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传蓉  杨文  唐厚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149-149,16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主要患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6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MRI对AD的诊断率为100%,综合治疗后成活13例,死亡3例。结论主动脉夹层基础疾病是高血压,以急性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本病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陈琴 《四川医学》1998,19(4):338-339
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3例成都铁路局中心医院(610081)陈琴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内科的急症,大多发病急,病情重,如不及时识别及处理可导致死亡,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现将我院1996年6月至1997年10月诊治的3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了1992年1月-2005年12月年我院65例AD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及常规化验检查,行心电图(ECG)、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UCG),42例行CT检查,23例行磁共振(MRI)检查,9例行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UCG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7%(58/60)、80%(4/5)及95.4%(62/65),结论 UCG对诊断夹层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作为常规筛选性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以提高诊断率,降低其病死率。方法:对2003年8月-2006年2月于我院确诊的4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痛为该病常见症状,高血压是该病常见病因.可出现主动脉瓣返流杂音,四肢血压改变以及主动脉分支受累引发的临床表现。超声、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可提供诊断的可靠依据。结论:对AD患者早期及正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鲍磊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136-136,15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分离(Aortic Dissection,AD)的诊断方法,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分析25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AD的门急诊诊断率为28%;72%的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升高和心电图ST—T改变;CT平扫诊断率为50%,增强CT扫描诊断率为100%。结论主动脉夹层分离误诊率高,该病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和心电图异常,增强CT扫描是诊断A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燕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34-3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主动脉夹层的常见原因为高血压;剧烈疼痛是最主要的首发症状(86.4%);CT检查确诊率高;内科药物治疗18例。死亡8例;应用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亡;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3例均好转。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临床症状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3例确诊的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4例(17%),Ⅱ型3例(13%),Ⅲ型16例(70%),其中典型临床表现者17例(74%),不典型临床表现者6例(26%)。23例患者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后,在住院期间死亡9例(39%)。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一定比例不典型症状者,临床诊断过程中应注意识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0例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存活、3例死亡,3例采用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其中2例好转出院,1例因夹层破裂死亡。其余14例DeBakeyⅢ型患者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均治愈出院。住院期间共死亡3例,病死率12%。螺旋CT和MRI动脉造影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结论主动脉夹层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10年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主动脉夹层(AD)临床特征的分析目的是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积极治疗及改善预后。方法从发病年龄、性别、病因、诱因、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相关影像学检查及误诊病例等多方面动态分析总结出系统的AD诊疗措施。结果诊断AD,本组彩色超声的检测阳性率为77.06%,螺旋CT的检测阳性率为87.50%,MRI的检测阳性率为100.00%。结论彩色超声、螺旋CT和MRI在诊断AD时各有优势,将3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A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9月-2013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35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主动脉夹层发病年龄呈正态分布,平均年龄为(51.65±11.71)岁,发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9∶1,249例患者出院诊断合并高血压病(69.55%),116例患者有明确的大量吸烟史(32.40%),201例具有典型疼痛症状(56.15%)。DeBakey Ⅰ、Ⅱ、Ⅲ型夹层构成比分别为24.86%、12.57%和57.82%,不典型夹层壁间血肿占4.75%。Stanford A型患者住院死亡率(28.70%)高于 Stanford B型患者(3.10%)(P <0.05)。结论血压控制不良为主动脉夹层主要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为剧烈疼痛,内科保守治疗是基础。及时正确诊断及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是降低 AD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正确诊断和误诊原因,以期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减少病死率。方法:对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症状、体征分析及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CT、核磁共振及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首发症状为典型胸、腹疼浦22例,仅占61.1%,本研究早期误诊率为47.2%。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易误诊为冠心病。胸部X线可作为初步筛选手段。超声心动图、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可提供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可靠依据,MRI是目前非创伤性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指标。结论:应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早期识别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减少误诊率,及时正确诊治,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刘瑛  栾红 《宁夏医学杂志》1996,18(4):227-229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探讨(附18例临床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医院内三科刘瑛栾红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是心血管病急重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在发病开始48小时内病死率高达50%,故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利生 《医学综述》2008,14(24):3811-38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92.8%)首发症状是胸、背部剧烈疼痛;17例患者(60.7%)X线片示主动脉或纵隔增宽;19例患者(67.8%)超声心动图为典型夹层分离征象;CT扫描发现主动脉双管征24例(85.7%);磁共振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准确性为100%。结论据临床特点作出早期诊断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峰  许海彬 《四川医学》2009,30(5):701-70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8例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存活,5例死亡,其中2例患者转上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病死率高达27.8%。螺旋CT和MRI及动脉造影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谣。结论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以期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减少病死率。方法对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症状、体征分析及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CT、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首发症状以典型胸、腹痛者22例,仅占61.1%;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占38.9%,X线检查见纵隔主动脉影增宽者占75.0%,CT、MRI的确诊率分别为91.7(33/36)和100%(36/36)。本组早期误诊率为47.2%。结论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易误诊为冠心病。胸部X线检查可作为初步筛选手段。超声心动图、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可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MRI是目前非创伤性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16.
张建 《河北医学》2013,19(7):1064-1065
目的: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其内科治疗要点进行研究。方法:总结并分析了2002年至2012年期间我院疑诊主动脉夹层的6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所有患者的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CT、核磁共振、主动脉腔内造影等临床资料,并且所有疑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都给予镇静、止痛、降压等内科治疗手段。结果:尽管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多种多样,-(2是胸痛都为其主要的并发症并且高血压是引起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因;在所采用的临床检查手段中CT、MRI和动脉造影可以的快速诊断和定位主动脉夹层且诊断正确率可以达到100%;给予镇静止痛降压治疗是主动脉夹层最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CT、核磁共振等手段可及时诊断主动脉夹层,在给予镇静、止痛、降压等内科治疗手段可有效的提高AD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曹红云 《中原医刊》2005,32(6):39-39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诊断技术的进步,临床医师诊断意识的提高,主动脉夹层这一少见的心血管急症在基层医院的诊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间诊治的14例主动脉夹层,探讨主动脉夹层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祁兰  徐海容 《农垦医学》2006,28(2):117-118
目的:探讨老年人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2例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例(33%),其中发病2天内死亡2例(16.6%),发病1周内死亡2例(16.6%)。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夹层分离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剧烈疼痛是最主要的首发症状(89.5%)。内科药物治疗12例,死于休克1例,猝死1例;应用外科手术治疗4例均好转,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3例均好转。病死率10.5%。结论快速、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导型MR扫描机对31例主动脉夹层作不同序列技术的MR成像检查,介绍一种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成像检查。结果主动脉夹层诊断准确率100%,磁共振表现为(1)不同信号双腔影;(2)剥离的内膜瓣;(3)破裂口;(4)血栓性主动脉夹层。结论磁共振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