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现代风湿病学的迅速发展,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认识都在不断深化,治疗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以往认为pSS是罕见病,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依据不同的诊断标准,pSS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0.3%~0.7%,接近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以往发病年龄高峰在40~50岁的女性,而近年来似有年轻化的趋势,而且曾有人总结31例青年pSS的临床特点,发现有67.74%的患者以非口干和/或眼干的腺外受累为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壮族中老年人肺癌流行病学特征,为中老年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甲医院2003~2011年1 179例壮族中老年人肺癌住院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2011年收治的中老年壮族肺癌患者是2003~2005年的5.5倍,男女性别比例为1.85∶1;平均年龄(57.54±0.57)岁,50~59岁年龄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余年龄组;患者中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男性患者吸烟和(或)嗜酒者占98.56%,女性患者无不良生活习惯者占98.31%%;鳞状细胞癌患者占17.72%,腺癌患者占56.23%,其中鳞状细胞癌男女性别比为7.04∶1,腺癌男女性别比为1.53∶1.结论:壮族中老年肺癌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其中鳞状细胞癌与吸烟密切相关.针对其危险因素应采取控烟控酒、改善环境等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膈疝,是急性胸腹外伤中少见而严重的合并损伤。发病率占胸腹部创伤的2.3~4.5%。国内有的报道其发病率还要高。我院病例占同期胸伤住院病人的3.3%。膈肌损伤大多数发生在左侧,因右侧有肝脏作缓冲故发生较少,二者之比为4∶1~8∶1~12∶1不等,甚至左侧高达95%。本文报告的4例,左侧3例,右侧1例。  相似文献   

4.
背景 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SS)以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体损伤为特征,可伴有多系统损伤,现阶段缺乏针对门诊SS患者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和唇腺病理特点相结合的研究.目的 分析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唇腺病理特点,为了解门诊SS患者的疾病特点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收集2020年6月-?2021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行唇腺活检的195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ogren's?syndrome,pSS)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Sjogren's?syndrome,sSS)患者的临床及唇腺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95例中女183例,男12例,年龄20~85(49.7?±?14.0)岁.1)166例pSS患者,血常规示白细胞减低和(或)血小板减低占30.3%,肺、皮肤、神经系统和肾受累分别占23%、16.3%、7.8%和6.6%.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抗SSB抗体阳性分别为98.2%、83.1%、83.1%和34.9%,所有抗SSB抗体阳性的患者抗SSA抗体均阳性.抗AMA-M2、抗nRNP/Sm、抗CENP-B和抗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分别为11.4%、10.2%、8.4%和39.5%.唇腺病理,灶性指数(focus?score,FS)?≥?1占44%,正常占13.9%,SSⅠ度/Ⅰ~?Ⅱ度占29.5%,12.7%为慢性涎腺炎.2)sSS患者29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22例(75.9%),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和大动脉炎分别为2例、2例、2例和1例.抗SSA抗体阳性占58.6%.3)pSS与sSS比较,口干、眼干、猖獗齿、腮腺肿大、Schirmer试验和未刺激唾液流率阳性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pSS患者抗SSA抗体阳性率高于sSS患者(83.1%?vs?58.6%,P=0.002),唇腺病理,pSS患者FS?≥?1较sSS患者增多(44.0%?vs?24.1%,?P=0.045),而SSⅠ度/Ⅰ~Ⅱ度较sSS减少(29.5%?vs?51.7%,P=0.019),正常与慢性涎腺炎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抗SSA抗体阳性和FS?≥?1在pSS组中占比较高,抗SSB抗体阳性一般伴有抗SSA抗体阳性.在SS患者中抗AMA-M2、抗nRNP/Sm和抗CENP-B抗体阳性常见.  相似文献   

5.
