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4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动脉正常解剖和变异的显示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305例患者行肝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准直宽度0.625mm、螺距0.984,标准重建。成像方法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以Michels分型观察肝动脉的解剖与变异类型。结果:305例患者中,肝脏肿瘤190例,其他115例。Michels分型Ⅰ型255例,Ⅱ型30例,Ⅲ型19例,Ⅴ型1例。其中50例肝脏肿瘤患者的DSA表现与CTA对照,肝动脉解剖及变异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能够准确的显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并能明确肿瘤血管异位侧支来源,对临床手术、介入治疗及肝脏移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MSCT血管成像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动脉解剖变异诊断的准确性.方法:430例肝移植患者,均于术前行3期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积(VR)技术行肝动脉血管成像.根据Michels分型对肝动脉解剖进行分型.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均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30例患者中MichelsⅠ型316例(73.49%),肝动脉解剖变异114例(26.51%),其中MichelsⅡ型20例(4.65%),Ⅲ型48例(11.16%),V型2例(0.47%),Ⅵ型3例(0.70%),Ⅷ型1例(0.23%),Ⅸ型4例(0.93%).另外36例肝动脉变异难以包括在Michels分型中,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显示所有血管成像诊断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病例均与手术结果相符,但在诊断为正常型的病例中3例手术结果显示存在迷走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对肝动脉解剖结构及变异进行准确的判断,应作为相关手术前肝动脉检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国人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分型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 )显示肝动脉解剖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分析 160例国人肝动脉的CT血管造影 ,并与DSA( 2 4例 )或手术 ( 12例 )结果进行对照 ,所有病例均在MX 80 0 0型 4层螺旋CT机上进行。动脉期层厚为 3 .2mm ,重建间隔为 1.6mm ,螺距为 1.2 5 ,延迟时间 2 5s ,对比剂用量以 1.5ml/kg计算。评价 160例CT血管造影中肝动脉的显示分支的级别以及起源部位 ,并根据Michels分型进行分类。结果 :正常肝动脉解剖占 67.5 %,肝动脉解剖变异占 3 2 .5 %。 3 6例有DSA或手术结果者 ,MSCTA显示肝动脉解剖的诊断符合率为97.2 %。结论 :CT血管造影在显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方面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有望应用于介入、手术以及肝移植术前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本研究采用64层螺旋CT高分辨力腹部CTA来确定各种肝动脉变异的发生率。对经64层螺旋CT腹部CTA检查的250例连续病例进行评估。由2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动脉期的影像。根据Michels分类法对影像解剖所见进行分组。34%的病例中观察到了肝动脉的解剖变异。最常见的变异类型为Michels III型  相似文献   

5.
唐敏  杨尚文  王磊  何健  杨献峰  朱斌   《放射学实践》2013,28(4):436-439
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及肝脏CT诊断辅助分析系统对肝血管进行三维解读,观察分析肝血管的解剖和变异。方法:搜集200例行上腹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无改变血管解剖结构的疾病检查者。利用IQQA-Liver肝脏CT解读软件对肝血管进行三维定量分析、显示及分支标记,并对血管解剖和变异进行分析。结果:IQQA-Liver分割及标记血管耗时短,且个体化血管3D定量模型形态逼真,立体感强,真实反映了肝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变异。正常肝动脉解剖134例(67%),变异肝动脉66例(33%)。正常门静脉解剖143例(71.5%),解剖变异57例(28.5%)。肝中、肝左静脉合并汇入下腔静脉148例(74%)。直径>3mm右后下肝静脉的显示率为36.5%(73/200)。结论:IQQA-Liver三维定量分析及成像可真实反映肝血管的形态结构,为肝脏的虚拟手术设计提供了可实时交互的血管解剖变异各种3D模型,为上腹部脏器介入治疗提供了活体解剖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潜在供肝血管系统评估的临床运用及价值。