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乳糜腹水成因繁多,然由肝硬化引起者则较少见,本文报告2例。例1 男性,51岁,1983年12月22日因腹胀、纳差加重入院。缘患者于1981年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伴腹水,病情反复,曾辗转4次住外院,6次抽腹水(2次为乳糜液、4次为草绿色漏出液),拟诊为腹腔结核,经抗结核治疗无效转入我院。入院后检查:消瘦、肝病容,双手肝掌、前胸及项部见蜘蛛痣,心肺无特殊。腹部高度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触诊不满意,水波感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黄疸指数4u,麝浊6u,SGPT215u,  相似文献   

2.
例1:患儿,女,10岁,主因全身浮肿,乏力在当地诊所按"肾炎"治疗无效于2007年12月6日入院.患儿3年前"患黄疸性肝炎"治愈.无阳性家族史.查体:皮肤黝黑、眼睑轻度浮肿、心肺(-)腹膨隆,腹水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化验:HBsAg(-),肝功ALT1127u ,AST624u,γ-GT60.2u,AKP40u,A/G=33/33.B超:肝实质弥漫性损害并少量腹水,血铜氧化酶0.05OD((光密度)(正常0.15OD),K-F氏环(+),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经驱铜、保肝对症等治疗,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3.
<正> 例1,男,40岁,以腹胀纳差,乏力8年,加重2月入院。有慢性肝炎史16年。查:肤色黝黑,无黄疸,心、肺正常,肝肋下2cm,质中压痛(+),脾肋下3cm,质硬,腹水征(-)、肝功ZnTT13.5u,TTT36.8u,高田氏及碘试验(-),SGPT56.7u,白蛋白/球蛋白=38g/29.5g,HBsAg(-),B超示肝、脾大,肝  相似文献   

4.
<正> 肝硬化引起胸腔积液较少见,本例发现胸水后25天内无腹水症象,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邓××,女,71岁,病历号803586。1986年10月22日因轻咳伴少量白痰、气短胸闷,但无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门诊以“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收入院。查体:意识清楚、略消瘦、面色灰暗、右胸第四前肋以下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X 光、超声及胸穿证实为胸腔积液,但无腹水征。肝大肋下三横指,质较硬、轻度压痛,脾不大。检验:血常规正常,血沉13mm/h、黄疸指数12u,凡登白氏反应迟缓,麝浊8u,碘反应(+),GPT50  相似文献   

5.
由不动杆菌所致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者少见报道。笔者近遇一例,介绍如下。男,42岁。因腹胀、双下肢浮肿伴轻度黄疸,于1989年12月收住院。既往患乙型肝炎病史三年。体查:面色灰暗,巩膜微黄,颈部可见蜘蛛痣,腹部膨隆,腹水征(+).肝脾未满意触及(考虑与大量腹水有关)。血常规检查:WBC4.9×10~9/L,RBC3.63×10~(12)/L,TBC42×10~9/L.B超报告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  相似文献   

6.
一、呕血用温阳不止良由肝郁火旺患者男,44岁,患臌胀5年,呕血伴鼻血1天。5年前因腹胀经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用中西医药物治疗,腹胀未减或减不足言。于1986年7月31日忽然大呕血(约800ml)伴鼻衄而抬来医院急诊。检查:血色素6g,白细胞6100/mm~3,中性60%,淋巴38%;谷丙转氨酶88u,黄疸指数40u,凡登白试验( ),锌浊16u,麝絮( ),麝浊8u,尿胆元( )。触诊:肝肿大  相似文献   

7.
静滴垂体后叶素致双下肢皮肤大块坏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患者,男,56岁。因巩膜黄染、尿黄半月余,腹胀一周入院。既往有血吸虫病史40年,曾多次治疗。1989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予左下肢静滴垂体后叶素后出现皮肤大块坏死。入院体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巩膜及皮肤粘膜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颈软,颈静脉不怒张,心、肺检查正常,腹轻膨,肝脾未触及,肝区叩痛(+),腹水征(+),有杵状指,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浆总蛋白65.5g/L,白蛋白33.4g/L.球蛋白32g/L.肝功能:黄疸指数24单位,凡登白立即反应,STB36mg/L,TTT10单位,ZnTT14单位,SGPT>40单位。入院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肝硬化腹水。住院第3周末,患者反复呕血及黑便,考虑门脉高压食  相似文献   

8.
四乌鲗骨一茹丸为《内经》十三方之一,原治血竭肝伤.宗此方化裁治疗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疗效颇佳.石×,男,24岁,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小便黄赤3天,于1975年3月3日入某医院住院.入院体检时神清,巩膜及皮肤黄染,肝在肋下1cm,脾未扪及,腹部呈鼓音,肠鸣音亢进.黄疸指数70u,谷雨转氨酶710u,白蛋白41.3g/L(4.13g/dl),球蛋白23.2g/L(2.32g/dl),尿三胆阳性,蛋白微量;超声波检查肝区较密微小波,腹水少量.西医诊为病毒性肝炎.入院后曾静脉滴入大量葡萄糖、维生素C、激素、三磷酸腺苷、胰岛素、血浆,并静脉注射茵栀黄等,除黄疸稍退外,其余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改请中医会诊.  相似文献   

