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蒋健 《吉林医学》2014,(5):920-921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21例根管治疗的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根管治疗方法、根充情况、根尖周情况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无病史、根尖周情况、根充情况与其疗效相关,其余因素均无明显关系。结论:以前无相关病史、根尖周情况较好、根充时恰当填充的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王丹  王霞  蒋卫东  张艳霞 《医学综述》2009,15(22):3515-3517
目的评价老年人一次法根管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门诊需要做根管治疗的162例老年患者的178颗牙行根管治疗术一次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性别、根管情况、治疗史、瘘道、术前牙髓情况、术前尖周病变、根管充填质量、牙体修复情况及术后反应进行详细记录,术后2年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2年随访,治愈率为74%。回归分析表明,无尖周病变,适充及牙体修复完好的患牙比术前有尖周病变、欠充及根充物暴露的患牙治愈率高。结论老年患者可采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术前无根尖周病变、适充、牙体修复完好的的患牙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吴国聪 《中国医疗前沿》2013,(2):81+32-81,32
目的探讨初次根管治疗术后远期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初次根管治疗且有完整2年复诊资料的患者220例,复诊中189例愈合(愈合组),31例病变(病变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牙位、牙根情况、牙髓活力、根尖周病变等情况,分析上述因素对初次根管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结果病变组中牙髓无活力(OR=4.53,95%CI:1.67-12.30,P=0.001)、根尖周病变(OR=2.35,95%CI:1.09-5.10,P=0.03)发生率明显高于愈合组。结论牙髓活力和根尖周病变是影响初次根管治疗术后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行配制的改良根充糊剂行根管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围炎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56例,180颗慢性根尖周转炎患牙常规开髓,清理扩大根管,采用自行配制的改良式复方根充糊剂行根管充填术。并与46例,62颗慢性根尖周围炎患牙和常规根充剂行根管充填术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8年随访,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4%。两者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x^2=13.28,P〈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在牙髓病与根尖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远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98例牙髓病与根尖周病患者(207颗患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99例患者(105颗患牙)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99例患者(102颗患牙)行常规分次根管治疗.对2组患者术后1周内的患牙疼痛程度及术后6个月、1年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术后1周内试验组患者疼痛发生率(24.76%)稍高于对照组(21.57%),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后6个月、1年的治疗成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牙髓病与根尖周病,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分次根管治疗疗效相当,但一次性根管治疗耗时较短且能够避免因反复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根管预备时发生根管内机用镍钛器械折断不能取出情况的病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根充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发生根管内器械折断的病例84例,其中用旁路充填法根充36例,不能建立旁路而直接在折断器械冠方根充者48例,正常根管治疗病例50例,每6 月摄片观察,连续观察3年.咬合轻度不适或有明显的自发痛和咬合痛以及出现瘘管,X线片检查根尖周透射区未见缩小或原根尖周无异常者出现透射区,视为失败.结果 正常治疗组失败6例,成功率88.0%.根尖部器械折断继续根管治疗旁路根充组成功率为83.3%,冠方根充组成功率为62.5%.正常根充组与旁路根充组间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两两之间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管内器械折断可继续根管治疗,如能在折断器械与根管壁之间建立旁路进行根充则疗效不受影响,单纯冠方充填远期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乳牙牙髓及根尖周病变,最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根管治疗术[1].由于乳牙发育过程及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因而不同牙位其治疗效果有所不同,为了探讨根充效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我们对125个根管治疗后的患牙动态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分析判断不同牙位的根充效果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无机三氧化聚合物(MTA)根尖部位封闭治疗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112例患者128颗患有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完成根管预备及根管消毒后,实验组将MTA充填于根尖部,厚约3-5mm,硬固后对根管中上部行根管糊剂加牙胶尖侧压充填.对照组按常规作根管糊剂加牙胶侧压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周疼痛情况及1年后疗效.结果 根充后1周实验组疼痛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复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2.64%、78.33%.结论 MTA根尖封闭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效果明显,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管治疗是保留患牙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阐述根管治疗与类别、年龄、病因、症状等不同因素与完成根充的成败关系;方法:通过X光片了解根尖病变情况及根管走向,高速牙钻打开髓腔,根管拔髓扩大棉捻清洗根管,用牙胶尖加碘仿糊剂充填;结果:根管治疗对不同年龄、有无症状根充与治疗效果有很大差异,而对患牙类别、病因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的根管治疗,是保留牙齿,治疗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赵军 《吉林医学》2009,30(17):1939-1940
