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司匹林抗氧化新药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属医学和药学交叉研究领域,主要内容涉及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药理学作用机制。阿司匹林是临床应用近百年的一个药物,具有良好的对抗炎症、疼痛和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在临床使用相当普遍。传统的观点认为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分泌和环氧化酶活性来发挥作用的,但这有一个前题,即阿司匹林剂量必须达到中~大剂量时才会发挥上述药理作用。但临床在使用中,大剂量阿司匹林时会出现胃肠道  相似文献   

2.
关于阿司匹林预防中风的最适宜剂量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且至今尚无定论。较流行的观点是:小剂量阿司匹林即能有效的预防中风不良反应更少,但众多实验和临床试验的分析对此提出了质疑,大剂量阿司匹林可能比小剂量阿司匹林更有效的预防中风,且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与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3.
阿斯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促进尿酸排泄、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等作用。适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和脑血栓形成等病症的预防和治疗。由于阿司匹林的作用广泛,因此使用的人群也越来越大。但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中往往存在许多误区,现将可能出现的误区作一综述。1配伍禁忌的药物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与肝素可合用于预防术后血栓,但应认真监测凝血状况,否则可以引起严重出血并发症。中至大剂量的阿司匹林会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并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伟平  张洋 《海南医学》2003,14(10):75-75
阿司匹林(ASA)用于冠心病的Ⅱ级防治及脑血栓形成的防治在临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阿司匹林常用剂量(160~325mg~(d-1))的不良反应国内临床已有报道,但对于目前国内广为使用的小剂量阿司匹林(25~100mg~(d-1))是否亦具有不良反应,未见临床报道。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收集了我院病人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良反应者10人,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阿司匹林是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老药,其化学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小剂量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抗血栓的作用,对防治和血栓形成有关的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卒中等有益,因此小刺量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的防治。然而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黏膜损伤和胃肠道出血.也因此而成为困扰其临床广泛使用的一个大问题,如何处置这些问题在临床使用中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李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4):1854-1856
阿司匹林是临床处方量最大的常用药物,是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血小板聚集药。随着对该药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药理作用也不断出现,其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非甾体类药物。阿司匹林的治疗作用随剂量不同而不同,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癌症、多种眼科疾病及妇产科疾病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抗血小板药物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大量临床证据支持阿司匹林对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均有效,但是,临床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325m1)的患者人仍会发生血栓事件(2年大约为8%~18%),于是“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并给临床医生使用阿司匹林带来困惑或质疑。因此,阿司匹林抵抗是指按推荐剂量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时仍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现象。阿司匹林治疗失败和其他任何一种药物失败是一样的包括他汀类药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用量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小儿川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小儿川崎病患儿82例,随机分组。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41例,2组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大剂量组接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剂量组则给予小剂量治疗。观察2组患儿多项症状(手足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解除时间,对照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多项症状解除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给予大剂量给药显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临床治疗中可优先考虑给予大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是一个百年老药,是少数历经百年考验的药物之一,而且价格低廉。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血小板凝集,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所以也是抗栓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起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在抗栓抗血小板凝集领域的基石地位已被超过20万人参与的200多个临床对照研究证实。2003年,5项一级预防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32%。2005年发表的女性健康研究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使健康女性首次脑栓塞发生率下降24%,老年女性心肌梗死和脑栓塞发生率下降分别为34%和30%。首次证实,一级预防即使对健康女性也能使之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用2种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何种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效果最佳。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大剂量阿司匹林组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组(每组各65例患者),分别为其应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和大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的浓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大剂量阿司匹林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C反应蛋白浓度(10.9±4.2mg)明显低于小剂量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浓度(12.8±4.4mg),其治疗的总有效率(84.9%)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3.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9.2%)稍高于小剂量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7.8%)。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应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后其 C 反应蛋白的浓度可明显增高,其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可明显降低,其临床疗效较优,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飞翔 《大家健康》2013,(12):84-85
1897年德国化学家Felix Hoffmann博士首次合成出乙酰水杨酸,引出了阿司匹林的经典传奇[1]。阿司匹林是一种神奇的药物,大剂量服用可以消炎;中剂量服用可以镇痛;小剂量服用可以防止血小板凝结引发血管堵塞,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栓。本文对药物阿司匹林的剂型作用及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一方面通过对剂型的研究,使阿司匹林发挥最佳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对阿司匹林的剂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引起人们对阿司匹林剂型研究的重视。为使阿司匹林更好的发挥其神奇功效开发合适的剂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6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分别使用5、10、15 mg/d剂量的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3组有效率、平均血压、平均心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使用剂量10 mg/d治疗高危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研我院门诊2008年小剂量阿司匹林使用处方.探讨其使用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系统对我院门诊2008年全年使用阿司匹林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小剂量阿司匹林位置在院药物使用的第二位,并且以老年人及门诊内科使用最多.结论:我院小剂量阿司匹林使用量较大,因此应提高我院医师使用阿司匹林的防范意识,有助于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属非甾体类抗炎药,但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小剂量阿司匹林被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但由此而出现的作用尤其是诱发胃及十二指肠出血者亦屡有发生,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收集2003年8月~2006年8月间在临床上因长期服用小剂量何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本院自2012年3月~2016年3月这一期间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序列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平均纳入3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观察组,该组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另外一组为对照组,该组使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最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清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川崎病患儿大剂量、少次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优于小剂量、多次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边云  田风胜 《医学综述》2014,(23):4349-4351
清热类中药是中药药理领域中最早系统研究的一类药物,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对其药理作用的认识逐步完善,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阿司匹林是非甾体消炎药的代表药,同时是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的常规用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栓形成等功效。随着对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清热类中药与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有较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的分析一例1个月16天脓毒症患儿的资料,分析和讨论多巴胺在临床中的药理作用和应用进展。结果: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小剂量的多巴胺并不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严格把握该类药物的用药指征,加强临床观察和药学监护,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阿司匹林壳聚糖微球的研制及药动学参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为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临床实践证明,小剂量阿司匹林还可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但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等,如果制备成缓释剂型则可减少临床给药次数及剂量,延长治疗作用时间,有效地降低这些不良反应,使血药浓度平稳持久,提高药物疗效。作者以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壳聚糖为载体固载阿司匹林研制出阿司匹林壳聚糖微球(aspirin chitosan microspheres,Asp CMs),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和体内药动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阿司匹林提供一种理想的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19.
韩继敏 《求医问药》2014,(17):139-139
目的 :探讨用阿司匹林联合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1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使用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阿司匹林联合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退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61%,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2%。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及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司匹林 ,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 ,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 ,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中环加氧酶 1(COX - 1) ,减少血栓素A2 (TXA2 )的生成 ,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 ,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 ,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随着对阿司匹林药理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 ,现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本文就其临床应用与副作用 ,作一阐述。1 阿司匹林的新用途1 1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栓形成意大利罗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