9.
男患44岁,因乏力,食欲减退,呕吐,黄疸3个月,于6月26日入院。入院后病情明显如重,消瘦不能进食,6月8日医大检查结果:RBC3.42×10~(12)/L,WBC6.2×10~9/L,GPT220u,黄疸指数180u、胆固醇6.14mol/L,总胆红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肝昏迷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我们应用大剂量654-2抢救成功2例,报道如下。 例1男 53岁。于1988年7月6日入院。近10年来因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昏迷多次住院治疗。此次入院前一周出现行为异常,烦躁不安,嗜睡。入院体检:T37.2℃ P66次/miR20次/min BP16/10.6kPa。神志不清,呈中度昏迷,踌曲侧卧位,针刺尚有反应,偶尔躁动。全身皮肤呈褐色,巩膜重度黄染,颈软,心肺(—)腹部稍隆起,腹壁静脉怒张,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cm,腹水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扑击样震颤尚可引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似齿轮征样肌力。化验:黄疸指数68u,总胆红质108.2μmol/L,直接胆红质61.6μmol/L,白蛋白19g/L,球蛋白22g/L,锌浊度26u,麝浊度16u,  相似文献   

11.
<正> 急性重症肝炎,目前尚无满意疗法,死亡率很高。就我院抢救成功3例,略谈体会。典型病例女患,30岁。1981年12月6日,因头晕黄疸2日入院。查体:皮肤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触及边,脾未触及,腹水征(—)。化验:黄疸指数50u,凡登白试验直接迅速反应,GPT360 u,HBs Ag(+)TTT14 u,ZnTT16 u,碘反应(++),TP6 g,G3.5 g,A2.5 g。诊断: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3日,黄疸加重,呕吐频繁,深昏迷。立即吸氧,静滴10%葡萄糖1,000ml/日,生理盐水300ml/日,氯化钾3g/日,维生素 C2g/日,维生素 B(?)100mg/日,地塞米松20 mg/日,654—210mg/日。输鲜血300ml。肌注维生素 B_1100mg/日,维生素 K_316mg/日,鼻饲新霉素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41岁。因上腹胀痛 ,发热伴疲乏 4d于 1998年12月 15日入院。既往体健 ,近 4d上腹胀痛明显加重伴恶心呕吐、纳差及黑便 1次 ,同时发热伴有疲乏、盗汗等症状。体检 :T38.8℃ ,浅表淋巴结 (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处 )肿大 ,直径约 0 .5~ 2 .5 cm不等 ,质中偏硬、表面光滑无粘连、有压痛。心肺 (- ) ,腹部略膨隆 ,上腹部有深压痛 ,肝脾肿大 ,腹水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Hb 92 g/ L ,RBC 2 .6 0× 10 1 2 / L ,WBC2 .6 0× 10 9/ L,N0 .6 4,L 0 .36 ,PL T4.0× 10 9/ L,血沉15 0 mm / h,腹水常规外观淡黄、略浊 …  相似文献   

13.
胆囊纯胆固醇结石较为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病历摘要男,66岁,住院号92490。因右上腹反复发作性绞痛、发热、寒战、黄疸4年,加重1个月于1980年11月14日入院。查体:营养欠佳,周身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右上腹有局限性压痛,莫非氏征( )。肝区有叩痛,肝锁骨中线肋下1.5cm、剑下2.5cm 处可及,表面光滑.脾未及。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sAg 阴性,血胎甲球测定阴性。转氨酶284u,血转肽酶262u(正常值100)。总胆红素478.5μmol/L,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原尿阳性,1/20为阴性。入院后行剖腹检查,发现胆囊管增粗与周围紧  相似文献   

14.
例1:男,4(1/2)月。生后7天出现黄疸,16天脐部感染,1个月始排白便,尿深黄。查体:营养欠佳,神萎,方头,枕禿,胸廓呈桶状,串珠及哈氏沟。皮肤、巩膜黄染,球结膜有毕氏斑,角膜混浊。心肺正常。肝、脾均肋下5.0cm,皆质硬;有脐疝。化验:总胆红素229μmol/L,直接胆红素61.6μmol/l,麝浊9.7u,锌浊6.4u,谷丙转氨  相似文献   

