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喆 《陕西中医》2013,(10):1286-128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予以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稳心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频发房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心律失常-频发房早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以稳心颗粒9g,每日3次温水冲服;对照组30例予以谷维素20mg,每日3次温水送服.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房早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频发房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稳心颗粒冲剂1包,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片150mg,每8h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HRV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稳心颗粒治疗后病人频发房性早搏得到有效控制,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P〉0.05),但HR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在有效治疗频发房性早搏的同时可改善病人的HRV,从而改善失衡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对肺心病室上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心病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室上性期前收缩病人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心颗粒组口服稳心颗粒1包(9g),每日3次;普罗帕酮组口服普罗帕酮0.1g,8h1次;稳心颗粒加普罗帕酮组:剂量与前两组相同。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期前收缩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72.5%,普罗帕酮组总有效率75.0%,稳心颗粒加普罗帕酮组总有效率95.0%。稳心颗粒加普罗帕酮组与普罗帕酮组、稳心颗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肺心病室上性收缩的疗效与普罗帕酮相似,但在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普罗帕酮,与普罗帕酮联合用药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用小剂量心律平(普罗帕酮)加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心律平加稳心颗粒治疗组和单服心律平对照组.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律平配合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优于单用心律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房颤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小剂量普罗帕酮,100mg/次,3次/d。治疗组28例稳心颗粒(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口服,9g/次,3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和普罗帕酮一起送服。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率(房颤)、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比较,治疗组房颤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房颤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智勇 《环球中医药》2013,(Z2):159-160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组给予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两组均用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能够显著减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有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服用步长稳心颗粒,对照组服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与对照组相近,心电图疗效以治疗组为佳.结论 稳心颗粒可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以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肺心病室上性期前收缩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三组。普罗帕酮组20例普罗帕酮,100mg/次,3次/d,口服。稳心颗粒组20例稳心颗粒,9g/次,3次/d,口服。联合组20例普罗帕酮同普罗帕酮组;稳心颗粒同稳心颗粒组。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心律、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普罗帕酮组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0%。稳心颗粒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0%。联合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联合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组及稳心颗粒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治疗肺心病室上性期前收缩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基础治疗(无抗心律失常药)加用稳心颗粒,对照组只给基础治疗。治疗后,对2组症状改善的心电图分别给予记录。结果:试验组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治疗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稳心颗粒联用小剂量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7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心电图(ECG),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室性心律失常138例,随机分对照组68例,应用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70例应用普罗帕酮100mg,加稳心颗粒9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然后复查ECG、Holter,将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心律失常情况作临床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90.00%和72.06%、73.53%,两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可降低西药抗心律失常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所有病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对照组予以普罗帕酮。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及心律失常效应情况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室性心律失常及其QTc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随机分为3组,步长稳心颗粒组41例,胺碘酮组39例,普罗帕酮组45例,比较3种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并观察3组用药前及用药2周后的QTed。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步长稳心颗粒组、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49%、87.18%和82.22%,步长稳心颗粒组与胺碘酮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停药后1月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步长稳心颗粒组、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7.27%、23.53%和45.95%;步长稳心颗粒组与胺碘酮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步长稳心颗粒组和普罗帕酮组用药前后QTed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胺碘酮组用药前后QTc、QTc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普罗帕酮组复发者较未复发者的QTed明显延长,2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步长稳心颗粒组复发者较未复发者的QTed无明显延长,2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尤其适用于伴有心率过缓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脉饮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频发房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频发房早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以生脉饮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饮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频发房早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并给予盐酸胺碘酮,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治疗。结果:用药24h两组临床症状疗效,肌酸激酶(CK-MB)水平的改善及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h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博二联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房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38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房颤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高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对24 h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78例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对照组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相关血清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以中医症状积分为依据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各血清指标(hs-CRP、IL-6、TNF-α)水平、24 h动态心电图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可有效缓解高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吕娜  林玎  林萍 《福建中医药》2010,41(3):7-8,1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小剂量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12个月后Pd、Pmax明显减小,房颤症状改善程度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预防老年阵发性房颤的发生较单用胺碘酮更加有效,同时两药合用不良反应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3,(2):139-14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6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82例患者给予稳心颗粒口服治疗,普罗帕酮对照组82例患者给予普罗帕酮口服治疗。比较观察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89.0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未79.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各种心律失常病人80例,单日收治病人为治疗组(稳心颗粒组)40例,口服稳心颗粒1包(9克),每日3次。双日收治病人设为对照组(心律平组)40例,口服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两组均用药4周,用药前后作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定疗效,同时检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稳心颗粒有效组为90%,普罗帕酮组有效率87.5%。结论:稳心颗粒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尤其是广大基层医院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