张华君  周建刚  丁超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98-1400
目的 了解宜兴市2005-2011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梅毒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4-2011年,宜兴市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34.42%;病例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8.70%;梅毒分期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1.97%,其中隐性梅毒增长速度最快;男女性别比为1.18∶1;发病年龄集中在20~岁、30~岁、40~岁年龄组,其中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30~岁和40~岁组,女性发病集中在20~岁组和30~岁组;职业以农民和工人发病最多.结论 宜兴市梅毒发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高危、重点人群的监测,规范梅毒诊治,以有效遏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回民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回民区2008~2011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病卡信息,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1年手足口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72.5/10万,其中重症17例,死亡1例.男性病例1 169例,女性病例954例,男女性别比为1.2∶1.全区8个办事处均有手足口病例报告,各办事处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7,P<O.05).6~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为0~50岁,以1~5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共1 727例,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81.3%.结论:我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对1~5岁年龄组人群应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谷明莉  孙懿  秦琴  黄元兰  陈孙孝  邓安梅 《广东医学》2012,33(15):2233-2236
目的观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外周血单核源性树突状细胞在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C)刺激下释放干扰素等炎性因子的能力。方法用白细胞介素(IL)-4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从pS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诱导出树突状细胞,并用50μg/mL polyI∶C进行刺激,在刺激后第6、12、24小时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干扰素(IFN)-α、IFN-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IL-8、IL-12和IL-23的浓度,以RT-PCR检测树突状细胞内Toll样受体3(TLR3)分子的表达。结果在polyI∶C作用下,pSS患者单核源性树突状细胞释放IFN-α、IFN-β及TNF-α等因子的能力显著强于来自健康个体的单核源性树突状细胞。虽然pSS患者及健康个体单核源性树突状细胞内TLR3的表达在polyI∶C刺激作用下均随时间逐渐降低,但pSS患者TLR3的降低相对缓慢。结论 pSS患者单核源性树突状细胞对polyI∶C刺激呈现高反应性,且这种高反应性可能与TLR3信号作用异常有关。单核源性树突状细胞的这种特征可能与pSS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关于pSS患者心理状态的相关文献(自建库至2020-01月),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应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Meta分析共18篇英文文献,总样本量为32236人,其中pSS病例组患者6733人,健康对照组25503人.研究组为根据欧盟诊断标准确诊的pSS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人群.焦虑和抑郁的严重程度多采用心理自评量表,如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焦虑白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流行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urvey,depression scale,CES-D)、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rating scal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 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等.pS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的发生率合并效应值为(OR=2.65,95% CI:2.07~3.38,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量表HADS-D评分值(SMD=1.28,95% CI:0.54~2.0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焦虑的发生率合并效应值(OR=2.19,95% CI:1.86~2.57,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量表HADS-A评分值(SMD=1.31,95% CI:0.49~2.1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S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状态比健康对照组更常见且更重.早期识别和适当干预焦虑和抑郁状态,有助于减少其对pSS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肝损伤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并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明确诊断为pSS的149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9例pSS患者中合并肝损伤者17例(11.4%),其中10例(6.7%)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7例(4.7%)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IgG、IgM和γ-球蛋白升高在有肝脏损伤的pSS患者和无肝脏损伤患者中分别占88.2%和50.8%,35.3%和5.3%,94.1%和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粒体M2亚型抗体IgC在肝损伤患者中的阳性率(35.3%)高于无肝损伤患者(1.5%),P〈0.05。导致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OR=1.013,95%CI:0.971~1.058),病程(OR=1.089,95%CI:1.032—1.150),7-球蛋白水平升高(OR=4.021,95%CI:1.246~12.982),线粒体M2亚型抗体IgG阳性(OR=11.82,95%CI:0.005—0.157),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体阳性(OR=101.333,95%CI:12.653~811.560)。结论pSS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较高,IgG、IgM和γ-G升高对预测合并肝损伤有一定意义,患者病程、γ-球蛋白水平及线粒体M2亚型抗体IgG及SSA抗体阳性与肝脏受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0-2014年成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成人麻疹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河南省累计报告麻疹病例4 850例,年均发病率为1.03/10万.其中,成人麻疹670例,占总数的13.81%,年均发病率为0.18/10万,成人发病率波动在0.03/10万~0.38/10万之间,成人麻疹发病率呈周期性波动,不同年份成人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月为季节高峰,占成人病例总数的62.99%;男女之比为1∶1.26,发病以工人、农民和民工为主,占65.67%;发病年龄主要以20~34岁组为主,占63.58%.免疫史不详的有367例,占发病数的54.78%,无免疫史的有237例,占发病数的35.37%.结论 河南省成人麻疹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建议对流动人口集中的企业、村镇实施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政策,同时建议对育龄期妇女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婴幼儿母传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和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发生恶性淋巴瘤(ML)的特点,探讨危险因素.