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是骨伤科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 ,多发生于 10岁以下的儿童 ,约占全部骨折发生率 7 8% ,自 1976年以来 ,采用屈肘整复和固定等综合治疗方法 ,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118例 ,取得满意疗效。1 一般资料118例中 ,男性 65例 ,女性 5 3例。年龄 2~ 2 0岁 ,平均 8 5岁。右侧 71例 ,左侧 4 7例 ,其中合并尺偏 2 6例 ,桡偏 30例 ,均属新鲜性骨折。病史 30min~ 2d ,平均 5h。2 治疗方法复位时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麻 ,患者取仰卧位 ,患肢前臂旋后位 ,肘部伸直 160°左右 ,助手握患肢上臂、前臂及腕部 ,顺势拔伸牵引约…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严重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 ,多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 ,但对严重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处理困难 ,我院自 1990年 1月~ 1999年 1月 ,对严重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术治疗 ,取得了并发症少、功能好 ,外观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7例 ,男 70例 ,女 2 7例 ;年龄 1~ 14岁 ,平均年龄6 5岁 ;伸直型 95例 ,屈曲型 2例 ;尺偏型 90例 ,桡偏型 7例 ;其中 ,开放性骨折 10例 (均为骨折端刺破皮肤 ) ;桡神经损伤7例 ,正中神经损伤 5例 ;肱动脉受压痉挛 4例。2 治疗方法上驱止血带 ( 3 0~ 4 0kPa) ,取肘关节外侧入路 ,于…  相似文献   

3.
“矫枉过正”手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新民 《中国骨伤》2001,14(6):363-363
笔者采用“矫枉过正”手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将1984~ 1994年间得到随访的 144例病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86例 ,女 5 8例 ,年龄 14个月~ 14岁。骨折类型 :伸直型 139例 ,其中桡偏型 46例 ,尺偏型 6 1例 ,中立型 (无明显尺桡偏者 ) 32例 ;屈曲型 5例 ,其中尺偏型 2例 ,桡偏型 1例 ,中立型 2例。就诊时间最短 10分钟 ,最长 7天。2 治疗方法无明显移位的桡偏骨折 ,给予屈肘固定 ;无明显移位的尺偏骨折及中立骨折 ,使桡侧骨皮质略嵌插。有移位之骨折 ,对桡偏骨折 ,尽量要求解剖复位 ,或骨折远端残留轻度桡移 ,但绝不允许矫…  相似文献   

4.
周忠礼 《中国骨伤》2000,13(11):682-683
我们自 1991年 7月~ 1996年 8月用硬纸壳固定治疗小儿单纯肱骨髁上骨折 72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2例中男 5 1例 ,女 2 1例 ;年龄 2~ 13岁。左侧 38例 ,右侧 34例。伸直型 6 3例 (其中纯伸直型 2 2例 ,桡偏型 16例 ,尺偏型 2 5例 ) ,屈曲型 9例。伤后就诊时间半小时~ 12天。2 治疗方法2 1 伸直型 整复 :病员坐一方凳 ,下助手在前臂旋前位牵腕关节 ,上助手牵引上臂 ,术者两手在肘关节纠正侧方移位后 ,下助手在牵引的同时进行屈肘 90° ,同时术者两拇指顶住鹰嘴部 ,余指握持近折端 ,来纠正远折端的后方移位。徒手检…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焕鑫 《中国骨伤》2000,13(12):733-733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 ,近 5年来 ,我科先后收治 5 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8例中男 41例 ,女 17例 ;年龄 2~ 14岁。左侧 15例 ,右侧 43例。伸直型 5 5例 (其中尺偏型 37例 ,桡偏型 9例 ,单纯后移位型 9例 ) ,屈曲型 3例。闭合性骨折 5 2例 ,开放性骨折 6例。受伤原因 :主要为爬高跌仆 ,追逐嬉戏 ,溜旱冰摔伤 ,其次为骑车跌伤。受伤当天来诊 39例 ,2天内来诊者 12例 ,3天内来诊者 7例。全部病例不包括伴有血管、神经严重损伤 ,需作急诊手术治疗的病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法整复 对于伸直型患者 ,取卧位 ,局麻或氯胺…  相似文献   

6.
“8”字带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3年始,采用我省名中医刘祥林主任医师研制的“8”字悬吊固定带,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12岁;病程05~7天;尺偏型21例,桡偏型12例,单纯伸直型12例;固定时间18~28天。2 治疗方法21 “8”字?..  相似文献   