15.
<正>患儿女,10个月。因食欲下降一周伴精神萎糜3天就诊,病程中有不规则发热,B超示:腹腔积液。入院查体:巩膜、全身皮肤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稍胀,无压痛,肝肋下1.5cm,质软,脾未及,两下肢无水肿。血红蛋白99g/L。尿常规VRO+2;血ALT》u/L、AST15u/L、ALP361u/L、BILIT25μmol/L,BILID11.3μmol/L、TP63.2g/L、A/G2.1,血液电解质正常,血沉72mm/h;脑脊液检查正常,CT:胸腹部未见占位性病变、腹腔积液、两侧胸腔反应性积液。腹水检查,深黄色,WBC5.8×109儿,RBC0.102×10~9/L,李凡氏试验阳性;镜检:未见抗酸杆菌和异常细胞,见大量急、慢性炎症细胞;腹水培养阴性;生化检查:BILIT224.7mmol/L、BILID200.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1岁。因右上腹隐痛、食欲减退、疲乏、尿黄3天,于1988年7月26日入院。既往无肝炎病史。体检:T36.3℃,P86次,R22次,BP96/60。精神倦怠,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正常。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轻度压痛。脾未触及。检验:麝浊2u,麝絮(+),黄疸指数16u,SGPT316u;HBsAg(+),抗-HBs(-),HBeAg(+),抗-HBe(-),  相似文献   

17.
谢坚  刘亚琼 《重庆医学》1996,25(6):384-384
患儿,男、4 6/12岁,因发热、咳嗽、右上腹痛1 1/2月于1995年3月14日入院。病初有皮肤巩膜发黄、寒战、恶心、厌油、乏力等,在当地按“病毒性肝炎”治疗(用药欠详)二十余天后缓解。2岁时因发热、黄疸、右上腹痛在当地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半月,“治愈”。无肝炎接触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无异。母孕期无患病史,家中无类似病人,体检:发育营养中等,精神稍差,无黄疽,呼吸稍促,肺部少量干鸣中细湿鸣,心脏无异常,腹稍胀,软,肝肋下5cm,质中略硬,剑下未及。脾未及。辅助检查:肝功能:ACT70u/L;AST80u/l;GGT74u/L,ACP179u/L;TP71.17g/L;ACB42.17g/L。B超:肝畸形——左叶未发育胆道系统正常。CT:肝左叶未发育,右叶肥大并呈分叶状,密度尚均  相似文献   

18.
<正> 患女,39岁。因肝区痛、肝功能异常1年于1995年11月10日入院。1年来每逢劳累、酒后自觉肝区隐痛不适。3次查肝功能单项转氨酶增高,最高达94U/L。既往无肝炎病史,无血制品注射史。家族中无甲状腺疾病史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史。体检:T36.8C,P86次/min,BP16/12kPa。神志清楚,无黄疸,无肝掌及蜘蛛痣,甲状腺不大。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肝肋下为1cm,脾肋下未及,无腹水。实验室检查:肝功ALT68U/L,余项正常。HB-VM、HBV-DNA、抗HAV-IgM、抗HEV均阴性,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2岁。发热、恶心3天,于1985年2月24日20时入院。患者于21日前开始发热,咽痛,伴有乏力、厌油、恶心,呕吐,尿黄,否认病前肝炎接触史,驻出血热疫区。体检:T38.5℃,P92次,BP120/80,神清,呈热病容,全身皮肤及腋下可见少数出血点,巩膜黄染灯下分不清,咽部充血,肝区有叩击痛无肿大,余(一)。实验室检查:WBC8.5×10~9/L(8500/mm~3),N 76%,T 22%,E 2%。入院第2天(病程第5病日),巩膜轻度黄染,咽软腭可见散在出血点,皮肤腋下出血点增多,有的融合呈抓痕样。Hb 110g/L(11g/dl),WBC4.7×10~9/L、N 71%、L 27%、E 2%、BPC 56×10~9/L(56000/mm~3);尿蛋白(+++)尿胆元1:10(+),尿胆红索(+);黄疸指数15u、总胆红质1.5mg%,凡登白试验即刻反应,麝浊8u,麝絮(+)、SGPT30u,IgM光荧抗体1:40(++),4天后黄疸指数18u,总胆红质2.6mg%,凡登白试验双相反应,麝浊10u、  相似文献   

20.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疾病,我院收治2例,经尸检证实,特报告如下。例1:男,23岁,战士(司机)。因食欲不振,厌油3月,突然脐周及上腹发作性刀割样痛,肝肿大10天,经当地治疗无效,疑为肝癌,于19 7r1年11月15日入院。过去无肝炎、血吸虫病、化学品接触史。体查: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蜘蛛痣,颈静脉不怒张,心肺阴性。右上腹稍膨隆,无移动性浊音。肝上界右第5肋间,肋下约8cm,质硬,边钝,表面光滑,有压痛及叩击痛。脾未扪及。阴囊、双下肢无浮肿。血、尿、粪常规正常。肝功能:黄疸指数5u,麝浊3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