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汤明霞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2(8):738-738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小婴儿沙眼衣原体(CT)肺炎的认识。方法对43例小婴儿CT肺炎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43例均治愈。结论CT肺炎主要见于新生儿及小婴儿,尤其是3个月内婴儿。主要表现为咳嗽,有时为痉挛性咳嗽,胸片为弥漫性间质改变,红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9例新生儿肺炎鼻咽拭培养沙眼衣原体22.9%(25/109例)阳性。与国外报道有3点不同:(1)称“无热肺炎”欠妥。因本组44%患儿仍偶有低热;(2)患儿嗜酸性细胞计数均未增高(66-198×lO~6/L);(3)63名患儿自身配对取鼻咽拭与鼻咽部抽吸物培养。前者18.2%阳性高于后者(15.8%)。我们认为任何新生儿肺炎体温<38℃·病程>1周,用青霉素族、氮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等无效时应考虑本症,可用红霉素50mg/kg·d治疗14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婴儿早期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沙眼衣原体(CT)的病原学分布及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68例CAP婴儿患儿[(28~119) d]中146例沙眼衣原体肺炎(CT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 DNA阳性146例,检出率为15.1%(146/968)。CTP患儿临床表现以咳嗽(146/146,100%)、咳痰(118/146,80.8%)、肺部湿啰音(86/146,58.9%)及咳嗽后面红(60/146,41.1%)多见,部分有鼻塞(57/146,39.0%)、咳嗽后呕吐(39/146,26.7%)及气促(28/146,19.2%)。平均住院日为(5.27±3.75) d,重症患儿比例低(9/146,6.2%),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自然分娩比例较高(90.4%)。病原学方面,CT高于流感嗜血杆菌(125/968,12.9%)、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21/968,12.5%)等。CT混合感染多见(85/146,58.2%),混合感染出现喘息及三凹征比例高于单纯CT感染(单一感染),但并不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入院后使用抗生素137例(93.8%)。平均使用(4.85±4.04) d,其中1例使用37 d,使用1周及以上22例(18.0%)。137例中,使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109例(79.6%)。结论 CT是婴儿早期CAP最常见病原体,混合感染可能加重病情。对婴儿早期CAP可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检测血清CT-IgM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年10月至2000年2月住院的150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静脉血1~2ml,用ELISA法检测血清CT-IgM抗体。结果:150例患儿中阳性18例,阳性率12%。其中6个月以下婴儿阳性16例。均应用红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或者二者联合应用治疗,其中17例全部治愈,1例好转。结论:婴幼儿沙眼衣原体(CT)被认为是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婴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临床发病无特异性表现,对婴幼儿肺炎早期行血清CT IgM的检测,可及早诊断、及早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DNA,84例新生儿肺炎咽拭子中检出21例,阳性率25%,其中剖宫产儿阳性率16.6%,经产道产儿阳性率26.4%,早产儿体低重儿阳性率50%,提示新生儿为CT感染的高危群体;其感染CT以通过孕妇产道获得为主。偶有宫内感染;早产低体重儿易被CT感染且症状较重,PCR检测CT感染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有助于新生儿CT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病原学及临床诊治.对我住院168例新儿进行鼻、咽、眼部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检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血清学(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发现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占11.3%(19/168)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新生儿结膜炎和无热性肺炎,新生儿Ct感染提出母婴垂直Ct感染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沙眼衣原体(CT)肺炎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28例新生儿肺炎应用细胞培养检测CT,同时应用PCR扩增其主要外膜蛋白(MOMP)检测CT,应用另一引物对原PCR阳性标本再确证,并分析CT肺炎的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标本中培养阳性29例,阳性率22.7%;两引物PCR均阳性36例,阳性率28.1%;新生儿CT肺炎大多数起病缓慢,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无特异性。结论CT是新生儿肺炎常见的病原体,病情迁延,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肺炎应考虑到CT肺炎。细胞培养是诊断CT肺炎的“金标准”,两引物PCR方法的确证可减少因PCR敏感性所致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改良McCoy细胞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新生儿肺炎患儿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两种方法检测328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鼻咽拭子,共证实CT肺炎67例,阳性率为20.4%,以"扩大金标准"来判断结果,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5%和100%,而培养的敏感性仅89.6%;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可提高培养的敏感性.表明CT是新生儿肺炎的重要病原菌.PCR检测CT更敏感、快速. 相似文献
9.
