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病人,女,40岁.因体检发现肝左叶占位性病变7 d于2009年4月29日入院.无腹痛、腹胀、发热,无体重改变.查体:一般状况好,无皮肤巩膜黄染.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脏右肋缘下未触及,未扪及肿块.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生化全检、凝血项目和甲胎蛋白(AFP)均正常;乙型肝炎标志物和丙型肝炎抗体均为阴性.超声检查:肝左叶可见4.3 cm×4.5 cm×6.8 cm偏低回声团,边界清,似有声晕.内回声不均匀,可见1.5 cm×1.9 cm、1.0 cm×1.4 cm无回声区.CT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于肝左叶紧贴第二肝门见异常密度肿块,大小约5.6 cm×4.6 cm,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2.
病人,女,26岁,因"右上腹肿块6个月",于2003年7月29日入院.查体:皮肤无黄染,腹部于剑突下可及一肿块,约7 cm×6 cm,质硬,可推动,墨菲氏征阴性,肝功能正常,AFP阴性,彩超示于肝右前叶至左内叶探及一大小约6.7 cm×7.3 cm×6.2 cm低回声实质性肿块,轮廓尚清,CT增强扫描示:右肝和左肝交界处见一圆形低密度灶,大小约4.9 cm×4.5 cm×7.0 cm,与周围肝组织界限尚可分辨,增强后延长期和肝脏等密度.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1岁.因间断右上腹疼痛5年就诊,查右上腹轻压痛,B超示: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既往曾因胰腺炎行手术探查(具体术式不详)术后5年.可见上腹部正中切口术后瘢痕长约20 cm.愈合良好.应患者要求,行L*C术,开放式脐下进腹,术中见上腹正中处大网膜与腹膜粘连紧密,胃大弯形态正常,未予分离,剑突下3 cm处进trocar为主操作孔,穿刺时trocar进腹壁后尖端偏向右侧,于粘连处右侧呈切线位进入,30度镜观察戳孔处无异常情况,常规行L*C术,手术顺利.术后第1 d患者述腹痛较剧烈,经对症治疗无明显缓解,B超示膈下、肠间积液,穿刺于肝前间隙抽出暗红色液约400 mL,CT示肠管扩张,肠壁水肿,肠系膜血管显影正常,患者仍持续腹痛,并出现反跳痛、肌紧张,遂经上腹原正中切口探查,见剑突下穿刺孔处腹膜与胃壁约2 cm范围粘连紧密胃壁上有一戳孔约2 cm,左侧与原切口粘连,右侧与腹腔相通,分离后见戳孔位于胃窦部,行修补术而告愈.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6岁.2009年11月因肉眼血尿伴间断发热至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神清,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中上腹偏右侧可及7 cm大小质硬光滑不活动包块,无触痛及叩痛,肠鸣音正常.CT检查:右肾下极不规则软组织占位,大小7.9 cm×6.7 cm,密度不均,临近组织受压,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脾脏形状规则,内见一5.4 cm×5.0 cm实质团块,圆形,边界尚清,形态规则,增强后强化,肾图曲线:右肾峰值较左肾略低,其余各项肾功能指数尚在正常范围.诊断:右肾癌伴脾转移.行根治性右肾切除、转移脾切除,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50岁, 因"体检发现肝占位病变2年余"收住入院。查体:剑突下触及约4 cm包块, 质硬, 边界尚清, 上腹轻度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肿瘤标志物:AFP、PIVKA-Ⅱ、CA19-9无升高。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肝左叶探及一实性不均质回声结节, 大小约5.8 cm×3.3 cm, 形态欠规则, 边界欠清;CT检查:平扫见肝左外叶一片状稍低密度灶, 大小约4.7 cm×4.2 cm×4.0 cm, 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欠清。增强扫描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进一步强化;MRI检查:T1WI见肝S3团片状稍低信号(图1A), T2WI见肝S3团片状不均匀稍高信号(图1B), DWI见肝S3团片状高信号, ADC见肝S3团片状低信号, 边界清, 内部见轮辐状T1、T2双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肝S3团片状不均匀强化, 其内轮辐状信号无强化(图1C), 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进一步强化, 其内轮辐状信号无强化。