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如东县宫颈癌和乳腺癌(简称两癌)筛查情况,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在我县接受"两癌"筛查的农村妇女,其中接受宫颈癌筛查81292名,乳腺癌筛查82881名。结果如东县2016-2018年宫颈癌筛查81292人,检出宫颈癌30例,检出率3.69/万;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级313例,检出率38.50/万;检出妇女生殖道感染11991例,检出率14.75/%;乳腺癌筛查82881人,检出乳腺癌44例,检出率5.31/万。结论 "两癌"筛查是妇女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和乳腺癌,加强健康宣教,有效的保障了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县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提高其对乳腺癌、宫颈癌的预防意识,并为制订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县35~65岁农村妇女为筛查对象,乳腺癌筛查做常规视诊、触诊和选择性彩超检查;宫颈癌筛查以妇科常规检查、宫颈涂片巴氏染色、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相结合。结果共筛查46 129例,检出乳腺癌8例,检出率为17.3/10万,其他乳腺疾病2 941例,检出率为6.38%;检出宫颈癌6例,检出率为13.0/10万,良性宫颈疾病18 158例,检出率为39.36%,子宫肌瘤1 306例,检出率为2.83%,卵巢囊肿1 524例,检出率为3.30%,阴道炎20 348例,检出率为44.11%。结论我县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以防治两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重点,对适龄妇女尤其是重点人群开展两癌筛查及生殖道感染的普查普治工作,以降低乳腺癌、宫颈癌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结果的分析,了解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妇科疾病的普查率、两癌检出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庙城镇25~65岁妇女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进行宫颈癌筛查,对40~60岁妇女采用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乳腺癌筛查;可疑病例转至怀柔区妇幼保健院进一步复诊。结果:25~65岁妇女筛查4 453名,筛查率为75.18%,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5例,患病率为112.28/10万;40~60岁妇女筛查2 976名,筛查率为85.00%,检出乳腺癌4例,发病率为134.41/10万。结论: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是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统一筛查方法,提高筛查率及筛查质量,对早期发现宫颈癌、乳腺癌,降低两癌的患病率、病死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丽红 《中外医疗》2013,32(1):97+99-97,99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巴氏涂片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行TCT检查1867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我科同期行巴氏涂片检查的2013例妇女进行对照。结果TCT检查检出异常细胞1122例,检出率为60.1%,巴氏涂片检出异常1416例,检出率为70.3%,两组异常细胞检出者均行宫颈组织病理活检,TCT阳性者1037例,其敏感性为92.4%,对高度病变的特异度为86.4%;巴氏涂片阳性者963例,敏感性为68.1%,对高度病变的特异度为69.3%;TCT检查异常细胞检出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优于巴氏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查标本满意度为94.3%。巴氏涂片检查标本满意度为75.9%。结论TCT检测是早期筛查宫颈癌的理想检诊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效减少了漏检率和假阴性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谢佩宏 《黑龙江医学》2021,45(14):1564-1566
目的:分析罗定市552例妇女宫颈癌筛查(TBS)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筛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抽查在罗定市人民医院妇保科接受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筛查的妇女的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52例受检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巴氏涂片法、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筛查,依据筛查措施的不同将筛查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巴氏涂片法检查,观察组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最终诊断依据.结果:观察组制片满意率为91.85%、阳性检出率为4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93%、23.91%(P<0.05);病理学检查确诊300例为宫颈癌,观察组阳性符合率为90.00%、CINII-III级检出率为11.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0%、3.03%(P<0.05).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有助于提高宫颈液基细胞学检出效率及准确性,以便临床展开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适龄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的适龄妇女6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乳腺癌以及宫颈癌的检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并按照不同年龄段妇女乳腺癌前病变、乳腺癌、宫颈炎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于适龄妇女乳腺癌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可见,乳腺癌患者有5例,检出率为0.08%,对于接受乳腺手诊、乳腺彩超、乳腺钼钯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乳腺BI-RADS2级10例、BI-RADS3级15例、BIRADS4A级5例、BI-RADS4C级5例,且全部患者均无癌病变出现。对35~45岁、46~60岁适龄妇女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于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可见,有140例异常患者,异常率为2.15%,宫颈巴氏涂片Ⅱ级20例,Ⅲ级14例,接受阴道镜检查、病理活检检查CIN1-2级,没有显示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的出现。