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crosclcrotic occlulive discasc,LDAOD)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也是导致慢性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溃疡、坏死等,其发病率随社会老龄化而增加,因此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现就该病治疗方法的进展及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09年3月95例下肢ASO患者经保守(保守治疗组,49例)、不同术式手术及介入治疗(外科治疗组,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90.5%)患者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2年)。随访期间,保守治疗组44例得到随访,其中14例有效,3例加重,余27例未见明显变化;外科治疗组42例得到随访:手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通畅率为96%(24/25),其中1例行股腘动脉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术后半年再次闭塞,经取栓后恢复;介入组患者介入治疗后6个月的通畅率为88.2%(15/17),其中2例股腘动脉TASCC型患者治疗半年后再次狭窄,再次给予PTA后恢复。结论 FontaineⅠ期及Ⅱa期应首选保守治疗,FontaineⅡb期及以上可选择外科干预,TASCA、B型应采用介入治疗,TASCD型应采用旁路术。 相似文献
6.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的动脉管腔的狭窄、闭塞性病变。下肢ASO是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最易受累的部位包括小腿胫腓动脉、股腘动脉及主髂动脉,其中股腘动脉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以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等下肢缺血、坏死等症状为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经验。方法:从1995年7月~2002年7月共对292例(313条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进行外科治疗,其中20条患肢施行解剖外血管重建术,38条患肢施行了腔内外科治疗或合并开放性血管重建手术,255条患肢施行了开放性手术重建下肢血供。结果:手术成功者患肢的踝肱指数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P<0.01),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随访时间3.1年(0.5~7年),解剖外重建组移植血管一期通畅率为56%,腔内外科组通畅率为78%,开放性手术组通畅率为72%。结论:病人的全身情况、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为取得较好的长期通畅率和临床效果需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extremityatheroscleroticocclu sivedisease,LEAOD)是血管外科常见病,是导致慢性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Criqui统计65岁以上的男性约10%患有LEAOD,而75岁以上则有20%的发病率[1];北美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近25%患有慢性下肢缺血[2]。LEAOD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在我们的一组158例严重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50%以上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25%以上合并有糖尿病。严重的合并症是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下肢缺血的治疗中,不仅要注重肢体血管… 相似文献
17.
谷涌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2)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导致下肢慢性缺血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其结果主要引起下肢远端组织的缺血缺氧,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早期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组织的缺损(溃疡和坏疽)等。轻度的间歇性跛行可通过药物治疗、积极的身体锻炼得到一定的缓解,而目前临床上需要外科干预的下肢慢性缺血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严重的间歇性跛行(正常步速下行走距离小于200米)、静息痛和组织缺损。治疗的方式主要为 相似文献
1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 ASO)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溃疡和肢体坏疽,且该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风险大,致残率及致死率高。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趋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15%~33.8%[1,2]。对于PAD的治疗,目前有较多的方法。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致残率、致死率,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现将该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疾病,发病率、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根据下肢ASO病人病情严重度及病变部位而制定的Fontain、Rutherford分期及TASCⅡ分级标准在临床治疗方案决策及预后估计中起到重要作用。下肢ASO病人的治疗方案根据病变解剖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时也受到病人合并症以及手术医师水平的限制。目前下肢ASO的手术治疗以血管重建为主,其中腔内手术为大多数病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8)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内膜不断扩大,导致继发血栓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肢体出现血运障碍,临床表现为冷感、间歇性跛行、疼痛、溃疡等缺血症状。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全身性疾病,在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均穿插着炎症反应[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常合并其他部位的硬化闭塞性疾病,如脑血栓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治疗原则是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