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宁凝胶在食管癌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减轻术前留置胃管给食管癌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 将90例需择期手术前置胃管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置管前5min先滴2滴利宁凝胶于置管侧鼻孔内,然后将剩余胶浆含于咽喉部半分钟再慢慢咽下,5min后由操作者按常规方法将胃管置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时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例数,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置管主观感受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置管过程无严重恶心、呕吐现象,一次成功率高,无疼痛及恐惧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利宁凝胶可明显减轻患者留置胃管的痛苦反应,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而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
邓慧珍 《全科护理》2016,(28):2976-2977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在胆道疾病病人手术前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胆道疾病手术需留置胃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留置法,观察组在留置胃管前先予达克罗宁胶浆8滴~10滴从鼻部滴入,然后以8mL达克罗宁胶浆含服并涂抹胃管前端。比较两组呛咳、恶心、呕吐发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按照Koicaba舒适状况量表对病人留置胃管前后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呛咳、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置管后舒适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留置胃管应用达克罗宁胶浆可以减轻病人不适反应,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刘莉  辛明珠  郑赛凤  张慧珍 《护理研究》2007,21(35):3271-3272
[目的]减轻食管癌病人术前留置胃管的痛苦,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方法]将60例需手术前置胃管的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插管前5min先滴2滴胃镜润滑止痛胶于置管侧鼻孔,然后将剩余润滑止痛胶含于咽喉部片刻再慢慢咽下,5min后由操作者按常规方法将胃管置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观察两组病人置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情况、一次置管成功率、病人置管主观感受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置管过程无严重恶心、呕吐现象,无恐惧感,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管前后实验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润滑止痛胶可明显减轻置管病人的痛苦反应,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轻食管癌病人术前留置胃管的痛苦,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方法]将60例需手术前置胃管的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插管前5min先滴2滴胃镜润滑止痛胶于置管侧鼻孔,然后将剩余润滑止痛胶含于咽喉部片刻再慢慢咽下,5min后由操作者按常规方法将胃管置入;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观察两组病人置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情况、一次置管成功率、病人置管主观感受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置管过程无严重恶心、呕吐现象,无恐惧感,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置管前后实验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润滑止痛胶可明显减轻置管病人的痛苦反应,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利多卡因局麻咽喉部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科室需要留置胃管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实验组在留置胃管前应用利多卡因局麻咽喉部后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一次置管成功率,恶心和呕吐、咽喉疼痛及自行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恶心和呕吐、咽喉疼痛及自行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留置胃管前应用利多卡因局麻咽喉部后进行置管,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球麻痹舌后坠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提高留置胃管的成功率.方法将78例病人随机分2组,对照组35例,采用16号硅胶胃管按常规留置胃管.实验组43例,采用12号带导丝的鼻胃肠管留置胃管并在置管过程中改变卧位.结果对照组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为57.1%,留置胃管平均用时(19.9±7.9)min,实验组留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为97.6%,平均用时(13.5±3.6)min.结论采用12号带导丝的鼻胃肠管,改变卧住的方法,可提高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舌后坠病人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顾琴  余蓉 《华西医学》2008,23(1):155-156
目的:比较常规鼻胃管置入法与鼻咽部局部喷雾麻醉后置胃管法对喉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需要安置胃管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行鼻咽部喷雾麻醉,对照组按常规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流泪、恶心、呕吐、咳嗽反应,一次成功率及插管所需要时间、插入中暂停次数。结果:实验组一次成功率高,患者反应轻,插管所需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常规置胃管常因病员难受而中途暂停置管,实验组置胃管前先作鼻咽部局部喷雾麻醉,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插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插管过程中因病员难受暂停次数也明显减少,使临床护理工作时间缩短,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留置胃管方法 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需留置胃管的清醒病人2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26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按常规基础护理操作步骤留置胃管;实验组留置胃管时胃管前端通过咽喉部后即叮嘱病人不做吞咽动作,而做深呼吸动作.比较2组病人的插管成功率、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2组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实验组留置胃管比对照组成功率高,刺激性反应低,病人痛苦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求一种操作简单、对患者刺激少、减轻胃管插管中不良反应的理想方法。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三组,A组按常规法置胃管,B组用利多卡因喷喉法,C组用2%利多卡因5ml+生理盐水5ml为1:1浓度雾化吸入法,其余操作与常规法进行比较,观察使用不同的方法在插管前后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及恶心呕吐程度、成功率。结果A组轻度恶心呕吐10例,中度恶心呕吐8例,重度恶心呕吐6例;B组轻度恶心呕吐9例,中度恶心呕吐6例,重度恶心呕吐5例;C组轻度恶心呕吐5例,中度恶心呕吐1例,无重度恶心呕吐;A组成功率72%,B组80%,C组96%;平均操作时间分别是5.3min、3.8min、1.5min。