方法 1980年1月至2010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pSS合并ML的患者(pSS/ML)共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未合并ML的pSS患者(pSS/nML)共4485例,随机抽取163例进行比较.结果 (1)17例pSS/ML患者中女14例,男3例;平均年龄(53±13)岁,自发病至确诊pSS(8±9)年,自pSS确诊至ML确诊平均间隔(4±4)年.男女比例、发病年龄、病程与pSS/nM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SS/ML与pSS/nML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有:淋巴结肿大、腮腺肿大和白细胞降低;(3)17例pSS/ML患者,15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B细胞来源14例),1例为霍奇金淋巴瘤(HL),1例为T细胞来源淋巴肉瘤.结论 pSS患者随着病程延长,有腮腺肿大、淋巴结肿大、白细胞降低等表现的更容易合并ML,且以NHL为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1 概述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剧烈头痛;发作时多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率、呼吸增快,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其发病率在欧美国家为10%~15%,中国为0.06%.患病年龄,国外以25~45岁多见,中国以20~45岁多见.男女患者的比例国外为1∶2~3,中国为1∶4.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进一步提高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992年10月-2000年5月住我院的pSS病人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pSS以女性患者明显多见,男性1例,女性31例。首发症状和临床表现中,口、眼干燥发生率最高(首发症状中占81.2%,临床表现中占96.8%)。有肾小管酸中毒临床表现的发生率为28.1%,有明显肺间质病变者3例,占9.3%,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分别是46.8%和25%。并发恶性淋巴瘤者1例,占3.1%。结论:凡在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小管酸中毒、盆血、肺间质病变、血小板减少等,均要考虑pSS可能,而作相应检查,以达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4.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是指髋臼发育障碍导致髋臼对股骨头覆盖不佳,出现生物力学异常,导致股骨头半脱位、脱位;股骨头负重区软骨退变及局灶性坏死;最后出现骨性关节病.1939年,Wiberg提出DDH概念[1],国外文献报道发展中国家DDH发病率为0.15%~2%[2].研究统计显示女性高于男性,比例约为1∶6;单侧多于双侧.我国DDH发病率约为1‰,20%患者有家族史,男女比例为1∶4.75.许多患者在儿童期表现正常,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半脱位,到中青年时期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表现为活动后疼痛、行走困难,影响正常工作及日常生活,病变严重者劳动能力丧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构成变化,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疾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全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三间分布特征,采集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咽拭子及疱疹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 15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5.89/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6~7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52∶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占总病例数的88.62%,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中心城区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于周边城区.2009~2013年共检测2061例手足口病标本,检出阳性标本1 699例,阳性检出率为82.43%.阳性标本中,EV71、CoxA16及其它肠道病毒的构成比分别为32.84%、44.61%和22.54%,结论 2009~2013乌鲁木齐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波浪式上升趋势;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构成比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防城港市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今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的2013-2015年防城港市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全市共报告肺结核病2 723例,肺结核年均发病率为84.0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3-8月;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96∶1;发病年龄以20~59岁为主,占68.05%(1 853/2 723);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47.34%(1 289/2 723),其次为家政(或家务)服务者,占28.87%(786/2 723).结论 防城港市2013-1015年肺结核病以散发为主,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民、家政服务者和青壮年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肺部受累较为常见,发生率为9%~90%[1]。pSS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晚期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50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有无肺部病变的pSS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有肺部病变pS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对pSS肺部病变的诊治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pSS患者150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53、bcl-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原发干燥综合征(pSS)并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I。)患者唇腺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正常人群、pSS患者、pSS并发NHL患者、NHL患者的p53、bcl-6及PCNA表达。结果正常人群、pSS、pSS并发NHL、NHIL患者的p53表达阳性率分别是5.3%、15.4%、90.9%、92.3%。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是13.2%、27.8%、1。0%、96.2%。bcl-6表达阳性率分别是2.6%、8.3%、81.8%、88.5%,p53、bcl-6及PCNA表达阳性率在pSS并发NHI。患者、NHL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SS患者,其强度亦明显增高。结论p53、bcl-6及PCNA与pSS患者并发NHL的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pSS患者并发NHL的潜能及预后评价。如pSS患者p53、bcl-6及PCNA表达阳性率升高,应积极予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文献[1~19]综合26例,结果如下:一、发病率综合19440新生儿[1~3、7]中共6例,发病率为1∶3240新生儿,各地统计很不统一,如汪俊之为1∶450,徐崇恩为1∶3310,李士骏等为1∶4920,曾水祥等为1∶7000。二、性别男19例,女6例,不详1例。男女之比为3.2∶1。三、大小  相似文献   

20.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占颅内原发肿瘤的3% ~ 4%,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而没有其他原发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以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为特征,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其免疫表型多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少数为T细胞型.发病高峰为60~70之间,免疫力低下的病人,男:女比为1.5∶1的[1].临床症状表现各异,无特征性.大多表现为头晕、头痛和呕吐,也可以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癫痫等,病程较短,常短期死亡.近年来,PCNSL的发病率随艾滋病的发病率升高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