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P物质含量的放射免疫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34例(42耳)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血浆和中耳积液中P物质含量,并以22例正常人血浆中的SP含量为对照,结果发现:SOM组血浆中SP浓度明显增高(P〈0.01),MEE中SP浓度较血浆中增高(P〈0.05),MEE中SP浓度浆液组比粘液组明显(P〈0.01),MEE中SP浓度与MEE量呈正相关(r=0.9857,P〈0.01)。提示:SP是SOM的重要炎性递质,MEE中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分泌性中耳炎(SOM)中的发病过程中是否有Epstein-Barr病毒(EBV)参与。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4例SOM患者(SOM组)的血清、口腔含濑液和中耳积液(MEE)进行EBV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SOM组血清和口腔含漱液标本中EBV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OM组MEE中的EBV检出率高于其血液标本。结论:在SOM的发病过程中有EBV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在分泌性中耳炎 (SOM)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 5 6例 (6 8耳 )SOM患者血浆和中耳积液 (MEE)中PAF的含量 ,并以 4 0例正常人血浆作为对照。结果 :SOM患者MEE中PAF浓度明显高于其血浆中的浓度 (P <0 .0 1) ,SOM患者血浆中PA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中的浓度 (P <0 .0 5 ) ;黏液性中耳积液中的PAF浓度明显高于浆液性中耳积液中的浓度 (P <0 .0 1)。结论 :PAF是SOM中耳积液中的重要炎性递质 ,它与疾病的持续状态相关 ,可能在SO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测定3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与皿浆内毒素含量,并以22例正常人血浆内毒素含量作对照。结果为:患者中耳积液内毒素均值(X±SE)为629.4±99.1ng/L,是血浆内毒素(46.4±6.7ng/L)的13.6倍,p<0.01;94%的患者中耳积液内毒素值超过正常人血浆内毒素含量上限。表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定量测定,较之定性测定和细菌培养,更具敏感、精确、简便、快速等优点,对估计预后和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内毒素和一氧化氮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其中细菌感染的研究备受重视,但细菌感染导致中耳积液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我们通过70例OME患者85耳中耳积液中内毒素、NO(一氧化氮)的含量测定,探讨细菌感染导致OME的机理。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分泌... 相似文献
6.
7.
8.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指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不伴有急性炎性表现的中耳积液的非化脓性中耳炎。其病因与生理机制复杂,以耳闷、耳鸣、耳痛等耳部症状为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而学龄前儿童是高发人群。目前,SOM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SOM中耳积液的成分分析是研究SOM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常见方法,也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SOM中耳积液的成分研究进展进行比较总结,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的中耳积液中IFNγ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1例(56耳)SOM患者(中耳炎组)的中耳积液、血清及24例正常成人(对照组)血清中IFNγ的浓度。结果:中耳炎组积液中IFNγ的浓度明显高于其血清中的浓度(P<0.01);中耳炎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M慢性期IFNγ浓度明显高于急性期(P<0.05);首次穿刺及第2次穿刺积液中IFNγ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次或3次以上穿刺积液中IFNγ的浓度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中耳积液中的IFNγ可由中耳腔局部产生,而非单纯由血液中渗透而来;中耳积液中IFNγ的高浓度可作为SOM转为慢性病程或迁延不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例(2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与对照组血清比较,C5、C1-INH含量明显增高,C9、B因子(Bf)含量明显降低,免疫复合物(IC)含量明显升高。患者的中耳积液与血清比较,C3、C4、C5含量明显降低,Bf含量明显增高,IC含量明显增高,提示补体对IC清除等功能降低,有可能引起IC沉积在中耳粘膜,从而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中耳积液。 相似文献
11.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免疫复合物和抗核抗体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40例(45耳)中耳积液分别用聚乙二醇沉淀法测免疫复合物和荧光显微镜法检测抗核抗体。结果显示IC的A值均大于正常人的血清阈值0.12,波动范围在0.124-0.512,ANA阳性者32耳,占71.1%,可以认为,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损伤中耳粘膜是造成中耳积液的重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2.
40例(45耳)中耳积液分别用聚乙二醇沉淀法测免疫复合物(IC)和荧光显微镜法检测抗核抗体(ANA)。结果显示IC的A值均大于正常人的血清阈值0.12,波动范围在0.124~0.512。ANA阳性者32耳,占71.1%。可以认为,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损伤中耳粘膜是造成中耳积液的重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耳积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耳积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分泌性中耳炎病情迁延的关系及巴曲酶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凝固法对15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中耳积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动态检测。鼓室抽液2次(间隔1周),积液复发者随机分成巴曲酶组及地塞米松组,穿刺后分别用0.5ml巴曲酶(2BU/ml)或0.5ml地塞米松(2mg/ml)行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积液复发组第1、2次复发中耳积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高于痊愈组,且第2次复发者的中耳积液纤维蛋白原含量更高(P〈0.01)。巴曲酶组治疗有效率为91.6%,较地塞米松组(有效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6个月巴曲酶组平均气导听阈值(0.5、1.0、2.0kHz)变化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治疗1周后2组中耳积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蛋白原可能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鼓室内注射巴曲酶比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原以解除其对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抑制作用或(和)阻止其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聚合体。 相似文献
14.