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病原学和临床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为证实婴儿肺炎中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应用HeLa-229细胞对49例肺炎婴儿的鼻咽部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CT)培养分离,以特异的单克隆荧光抗体进行鉴定;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儿血清中CT特异性IgM。结果其中9例患儿(最小4天,最大8个月)的标本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到典型CT包涵体荧光颗粒、并于相应的血清中检测到高效价IgM,检出率为18.4%(9/49),其中6个月以下婴儿为23.5%(8/34)。9例患儿病初均未采用红霉素治疗,病程迁延最长达44天,平均20天。经研究证实,CT确为婴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故对婴儿肺炎,尤其6个月以下婴儿肺炎,应高度注意CT感染的可能;早期确诊、及时应用CT敏感药物,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病原学及临床诊治,对我住院168例新生进行鼻,咽,眼部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检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血清学(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发现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占11.3%(19/168)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新生儿结膜炎和无热性肺炎,新生儿Ct感染提出母婴垂直Ct感染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12.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犁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5,22(1):8-11
沙眼衣原体与围产期发病率密切相关,可引起新生儿结膜炎和肺炎。近年随着对衣原体研究深入,母婴衣原体传播,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取得可喜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沙眼衣原体(CT)肺炎是6mo内婴幼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几年文献报道较多。但6mo以后CT肺炎少见报道。现将我科48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999年1~8月我科住院患儿中符合肺炎诊断标准647例,男372例,女275例,年龄6mo~3a。均于入院当天抗生素使用前咽拭子荧光定量PCR(美国PerkinElmer公司生产的ABI7700仪器,试剂盒由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检测CTDNA,阳性者诊断为CT肺炎。48例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6mo~1a29例,~3a19例…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改良McCoy细胞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新生儿肺炎患儿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两种方法检测328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鼻咽拭子,共证实CT肺炎67例,阳性率为20.4%,以“扩大金标准”来判断结果,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5%和100%,而培养的敏感性仅89.6%;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可提高培养的敏感性。表明CT是新生儿肺炎的重要病原菌。PCR检测CT更敏感、快速。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眼衣原体与围产期发病率密切相关,可引起新生儿结膜炎和肺炎。近年随着对衣原体研究深入,母婴衣原体传播、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取得可喜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4例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患儿相关临床资料,提高对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的认识。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因肺炎收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患儿呼吸道标本中的DNA,回顾性分析24例患儿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无热或低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及X线胸片双肺广泛间质和(或)肺泡浸润,予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均好转或治愈。初始误诊为肺结核5例,误诊率20.8%。结论新生儿衣原体肺炎无特异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尤其是X线胸片易误诊为肺结核,应尽早行病原学检查,有利于及时诊治,减少并发症,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是治疗衣原体肺炎有效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曹慧琴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5(6):361-361
1995年 5月~ 2 0 0 0年 4月我院眼科在就诊新生儿中发现患沙眼衣原体感染者 5 6例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 36例 ,女 2 0例。发病年龄 5~ 7d 30例 ,~ 10d 16例 ,~ 14d 10例。二、临床表现 5 6例患儿均有浆液性分泌物 ,变为脓性分泌物者 34例。结膜充血水肿明显 ,下睑结膜尤甚。三、实验室检查 1.细胞学检查 :下睑结膜刮片取标本 ,直接涂片 ,用姬姆萨染色后镜检 ,在感染上皮细胞浆中找到典型包涵体者 2 0例。 2 .聚合酶链反应 (PCR) :将标本在试管内做PCR扩增沙眼衣原体DNA ,出现阳性者 44例。四、治疗及…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形态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眼衣原体常引起新生儿结膜炎,本文采用新生儿下脸结膜刮片行直接涂片后Giemas染色体镜检和细胞培养检测沙眼衣原体(CT),直接涂片后Giemsa染色镜检的阳性率为71.2%(37/52),没有细胞培养敏感<0.05),但直接涂片后Giemsa染色镜检对新生儿CT感染的检测的特异性和细胞培养细胞,为100%,因此,直接涂片后Giemsa染色镜检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口连接酶联反应(Gap-LCR)ELISA对小婴儿(<6个月)沙眼衣原体(CT)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新生儿科及门诊393例肺炎患儿鼻咽拭子标本进行CT组织培养检测,并参照Dille文献经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4条质粒基因探针,地高辛和生物素标记,取鼻咽拭子标本应用以上引物进行Gap-LCR,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ELISA检测;对Gap-LCR阳性而TC阴性的患者,应用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1引物进行PCR证实,并比较不同年龄、不同分娩方式间CT感染率. 结果393例肺炎患儿CT检出率达12.5%(49例),其中14~28 d发病率为11.9%(10/84例),>28 d~3个月为16.9%(27/160例),>3~6个月为8.1%(12/149例).发热25例(51.0%),阵发性单声咳嗽48例(98.0%), 鼻塞45例(91.8%),口吐白沫45例(91.8%),呼吸急促49例(100%),口唇发绀28例(57.1%),肺部中细湿啰音26例(53.1%),干性啰音24例(49.0%),痰鸣音18例(36.7%),双肺呼吸音粗糙29例(59.2%),伴结膜炎13例(26.5%).胸片均显示双侧广泛间质和(或)肺泡浸润,过度充气23例(46.9%),均无大叶实变或胸腔积液.所有患儿在未证实CT肺炎前采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11例于患病后证实为CT肺炎后改用阿奇霉素治疗9 d治愈;余患儿均未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病程迁延(15~44 d),其中11例因反复咳嗽多次在本院门诊治疗.结论CT为小婴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临床若考虑到CT肺炎,应尽快行CT-LCR检测,尽早为临床提供CT肺炎诊断依据,以便早期诊断、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查行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