35~45岁受检者宫颈巴氏涂片阳性率、宫颈炎检出率要明显高于45~60岁的受检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能够对癌前病变、宫颈癌以及乳腺癌有效检出并尽早诊断,对于积极治疗以及疗效和预后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沛县地区乳腺癌与子宫颈癌筛查结果,总结两癌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的2000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名妇女中,共有10例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占0.50%,其中CINⅠ4例(0.20%)、CINⅡ3例(0.15%)、CINⅢ2例(0.10%)、宫颈癌1例(0.50%)。共有261例检出乳腺疾病,其中乳腺增生的检出率最高,为11.70%,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乳腺炎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检出乳腺癌1例(0.05%)。结论:开展乳腺癌及子宫颈癌筛查工作,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宫颈癌,保障妇女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采取HPV检测和TCT检测两种初筛方法进行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寻找适合我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方法。方法研究对象是自愿参加如皋市2017年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的25044名适龄妇女,5000名适龄妇女采取高危型HPV分型检测方法进行筛查,20044名采取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方法进行筛查。观察两种不同筛查方法阳性报告结果占比、宫颈疾病检出率及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检出的宫颈疾病TCT及HPV报告结果。结果根据调查研究表明,HPV检测方法阳性报告结果占比(11.14%)高于TCT检测方法阳性报告结果(4.5%),HPV检测方法宫颈疾病的检查率(124/万)高于TCT检测方法(83.23/万),通过TCT检测方法检出的165例宫颈疾病中有15例TCT报告结果为阴性,通过HPV检测方法检出的62例中HPV检测报告结果均为阳性。对比下还可以看出,HPV检测宫颈疾病检出率、准确性均要高于TCT检测(P0.005)。结论基于HPV检测方法进行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效果较高,能够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33 945例宫颈病变的筛查结果,并探讨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2年至2015年该院行宫颈病变筛查的妇女33 945例,年龄18 ~74岁,取宫颈细胞标本,同时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诊断及DNA倍体定量分析,筛查结果阳性者再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2012~ 2015年宫颈病变筛查阳性率呈降低趋势(P<0.05).DNA倍体分析系统筛查宫颈病变的阳性率为9.28%,高于常规细胞学的6.82% (P <0.05).DNA倍体分析的活检阳性率为30.52%,高于常规细胞学的18.22% (P <0.05);DNA定量分析的宫颈癌阳性检出率为0.144%,也高于常规细胞学的0.076%(P<0.05).结论 该院就诊妇女宫颈病变检出率有逐年下降趋势.DNA定量分析法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率及活检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杨玉杰 《中外医疗》2012,(20):76-76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来该院就诊与体检的198例妇女进行TCT与传统巴氏涂片检查。结果 798例中TCT共检出异常者567例,检出率为71.1%,巴氏涂片共检出异常涂片304例,检出率为38.1%;TCT检查标本满意度为93.7%,巴氏涂片检查标本满意度为79.4%。TCT检查在宫颈异常病变的检出率与标本满意度中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与病理活检检出阳性符合率高于巴氏涂片。结论 TCT有效提高了对宫颈早期病变特别是宫颈癌的检出率,可作为宫颈癌诊断的首选筛查方法,对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结果,为加强宫颈癌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在重庆市开州区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对33000名已婚妇女实施免费阴道检查、宫颈分泌物检查、阴道镜检查、盆前检查等,其中提取15000例对检查结果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受检者共15000例,异常率是40.95%;其中,宫颈病变检出率是15.63%;阴道疾病检出率是15.31%;盆腔疾病发生率是3.83%;外阴疾病发生率是3.17%;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率是1.28%;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是1.22%;宫颈癌发生率是0.06%。结论:宫颈癌筛查作为早期发现女性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主要手段,要求整合整个区域的医疗资源,建立全社会支持并参加的宫颈癌筛查机制,同时增强健康教育力度,促进妇女自觉参与宫颈癌筛查,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生率,改善妇女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
袁晶  谷晓琴 《重庆医学》2018,(19):2630-2632
目的 对该地区宫颈癌与乳腺癌(简称“两癌”)筛查实际效果和辖区妇女健康状况分析.方法 根据南岸区“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对2013-2017年南岸区35~64岁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南岸区接受宫颈癌检查共计63 922例,筛查出宫颈癌10例,检出率为15.64/10万,宫颈癌前病变150例,检出率为234.74/10万,宫颈癌高发年龄为40~<50岁组和60~64岁组.乳腺癌筛查36 299例,筛查出乳腺癌10例,检出率为27.55/10万.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为60~64岁组.结论 通过开展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工作可以早期发现并治疗“两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推广社区HPV筛查的现状,及HPV早期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选取2010-2012年本社区门诊1680例妇女进行筛查,统计HPV感染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现患率,以及通过HPV早期检查,早期治疗,治疗率的观察。结果经过HPV筛查,1680例妇女中HPV阳性者228例(13.6%),有75例患者被检出CIN,检出率为4.46%,CINⅠ组的患病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两组。CINⅠ、Ⅱ、Ⅲ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PV的感染率也逐渐增加。结论研究显示,由于宫颈癌早期症状极难发现,而筛查预警能够提高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检出率,从而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人乳头瘤病毒具有较强的感染性,采用筛查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可以降低病变的可能性,降低妇女宫颈癌的病发率。