方法:对连续108例潜在右半肝供体行3期CT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根据所有原始图像和重组图像进行供肝的血管变异分型,肝动脉、门静脉以及肝静脉系统分别进行Michels分型、Akgul分型及Nakamura分型。对其中45例行右半肝切除的供体的肝血管变异分型与术中发现进行比较。结果:108例潜在供体的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系统在MSCT上均显示清晰。根据肝动脉Michels分型,Ⅰ型有64例(59.3%),Ⅱ型9例(8.3%),Ⅲ型13例(12.0%),Ⅳ型4例(3.7%),Ⅴ型11例(10.2%),Ⅵ型3例(2.8%),Ⅷ型和Ⅸ型各2例(1.9%)。根据门静脉Akgul分型,A型有87例(80.6%),B型有15例(13.9%),C型4例(3.7%),E型3例(2.8%)。根据肝静脉Nakamura分型,Ⅰ型有73例(67.6%),Ⅱ型24例(22.2%),Ⅲ型11例(10.2%)。45例进行手术的供体的术前CT血管分型结果与术中发现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良好地显示潜在供肝的血管系统,对活体肝移植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探讨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肾血管成像资料,观察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并进行分型.结果: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发生率为7.2%(36/500),包括Ⅰ型(主动脉后左肾静脉)15例.Ⅱ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17例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移植受体术前血管结构评价及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 对32例拟行肝移植的患者行三期血管成像扫描,重建方法为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对获得的血管图像结合轴位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32例肝病患者中,无腹腔干1例,腹腔干硬化斑块致其狭窄3例,脾动脉增粗迂曲12例,脾动脉瘤2例,肝动脉(HA)变异7例;肝外门静脉(PV)栓塞3例,肝内门静脉栓塞2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例,肝内外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多发栓塞1例;32例中,肝静脉(HV)成像有诊断价值25例,其中下组肝静脉1例,HV显影差7例;32例中,显示正常下腔静脉30例,1例下腔静脉肝内段癌栓,1例下腔静脉内癌栓达右心房入口;32例肝病患者中,24例成功行肝移植,8例不适合移植手术,其中肝内癌瘤结节直径总和>8 cm者3例,多发广泛栓子1例,肝外转移4例(其中包括1例肝内癌瘤结节直径总和>8 cm者),1例MichelsⅧ型肝固有动脉纤细,直径<3 mm.结论 64排螺旋CT三期血管成像可准确、全面显示肝脏血管的结构变化,对筛选适宜手术的病例和对手术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造影对肝移植受体术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冬梅  边杰  张喜友 《放射学实践》2004,19(11):825-82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对肝移植受体的术前评估。方法 :对临床上拟为肝移植受体的80例患者用容积再现 (VR)法进行双期CT血管重建 ,观察腹腔动脉干及其分支 (肝总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血栓及侧支循环血管 ,依据Michels标准进行肝动脉解剖分型 ,与Michels的 2 0 0例尸体解剖结果间的差异进行 χ2 检验。 16例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MSCTA图像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SCTA清晰显示了 80例患者的肝动脉和门脉系血管结构 ,其中 62例 (77.5 % )肝动脉解剖为常见型 ,18例 (2 2 .5 % )肝动脉解剖为变异型 ,此结果和Michels的结果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5例显示门静脉血栓 ,6例显示腹腔干狭窄 ,2例显示脾动脉瘤 ,2例显示肝动脉细小。 16例肝移植术受体的血管结构术前得到很好的显示。结论 :MSCTA作为无创性的检查方法 ,在血管方面能为肝移植受体提供综合的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解剖变异名目繁多,随着肝肿瘤介入治疗、肝脏部分切除术以及日益成熟的肝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正确认识肝动脉解剖变异至关重要.而DSA、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彩色多普勒等影像学新技术的发展,又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影像科及外科医生有必要进一步认识肝动脉解剖变异,优选影像学手段进行肝动脉解剖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