7.
张来仁 《中国骨伤》2007,20(1):54-54
自2000-2004年采用肘关节伸直桡偏固定的方法,保守治疗31例新鲜闭合性孟氏骨折脱位,经1~3·17年的随访观察,功能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1例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3~45岁,平均18·7岁。14岁以上者17例。31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根据Bado分类标准:Ⅰ型(伸直型)20例,Ⅱ型(屈曲型)8例,Ⅲ型(内收型)3例。合并损伤:3例伴有桡神经深支损伤,1例合并同侧锁骨骨折,2例合并对侧胫腓骨骨折。2治疗方法在X线透视下,患者仰卧,肩关节外展90°;一助手握持上臂或在腋窝下双手牵拉,另一助手握持腕部。两助手轻轻用力作对抗牵引,逐渐伸直肘关节。术…  相似文献   

8.
王鹏  张双元 《中国骨伤》2000,13(11):691-691
自 198 9年 9月至 1996年 9月 ,我们采用尺骨鹰嘴牵引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17例 ,收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中男 14例 ,女 3例 ;年龄 2~ 10岁。肱骨髁上骨折 14例 ,均为伸直型 ,其中尺偏型 11型 ,桡偏型 3例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3例。受伤至就诊时间最短 2时 ,最长 7天。所有病例均经一次以上手法整复 ,肘部明显肿胀 ,伴皮肤水泡8例 ,无血管、神经合并症。2 治疗方法采用局麻或氯胺酮麻醉 ,常规行患侧尺骨鹰嘴牵引术。患儿仰卧于牵引床 ,屈肘向上作垂直悬吊牵引 ,前臂用绷带托吊 ,保持肘关节 80°~ 85°,牵引重…  相似文献   

9.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5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德君  胡艳清  胡艳彬 《中国骨伤》2000,13(10):617-617
我院自 1990年以来 ,收治 15 4例肱骨髁上骨折 ,能稳、准、巧复位 ,改进内侧压垫夹托板固定 4~ 6周 ,效果满意 ,肘内翻发生率低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5 4例 ,其中男 86例 ,女 6 8例 ;年龄 1~ 12岁 ;左侧5 8例 ,右侧 96例 ;伸直型 141例 ,屈曲型 13例 ;尺偏 10 5例 ,桡偏 2 8例 ,中立 2 1例 ;闭合 15 2例 ,开放 2例 ,伤后 1天就诊84例 ,3天 41例 ,5天 18例 ,14天 8例 ,二周以上 3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法整复 患儿取仰卧或坐位 ,一助手握患儿上臂 ,另一助手握患儿前臂 ,根据骨折移位情况置前臂中立或旋后位 ,肘部在伸直 1…  相似文献   

10.
肱骨髁上骨折石膏外固定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8年来,我们用石膏托加肘部敷贴石膏小片的外固定法治疗小儿脓骨髁上骨折66例,收到较好的效果.66例中男52,女14.年龄3~14岁,平均8岁.骨折类型:伸直尺偏型36例,伸直桡偏型21例,屈曲型9例.其中40例随访1~3年,肘关节屈伸功能正常,2例并发肘内翻,无神经并发症.操作方法:采用臂丛或基础麻醉.根据骨折类型进行牵引及整复.从腋下至腕部用8~10层上宽下窄的石膏条置于上肢后侧、用两块10×7cm石膏小条贴在肘部的两侧,使肘关节前方有2~3cm间隙,伸直型骨折呈屈肘位固定,屈曲型伸直位固定,用绷带由上至下包扎好,进行塑形.前臂中立位用三角巾悬吊,一般3~4周骨折愈合,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1.
1991~ 1996年对 10 3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采用前臂半旋前位法进行整复 ,复位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 3例患者均为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其中男 6 7例 ,女 36例 ;年龄 3~ 14岁 ;多因跌倒间接暴力所致 ;治疗距受伤时间最短 0 5h ,最长 8d。单纯远断端向后移位 19例 ,尺偏型 71例 ,桡偏型 13例。2 治疗方法以右侧尺偏内旋移位者为例。患者坐位 ,助手甲双手握肱骨近端 ,内旋肱骨至肱骨旋内 90°位 ,此时肱骨三角肌粗隆朝向最上 ;助手乙握患腕 ,顺势旋转 ,将前臂处于旋前 45° ,并将患侧肩关节前屈 90° ,持续牵引 ,…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0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8~1998年,我们采用手术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肱骨髁上骨折104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86例,女性18例,年龄3~12岁,平均7.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小时~2天。致伤原因:跌伤82例,高处堕落伤13例,交通事故伤9例,右侧55例。伸直型骨折71例,其中尺偏型53例,桡偏型18例;屈曲型骨折33例,其中尺偏型28例,桡偏型5例。合并尺神经损伤6例,正中神经损伤2例,肱动脉受伤4例。二、治疗方法 采用臂丛阻滞麻醉或氯胺酮分离麻醉。取肘后正中切口…  相似文献   

