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的成功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关系密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提高IVF成功率意义重大。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血管生成是着床的关键步骤,因为丰富的血流灌注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以直接控制血管新生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血管新生的结果,故可将VEGF作为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作为预测妊娠能否成功的参考指标之一。文章对近年来在IVF过程中,针灸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从而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选穴、针灸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概括与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属疑难杂症,病程多缠绵多年,病机复杂,治疗棘手。尤其在IVF治疗中部分患者因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而不能进行胚胎移植,给患者造成经济及精神方面的重大压力。为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患者的胚胎移植机会及提高妊娠率,故对王小云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经验进行总结。王小云教授认为,肾虚,冲任血虚或受阻,不养胞宫是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的核心病机,治疗重在增强子宫黏附能力,改善内膜容受性,使胚胎、内膜同步增长,稳固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3.
王虹  庞小玩 《河北中医》2013,(11):1644-1645
在人类自然和辅助生殖技术( assisted reproduc -tion technique,ART)周期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状态与受精卵发育同步是受精卵着床成功的关键之一。通常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厚度可达10~14 mm,此时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好,对胚胎种植的接受力强,胚胎着床成功率高。而子宫内膜厚度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厚度<7.0 mm,将影响受精卵着床及妊娠率[1]。2011-03-2012-09,我们运用养血增膜汤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30例,并与戊酸雌二醇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女性在黄体中期某一段短暂期,子宫内膜处于高黏附力状态以接纳受精卵实现妊娠的能力,该时期称为“着床窗口期”[1].而薄型子宫内膜则指该时期内膜厚度低于可实现妊娠厚度的阈厚度,目前普遍将7 mm作为薄型子宫内膜的界定值[2].子宫内膜过薄可降低内膜对受精卵的容受能力.有研究表示,其与不孕症的发生密切相关[3].尽管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广泛应用,但受孕率仍仅为30% ~ 40%[4],而内膜厚度低于闾值是半数以上妊娠失败患者的主要原因[5].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提高受孕率的关键.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具有绿色安全的独特优势,在提高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收效良好,受到国内外生殖医学领域研究学者的关注[6].现将近年来针灸提高不孕症患者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经汤灌肠联合口服戊酸雌二醇对寒凝血瘀型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温经汤灌肠联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以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卵泡成熟日,子宫内膜厚度、形态以及血流参数等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63.3%,对照组妊娠率为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汤灌肠联合口服戊酸雌二醇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帮助胚胎着床,提高胚胎移植受孕率。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是导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提高胚胎着床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曾倩教授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期论治的诊疗思路治疗子宫内膜容受不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的成功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关系密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提高IVF成功率意义重大。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血管生成是着床的关键步骤,因为丰富的血流灌注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以直接控制血管新生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血管新生的结果,故可将VEGF作为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作为预测妊娠能否成功的参考指标之一。文章对近年来在IVF过程中,针灸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从而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选穴、针灸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概括与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开展,众多研究结果显示,胚胎着床存在一个暂时性窗口期,有着床能力的胚胎和具有接受胚胎能力的子宫内膜发育同步是着床成功的关键^[1]。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条件,目前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焦点。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容受性主要是指子宫内膜处于一种允许胚泡黏附直至完成胚胎着床的状态,其时间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子宫内膜"种植窗"仅为排卵后的第6~8天,持续时间不超过2d[1],这期间,子宫内膜的血供是否丰富对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证实,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行IVF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IVF-ET周期中因不明原因子宫内膜生长不良而受孕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从月经第5 d起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干预,至下次月经来潮为1疗程,2个疗程后,第三个月经周期自月经第五天开始每日一次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直至排卵日,排卵后给与黄体酮100 mg/d黄体支持,排卵后三天行胚胎移植术;对照组于复苏周期当月月经第5天起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2 mg,口服12 d后加用黄体酮100 mg/d进行黄体支持,两组移植术后都加用HCG2000U,im,qod,连用3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复苏周期移植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类型、子宫粘膜下血流参数、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移植前厚度及内膜类型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中,观察组阻力指数(RI)及波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补肾法对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FET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脱落2例)予常规人工周期方案干预,治疗组29例(脱落11例)于FET周期前1个月开始服用健脾补肾疏肝中药,FET周期加用常规人工周期方案干预。比较2组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血流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2组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 0. 05),子宫内膜血流优于对照组(P 0. 05),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子宫内膜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68. 97%,对照组临床妊娠率55. 26%,2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补肾疏肝中药能改善FET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胚胎着床,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7,(3):534-536
