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总结活体肾移植前对致敏患者的处理经验,并对移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609例活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将受者分为高致敏组(41例,PRA≥30%),低致敏组(102例,PRA为0~30%)和非致敏组(466例,PRA为0).所有受者经HLA抗体检测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CDC)确认没有针对供者的HLA抗体后进行肾移植.高致敏组给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诱导治疗,低致敏组给予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单抗诱导治疗.随访1年以上,观察各组术后移植肾功能、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高致敏组、低致敏组和非致敏组受者术后移植肾恢复正常的时间和1年时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明显差异;3组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6%(4/41)、8.82%(9/102)和8.15%(38/466),术后1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7.6%(40/41)、97.1%(99/102)和98.1%(457/466),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7.6%(40/41)、98.0%(100/102)和98.9%(461/466),3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致敏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1.7%(13/41),明显高于低致敏组的26.5%(27/102)和非致敏组的21.6% (101/466) (P<0.05).结论 致敏受者肾移植前经HLA抗体检测和CDC配型,避开受者体内供者特异性抗体针对的供肾,并给予免疫诱导治疗,可以获得与非致敏受者相似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致敏患者经双滤过法血浆分离(DFPP)方案预处理,并联合使用抗CD25单抗诱导治疗后行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1至2012年1月45例致敏受者在肾移植前经DFPP方案预处理,并联合使用抗CD25单抗诱导治疗后接受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者预处理前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均大于20%,为(56.5±19.9)%,预处理后PRA水平降至(18.9±19.1)%.受者与供者的HLA抗原错配数为(2.1±0.7)个,术前2次供、受者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试验均为阴性.所有受者术后至少随访1年,观察术后1年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以及排斥反应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无受者死亡,有2例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术后1年受者存活率为100%(45/45),移植肾存活率为95.6% (43/45).术中肾血管开放后1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2%,受者在切除移植肾后恢复血液透析;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2例,发生率为26.7%(12/45),经甲泼尼龙和(或)ATG冲击治疗后,11例完全逆转,1例出现移植肾功能丧失而恢复血液透析.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9%(4/45),经抗感染治疗后均好转,未发生重症肺部感染.结论 肾移植前采用DFPP 预处理,并联合使用抗CD25单抗诱导治疗安全有效,能使致敏受者获得良好的肾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肾移植手术方式成熟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部分初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致敏患者因身体状况及经济原因允许,要求再次肾移植术。本文回顾分析本院自1999年2月至2003年8月对18例致敏患者行再次肾移植的术前处理,手术方式及术后抗排斥治疗情况。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均为初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致敏患者,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3~62岁,平均41.3岁。移植肾失功原因分别为移植肾慢性排斥12例,慢性移植肾肾炎3例,移植肾血栓形成2例,超急性排斥反应1例。再次肾移植距初次肾移植术间隔时间:<1年3例,1~3年6例,3~5年5例,>5年4…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受者致敏状态的预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测定对了解受者体内抗HLA抗体的水平及致敏状态,预防超急和加速排斥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其敏感性明显高于供受者交叉配型试验(CDC),高PRA(阳性率≥50%)与严重排斥反应及移植物存活率下降密切相关。血浆置换(PE)能有效清除PRA阳性受者血清中的抗体,避免超急和加速排斥反应的发生,但良好的HLA配型对提高PRA阳性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移植物存活率更重要。通过随机多次淋 相似文献
