SMAS(浅肌腱膜系统)在鼻唇沟区域的定位分布。临床应用主要包括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及畸形,鼻唇沟区域面瘫的矫正,以及该区域的面部除皱术。  相似文献   

6.
所谓颊脂垫是指咀嚼脂肪垫紧贴颊肌表面的体部及颊突。当面颊部遭受钝性作用力撞击或致伤物直接在口内颊部或面颊部造成创口 ,使颊脂垫疝入口腔或面部 ,形成颊脂垫疝 (her niationofbuccalfatpad)。自Clawson[1] 等 1968年首例报道以来 ,国内外亦有相关报道[2~ 6] ,我科收治 1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颊脂体疝的临床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深对创伤性颊脂体疝的认识并揭示产生机理,为合理命名提供佐证。方法对10例创伤性颊脂体疝临床病例观察,并采用6具(12侧)未经处理的新鲜尸体标本实验观察。结果1侧撞击型与5侧刺戳型模拟实验成功标本的疝出物是咀嚼脂肪垫的颊突(即颊脂体),其形态大小部位与临床病例的疝出物相符。结论实验证实了临床疝出物是颊脂体而不是颊脂垫,合理的命名应是创伤性颊脂体疝。  相似文献   

8.
<正> A型题:每一个问题有(A) (B) (C) (D)(E)5个答案,从中选一最佳答案 1.腮腺导管口位于何处? A、颊部粘膜的下1/3处 B、下颌第二磨牙牙冠部平对的颊粘膜上 C、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部颊粘膜的唾腺乳头 D、颊垫尖 E、翼下颌皱襞与颊垫尖之间 2.颊脂垫尖是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在张大口时,此尖约相当于什么结构的平面? A、乙状切迹平面 B、下颌孔平面 C、喙状突的平面 D、外斜脊的平面 E、下颌神经分出颊神经的平面 3.上下唇动脉位于唇部的何层中? A、皮下 B、浅筋膜上 C、口轮匝肌内  相似文献   

9.
乳磨牙临床牙冠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供我国乳磨牙的解剖资料并为牙体修复提供临床参考,对167名4~6岁儿童的第1、2乳磨牙的临床牙冠做详细测量分析。各牙均测7个项目,除上颌第2磨牙腭侧高度大于颊侧外,余牙均为颊侧高度大于舌腭侧;冠膨大部的近远中径和颊舌径均明显大于面部;左右同名牙所测均值基本一致;4~6岁年龄组间所测均值绝大多数无差异。这些数据为我国乳磨牙解剖学提供了资料,并对临床修复(尤其是用成品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先前,我们对颊脂体的形态做了解剖学研究,发现腮腺导管和面神经颊支并不穿过颊脂体实质,而是从浅面或上方通过,这与经典教科书记叙不同。为弄清腮腺导管和颊脂体的真正关系,有必要从胚胎发生和大体解剖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前文,关于“颊脂体在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扩散方面起  相似文献   

11.
下颌隆凸位于下颌骨升支内侧,下颌小舌上前方,由喙突颞嵴向下后,由髁状突下颌颈嵴向前下汇合而成的一个骨性隆起。在此处由前向后有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颊神经,舌神经及下牙槽神经经过,因此在此区注射麻醉剂时,一次注射即可同时麻醉上述三神经。这在口腔麻醉临床应用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但下颌隆凸区,解剖标志变异较  相似文献   

12.
面神经为面部表情肌提供运动神经冲动,它出茎乳孔后立即分成两个主要神经干——上干(颞面干)和下干(颈面干),穿腮腺实质后发出颞、颧、颊、下颌和颈5组分支。颊支来自上、下两干,并互相吻合。耳颞神经在下颌窝内起自三叉神经分出的下颌神经。它行向外后,自腮腺上部浅出,伴颞浅血管的后方上行,分布至颞额区的皮肤,面神经和耳颞神经间的交通支在解剖学教科书中很少被提到。Pegington(1986),Woodburne & Burkel(1988)和Williams(1989)报道过两者之间有神经纤维交通,但其详细地解剖情况目前尚没有报道。这种来自耳颞神经的交通支与面神经上干相连,被称  相似文献   

