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于很多人来说,生病的时候最怕和最头疼的就是吃药,怕是因为药物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头疼是因为不知道哪些药该吃哪些药不能吃,病急乱抓药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现在病人自行用药的现象很严重,有的根据经验吃,有的根据病情吃,有的不按时服药,有的重复吃药,等等,这些都是不好的服药方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一个生病而且不太严重的人来说,都是自行到药店买些药吃,尤其对于类似感冒发烧这样的小毛病,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选择就近的药店买上几包药吃。很多人之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孟浩然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他把病中况味说得心酸凄凉,也透入骨髓,可见人生在世谁也不愿生病。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又难免不生病,且不说那些伤风感冒、头疼脑热等小病随时伴其左右,就是那些要命的大病恐怕也会突然降临,防不胜防。特别是人到了老年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郭振东 《气功》2011,(6):573-574
唐代诗人孟浩然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他把病中况味说得心酸凄凉,也透入骨髓,可见人生在世谁也不愿生病。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又难免不生病.且不说那些伤风感冒、头疼脑热等小病随时伴其左右,就是那些要命的大病恐怕也会突然降临,防不胜防。特别是人到了老年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正儿时记忆中,每到考试的时候,父母就买来核桃给我吃。那个时候懵懵懂懂的我还会不解地问"为什么",父母就会告诉我"吃哪儿补哪儿"。"吃腰子补肾,吃鱼眼明目,喝骨头汤接骨……"似乎"吃哪儿补哪儿",已然成为了老百姓默认的食疗大法,那么"吃哪儿补哪儿"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民间所谓的"吃哪儿补哪儿"其实来源于"以形补形"理论。而"以形补形"理论又是中医"取象比类"思想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世上管它什么东西,人都只求"有",不愿其"没有"。但是"病",却人人避之不及,"有啥也别有病"。不过,有时候,得个小病,甚至上手术台,只要不要了命,反而可能是一份福。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里,讲到山西有个懒汉,到土地庙里求神:大小给个病,别叫送了命,姜醋面片儿,喝个半月儿。懒汉贪吃,求个病吃"病号饭",这是玩笑。但害了病,就长吁短叹之人,却不妨学习这个懒汉的精神,心态放松了,反而病好得快。  相似文献   

6.
马忠兰 《科学养生》2009,(10):16-18
吃五谷杂粮少有不生病的,患病免不了用药,但用药有的时候也会让人上瘾。隔壁61岁的大妈常患感冒,以前常吃去痛片、复方阿司匹林等等,吃上以后,症状立刻减轻,精神饱满。时间一长,感觉挺好,有病没病她几乎天天吃,天天也想吃;不吃,就不行了,就有点像是犯了大烟瘾,浑身难受。患病需要吃药,可是,有时长期服某种药物,除了治病,还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舒适感(又称欣快症),继而在精神上和生理上产生依赖性,就是吃药成瘾了。此后不断地渴望服这种药,如果不能及时服用,便会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异常症状。  相似文献   

7.
“病号饭”顾名思义,就是病人所吃的菜饭,由于不同的疾病饮食有不同的要求,处理得好,可促进病人病情尽快好转而康复;一有疏忽,会使病人病情加重,更甚者顷刻出现生命危险。所以作为病人家属或陪护人员乃至病人本身,都应对“病号饭”有所知晓,引以重视。 病号饭可以分为“普食”、“半流”和“全流”。“普食”就是平时所用的膳食。“半流”也就是“粥食”。“全流”为液体食物,如牛奶、鸡汤、肉汤、米汤等等。 有的疾病对饮食有特别要求,并且是作为治疗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饮食治疗(即平常讲的“食疗”)了。如芹菜、茼蒿菜等做成的食物有降血脂的作用等。试验  相似文献   

8.
陈思 《养生月刊》2012,33(10):894-895
在日常饮食中,"吃得潇洒"和"吃得健康"两者之间时常是有矛盾的——有的东西好吃、想吃,但是不敢多吃,因为多吃了对身体有害.人们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又给各种食物贴上"好的"或者"坏的"标签.比如,土豆、花生、巧克力这样的食品在你想吃的时候,是不是会有些顾虑?你对它们的"坏印象"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9.
虽说人食五谷,难免不生病,但人们总希望自己身体健康.不过,大干世界无奇不有,当绝大多数人听到医生给的:"经过检查,您一切正常,没病."的结论满心欢喜的时候,却有为数极少的人对医生的这个结论不相信,仍到处求医.对这些人的行为,许多人不能理解.实际上,这些人有心理障碍,他们患了一种叫做"疑病症"的神经症,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生活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中有人生病发热、食欲不振时,家人会做一份鸡蛋羹给他吃,认为这样容易消化,而且有营养,对恢复健康有利。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想吃就吃* 肾脏不堪重负 很多人的肾脏病都是在不知不觉间"吃"出来的. 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负责排泄废物和毒素的器官.吃得太咸、太甜、太油,蛋白质吃得太多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长期高负荷的工作,肾脏自然就容易生病.  相似文献   