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标本见6.5 cm×6.0 cm×5.5 cm类圆形肿瘤, 质地硬, 边界尚清, 呈灰白色, 中央可见到界限不清的星状纤维...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63岁。因右上腹间歇性疼痛 5个月入院。体查 :腹平 ,肝未触及 ,肝区无叩击痛 ,白细胞 9.0×10 9/L ,中性 0 .68。B超示 :距第二肝门右侧约 2 5mm处探及 5 5mm× 49mm大小囊性占位。考虑为右肝叶包虫病。CT示 :右肝第VIII段见约 6cm× 8cm低密度影 ,考虑为右肝叶第VIII段包虫病。术前诊断 :右肝叶包虫病。术中见位于右肝叶第VIII段距第二肝门约 3cm处有一约 6cm× 6cm大小囊肿 ,囊壁质硬 ,呈灰白色 ,厚约 0 .5cm ,针刺抽吸未抽出清亮透明囊液 ,仅抽吸出少量黄色颗粒样物 ,剪开囊壁 ,见囊腔内黄色颗粒样物大量 ,直径约 0 .1m…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肝癌腹腔镜再切除1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50岁.因右上腹疼痛2003年6月到我院住院,入院后查HBS-Ag(+),AFP1800ug/L,腹部CT示肝右叶巨大占位性病变,肝硬化,诊断①原发性肝癌,②肝炎后肝硬化.因肿瘤大,需切除范围广,考虑到术后残肝功能难以代偿,故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一个半月后再次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肿瘤缩小.于2003年9月第三次入院,在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肝脏结节性硬化,肿瘤位于肝右叶,约7cm×7cm,周围散在黄色小结节,而行根治性右半肝切除、胆囊切除.术后病检为肝细胞性肝癌.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出院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至2004年12月超声检查发现肝左叶低回声结节而再次入院,CT示残肝明显增大,肝Ⅲ段见-富血供病灶,约3cm×3cm,AFP正常.以"复发性肝癌、肝硬化"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肝癌再切除.术中见腹腔内广泛粘连,分离粘连,充分游离肝左外叶后,距肿瘤1cm行肝外叶局部切除.手术历时3小时.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4天后出院.术后病检为高、中分化肝细胞性肝癌.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2岁,2019年3月29日因"左侧腰背部疼痛"入院.腹部CT平扫+增强:肝S1段见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约9.1 cm×5.8 cm×5.6 cm大,密度不均,增强后内见多发血管影(图1).AFP 9.71 ng/mL.诊断:肝S1巨大占位.术前评估无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1岁.因"间断性血便2年,加重半年"于2011年3月收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专科检查: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为3~5次/min.直肠指检:(胸膝位1~3点方向)距肛门约2cm处可及菜花样肿块,大小约为3cm×4cm,质硬,活动度差,无触痛,指套染血.电子肠镜示:直肠距肛门2~8cm处不规则隆起,表面破坏,组织脆,接触易出血.吻合口:距肛缘17cm和56cm处分别见吻合口,通畅,黏膜光滑.病理示:直肠腺癌,结肠部分切除术后.全腹部CT增强示:胆囊切除术后,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扩张.肝内密度均匀,未见异常强化影.直肠管壁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管腔狭窄,考虑直肠癌.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阵发性上腹痛5h伴呕吐,于2010年12月4口在当地医院就诊.腹部B超检查:上腹部探及一大小为10 cm×5 cm的液性暗区,透声尚可;胆囊显示欠清楚,胆总管不扩张.腹部CT平扫:肝裂稍下方见一囊性包块,局部贴近肝右叶,界限不清,大小约12 cm ×6 cm;胃窦受压,右上腹肠管受压移位,十二指肠受推挤向后移位;肝内胆管不扩张,胆囊体积正常,其内末见结石.2010年12月5日该患者以“右中上腹囊实性包块”收治入我院.体格检查:患者营养状况良好,巩膜无黄染,腹部平软,中上腹部可扪及一直径约15 cm的包块,质地柔韧,边界欠清,活动度差,轻压痛,其余检查结果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