13.
下颌神经高位切断术的临床应用研究(附19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叉神经痛(Ⅱ)临床上常见,且撕脱术后复发率较高。为减少术后复发率,作者在21具成人头颅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对19例下颌神经进行了口内征路的三叉神经高位切断术。该方法简便安全,效果好。文章强调了颊神经的处理与否与术后复发率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69岁。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40余年,年轻时常发生下颌关节脱位,10余年前觉左侧咬合不良,于1990年作下颌垫,目前关节症状已基本消失,张大口时,偶有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长期只能用右侧咀嚼,现因垫折断要求重作,前来就诊。检查:右侧髁状突区有压痛,张口3指,张口时下颌向右偏斜,下颌中线偏右3mm, 呈正锁,颊尖颊斜面咬在舌尖舌斜面,并有重度磨损。前牙深覆,咬在对颌腭侧牙龈上,缺失、反,及间有0.2mm间隙,双侧后牙颊舌向均正常,无过分倾斜,平面右侧偏低。修复设计:双牙列修复,于间放3个牙间大支托,及间防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应用A型肉毒毒素咬肌内注射联合颊脂垫切除进行面部轮廓塑形的技术。方法:采用A型肉毒毒素咬肌内注射,使咬肌均匀萎缩变薄;同时经口内黏膜切口去除双侧颊脂肪垫。结果:本组78例,治疗1个月后面部轮廓开始变瘦,3个月获良好效果,随访49例3~12个月,效果稳定。结论:A型肉毒毒素咬肌内注射联合颊脂肪垫切除进行面部轮廓塑形,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特点,对于胖圆脸该方法比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好、更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较好的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的临床效果.大多数作者都把重点放在手术技术上。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这种手术干预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尽管手术并发症并不是经常出现且没有生命危险.但并发症确实存在。这些并发症让手术者产生了担心.而最使手术者担心的并发症是术中及术后出血.而这种情况是否发生取决于腭黏膜固有的血管分布的密度。本文是一项人类解剖学的研究,作者证实了硬腭形态学与腭大血管神经束的分布之间的关系.由此证实此关系是否是选择治疗方案的决定因素。本研究包括了与应用解剖有关的两部分:骨学(第一部分)及解剖(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30个不同形状和不同缺失牙牙列的上颔骨,作者观察和比较了腭大血管神经束、硬腭形态与拔牙和戴入可摘局部义齿后骨重建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包括12个新鲜的人类尸体上的上颌骨.向其动脉系统注入彩色乳胶后,切开标本,观察腭大神经血管束的分布。运用不同的组织获取技术对两个不同形态的上腭进行解剖手术。这样.手术者就可以首先详细了解硬腭的血管分布状况.然后估算获取结缔组织区域与腭大血管神经束分支的关系,最后制定出预防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体口腔颊、舌部淋巴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与癌转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收集新鲜成人尸体颊、舌部组织标本10例,应用ABC酶标染色法,透射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定量方法,对颊、舌部组织不同层次内的淋巴管形态、结构及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毛细淋巴管结构不完整及内皮间连接松散为癌细胞的侵入提供了有利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颖  陈扬熙 《口腔医学》2019,39(2):148-151
目的探讨改良型垫配合咀嚼功能训练矫正后牙正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下颌后牙舌倾、对颌牙颊向倾斜的后牙正锁患者,采用改良型垫进行后牙正锁间交互牵引配合术后咀嚼功能训练,观察临床疗效和测量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中FH-MP、U6-PP、L6-MP的变化。结果经过3~12个月的矫治,20例全部解除锁关系,矫治前后FH-MP、U6-PP、L6-MP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型垫配合术后咀嚼功能训练能有效地矫正后牙正锁和进行锁牙垂直向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三维CT影像测量下颌管解剖位置与骨皮质和磨牙的关系,为避免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中损伤下齿槽神经血管提供指导。方法:选择50名正常成人下颌骨三维CT扫描图像,应用AW4.4图像处理软件分别在第二前磨牙,第一、第二磨牙正中,下颌磨牙后区处测量下颌管的解剖位置。结果:通过获得的CT数据研究中国人下颌神经管的解剖位置与骨皮质和磨牙的联系,在第二磨牙区域下颌管距离颊侧骨皮质最远(平均7.82mm,最小4.9mm)。结论:在第二磨牙区域下颌体最厚,对于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的颊侧垂直切口须在下颌第二磨牙区域,这个区域骨质最厚并且下颌管距离颊侧骨皮质最远。对于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颊侧垂直切口的安全深度是4.9mm。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关于一侧多数上颌后牙的舌侧面咬在下颌后牙颊侧面,而形成的正锁的病例讨论。多数后牙正锁的病例在临床上比较罕见,本文通过几年来在临床上所治疗的三个症例,从病因、危害及治疗体会几方面进行了讨论。由于正锁的锁结关系,影响下颌的侧向运动,至使咀嚼功能降低。另外,由于长期的偏侧咀嚼影响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还可引起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此种错畸形既使是在早期发现,也无自愈的可能性,因此早期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