王贵锋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19(22):1026-1028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OM)中耳积液(MEE)中P物质(SP)含量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4例(79耳)SOM患者的病程、听力、MEE量、MEE性质及其与MEE中的SP含量的关系。结果:浆液性MEE中SP的浓度比黏液性者明显增高(P〈0.01);MEE中的SP含量与MEE量呈正相关(r=0.985,P〈0.01),与发病时间呈负相关(r=-0.6217,P〈0.01);听力损失黏液组明显多于浆液组;浆液组MEE中SP含量与听阈呈正相关(r=0.985,P〈0.01),黏液组MEE中SP含量与听阈无显著性相关(r=0.2415,P〉0.05)。结论:①SP在SOM的发病中影响了病程的全过程,但在早期起主要作用。②检测SOMMEE中SP含量对于判断MEE的性质,了解病情的发展,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量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中耳积液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MECP)、中耳积液IgE(MIgE)及血ECP(SECP)的含量,进一步探讨OME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的关系。方法:对31例OME患者,用Uni-CAP-100型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分别测量MECP、MIgE及SECP含量,得出结果并统计学处理。结果:31例OME患者检测到MECP均值为56.88μg/L,明显升高9例,占28.1%;MIgE均值为27.2ku/L,明显升高3例,占9.7%。MECP与MIgE呈正相关(P〈0.05);SECP均值为5.6μg/L。结论:ECP存在于OME的鼓室积液中,部分OME是中耳的局限性变态反应炎性过程。OME发病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变态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6.
蔡宜猷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79,(4)
按Politzer学派的意见,分泌性中耳炎的分泌物是一种漏出液,由于中耳负压的关系,使含有蛋白质的血清从毛细管漏出,中耳的负压系由于咽鼓管堵塞,而咽鼓管堵塞系由于增殖体肥大或咽鼓管口淋巴组织增生所致。这种合乎逻辑的有吸引力的推论统治了将近一个世纪,同时也受到下列事实的支持:一、中耳粘膜上皮系由扁平、无纤毛、无粘液形成的细胞所构成;二、中耳分泌物是一种非炎性漏出物,其粘稠度系由于蛋白的浓度高所致。 相似文献
17.
应用PCR技术检测分泌性中耳炎病人中耳积液病毒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多种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及细菌的感染率。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48例(55耳)中耳积液中腺病毒(ADV),EB病毒(EB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支原体(MP)及沙眼衣原体(CT)基因,并对中耳积液行常规细菌培养。结果:78.2%患者发病初期有感冒病史。病原微生物基因总检出率为70.9%(39/55),其中ADV阳性率29.1%(16/55);EBV为12.7%(7/55);RSV为7.3%(4/55);MP为10.9%(6/55);CT为10.9%(6/55)。两种病毒感染阳性者为14.5%(8/55),均为ADV感染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对28例行常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87.2%的患者经临床常规治疗获治愈。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存在多种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混合感染,春季是本病易发季节(4.0%);防治感冒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分泌性中耳炎病人70例,共85耳,其中浆液性积液50耳,粘液性35耳。年龄3~49岁,平均28.8岁。纯音测听检查为传导性聋;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曲线呈B型,铝骨肌反射阴性;除外肿瘤、先天畸形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咽鼓管阻塞。根据中耳积液中内毒素检测结果分为内毒素阳性组和内毒素阴性组;对照组30例,为健康献血者血清。内毒素测定:采用鲨试验,以大肠杆菌内毒素为表1中耳积液、血清中NO、TNF-a含量o0PMO.ofop<0.05表2内毒素阳性组与阴性组NEE中NO,TNF-a含量阳性对照,根据形成胶的软硬程度判定结果。NO含量测定:采用钢还原… 相似文献
19.
对正常人60耳及分泌性中耳炎84耳,进行中耳共振频率和鼓室导抗图测试,显示正常人组中耳共振频率为814±164Hz,中耳积液组中耳共振频率为292±134Hz,中耳积液时,质量增大,要达到共振,共振频率必须向低频区移动。治愈后1~2个月,有38耳再进行多频率扫描,中耳共振频率为786±139Hz,与正常人组接近。分泌性中耳炎84耳中,鼓室导抗图分别为:B型69耳、C型10耳、A型5耳;而84耳中中耳共振频率有79耳<426Hz(积液组X+S)。在临床上,中耳共振频率的改变、B型鼓室导抗图,结合鼓膜改变,能更迅速、更准确地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多种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及细菌的感染率。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48例(55耳)中耳积液中腺病毒(ADV),EB病毒(EB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支原体(MP)及沙眼衣原体(CT)基因,并对中耳积液行常规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