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们将某金矿436例矽肺和111例可疑矽肺,按我国1963年修订的矽肺诊断标准和国际分类的ILO,u/c方案进行分期、分级,并借助NBC标尺将小影分级化为指数,进行统计比较。本文报告小阴影的观察结果:1、按我国分期O-Ⅰ约相当于ILO,u/c的1/1,Ⅰ相当于2/2,Ⅱ相当于2/3,但相邻的两期组间有交叉。2、网和结节影都在两肺中区出现最高,右肺又比左肺高;其次是肺下区网影多于上区,而结节影则上、下区无区别。3、网影在肺野出现早于结节影,是早诊指征之一,但从确诊和分期意义看,结节影敏感可靠。4、随着病程进展,网和结节影均增大,故分期应考虑结节大小这一因素。5、晚期胸片网和结节均稀少或消失。综合上述变化,略论两种诊断方法的差异利弊,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1963年广东省某些钨矿职工进行了全面定期健康检查,拍照了大量X线胸片,其中除诊断属正常范围及照片质量差无法诊断者外,有1,682例可诊断为矽肺或疑似矽肺。从 1,682例中,将属于某4个钨矿的质量较好的照片挑出,共得924例。本文就此924例的X线照片加以分析。这4个钨矿的井下粉尘浓度测定从0.35-75.6毫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4.25-6.8毫克/立方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游离二氧化矽含量从20-80%,平均为50-69.3%。依照1963年修订的矽肺诊断标准,本文1,68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矽肺患者的X线影像特点和诊断效果。方法我中心收集的矽肺患者资料40例,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方法诊断以及X线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X线诊断可发现患者出现圆形阴影表现,有小阴影聚集9例、大阴影聚集10例、肺门阴影增大10例、网状阴影10例、肺门淋巴结蛋壳钙化1例。X线诊准确率和特异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诊断,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矽肺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时,通过X线的方法能够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們观察了400余例矾矿工人的X綫片,分析討論了232例矽肺患者及疑似矽肺患者的X綫表現,提出了早期診断的参考意見。病期是根据中央卫生部和劳动部于1958年3月联合頒布的标准划分的。玆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煤矽肺的成因与粉尘接触的关系.方法 对200余例经职业病防治所诊断为煤矽肺的复查患者进行普通X光高仟伏摄影,在高亮度观片灯下阅片.结果 煤矽肺的X线表现具有相应的特点.结论 煤矽肺的成因与粉尘接触密切相关,根据其病理演变过程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煤矽肺的成因与粉尘接触的关系。方法对200余例经职业病防治所诊断为煤矽肺的复查患者进行普通x光高仟伏摄影,在高亮度观片灯下阅片。结果煤矽肺的x线表现具有相应的特点。结论煤矽肺的成因与粉尘接触密切相关,根据其病理演变过程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潘宏伟 《中外医疗》2011,30(6):180-180
目的 评价X线胸片在矽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确诊为矽肺患者的X线胸片资料.结果 本组89例矽肺患者X线征象均有圆形阴影表现,同时伴有小阴影聚集者29例,大阴影12例,肺门影增大22例,肺门淋巴结蛋壳钙化9例,网状阴影24例,肺气肿25例,矽肺并发肺结核11例.结论 胸部X线片对矽肺的并发症及诊断有较...  相似文献   

8.
引言目前矽肺诊断的主要依据仍为职业病史(工种、工令、粉尘浓度分散度,以及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矽含量)和X线胸片的表现,而后者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早期矽肺患者的胸片改变往往是微细的,常规胸片不易发现典型的肺纹理与细小结节的早期改变,以致造成迟诊或漏诊,有些病例直至Ⅲ期出现纤维肿  相似文献   

9.
一、脑血管造影定位诊断的划区:(一)侧位片(图13):在冠状缝以前称为额区;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划分侧裂上、下两区;由冠状缝到枕内隆突的颅骨弧距的中点与西氏点的连线划分侧裂上与侧裂后区;由枕内隆突上方(A)点与中颅窝底(B)点连线(AB)与斜坡上段  相似文献   

10.
矽肺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矽肺的X线及CT诊断特点,总结经验,减少误诊。方法:分析近半年约200个矽肺病例的X线片及CT片特点。结果:弥漫散在分布小结节影36例,有结节融合164例,合并肺结核108例,合并肺气肿172例,合并气胸29例,合并肿瘤23例,合并胸膜肥厚112例。结论:单纯矽肺依靠病史诊断较易,但有不典型症状者或有合并症者,诊断较困难,需密切结合病史、X线、CT及其他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矽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临床诊断.方法:收治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X线表现特点进行分析诊断.结果:矽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表现主要有斑片状4例(12.9%),结节状5例(16.1%),团块状9例(29.0%),空洞型7例(22.6%),胸膜炎型6例(19.4%).结论:矽肺合并肺结核X线进行分型有助于早期正确诊断与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陶瓷矽肺病是危害瓷业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本研究通过对高仟伏X线胸片和HRCT在陶瓷矽肺小阴影影像学中差异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对90例0,0+,I期陶瓷矽肺患者分别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和HRCT,并观察陶瓷矽肺影象在两者上小阴影的差异.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在小阴影、粗网织纹理、并发症的显示,HRCT优于高仟伏X线胸片.结论 HRCT在早期陶瓷矽肺诊断上优于高仟伏胸片.  相似文献   

