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柔术 《大家健康》2013,(5):37-37
补养气血就是要补肺脾肾 中医认为,人的气来源于三个方面。肾所藏先天之精气,肺所吸入天地之清气,脾胃所吸收之水谷精气。这三个方面是人体精气血的来源,所以,补气血就是要补肺脾肾。  相似文献   

2.
“水谷精微”,又称水谷之精,简称“水精”。为中医名词术语。水谷,泛指饮食营养;精微,是指食物精纯微细的部分,或可指精气。中医认为,卫气出于中焦,在肺的宣化作用下,附行于经脉之外,布散于全身,外而肌腠皮毛,内而胸腹脏腑。、卫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水谷精微中滑利的部分所化生。因此,运化水谷是指牌能把饮食物化为精微,以利于脾的吸收,使饮食转化为微小物质,即精元真气。可知,水谷精微是指脾具有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病蛋白尿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属于中医学“精”,“精微”等概念。肾脏疾病出现蛋白尿,属于中医学“精气下泄”范畴。脾不摄精、肾不藏精,而精气不固,精微下泄是出现蛋白尿的直接病机;肝失疏泄、肺失布精,也可影响脾肾而出现蛋白尿;湿热、风邪、瘀血等实邪壅阻,精微外泄亦可致蛋白尿。结合病机认识,归纳慢性肾病蛋白尿治疗七法,即健脾益气摄精法、补肾摄精法、治肺摄精法、治肝摄精法、祛风固精法、清热祛湿固精法、活血化瘀固精法,并提出相应的方剂药物。  相似文献   

4.
脾为土脏,气血生化之源;肾为水脏,封藏之处,精之处.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肾中阳气的温煦;肾主水藏精,为阴阳之室,是人体一身阴阳的根本,而肾精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脾与肾,相互资生,互相促进,息息相关.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共同致病,甚至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中医对于脾肾互济这一理论历来重视,而金元四大医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笔者现对金元四大医家脾肾互济思想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脾肾双补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居中宫 ,属土 ,主运化水谷精微以营养人体 ,为人体后天气血生化之源 ,故称“脾为后天之本”。肾居下元 ,属水火之藏 ,为元阴元阳所在 ,藏精气 ,主宰人身生长发育繁殖 ,故称“肾为先天之本。”两脏在生理上息息相关 ,以维持人体生命正常活动 ,命门火衰 ,则脾阳不振 ;脾阳不足  相似文献   

6.
表观遗传学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仅基因修饰的改变导致了基因表型的可遗传变化,具有可遗传性、可逆性等特性,并受到后天环境、营养等因素的影响。中医理论则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中精气的盛衰影响着子代的先天禀赋与生长发育,与遗传物质关系密切;而脾之精气来源于水谷精微,其功能易受环境、饮食影响,且先天之本的肾与后天之本的脾存在“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的可逆关系,该理论包含了表观遗传学相关内容。从表观遗传学相关理论机制去探讨中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理论本质,将促进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为深入研究肾与脾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精气是维持机体物质性和功能性的基本物质,正常的精气生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脏腑功能失调均可造成精气生化的异常,如脾主散精功能失调,则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为脏腑之精,最终导致精气的浊化。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脾主散精功能失调的主要微观病理表现,因此脾主散精失调所导致的精气浊化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一般中医病机内涵。  相似文献   

8.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有多个脏腑参与活动,其中肺、脾、肾三脏在津液的代谢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基本上概括了肺、脾、肾三脏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被胃、小肠、大肠吸收后输送到脾,脾将其化为津液并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这一阶段如果脾失健运,水液停聚会形成水湿发为水肿,《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接受从脾转输的津液,通过宣发肃降布散于全身及肃降到肾,这一…  相似文献   

9.
水谷精微源于脾胃,随气机升降出入输布全身,以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输布正常与否,和脏腑间功能调息息相关,其中脾的运化功能是主要的,但不可忽视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肺在水谷精微输布过程中的生理病理肺为主气之枢,水谷精微之气得以输布全身,必赖肺气宣降功能。《内经》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这就是说,源于中焦  相似文献   

10.
气机升降是人体脏腑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水谷精微在人体内吸收、转输、排泄的整个代谢过程,无不依赖气机升降来完成。一如李东恒所说:“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力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义《素闷·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正由于升  相似文献   

