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应芙蓉  金宣辰  曾靖 《浙江医学》2024,46(9):926-931,937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脏组织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234例(NAFLD组),其中NASH患者126例(NASH组)和单纯的肝脂肪变性(NAFL)患者108例(NAFL组)。另择同期本院10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NASH组、NAFL组及对照组血清NGAL水平;分析NAFLD组患者血清NGAL水平与肝脏组织病理特征的相关性、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NGAL水平对NASH的诊断效能。结果NASH组和NAFL组的血清NGA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NASH组又高于NAFL组(P<0.05)。NASH组患者肝脏组织在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小叶内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方面与NAF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无论是NASH组患者还是NAFL组患者,血清NGAL水平与肝脏组织脂肪变性评分、气球样改变评分、小叶内炎症评分、纤维化分级和NAFLD活动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高血清NGAL水平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GAL水平诊断NASH的AUC为0.998,特异度为1.000,灵敏度为0.960,最佳截断值为49.23g/mL,血清NGAL水平对NASH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NAFLD患者血清NGAL表达上调,且进展至NASH的患者血清NGAL水平更高,其对NASH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及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60例NAFLD患者(NAFLD组),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0例(NAFL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30例(NASH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IL-8、TNF—α的水平;常规方法检测ALT、AST、TG、TC的水平。结果NAFLD组、NASH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IL-8、TNF—α、ALT、AST、TG、TC水平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NAFL组与对照组及NASH组与NAFL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IL-18、IL-8、TNF—α水平随肝细胞受损程度加重而增加,并与ALT、TG水平呈正相关。IL-18是T细胞介导肝损伤的必须媒介,TNF-α是介导肝损伤的主要因子。血清IL-18、IL-8、TNF-α浓度的高低可用于判断NAFLD患者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及监测疾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酒精性脂肪肝(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模型大鼠肝脏脂质(肝脂)及血脂等指标的异同。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FL组和NAFL组,10周造模成功,制备病理切片,测定各组血脂、酶学等指标,制备肝匀浆测定肝脏脂质含量。结果:NAFL组大鼠部分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AFL组出现大泡状脂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L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BIL)及肝脏TG、TC显著升高(P<0.01);NAFL组血清TG、TC、LDL、BIL、ALT及肝脏T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L组与NAFL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L组血清TG、AST及肝脏TG、TC显著高于NAFL组(P<0.01)。结论:相同的实验周期内,AFL模型大鼠血清TG及肝脏脂质升高比NAFL模型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视黄醇结合蛋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清视黄素结合蛋白4(RBP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体检的人员中随机选取68例NAFLD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中非NAFLD者6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生化指标、血压以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RBP4与收缩压、舒张压、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对RBP4与NAFL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BMI、TC、TG、LDL-C、ALT、GGT、RBP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收缩压、舒张压,FBG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可知,RBP4水平与BMI、TC、LDL-C、GGT、ALT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且与GGT、TC、ALT具有密切相关性(P<0.05);经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发现,RBP4与NAFLD呈正相关且是NAFLD唯一的独立变量因子。结论血清RBP4与NAFLD具有密切相关性,可作为检测、判断NAFL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生理盐水处理组(模型组)及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组),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乌司他丁组大鼠腹腔内注射含乌司他丁(4×104 IU/kg)的生理盐水2 mL,于第8周处死大鼠,取肝组织用于病理组织学观察及脂肪沉积评价;取血备于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ALT 及AS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证实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成功.乌司他丁治疗组大鼠血清TG、TC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血清ALT及AST水平介于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ALT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5;AST值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 05;光镜下观察乌司他丁治疗组肝细胞脂肪变较模型组轻.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控制高脂饲养大鼠血脂升高,保护肝脏功能,从而抑制NAFL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细胞角蛋白18(CK 18)的表达及其影响?方法:T2DM患者40例,T2DM并NAFLD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20例?体格检查,测定静脉血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以及血清FFA和CK18,并行肝脏B超检查?结果:① T2DM组的体质指数(BMI)?FPG?FINS?A1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G?ALT?AST?GG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并NAFLD患者的BMI?FPG?FINS?TC?TG?ALT?AST?GGT水平和HOMA-IR均显著高于T2D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② 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FA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2DM并NAFLD组FFA和CK1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与T2DM相比,T2DM并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更加显著,肝细胞的凋亡增加,对于进一步研究T2DM并NAFLD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与糖代谢、脂代谢情况及与胰岛索抵抗(IR)的关系。