5.
高度致敏受者的肾移植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高度致敏肾移植受者的组织配型和抗排斥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高度致敏肾移植受者的HLA抗体、HLA配型和肾移植后抗排斥反应治疗效果。结果 肾移植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2例(4.4%),急性排斥反应9例(20.9%),经激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后均逆转。人/肾1年存活率分别为95.6%/91.1%。结论 避开相应抗体的良好HLA配型,是高度致敏受者肾移植成功的关键。术后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短程诱导、并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治疗,能减少急性排斥的发生率,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高致敏肾移植受者行单次免疫吸附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1年12月至2003年12月共为22例高致敏受者在肾移植前行单次强化免疫吸附(IA)治疗,受者均在治疗后48h内行肾移植手术,预后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淋巴囊肿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18%~ 5 1% ) ,其中 5 0 %以上的病例不需要治疗。在该研究中 ,作者对接受 3种免疫治疗方案患者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病率和需治疗病例的发生率进行对照分析。 3组成年肾移植受者分别接受 3种用药方案 :第 1组为雷帕霉素 (SRL) /霉酚酸酯 (MMF) /泼尼松 (P) ,共 15 2例 ;第 2组为环孢素 (CSA) /MMF/P ,共 16 8例 ;第 3组为CSA/硫唑嘌呤 (AZA) /P ,共 193例。对移植后发生淋巴囊肿的患者 ,详细记录病例情况和影像学资料 ,如超声、CT和MRI结果等。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方法对淋巴囊肿的发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高度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处理经验.方法 26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峰值≥50%的高致敏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男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6±7.4)岁.首次接受移植者15例,二次移植者10例,三次移植者1例.亲属供肾1例,尸体供肾25例.术前要求交叉配型阴性.术后采用抗CDzs单克隆抗体诱导,他克莫司加吗替麦考酚酯加激素三联维持治疗.结果 18例移植后1周内血肌酐(SCr)降至正常.2例分别于术后第2、3天出现加速性排斥反应,经过血浆置换3次及抗CD3单克隆抗体5 mg/d治疗5 d后,1例3周后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另1例排斥反应未能逆转,最终摘除移植肾.发生急性排斥反应6例,2例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4例为耐激素排斥反应,经抗CD3单克隆抗体5 mg/d治疗5 d和血浆置换治疗3次后,排斥反应逆转.1年移植肾存活率96%(25/26).结论 高度致敏受者肾移植不仅需要HLA配型良好,并且要求供者HLA抗原避开受者所有预存的抗HLA抗体;术后采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诱导,他克莫司加吗替麦考酚酯加激素三联维持治疗,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LA配型及受者PRA情况对致敏患者肾移植后2年疗效的影响.方法 测定73例预致敏肾移植受体体内抗-HLA抗体的致敏程度及抗体特异性,并与81例未致敏受体进行比较,受体以及相应供体的HLA基因型均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进行分析,分析了影响早期移植结果 的因素(移植物的2年排斥率和生存率),包括HLA错配、群体反应性抗体种类及特异性,以及供者的靶抗原.结果 预致敏受者比未致敏受体的2年预后差(移植排斥率P=0.019,生存率P=0.01),无论是以6抗原匹配(AgM)或氨基酸残基匹配(Res M)为标准,对预致敏受体而言,HLA错配数对移植物排斥率,或者移植物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同时产生PRA-I、PRA-Ⅱ两种抗体的移植物受体的两年预后更差(移植排斥率P=0.001,生存率P=0.002).PRA峰值≥50%的组及其分组,移植时PRA值大于50%,他们的两年预后明显比对照组差(移植排斥率P1=0.025,P2=0.001,生存率P=0.043,P=0.024).移植时靶抗原阳性组及其分组,HLA-I阳性的组,其移植物排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01),高于靶抗原阴性组(P=0.003,P=0.001),高于靶抗原峰值阳性但移植时靶抗原阴性的受体(P=0.024,P=0.002).靶抗原阳性组还有HLA-I靶抗原阳性组的两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P=0.001),靶抗原未明组的两年移植结果 与靶抗原阳性组类似.