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排螺旋CT成像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可疑或诊断冠心病的患者作冠状动脉MSCT检查(0.5 s螺旋扫描,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单或双扇区重建算法,1.25mm层厚,250 mm显示野,512×512矩阵,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采用容积再现技术、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图像后处理技术重建图像,对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直径≥2 mm)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34例患者冠状动脉的351节段CT图像中,能够满足血管评价者为296节段,诊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分别为25节段、9节段和6节段;诊断脂质斑块、纤维斑块和钙化斑块分别为11节段、6节段和23节段.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显示以及对管腔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9年2月我科住院疑似和确诊的冠心病70例,首先行MSCT检查,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MSCT与CAG结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例CAG正常,双支病变26例,单支病变18例,三支病变17例。MSCT示40例存在钙沉积。3例MSCT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桥血管闭塞,与CAG结果符合;1例MSCT示支架内闭塞,CAG示血管内膜增生。以CAG结果为金标准,MSCT检测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灵敏度84.67%,特异度94.57%,阳性预测值78.38%,阴性预测值96.37%,诊断符合率92.70%,MSCT和CAG诊断冠状动脉节段明显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初步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64排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detector CT,MDCT)冠状动脉(冠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因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收集55例临床怀疑冠心病而行MD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的影像资料,评价MDCT冠脉血管成像对冠脉的显示能力,分析影响图像质量因素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55例均利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图像质量1级48例(87.3%),2级6例(10.9%),3级1例(1.8%).图像质量1级者79.2%心率<60/min,图像质量3级的1例心律不齐且心率变化> 10/min.40例在75%的相位窗重建中冠脉显示最佳.结论 MDCT冠脉血管成像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及冠脉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在75%的相位窗重建中冠脉显示最佳,但心率和心律等对其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瑞瑛  张海军  肖文良  申艳霞  田帅 《临床荟萃》2008,23(16):1168-1170
近年来,采用无创影像学方法,对冠状动脉支架进行评价备受关注.目前,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tomography,MSCT)冠状动脉成像已逐步应用于临床[1],它的优势在于安全、简便和无创伤,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同时,越来越多地用于支架术后的随访[2-6].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为"金标准"评价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冠心病诊断明确或可疑冠心病患者共86例(男49例,女37例)。所有患者的心律均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的患者口服倍他乐克控制心率;均同期行320排器官动态容积CT(DVCT)与SCA,将320排DVCT与SCA的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直径≥1.5mm的冠状动脉节段纳入结果分析,冠状动脉狭窄定义为≥50%的狭窄,分析320排DVCT对冠状动脉不同节段、不同分支狭窄判断的准确性;并根据有无伪影和是否符合进一步狭窄评价的要求将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为四个等级(Ⅰ~Ⅳ级)。结果 320排DVCT显示的1032个冠状动脉节段均符合影像学评价要求(Ⅰ~Ⅲ级);计算320排DVCT评价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96.1%、86.4%和98.0%,准确度为94.7%。结论 320排DVCT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各分支节段,较为准确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亦可作为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不典型性胸痛的冠心病病人诊断鉴别中使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不典型性胸痛病人,采用64排螺旋的CT冠状动脉成像,之后使用选择性的冠状动脉造影,即SCA,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上评价64排螺旋CT成像的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的CT冠状动脉成像分别具有91%的准确度,80%的特异度和97%的敏感度;64排螺旋的CT冠状动脉成像分别具有59%的轻度狭窄确诊率和90%的中度及以上狭窄确诊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于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64排螺旋的CT冠状动脉成像判断病变的能力较弱。结论:64排螺旋的CT冠状动脉成像基本上可以作为不典型性胸痛的冠心病病人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张正铿  陈燕浩  金朝林  张树桐 《临床荟萃》2011,26(16):1394-1396,1400,F000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心肌桥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912例患者先后进行CTA检查和CAG检查,判断有无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存在,将两者结果进行Kappa检验和配对t检验,判断两者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CTA发现104例患者共121段存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其中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2段,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9段;而CAG发现97例患者共114段存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其中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2段,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2段。两者相比较,诊断深在型及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两者Kappa一致性好(Kappa=1.000、0.877),42段深在型-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长度CTA(11.25±4.20)mm vs CAG(9.56±3.67)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CTA(50±12)%vs CAG(59±12)%(均P〈0.01);72段浅表型-冠状动脉心肌桥长度CTA(7.39±3.02)mm vs CAG(5.54±2.18)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CTA(31±10)%vs CAG(38±11)%(均P〈0.01)。结论 CTA能够诊断各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存在以及准确测量心肌桥长度,而测量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则CAG优于CTA。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146例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图像质量及狭窄程度.其中33例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结果 1 262节段能满足管腔评价,270个节段不能满足管腔的评价.常规造影显示正常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的节段,CT有89.6%的节段与其分级一致;显示重度狭窄的节段,CT有90.9%的节段与其分级一致.结论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检查方法,显示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很高,对桥血管及冠脉支架术后复查具有优良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岩  唐发宽  张同欣  李红 《临床荟萃》2011,26(22):1933-1935