方法采用对照研究,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组24例,ALT不正常组29例,检测了血糖、胰岛素(空腹)、血脂、身高、体重指数及腰围。结果ALT不正常组与ALT正常组比较,血糖和胰岛素(空腹)明显升高(P〈0.05)。NASH组与NAFL组比较,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下降(P〈0.001),NASH组的HOMA-IR高于NAFL组(P〈0.001)。结论 NAFL转变为NASH同空腹血糖、高胰岛紊血症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9年1598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351例为观察组;单纯慢性乙肝患者124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测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以及HBV-DNA。并对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肝活检分析肝脏炎症程度和肝脏脂肪变分级相关性。结果 (1)慢性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并单纯慢性乙肝组比较,血清BMI、TG、FBG、TC、HOMA-IR、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FINS、AST、ALT,HBV-DNA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中HBeAg阳性136例(38.75%),对照组中HbeAg阳性495例(39.7%),两组HBeAg阳性率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肝脏炎症程度和肝脏脂肪变分级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肝病毒与脂肪变无关,但肝脏炎症程度和肝脏脂肪变分级存在相关性,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ASH)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7例NASH病人(NASH组)、33例非乙醇性单纯性脂肪肝病人(NAFL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IL-6、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PG)水平,并测定收缩压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SH组血清hsCRP、IL-6、ALT、AST、GGT、TC、TG、FPG、BMI和收缩压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3.58~35.70,q=5.30~10.50,P<0.05、0.01);NAFL组血清hsCRP、ALT、 AST、GGT、TC、BMI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q=4.24~6.69,P<0.01).与NAFL组相比,NASH组血清IL-6、ALT、AST、GGT、TG、收缩压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q=2.54~10.46,P<0.05、0.01).结论 血清IL-6及hsCRP在NAS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脂联素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NAFLD患者30例(NAFLD组)及非NAFLD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脂联素在两组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AFLD组患者BMI、ALT、GGT、TG、FINS水平及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血清AST、FB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患者肝活检标本中脂联素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联合多烯磷酯酰胆碱(PPC)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患者肝功能、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PC组和TUDCA组,每组各60例。PPC组给予多烯磷酯酰胆碱治疗;TUDCA组给予TUDCA联合多烯磷酯酰胆碱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肝脏超声脂肪变性评分变化、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血清脂质过氧化指标[过氧化脂质(LPO)、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血清RBP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UDC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PPC组(96.67%vs.8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T、ALT、GGT、肝脏超声脂肪变性评分、TC、TG、LPO、ox-LDL、RBP4水平均降低(P<0.05),且TUDCA组低于PPC组(P<0.05);T-AOC水平均升...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区别,以便于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方法:对经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72例,其中单纯性脂肪肝23例,脂肪性肝炎49例,均进行B超、谷丙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LDL)、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肝功能、血脂、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NASH患者在ALT、LDL、LN、HA上均较NAFL增高,有显著差异,而B超检查阳性率70.8%。结论:B超诊断有一定漏诊率,血清学检查ALT、LDL、LN、HA在l临床诊断NASH上有意义,凡B超提示NAFLD而血清ALT、LDL、LN、HA增高的患者建议行肝穿刺,确诊需肝病理检查,以便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凋亡产生的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18)片段水平的变化。方法 47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患者、89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所有对象的ALT、AST、γ-GT、GLU、TCH、TG、CK-18片段水平,统计分析上述指标组间差异性,Pearson相关分析NAFLD患者CK-18片段与ALT、AST、γ-GT、TCH、TG间相关性。结果 NASH、NAFLD、健康对照组CK-18片段水平分别为168.3±43.2ng/L、128.5±36.7ng/L、85.9±16.7ng/L,NAFLD患者血清CK-18片段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NASH组CK-18片段水平高于NAFLD组,NAFLD患者CK-18片段与ALT、AST、γ-GT、TCH、TG间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473、0.472、0.428、0.017、0.319。结论血清凋亡产生CK-18片段水平可用于NAFLD的诊断及NAFL与NASH的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14.