经过血浆滤过及免疫吸附的预致敏受者(PRA处理组)的两年移植结果 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但未经处理的PRA预致敏受者的结果 与对照组是不同的(排斥率P=0.004,生存率P=0.005),3例HLA-I靶抗原阳性、按照氨基酸残基标准无错配的受体发生超急性排斥,1例PRA-Ⅱ阳性(靶抗原未知)的受者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PRA-Ⅱ靶抗原阳性的8例受者未见超急性期排斥反应.结论 移植前PRA预处理可以改善预致敏受体肾移植后的预后,避免抗原阳性供者仍然是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和早期排斥反应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免疫吸附治疗在肾移植致敏受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immunoads Orption,IA)治疗对清除肾移植致敏受者体内特异性抗HLA抗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肾移植致敏(PRA〉50%)受者用彤新蛋白A免疫吸附柱行IA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免疫球蛋白及PRA水平。结果:10例患者IA治疗次数为4~15次(中位数9)。所有患者IA治疗后血清总IgG水平都明显下降(P〈0.001),IgA和IgM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RA8例转阴,1例〈30%,1例仍为100%。结论:对于肾移植致敏受者,IA是一种特异性高、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HLA配型在致敏受者肾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在致敏受者肾移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莱姆德细胞板通过补体领事微量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受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应用单抗湿板进行供受者HAL-Ⅰ类抗原分型;应用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Micro-SSP)进行HAL-Ⅱ类基因分型。结果 17例受者PRA阳性率为5.1% ̄80%,平均37.89%;按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供受者HLACRAEs0.1和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高致敏肾移植受者的HLAI类抗体的致敏表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测定54例高致敏肾移植受者的HLAI类抗体特异性,并指定可能的抗体公共表位。结果90.7%(49/54)的高致敏受者具有可指定的抗体公共表位;最常见的公共表位是163E、142145TTKH、83R、7174AQTD、127K、163R、163L、41T、6266RNTRN和4145ASPRT;在动态监测过程中,抗体公共表位分析结果稳定,与抗体特异性鉴定比较,能更准确地反映抗体谱。结论高致敏受者的HLA抗体产生有明显的规律,对少数高频率、高免疫原性氨基酸残基的致敏是高致敏受者致敏的主要原因;对高致敏受者进行抗体表位分析能够准确地预测可接受的供者抗原错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在中国肾移植术后早期免疫抑制治疗中的有效性是否与吗替麦考酚酯(MMF)相当,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双模拟和平行对照研究.在肾移植术后0~48 h内,将符合标准的受者随机分成EC-MPS组和MMF组.分别用EC-MPS和MMF治疗6个月,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EC-MPS组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丧失和死亡的总发生率(14.3%)有低于MMF组(20.3%)的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66.7%和66.0%)也较为接近.但EC-MPS组重度感染和重度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略低于MMF组,因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而导致药物减量或停药的受者比例也略低于MMF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PS在中国肾移植术后早期对受者的免疫抑制治疗中,其有效性与MMF相等.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术后并发奴卡氏菌感染三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并发奴卡氏菌感染。一例发生于移植术后半个月,另一例发生在急性排斥时,还有一例发生在慢性排斥移植肾失功后。3例患者均死亡。经病理解剖评实,1例为肺部奴卡氏菌感染,2例为全身播散性奴卡氏菌感染。认为肾移植术后并发奴卡氏菌感染的病例虽少,但其预后不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双滤过法血浆分离 (DFPP)联合Daclizumab(Dac ,达昔单抗 ;商品名 :Zenapax ,赛尼哌 )对肾移植致敏受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ELISA方法监测肾移植受者体内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水平。 