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颅内外血管重建用于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附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颅内外血管重建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颅内外血管重建技术治疗11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经验。行颈外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5例,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3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2例,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搭桥手术1例。搭桥手术后行动脉瘤孤立术5例,载瘤动脉近心端阻断术6例。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或3D-CTA显示吻合血管通畅9例,急性闭塞1例,慢性闭塞1例;动脉瘤不显影10例,动脉瘤接受对侧椎动脉供血而需行进一步介入栓塞治疗1例。术后随访6~67个月,平均40.6个月;1例移植血管慢性闭塞病人在术后第50个月死亡,余10例病人临床表现不同程度改善,未发生再出血。结论颅内外血管重建结合载瘤动脉近心端阻断或动脉瘤孤立术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告采用动脉瘤夹闭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6例颅内巨大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经过,探讨手术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例颅内巨大型动脉瘤患者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前血流动力学状态、搭桥方式,以及临床和影像学转归.结果 6例患者中3例施行动脉瘤夹闭、切除(或载瘤动脉重建)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3例行动脉瘤夹闭、切除(或孤立)联合高流量搭桥术(颈外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手术后平均随访17个月,近远期脑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搭桥血管及吻合口血流通畅;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期间无急性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3例行联合低流量搭桥术患者远期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例0分、1例2分;3例联合高流量搭桥术患者远期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例0分、2例1分.结论 对于脑血管重建术可能牺牲载瘤动脉或远端大脑中动脉血流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联合各种颅内外血管搭桥术使血流得到有效代偿.脑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成像对颅内巨大型动脉瘤远端组织灌注状态及侧支循环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17例接受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13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以及日常工作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入院时平均mRS评分为1.06 ±0.87、ADL评分91.10±10.30,分别施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8例)、颈外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5例)、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3例)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1例)血管吻合或搭桥术,以及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孤立术.共随访19~39个月,平均28.67个月,其中手术相关病残率为5.88%(1/17)、病死率5.88%(1/17),总体病死率11.76%(2/17);平均mRS评分1.07±1.16,ADL评分96.40±10.30.结论 对于难以通过手术直接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复杂动脉瘤患者,采用颅内外血管吻合或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可获得较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疗实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0-2015-05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动脉瘤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复查与随访结果,观察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2例术后2h发生偏瘫,经检查其大隐静脉内有血栓出现,立即手术取栓,1个月后患者完全康复。2例行夹闭载瘤动脉时发生出血情况。余14例术后经过均顺利。随访中8例手术6个月后行血管超声复查,搭桥血管通畅。4例巨大动脉瘤患者术后2a复查发现动脉瘤明显减小。2例患者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先行右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并右侧颈内动脉球囊闭塞,在手术5a后进行复查,可见其主要通过搭桥血管进行供血。结论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时,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效果良好,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颅内复杂动脉瘤搭桥孤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吻合或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治疗颅内巨大型复杂动脉瘤的术式选择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 1年12月经脑血管造影术明确诊断的12例颅内巨大型动脉瘤患者术前评价方法 及手术治疗经过.结果 12例患者中颈内动脉系统巨大型动脉瘤6例(4例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床突段、2例位于颈内动脉交通段),大脑中动脉巨大型动脉瘤3例,后循环动脉瘤3例.其中7例术前MR灌注成像显示载瘤动脉远端组织存在明显缺血.选择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低流量血管吻合术;5例载瘤动脉远端组织供血正常,且搭桥血管长度较长(≥15 cm)、术前球囊闭塞试验呈阴性、患侧压颈脑血管造影侧支循环充盈不良患者,行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11例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3分;1例术后4分,3个月后改善至3分.结论 对于无法施行塑形夹闭术的颅内复杂巨大型动脉瘤患者,颅内外血管吻合或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是其可选择的最后方法 ;而MR或CT灌注成像观察载瘤动脉远端组织供血正常与否.是选择不同流量血管吻合或搭桥术的关键.枕动脉、颞浅动脉或桡动脉为常用搭桥血管.  相似文献   

6.
大部分前循环动脉瘤可通过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治疗,但仍有少部分复杂动脉瘤,无论是开颅夹闭还是介入栓塞均难以保证载瘤动脉或分支通畅,需行血管搭桥术。本文对复杂前循环动脉瘤血管搭桥术指征、种类及其在前循环各部位动脉瘤中的应用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颅内巨大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颅内巨大动脉瘤 (giant aneurysms)是指最大直径≥2.5 cm的动脉瘤[1].尽管近年来动脉瘤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但对一些巨大不规则形动脉瘤的治疗仍十分困难.由于巨大宽颈动脉瘤累及的动脉较长不宜或不能开颅直接手术塑形夹闭或经血管内进行动脉瘤的囊内栓塞治疗,临床处理较为困难.我们采用联合颅内-外动脉搭桥(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 EIAB)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Selverstone夹慢性阻断术治疗5例巨大宽颈动脉瘤,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颅内-外动脉搭桥在复杂颈内动脉瘤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在复杂颈内动脉瘤治疗中的适用范围、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颅内-外搭桥术临床资料,搭桥后分别采用慢性阻断颈部颈内动脉、闭塞载瘤动脉或孤立动脉瘤等。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或CTA示30例吻合血管通畅,1例吻合口狭窄伴血管痉挛,2例吻合口不通。29例通过阻断颈内动脉使动脉瘤不显影而达到治愈。29例治愈患者随访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结论采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结合急性或慢性闭塞颈内动脉,是复杂颈内动脉瘤治疗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搭桥血管重建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搭桥血管重建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4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经血管搭桥、血管重建治疗.分别采用动脉瘤切除远近端血管吻合,动脉瘤孤立加大隐静脉高流量搭桥,颞浅动脉低流量搭桥等方式处理动脉瘤.结果 4例行动脉痛切除远近端血管吻合,16例行大隐静脉高流量血管搭桥术,4例行颞浅动脉低流量血管搭桥.出院时GOS评分5~4分者22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 搭桥血管重建技术是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前循环复杂动脉瘤治疗中,大脑中动脉M2段与颈外动脉吻合是最适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颅内巨大动脉瘤载瘤动脉球囊闭塞及颅内外血管搭桥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并对球囊闭塞载瘤动脉近段以及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术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载瘤动脉球囊闭塞术治疗的21例巨大动脉瘤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载瘤动脉闭塞试验(BOD阳性,首先行颅内外血管搭桥,再行血管球囊闭塞。结果 21例巨大动脉瘤病例中,单用球囊闭塞载瘤动脉17例,联合颅内外搭桥4例。术后随访17例,6个月动脉瘤内血栓形成,2例动脉瘤缩小;2例3年后动脉瘤消失,2例颈内外动脉搭桥术随访3~4年,血管造影示吻合口通畅。结论对直接手术和填塞难以治愈的颅内巨大动脉瘤,载瘤动脉球囊闭塞以及联合颅内外搭桥术是一种有效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