目的比较320排动态容积CT(DV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对56例患者的672个冠状动脉节段进行320排DVCT冠状动脉成像及CAG,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用于评估的672个冠状动脉节段中,CAG显示病变140个,320排DVCT显示其中132个,320排DV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99.2%、96.9%和97.9%。冠状动脉管壁严重钙化是图像质量失实的主要原因。结论 320排DVCT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对于病变程度的评估也比较准确,对于预测及早期诊断冠心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价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767例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计算心肌桥的发生率,测量心肌桥长度、深度、确切的部位及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比较单纯心肌桥组与合并冠状动脉硬化组之间的关系。结果:767例中,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01例(52.3%),左前降支是最常见的部位(344/401),左前降支心肌桥组和无心肌桥组近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其中轻度P<0.0001,中度P<0.02,重度P<0.0001。左前降支心肌桥近侧狭窄与心肌桥的厚度有关,与长度无关。结论:心肌桥近侧冠状动脉硬化发生率高,表明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病变解剖学上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320排容积CT(DVCT)冠状动脉钙化(CAC)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行DVCT扫描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ICA)的患者60例,计算每例患者总的钙化积分(CS)及四大分支的CS,以图像质量4级(优)至1级(差)对每支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患者每支血管的CS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对患者及每支冠状动脉血管的明显狭窄(狭窄≥50%)进行判断,以ICA为金标准,作出该60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50%的ROC曲线,获得患者总CS的最佳截断点.以最佳截断点为界,将60例患者分为高CS组和低CS组,以每支冠状动脉为研究对象,不可评价的血管作为假阳性处理,对高、低CS组的诊断准确性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DV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 与ICA结果 的差异性,分析CS对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图像质量呈负相关,CS越高,图像质量越差.该6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50%的ROC曲线的CS最佳截断点为381.5分(灵敏度为81.5%,特异度为78.8%).高CS组的诊断准确性低于低CS组(P=0.009),而两组DVCT结果 与ICA结果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4,0.607).结论 CAC仍是320排容积CT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对4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其中30例同时行DSA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45例共显示461个节段,显示冠状动脉狭窄36例(89处)。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安全、易行,可作为检杏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大范围心电门控扫描胸腹部血管联合成像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对34例因胸痛就诊的患者用256层螺旋CT行大范围心电门控扫描检查,检查完成后,进行冠状动脉图像重建,并与常规CT冠脉扫描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行大范围心电门控扫描检查组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9.7% (456/508),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的为95.5%(485/508),常规冠状动脉扫描组中,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9.8%(460/512),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的为96.3% (489/512).两组的图像优良率无明显差异(χ2=1.072,P=-0.192).结论:256层螺旋CT大范围心电门控扫描能够满足冠状动脉成像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并对造影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疑冠心病组22例,发现冠状动脉病变19例,阳性率86.4%。非冠心病组21例,发现冠状动脉病变2例,阳性率9.5%。结论CTA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建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4,15(3):166-167,175
就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35例疑似冠心病者行MSCT和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标准,按照4级分法分段评价MSCT冠脉图像的质量,对比分析其诊断各类冠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根据图像显示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判定斑块性质,并总结斑块性质与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本组291支冠脉中242支(83.2%)可评价,其中11例(31.4%)所有冠脉均可评价。MSCT检测冠脉狭窄≥50%的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97.1%,阳性预测值为83.8%,阴性预测值为98.0%;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狭窄程度之间存在相应的关系,单纯钙化斑块所致狭窄程度较低,与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钙化斑块与混合斑块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冠脉成像在显像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进一步判断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助于提高冠脉成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2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者采用多种后处理方法重建图像,回顾性分析总结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粥样斑块310处;并与同期的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了14例147节段,统计学结果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管腔内径狭窄≥50%的敏感性95.5%,特异性92.2%,阴性预测值97.9%,阳性预测值82.7%。总符合率93.2%。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冠心病的有效筛查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指导临床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临床诊断或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CTA图像,与临床治疗采取方法相比较,来分析冠脉成像的临床意义.结果 100例患者,73(73/100)例患者轻中度狭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重度患者22例建议支架术,5例未成功(5/100),17(4/100)例搭桥术,均成功.结论 冠脉成像在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在指导是否放支架术时应该结合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63例冠状动脉(其中冠状动脉内放置带膜支架4例,冠状动脉搭桥7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回顾性重建心电门控轴位图像,并对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血管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二维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方法,对图像质量及冠状动脉疾病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显示优良率81.2%,能发现管壁钙化、狭窄等。质量差的图像主要表现有冠状动脉运动伪影、管腔显影不良等。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一种检查手段,能为临床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随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梁宣杰  刘兆川 《临床荟萃》2011,26(18):1603-160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动脉内膜斑块形成。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大规模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已证实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还原酶(HMG-CoA)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在有或无冠心病的患者均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相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