113例致敏受者分为预处理组 (72例 )和未处理组 (41例 ) ,预处理组根据是否联合Dac诱导治疗分为DFPP治疗亚组 (44例 )和DFPP联合Dac治疗亚组 (2 8例 )。比较各组受者超急性排斥反应 (HAR)和急性排斥反应 (AR)的发生率 ,并随访人 /肾 1年存活率 ,观察治疗及随访期间有无毒副作用发生。 结果 预处理组治疗前后PRA由 (6 0 .5± 17.7) %降至 (19.3± 11.2 ) % ,P <0 .0 0 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处理组术后HAR/AR发生率为 1.4 % / 2 7.8% ,未处理组为 9.8% / 4 3.9% % ,P <0 .0 5 ;人 1年存活率分别为 98.6 %和 90 .2 % ,P >0 .0 5 ;肾 1年存活率分别为 94 .4 %和 78.0 % ,P <0 .0 5。DFPP治疗亚组和DFPP联合Dac治疗亚组比较 :术后HAR发生率分别为2 .3%和 0 % ,P >0 .0 5 ;AR发生率分别为 36 .4 %和 14 .3% ,P <0 .0 5 ;人 /肾 1年存活率分别为 97.8% / 93.2 %和 10 0 .0 % / 96 .4 % ,P >0 .0 5。DFPP和Dac治疗及随访期间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 结论 DFPP可以选择性去除受者体内的致敏抗体 ,与Da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肾移植长期受者贫血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肾移植长期受者258例为研究对象,总结贫血的性质和发生率,分析贫血与红细胞生成素(EPO)、肾小管功能、肾功能、排斥反应、免疫抑制药物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结果 258例均为首次肾移植受者,贫血的总发生率为41.1%。受者大部分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部分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极少部分为溶血性贫血。贫血受者中,大部分为EPO缺乏,少部分为EPO抵抗。受者的血红蛋白(Hb)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酐清除率(Ccr)呈正相关(r = 0.348, P < 0.01;r = 0.351,P < 0.01);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呈负相关(r = -0.327,P < 0.01)。在Scr正常的情况下,贫血组肾小管病变比非贫血组严重。贫血受者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贫血受者(P < 0.01)。环孢素+硫唑嘌呤+泼尼松方案(CsA+Aza+Pred )贫血的发生率为69.0%;环孢素+霉酚酸酯+泼尼松方案(CsA+MMF+Pred)贫血的发生率为35.8%;他可莫司+霉酚酸酯+泼尼松方案(FK506+MMF+Pred)贫血的发生率为34.8%;西罗莫司(雷帕霉素)+霉酚酸酯+泼尼松方案 (SRL+MMF+Pred)贫血的发生率为41.7%。骨髓抑制是硫唑嘌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Hb与硫唑嘌呤的使用时间呈负相关(r = -0.354,P < 0.01);Hb与霉酚酸酯的剂量(2~3 g/d)及使用时间呈负相关(r = -0.285,P < 0.05;r = -0.372,P < 0.01);Hb与雷帕霉素的剂量(2~5 mg/d)及使用时间呈负相关(r = -0.278,P < 0.05; r = -0.359,P < 0.01)。贫血受者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贫血受者(P < 0.01)。 结论 肾移植长期受者贫血的发生率相当高。贫血不仅与肾功能、肾小管间质病变相关,而且也与EPO、排斥反应、免疫抑制药物相关。贫血是肾移植受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用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 (FK5 0 6 )替换环孢素A(CsA)并联合应用霉酚酸酯 (MMF)及泼尼松 (Pred)防治肾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肾移植术后 8例肝功能异常患者 (男性 5例 ,女性 3例 ,平均 38.2 3岁 ) ,用FK5 0 6替换CsA治疗 ,停用CsA 2 4h后 ,开始给予FK5 0 6。FK5 0 6初始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术后时间确定 ,服药 1周后 ,根据全血FK5 0 6谷值浓度调整剂量 ,使其谷值浓度维持于 5~ 15 μg/L。结果 用FK5 0 6替换CsA ,1个月后患者血中直接胆红素从替换前的 (2 2 .6 6± 17.19) μmol/L下降至 (7.0 5± 2 .32 ) μmol/L ,P <0 .0 5 ;间接胆红素从替换前的 (4 2 .15± 34.15 ) μmol/L下降至 (14.5 4± 2 .5 9) μmol/L ,P <0 .0 5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从替换前的 (83 .0 0± 93 .14)IU/L下降至 1个月后的 (2 9.5 0± 15 .41)IU/L ,P >0 .0 5 ;血清肌酐从 (177.91±86 .41) μmol/L下降至 (135 .92± 34.0 5 ) μmol/L ,P >0 .0 5。 3例腹水的患者均于药物替换 1个月后完全消失。仅有 1例患者出现便秘、食欲下降伴上肢颤抖。结论 用FK5 0 6替换CsA并联合应用MMF及Pred对防治肾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是安全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