目的:评价补肾调轴方改善IVF-ET移植失败者或因子宫内膜薄而中断移植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行IVF-ET移植失败的患者和因子宫内膜薄而取消移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补肾调轴方颗粒进行治疗,记录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移植周期排卵日子宫内膜形态类型、种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类型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类型以及血流灌注类型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调轴方能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和血流灌注类型,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胚胎的着床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肾抗雄方对PCOS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PCOS不孕症子宫内膜生长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益肾抗雄方+CC)、对照组(戊酸雌二醇+CC),应用经阴道B超测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结果:治疗组的排卵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临床妊娠率为60%,较对照组(31.72%)显著增多(P0.05)。治疗组A型内膜比例为83.6%,平均内膜厚度为9.23±1.35mm。对照组A型比例为52.6%,平均内膜厚度为8.56±1.15 mm。两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益肾抗雄方能提高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胚胎着床增加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调经助孕丸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100例有自然流产史者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自拟调经助孕丸,连续服5个月经周期以上,每月服20 d,经期停药,期间避孕,治疗前后(排卵日)用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统计妊娠情况。结果:在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螺旋动脉PI、RI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成功率77%。结论:调经助孕丸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胚胎着床,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不孕症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15%。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发展给成千上万的不孕症妇女带来了福音。其中,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是普遍应用的重要方法之一。30多年来,尽管IVF—ET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妊娠率却仅有28%左右。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胚泡着床障碍是导致IVF—ET妊娠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又是阻碍胚泡着床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容受性【1】是指子宫内膜处于一种允许囊胚黏附、穿透并植入而导致胚胎着床的状态,是保证受精卵着床、胎儿和胎盘正常发育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中医的不断发展,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将愈加深入和广泛,届时,中医药学将会为人类生殖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着床的关键,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使内膜、胚胎趋于同步是近年来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中医药可从形态学、超声学、激素及受体表达、分子生物水平和基因水平等多个方面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丰富胞饮突的表达、改善子宫动脉血流、提高雌孕激素受体的敏感性、调整相关因子和基因的表达中发挥了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再次提出了生育要求,但从整体上看临床妊娠率偏低。导致低妊娠率、高流产率的原因很多,其中子宫内膜因素(内膜厚度、形态、类型、血流分型及子宫动脉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等)导致着床失败约占2/3,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为胚胎着床及成功妊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内膜的血流状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总结姜丽娟教授运用中医药调节子宫内膜血流状态的经验,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薄型子宫内膜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症及辅助生殖技术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内膜偏薄可使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进而导致胚胎着床失败。临床中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补充雌激素、改善子宫内膜血供、促进内膜细胞再生等,具有一定的成效。近年中医外治法在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可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该文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针灸、穴位刺激、宫腔灌注、腔内理疗、中药灌肠等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中医外治法在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评价,并观察中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EMs不孕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于IVF-ET胚胎移植前连续服用中药3个月;对照组20例,不予药物治疗。并以3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于窗口期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布类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EMs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中药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亦无明显变化(均P0.05);EMs不孕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PI)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Ⅰ型血流分布约23.33%(7/30),对照组Ⅰ型血流分布占25.00%(5/20),正常组为66.67%(20/30),明显高于EMs不孕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RI、P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Ⅰ型分布提高至60.00%(18/30)。治疗组正常妊娠率约46.67%(14/30),对照组正常妊娠率为30.00%(6/20)。结论 EMs可能影响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中药治疗可提高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IVF-ET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