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具有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养胃汤加减,对照组服用抗癌平丸.连续治疗3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包括临床和病理疗效).结果: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镜结果比较,治疗组胃镜下粘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病理结果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理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66.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在其理论指导下组成的养胃汤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
任敬丽  靳新立  耿晓莉 《河南中医》2012,32(10):1327-1328
目的:观察香砂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予西沙必利及胃必治口服治疗,治疗组予自拟香砂养胃汤治疗,两组均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箱灸联合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给予艾箱灸配合中药汤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配合中药汤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结果: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48%,对照组8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镜病理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76.92%,对照组74.1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箱灸配合健脾益气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艾箱灸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治疗本病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栋林  张福平 《河北中医》2012,34(2):174-176
目的观察益气消痞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应用自拟益气消痞汤治疗,对照组80例应用摩罗丹治疗,2组均5周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胃镜及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变化,以及主要症状积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2组患者除胃脘痞胀外其他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喜暖喜按、饮食减少、嗳气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消痞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逆转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萎缩等病理组织学分级,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益气消痞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应用自拟益气消痞汤治疗,对照组80例应用摩罗丹治疗,2组均5周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胃镜及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变化,以及主要症状积分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2组患者除胃脘痞胀外其他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喜暖喜按、饮食减少、嗳气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消痞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逆转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萎缩等病理组织学分级,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健脾和胃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胃复春片口服治疗,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71.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健脾益胃方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及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内镜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80.00%;治疗组、对照组内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和66.67%。结论健脾益胃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并设西药治疗30例为对照组。3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 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芪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参芪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30d为1疗程,间歇1w后再服用30d。[结果]痊愈19例(35.19%),显效31例(57.40%),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59%。[结论]参芪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灵芝蛋壳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脾胃虚弱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灵芝蛋壳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3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2例,痊愈率为65.2%,总有效率高达95.7%;对照组临床痊愈21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9例,痊愈率为45.7%,总有效率为80.4%。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灵芝蛋壳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比采用西药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2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和聚卡波非钙治疗。结果治疗组腹痛、便秘及其他伴随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3.55%)显著优于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疗效确切,优于一般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辨证为脾胃虚弱型的妊娠恶阻患者采用中药理中汤加味治疗。结果:经1~2个疗程治疗,痊愈4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寇媛  闻新丽  薛峰 《陕西中医》2021,(9):1233-1235,1298
目的:观察养胃清热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病理表现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AG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给予养胃清热化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97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表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26%高于对照组8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改善方面,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养胃清热化瘀汤治疗CAG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奥美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渍疡的疗效。方法:观察组用补中益气汤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后用补中益气汤联合奥关拉唑巩固治疗7周;对照组口服奥关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1周后用奥美拉唑巩固治疗7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复发率11.5%;对照组总有效率89-2%,复发率41%。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可有效防止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15.
王会  刘春倩 《陕西中医》2021,(4):470-473
目的:观察健脾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炒白术的健脾益胃作用机制。方法:将203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1)以奥美拉唑(或雷尼替丁)、甲硝唑、阿莫西林和胶态铋制剂三联或四联用药,研究组(n=102)采用口服以炒白术为主的健脾养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消化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06%与78.22%)。研究组患者的胃肠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和外周血中抗炎因子TGF-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促炎因子IL-1β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炒白术为主的健脾养胃汤具有独特的健脾益胃功效,可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轻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加益气疏肝养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用针刺加益气疏肝养胃汤加减治疗,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48%。结论:针剌加益气疏肝养胃汤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逐瘀降浊汤治疗气虚兼痰瘀互结型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以益气逐瘀降浊汤和复方丹参片治疗6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胸痹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66.6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逐瘀降浊汤治疗胸痹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脾胃虚弱型CA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和灸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通过对中医证候、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善情况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三个方面评估两组之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脾胃虚弱型CAG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汤剂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汤剂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地奥司明片治疗。[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6.6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汤剂治疗肛门坠胀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