13.
矽肺病理材料国内已有不少报导,但有关矽肺的早期病变与X线表现的联系分析者不多,现将我们积累的8例早期矽肺尸检材料,结合X线所见,进行分析整理和对照,对矽肺病理与X线诊断分期的关系进行粗浅的探索。资料来源8例患者均属木区矿山和铁路隧道工程工人,均为男性,年龄38~65岁。按照1963年的X线诊断标准。8例生前胸片均未能确诊为矽肺。资料统计见附表。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 3 X线图像中噪声的表现 X线图像中的噪声的表现,如图5所示.X线穿过密度均匀的被照体后,所成的影像的密度并不是处处均匀的,而是起伏波动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煤肺与煤矽肺的X线特点,从我局402例煤矽肺患者中,挑选出从未变换过工种的采煤工煤肺患者33例,与长期从事半煤岩及全岩掘进工煤矽肺患者28例,对其一系列X线胸片,进行集体讨论,并通过反复阅片记录其X线表现,归  相似文献   

16.
X线诊断溃疡病的准确性,过去只能从手术病例、临床疗效观察以及X线复查等加以证实,少数病例可从尸检中得到证实。近十几年来纤维内窥镜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直接佐证X线诊断溃疡病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X线诊断的正确率。兹将我院自1975年以来有临床症状者,经X线诊断与纤维内窥镜检查对照的100例十二指肠疾患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陶瓷矽肺病是危害瓷业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本研究通过对高仟伏X线胸片和HRCT在陶瓷矽肺小阴影影像学中差异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90例0,0+,I期陶瓷矽肺患者分别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和HRCT,并观察陶瓷矽肺影象在两者上小阴影的差异。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在小阴影、粗网织纹理、并发症的显示,HRCT优于高仟伏x线胸片。结论HRCT在早期陶瓷矽肺诊断上优于高仟伏胸片。  相似文献   

18.
(三)纵隔纵隔位于胸腔中央,垂直将胸腔分隔为二个间隙。它包括所有二肺之间胸内脏器和结缔组织。其界限,二侧为二肺纵隔面的壁层胸膜,上是胸腔入口,下是横膈,前为胸骨,后为胸椎前面和脊椎旁沟。简单地可将纵隔分为前、中、后;即心脏大血管区为中纵隔,其前为前纵隔,其后为后纵隔。有时为便于疾病发生部位的描述,可进一步将之分为上、中、下区:从胸骨角至第四胸椎体下缘划一横线,此线以上为上纵隔;再从第四前肋端至第八胸椎体下缘划第二线,此线之下为下纵隔,二线之间为中纵隔(图5,6)。如此成了九个区。这里仅叙述心大血管、气管和肺门。肺门已不属纵隔范围,它与气管关系密切,二者一起作重点介绍。食管吞钡检查殊属重要,任何纵隔、心脏大血管,甚至肺癌等症均不应忘记查食管,此处不赘述。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是中年以上人们的常见病。在诊断和治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526例颈椎病的临床和 X 线分析,探讨 X 线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本组病例病变部位以颈椎_5 椎间盘受累最多(429例),颈椎_6 次之(374例)。临床表现为神经根型387例,脊髓型36例,椎动脉型19例,交感神经型12例。X 线征象主要表现为:(1)椎体骨刺467例(88.8%),以椎体后下缘骨刺最多;(2)椎间盘狭窄228例(43.3%);(3)钩椎关节退变337例(64.1%),其中300例合并椎间盘退变;(4)颈椎曲线改变(包括侧曲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本病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治。乳腺软组织钼靶X线摄影、已被公认是诊断断乳腺疾病的一种主要方法,目前此种设备已普及到基层医院,为了提高诊断能力,现将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病例进行分析,首先简述乳腺癌的病理分类,继而分析乳腺癌主要不同组织类型的X线表规。对乳腺癌与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脓肿和乳腺小叶增生症进行鉴别诊断。还叙述了乳腺管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最后我们认为在目前对乳腺癌的诊断,仍以临床检查和乳腺软组织钼靶X线检查为主,必要时可行乳腺管造影,灰阶超声扫描或细针穿刺活检。磁共振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乳腺癌仍在发展和探索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