12.
人在世界上经历生、老、病、死4个过程,尤其生病须给医生看,吃医生的处方药,才能痊愈。而蔬果食疗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惟务必持之以恒,方能吃出健康,且吃了没有副作用,今简述数种蔬果食疗验方,与各位分享:  相似文献   

13.
正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为健康筑起的防护墙。可一旦免疫力低下,人就会生病难受。谈到增强免疫力,可能大家会想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方法,其实,增强免疫力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吃"。究竟怎么吃、吃什么才能增强免疫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增强免疫力的饮食举措1.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专家指出,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及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都和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发物与忌口     
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喜欢问,"医生,生了这个病是不是不能吃鸡肉啊?""吃中药是不是不能吃萝卜、不能喝茶啊?"在疾病饮食禁忌上,有些患者是浑然不放在心上,胡吃海喝,但更多的是谨小慎微,盲目害怕.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以便于根据疾病有针对性地避免某些食物,既不会因为吃多了生病,也不会因为生病而"没得吃".  相似文献   

15.
过去有些人认为,水果是生冷的食物,产妇怕着凉,吃生冷的水果会生病,而今医学研究证明,产妇适当吃些水果,不仅能增加营养,帮助消化,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水果还有一些特殊的医疗作用,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很有帮助作用。不过产妇吃水果应有所选择,一般来说下列水果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然而,您可曾认真想过,为什么会生病呢?是饮食不当,病从口入?还是精神焦虑,病由心来?还是……无论因何而起,有一点特别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即生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心理的健康程度。也就是说,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在社会变化快、竞争压力大、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很容易遭受挫折打击,难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欲望和需求。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不能太多。欲望很多而承受力低的人往往会焦虑紧张,甚至精神崩溃。这是如今最  相似文献   

17.
虞琳 《养生月刊》2013,(8):730-731
中年女性由于事务繁多,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出现"烦躁心态",即容易激怒、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等现象,感到生气。这时人们往往会劝导说"不要自寻烦恼,生气会生病的"。的确,对于女性来说,生气会引发以下一些疾病:1.月经不调:有的妇女平素性格内向、抑郁,有了不愉快的事情或有一些想法的时候,不能通过向他人倾诉、与他人沟通来排  相似文献   

18.
练功人与众不同,只是练功人由于常年练功,经络通畅、阴阳调合、免疫力强,所以少生病,即使生病也会较快的痊愈。 一练气功就不生病或练功的人不能生病,生了病就是练功没练好,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练气功的是人、不是神。练功者与不练功者都是同样吃五谷杂粮,难保无病,况且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本文只就练功者如何自我调治谈四种方法。 一、运气疗法。你哪个地方有病痛,将气运到病灶处,自我运气冲击病灶,用内功真气逼走病气,或将运上来的气在病灶处按摩、运动,促进经络、经脉的通畅,通则不痛。找一个离病痛…  相似文献   

19.
胃疼用粳米     
胃痛,很多人会选择吃一些止痛药片,至于为什么会胃痛呢?很多的人看得较为简单,那就是因为饮食不规律,或者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引起的。没错,胃痛却是跟上面所说的饮食不规律,以及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并非真的就是这么简单,在胃痛的时候吃上片止痛药,更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人们追求“温饱生活”时习惯把“温”放在“民以食为天”的“饱”之前。确实,多数人视“冷”为一种威胁。冷给人们带来不利,但也带来好处。你只要善于利用它,便会给你带来健康、愉快、长寿。例如,如今冬泳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共同的感受是:吃得香,睡得好,疾病少,精力充沛,精神焕发。习惯冬天用凉水洗脸、洗脚、擦身、洗澡者,很少感冒,不易生病。低温地带的人比温热地带的人寿命长。这些都说明,“低温延寿”之说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