13.
钟英斌  李海明 《中国骨伤》2001,14(10):629-629
作者于 1994年 3月~ 1999年 12月 ,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60例 ,经复查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 ,除 3例为成年人外 ,均为 4~ 14岁的少年儿童 ,其中 10岁 2 9例 ;肱骨髁上骨折以伸直型最为多见 ,屈曲型少见 ,粉碎型多见于成年人。 60例中 ,伸直型 5 4例 ,粉碎型 4例 ,屈曲型 2例。低位肱骨髁上骨折 ,也称肱骨下端骨骺分离 ,占 6例 ,统计于伸直型内。2 治疗方法2 1 麻醉及体位 作者选用腋路臂丛麻醉或局部血肿内浸润麻醉。患者平卧位 ,身体放松 ,患肢放于床边 ,被动外展约70° ,选两位助手分…  相似文献   

14.
手法治疗严重移位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高龙  肖延华 《中国骨伤》2007,20(7):497-498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肘部损伤,占肘部骨折首位[1]。其中伸直型骨折最多[2],自1995年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0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5例,其中男76例,女29例;年龄4~14岁,平均8.6岁;均为伸直型,其中尺偏型69例,桡偏型3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9月~2017年4月,我科采用髋关节镜治疗12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5~56岁。凸轮型3例,钳夹撞击型2例,凸轮钳夹撞击型7例。病程6~32个月。1. 2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牵引床会阴柱包裹后的直径不小于12cm),患侧髋关节伸直位、外展10°中立位。轻度屈髋可放松关节囊并利于牵引。牵引程度:髋关节腔内出现真空影  相似文献   

16.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病率高而且经常有合并症发生,致使多次复位、神经损伤、手术探查及预后不佳等的发生率比任何其他部位的肢体骨折都高。自1995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20例,有效的解决了并发症多的问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0例中,男201例,女119例,年龄2~12岁,平均6.2岁。均为有移位骨折,其中伸直型(伸直尺偏型和伸直桡偏型)肱骨髁上骨折304例,屈曲型髁上骨折16例,其中有较小开放伤口的开放性骨折9例,合并桡神经损伤13例,正中神经损伤3例,尺神经损伤3例,本组未选择严重开放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需立即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就诊时间最短30 min,最长7 d。1.2治疗方法:本组病例一般采用氯胺酮全麻,较大患儿能配合治疗的选择臂丛阻滞麻醉。麻醉成功后患儿平卧,开放骨折病例先行清创后按闭合骨折处理,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完全移位伸直型髁上骨折的手法复位:透视下观察骨折尺偏或桡偏情况,助手固定上臂,术者一手将肘部轻微过伸并轻拉骨折远端,另一手拇指推肱骨内上髁或外上髁纠正骨折侧方移位后,伸直尺偏型前臂置旋前位,伸直桡偏型...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肱骨远端全骺分离54例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是少见的肘部损伤 ,误诊率较高。我们临床治疗 5 7例 ,经随访观察 ,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7例 ,男 39例 ,女 18例 ;左侧 2 2例 ,右侧 35例。年龄按Delee根据年龄大小与肱骨外髁骨骺出现的时间分三组[1] 。A组 :1岁以下 3例 ;B组 :1~ 3岁2 8例 ;3岁以上 2 6例。全骺分离分型 :A组均为伸直尺偏型 ;B组 2 5例为伸直尺偏型 ,伸直桡偏型 3例 ;C组 2 2例为伸直尺偏 ,3例合并桡神经损伤 ,4例为屈曲全骺分离。误诊 17例 :2例为肘关节脱位 ,5例为肱骨外髁骨骺损伤 ,3例为肱骨…  相似文献   

18.
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以来,我科采用X线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4~12岁,平均6.2岁;左侧38例,右侧18例.伸直尺偏型35例,伸直桡偏型11例,屈曲尺偏型9例,屈曲桡偏型1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2例,桡神经损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1~6 d.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法治疗小儿高位孟氏骨折 45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5例中男 2 8例 ,女 17例 ;年龄 2~ 12岁。左侧 2 5例 ,右侧 2 0例。短斜型 33例 ,长斜型 12例。伤后至治疗时间 1小时~ 5天。2 治疗方法臂丛麻醉 ,常规消毒术野 ,铺无菌巾。患儿取坐位 ,一助手握住前臂远端 ,另一助手握住上臂远端 ,肘关节伸直位 ,前臂中立位对抗牵引 2~ 3分钟。术者用分骨手法将尺骨远端向尺侧推压复位 ,术者一手固定骨折部维持位置 ,另一手拇指抵于桡骨小头向内下方向按压 ,同时远端助手屈曲肘关节至90° ,使…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1月~2018年6月,我科对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47~81岁。生物型假体7例,骨水泥假体2例。初次置换术后骨折时间1~14年。骨折Vancouver分型:B1型3例,B2型3例,B3型2例,C型1例。1. 2治疗方法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取大转子外侧纵行切口。B1型骨折因股骨假体柄无松动,直接行骨折复位,钢丝或钛缆环扎固定; B2型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