目的:探讨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根管治疗失败病例125例,分析根管治疗失败患牙146颗。记录主诉、临床表现和根尖周X线检查。分析根管治疗失败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25例146颗患牙,欠填84颗,恰填27颗,超填35颗。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根管内的再次感染,主要是技术原因,患牙根尖周病变程度、根管解剖结构、牙体充填或修复的质量也可对根管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原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探讨牙齿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原因. 方法 对266例患者315颗行根管治疗的患牙发生疼痛的原因进行临床总结分析. 结果 47颗(15%)发生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结果发现其中死髓牙、后牙、根尖阴影小的牙及根管预备时器械超出根尖孔发生疼痛的比例较高. 结论 与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有牙髓坏死、牙位、根尖阴影和疼痛史等,确切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根管治疗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根管急症发生的原因,从而进行策略研究.结果: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为12.1%,其中在年龄、牙位、牙髓情况和根尖情况的影响下,根管治疗急症发生率较高.结论: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与年龄、牙位、牙髓情况和根尖情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严格遵守操作原则,提高操作水平是减少和预防急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根尖倒充术治疗常规根管治疗无法治愈的根尖周病,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通过常规根管治疗术无法处理或疗效不佳的根尖周病患牙50 颗行根尖倒充术,根据术后X 线片判断即刻充填效果.术后2 年复查,根据患者感受、临床检查和X 线片结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共有45 颗患牙进行了疗效观察,成功率为80%(36 颗),失败率20%(9 颗).结论:对常规根管治疗疗效不佳的患牙采用根尖倒充术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李坤 《中外医疗》2013,32(1):42+44-42,44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口腔科124例(132颗患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分析根管充填的质量,通过对治疗后患者的跟踪回访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32颗患牙中,恰填96颗患牙,恰填率为72.73%,欠填19颗患牙,欠填率为14.39%,超填17颗患牙,超填率为12.88%。根据跟踪随访情况,1年后根管治疗的失败例数为15例,失败率为11.36%。结论根管治疗在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Vitapex糊剂与传统根充糊剂治疗牙髓根尖周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牙髓根尖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管治疗后分别给予Vitapex糊剂和传统根充糊剂进行填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情况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8.57%较对照组患者65.71%显著提高,但疼痛率为74.29%较对照组患者85.71%显著降低,且对治疗服务于效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糊剂较传统根充糊剂治疗牙髓根尖周病临床疗效高,患者术后疼痛感低,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服务及效果的满意度,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理想根充糊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口腔门诊选取87例患者,根管经过术后一次性根充治疗,通过术后疼痛功能及X线检查和诊治次数的情况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 1周后牙齿功能恢复,瘘管消失,1个月后X线片示根尖周稀疏区消失,根尖病变减少或消失,3例失败牙经再次治疗后治愈,成功率为96%.结论 用氧化锌碘仿糊剂一次性根充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复诊次数少,疗程短,疗效较为满意.同时节约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根管治疗对口腔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34例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组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给予口腔根管治疗手段,对比两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相比,观察组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的恢复天数比较短,临床治愈率比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较高.此外,在疼痛感受方面,观察组的患者疼痛指数较低,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空腔根管治疗在牙口腔牙髓以及根尖周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疾病期间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治疗期间的疼痛感,因此,可以应用到相关的牙齿、针尖、牙髓疾病的治疗中去.  相似文献   

18.
151例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曲波 《华夏医学》2005,18(3):336-338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41例根管治疗术中出现疼痛的151例患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牙的牙位、病变情况、疼痛程度、根尖周破坏范围及术者的治疗操作等因素。结果: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为16.05%,多为后牙,无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发生率最高,根尖周阴影小于2.5mm的患牙发生率较高,30岁以上组的疼痛程度较严重。结论: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主要与术者的治疗操作有关,在根管治疗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9.
三种根充糊剂治疗牙根尖周病的疗效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根充糊剂在牙根尖周病治疗中的综合效果,并加以比较,以为治疗方式的选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135例牙根尖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碧兰糊剂组45例,AH-plus糊剂组45例和Vitapex糊剂组45例,后将三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A组及B组的24、、7d的疼痛情况均优于C组,患者满意率也高于C组,而远期疗效中A组的情况明显优于B组及C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B组及C组,P均〈0.05。结论:在牙根尖周病中采用碧兰糊剂和AH-plus糊剂效果较为明显,尤其是碧兰糊剂效果更为卓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是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坏死物质,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根管,消除对根尖周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及促进根管病变愈合.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疗最后一步,根管充填后近期的疼痛和肿胀以及远期临床疗效是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传统的根管充填采用牙胶尖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钙维它(Cavital)根管糊剂在临床使用后,发现术后反应有所减少,远期效果较显著.本实验对诊断为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随机使用2种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比较根管充填后近期疼痛及肿胀发生情况,以及对远期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