结论使用利多乍因雾化吸入能减轻胃管插管的不良反应及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方法的改良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5例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在留置胃管前口服石蜡油10 ml及吞咽液体的新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和主观评价。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对留置胃管过程的差评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留置胃管的方法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导丝引导留置胃管的应用体会。方法:分别采用常规胃管置管和导丝引导留置胃管对56例患者进行比较,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丝引导留置胃管较常规胃管置管一次成功率高,置管平均时间短,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结论:导丝引导留置胃管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减少了留置胃管操作的时间,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在昏迷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人工气道的100例住院昏迷患者按留置胃管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去枕头后仰体位留置胃管;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置管法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为昏迷人工气道患者置胃管,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不良反应轻,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口腔手术患者留置胃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口腔手术患者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将口腔癌手术后需留置胃管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采用知识、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在有效应对恶心、护患协调互动、一次置管成功方面高于对照组(P<0.01),在紧张恐惧、留管期不适、自行拔管方面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留置胃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恐惧,缓解留管不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氧雾化吸入减轻留置胃管病人咽喉不适临床效果。方法 将148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4例)。观察组病人进行高氧雾化吸入。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记录两组病人发生咽部不适例数。结果 观察组发生咽痛、声嘶、吞咽困难、咽部溃疡等咽喉不适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氧雾...  相似文献   

15.
雾化吸入改善留置胃管患者咽喉部不适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对于肠梗阻患者是一项基础的治疗措施[1],而患者留置胃管后会出现咽喉部干燥、疼痛、痰多、声音嘶哑、口腔溃疡等.有研究表明[2]99%的患者感觉鼻咽部不适,14%的患者自行拔出胃管,其主要原因是不舒适.重置胃管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影响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病情的康复.为了减轻不适感,减少自拔胃管的发生,本科对留置胃管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雾化吸入,以改善咽喉部不适,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式插胃管法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科室需要行胃肠手术留置胃管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实验组在置管前用2%的利多卡因局麻咽喉后采用屏气法插胃管,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及自行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适反应及自行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清醒能配合患者置胃管时用2%的利多卡因局麻咽喉后采用屏气法插胃管,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体现了"以人为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启飞  邓爱平 《全科护理》2012,10(15):1367-1368
[目的]探讨经鼻腔置入胃管困难及禁止经鼻腔置入胃管者,采取经口腔置入胃管后固定于口咽通气管,并进行长期管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例经鼻腔置入胃管困难及3例禁止经鼻腔置入胃管者,采取放置口咽通气管后经口腔置入胃管,证实其在胃内后固定于口咽通气管末端,并进行长期管饲。[结果]7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留置胃管5d~17d,无意外脱管。[结论]经鼻腔置入胃管困难及禁止经鼻腔置入胃管者,采取经口腔置入胃管,置管成功率高,并可长期留置,降低了护理工作量,保证了管饲营养的及时供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常规雾化液中加入利多卡因减轻患者留置胃管后各种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观察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的治疗组与常规雾化吸入的对照组在雾化吸入前后留置胃管不良反应的缓解情况.结果 雾化吸入后观察20 min,治疗组咽喉疼痛、恶心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状完全缓解及明显改善的比例远远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治疗咽喉部疼痛及恶心症状方面更为突出.结论 留置胃管后应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可明显减轻和缓解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ICU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胃管的方法。方法12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组)和研究组(在镇静状态下利用导丝引导留置胃管组)各60例,观察并比较置管1次成功率,置管前后的MAP、HR、SpO2、Paw和置管过程中发生的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置管1次成功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8.3%(P<0.01),而且置管前后的MAP、HR、SpO2、Paw波动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未出现呛咳、恶心、呕吐。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在镇静状态下利用导丝引导留置胃管1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改良皮-罗序列征气道狭窄患儿留置胃管的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 选取皮-罗序列征患儿81例,观察组52例采用改良后的胃管留置方法,置管过程中将患儿头向后仰呈轻度仰伸位并偏向一侧,向前抬起下颌,解除了舌后坠及气道堵塞,进行置管;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的胃管留置方法。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0.7%与27.5%, 胃管盘曲发生率分别为3.8%与44.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窒息1.9%、恶心/呕吐7.6%、无黏膜出血发生,对照组为窒息24.1%、恶心/呕吐51.7%、黏膜出血10.3%;置管时间观察组为3(2,4.75)min,对照组为10(7.5,1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留置胃管法可以提高皮-罗序列征患儿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患 儿在置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