脂联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间住院的NAFLD患者110例,其中单纯性脂肪肝组58例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组52例;以同期本院查体中心查体健康54例个体作正常对照.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空腹血清脂联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据结果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变量相关性分析用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血清脂联素与NAFLD的相关性.结果: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NASH患者血清脂联素、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均P<0.01),TG、TC、LDL-C均高于正常对照(均P<0.01).NASH组脂联素、HDL-C水平低于单纯性脂肪肝组(均P<0.05),AL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脂肪肝组(P<0.01).NASH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C、TG呈负相关(r=-0.436,P<0.05;r=-0.567,P<0.01),与HDL-C呈正相关(r=0.524,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NAFL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其水平有利于判断NAFLD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Y)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117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HBV感染者,根据血清ALT水平分为血清ALT正常组(ALT≤50U/L,n =60)和ALT增高组(ALT> 50U/L,n=57),比较组间一般资料、生化学指标和肝脏组织学特征的异同.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而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三酰甘油、铁蛋白等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有77%和65%的ALT正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炎症和纤维化,虽然其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轻于ALT增高患者,但25%的患者已达到抗病毒治疗的病理学标准.结论 尽管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总体较ALT升高者轻,但仍有1/4的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有必要行肝活检及时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病理学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不同质谱的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00年至2012年肝移植供肝或肝穿刺、手术切除标本等来源的病理切片报告,根据患者病理诊断及临床资料分为正常组、单纯性脂肪肝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组、NASH-肝纤维化组、NASH-肝癌(hepatocelular carcinoma,HCC)组,共5组,回顾性分析数据完整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正常组20例,单纯脂肪肝组20例,NASH组14例,NASH-肝纤维化组8例,NASH-HCC组8例。结果表明,随着NAFLD疾病谱的进展,各组发生了相应代谢异常和肝脏转氨酶指标的改变。其中,NASH-肝纤维化组(69.2±4.2)岁与NASH-HCC组(71.4±6.4)岁的年龄较其他3组明显增高(P<0.05);NASH组年龄与单纯性脂肪肝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但表现出更高的转氨酶水平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标志,例如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明显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以及r-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明显增加,其中以ALT增加最为显著,NASH组的ALT水平甚至超过了NASH-肝纤维化组和NASH-HCC组;NASH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比例达到了62%。结论:NASH是NAFLD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病变和进展,此时代谢紊乱加重伴有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损伤,胰岛素抵抗可能是NASH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HCY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ALT、AST水平,研究Hcy与后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30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30例患者各组间HCY、ALT、AST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SH血清Hcy水平较NAFL、CG均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NAFL组血清Hcy水平较CG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HCY作为筛查,NAFLD在常规临床诊断中的阳性率可能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菲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患者的代谢紊乱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1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代谢正常无NAFLD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 (1) NAFLD组BM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NAFLD组FPG、2hPG、HbA1c、TC、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无明显差异(P>0.05).(3) NAFLD组ALT、AS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GGT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伴有超重/肥胖、糖、脂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为临床治疗NAFLD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妊高征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水平,探讨RBP4与妊高征的关系。方法妊高征组60例(轻度妊高征组35例、重度妊高征组25例),正常妊娠组35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RBP4,并同时测定其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轻度和重度妊高征组血清RBP4和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妊高征组RBP4和HOMA-IR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4水平升高,可作为妊高征患者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T2DM患者116例,其中合并NAFLD组(68例),未合并NAFLD组(48例).检测两组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颗粒蛋白前体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 (1)T2DM合并NAFLD组与未合并NAFLD组相比,BMI、腰围、臀围、腰臀比、FINS、HOMA-IR、TG、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2)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在T2DM合并NAFLD组显著高于未合并NAFLD组(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BMI、HOMA-IR、TG分别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颗粒蛋白前体、BMI及AL T为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明显升高,高水平的颗粒蛋白前体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成为评估T2DM合并NAFLD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