同时在宫颈癌的防治过程中,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人群自觉参与子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我院开展了针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以了解近1年宫颈癌的发病率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做宫颈筛查者1385例作为研究对象,行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结果 2013年接受筛查的1385名妇女中检出子宫肌瘤35例,经病理活检检出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共56例,根据CIN分级,Ⅰ级35例,Ⅱ级6例,Ⅲ级7例,宫颈癌7例,发病率4.0%。46~55岁是宫颈癌高发年龄,癌前病变多发的年龄为36~55岁。结论 HPV感染率与临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有密切关系,临床上需要密切长期地对HPV阳性患者进行定期检查,以期为临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普及社区及社会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相关知识,以及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爽  王奎香 《吉林医学》2012,(26):5691-5692
目的:了解大兴区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方法:对大兴区35~59岁户籍妇女进行自愿免费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结果:此次宫颈癌筛查37 851例,乳腺癌筛查39 415例。宫颈癌筛查:宫颈癌检出率为2.64/10万(1/37 851);癌前病变检出率为63.41/10万(24/37 851)。乳腺癌筛查:乳腺癌检出率为12.69/10万(5/39 415),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07/10万(2/39 415)。结论:大兴区35~59岁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应提高其健康意识及自检能力,定期开展宫颈癌及乳腺癌筛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癌前病变对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辖区内两个社区适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女性对乳腺癌及宫颈癌的足够重视和预防意识,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常规妇科检查(妇科双合诊、阴道扩阴器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宫颈刮片检查)、乳腺彩超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妇科筛查率为85%,患病率为15%;子宫肌瘤检出率占首位(其中大于10周龄的中老年子宫肌瘤18个),其次为妇科炎性疾病;AS-CUS及以上检出率1%。乳腺筛查率91%,患病检出率为31.51%;检出乳腺癌2人,乳腺增生414人(占筛查人数的13.47%),可疑病例22人,可疑病例检出率0.71%。结论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积极利用社区卫生医护防团队坚持开展针对适龄妇女,尤其是重点人群,以防治乳腺癌、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重点,两癌筛查及防治生殖道感染为手段的普防普查普治工作,以期降低乳腺癌及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适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学与常规宫颈涂片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把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时间段内到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女性1600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宫颈涂片、液基细胞学两种方法进行筛查,对两种方法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传统方法检出宫颈疾病为1180例,检出率为7.1%.液基细胞学检出宫颈疾病为1282例,检出率为8%.两组检出率具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大大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该方法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值得广大女性的信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宝鸡地区宫颈癌筛查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1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资料,筛查方法包括巴氏细胞学、液基细胞学、高危型HPV检测,多功能醋酸白肉眼检测法,并经阴道镜检查,病理确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结果共筛查89714例,其中组织性筛查59745例,机会性筛查29969例,筛查方法依次为巴氏细胞学69285例,液基细胞学16114例,HPV检测625例,多功能醋酸白肉眼检测3604例。最常用的筛查方案是细胞学检查占95.19%。组织性筛查检出宫宫颈癌前病变(CINⅠ+CINⅡ+CINⅢ)916例(1.53%),宫颈癌96例(0.16%),机会性筛查检出颈癌前病变(CINⅠ+CINⅡ+CINⅢ)892例(2.98%),宫颈癌159例(0.53%)。结论巴氏细胞学仍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机会性筛查宫颈病变检出率高,但仍不能忽视组织性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的意义,以制订有效的护理宣教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进行妇科检查的860例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0例患者中宫颈癌检出7例(0.81%),文化程度高的妇女患宫颈癌的几率明显低于文化程度低的妇女,不同职业中公职人员宫颈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50岁妇女患癌几率高于≥50岁妇女。结论:通过筛查能检测出各种妇科疾病,为妇科治疗提供依据。有效的护理宣教对宫颈癌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011年郑州市中原区城乡妇女两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郑州市已婚妇女宫颈病变流行状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郑州市中原区2 312例城乡妇女登记建档并分发宣教资料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筛查结果。结果:宫颈癌筛查应查3 000人,实查2 312人,实查率77.06%;检出宫颈癌4例,患病率0.17%,4例宫颈癌患者中以51~60岁患病率最高,构成比0.92%。结论:由于普查工作的开展,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51~60岁的女性宫颈病变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