11.
脾是人体五脏之一 ,有运化水谷精微 ,运化水湿 ,统摄血液的功能 ,对人体气、血、精、液生理病理变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女子经、孕、产、育与冲任脉盛衰关系密切 ,而冲任之脉需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才能任脉通 ,太冲脉盛 ,血海满盈 ,经期如常 ,如脾之功能失常则经水紊乱。1 .月经病与脾的功能关系1 .1脾主运化对经血的影响脾主运化指脾对人体摄入的水谷有消化吸收的作用。其功能正常精微物质不断输布全身化而为气、为血 ,使任脉通、太冲脉盛 ,月事按时而下。脾虚不运 ,饮食减少 ,脏腑经络不能得到后天水谷精微滋养 ,则经水不能按时而至 ,或…  相似文献   

12.
脾与胃相合,共居中焦。胃主受纳,脾司运化。受纳,是指承受、容纳水谷。运化,是指转运、变化,包括了消化水谷、化生营血、输布精微、运化水湿等功能。由于脾胃受纳和运化的水谷精微,是人体降生之后生长发育和维持一切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所以脾胃被叫做“后天之本”。脾胃的这种功能表现,好比自然界  相似文献   

13.
人体之中,水谷的运化过程由五脏功能配合共同完成,因脾土居于中焦,故由脾土主导运化.脾主运化不但指脾主转运、化生水谷精微物质,还包括对机体食物糟粕、水湿浊毒物质的转运、排泄过程.就五行而言,脾属土,自然界的土有承载、受纳、化生万物的作用.现代研究结果亦表明,人体物质或能量的新生、再生均与脾土密切相关,某些浊毒物质的产生亦与脾主运化功能失常有关.“脾主运化”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晖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教授学识渊博,精研歧黄,博采众方,屡起沉疴.笔者侍诊近两年,窥得王老师治疗高脂血症经验一斑,今撰小文,以飨诸位学友. 1 病因病机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浊"范畴,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少劳过逸,脏腑功能失调,浊脂留滞于血脉所致.王老师认为高脂血症病机虽然复杂,但不外于"脾肾气虚,气机不利,清浊混杂,痰浊瘀阻"之根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于五脏和经脉,脾气不足,脾不布津,津聚为湿,湿聚成痰,痰浊成脂;脾不散精,精微不布,津凝为浊.肾为后天之本,主津液,肾气不足,蒸腾无力,脾失温煦.运化无权,膏脂不化,浊凝成痰,而成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5.
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升降运动。中医学中的脾与胃,是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升一降,一阴一阳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生理功能方面:一主运化水谷精微,上归于肺,而营养周身的上升运动;一主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水谷的下降运动。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的一升一降,一运一纳,彼此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主升,脾健则能使水谷精微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机体的各个部分,以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胃主降,胃和则能保证消化道的通畅,水谷之糟粕得以下降排出体外。故李东垣说:“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  相似文献   

16.
小儿之体,生长迅速,代谢旺盛,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禀赋、生理、病理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特点。而脾胃的生理作用,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又居重要地位。脾喜燥恶湿,与胃同居中焦。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和输布精微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不仅是脾  相似文献   

17.
温阳化气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大量脂质异常蓄积所致。脂质属于中医学精微物质的范畴,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精微物质的布散是脾阳的功能。脾阳受损,脾主散精功能失调,使水谷精微(脂质)不能正常布散,停聚成痰,留于肝脏,是脂肪肝形成的中医病机。因此,对于脂肪肝的治疗,当以温阳化气为主,恢复脾散精的功能,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精微得以输布,痰浊得以消散。  相似文献   

18.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祖国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十分强调脾胃在人体健康和发病中的作用。我院陆长清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着重以下四个治则: 一、调升降和脾胃脾主升,胃主降。脾主升,主运化,不仅是消化水谷,而吸收和输布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和津液。若脾气不升,即可产生  相似文献   

19.
脾胃居于人体中焦,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赖脾胃所化生水谷精微的滋养;脾胃亦为人体气机升降斡旋的枢纽,居于中土之位,左为心肝,右为肺肾,脾升胃降,协调着其他各脏气机的升降,在脾胃的气机升降协调下,肝得疏泄,肺得宣降,心火肾水得以既济相交。如此,脾胃安则五脏健,五脏健则机体无恙。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脾胃功能重要性 脾与胃为表里,脾有益气、统血、输化水谷的功能,又是人体水液代谢之枢纽。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如《难经》说:“脾助胃气。主化水谷。”二者各司其职:脾气升清,胃气降浊;脾喜燥,胃喜润。在正常情况下,升降助调,燥湿相济。脾健胃和,将人体摄入的饮食加工变化而成精微,输布全身。《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说明脾胃是一个运化水谷,供应营养的仓库。当然人体整个消化代谢过程并不是脾胃单独进行的。还有其他脏腑的配合。如脾胃功能来源于肾中命门相火,《景岳全书》中指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