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诺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清  邵凤民 《中原医刊》2006,33(16):33-34
目的观察蒙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在早期DN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对60例早期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高者,采用蒙诺10mg/d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其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的变化。结果对早期DN患者采用蒙诺治疗,有明显降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空腹血糖、HbAlc及血脂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患者在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时,即用ACEI(蒙诺)类药物治疗,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延缓DN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赵新刚  徐微微 《中外医疗》2012,31(5):102-103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诺和灵N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7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饮食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餐时口服瑞格列奈0.5~1.0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诺和灵N,疗程2个月。观察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肌酐、尿素氮变化。结果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肌酐、尿素氮,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比较,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明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瑞格列奈联合诺和灵N可以明显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出,改善肾功能,控制血糖,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李应琴  马静 《新疆医学》2012,42(8):56-5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意义.方法:选自2006年1月~2007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期)的患者共61例,出院后根据患者居住条件及能否坚持接受健康教育分为接受健康教育的治疗组32例和未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29例,经过3.1±0.4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接受正规健康教育的治疗组与未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两组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方面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在血糖的控制、血压控制及血脂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尿微量白蛋白亦明显减少,从而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及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名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照组38例,继续原降糖药治疗。疗程16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在降低血清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益气活血补肾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在良好控制血糖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对照组给予洛汀新,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的变化.结果 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补肾活血法可以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排出,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比,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接受正常控制血糖药物,配合使用依帕司他治疗,改善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相似文献   

7.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梅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方法:应用胰激肽原酶口服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IC)微量白蛋白尿.结果:该治疗方法能明显降低血脂及微量白蛋白尿.结论:胰激肽原酶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减少尿中微量白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联用治疗2型糖尿痛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108例合并糖尿病早期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替米沙坦组(80mg/天),依那普利组(10mg/天),联合治疗组即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组(替米沙坦80mg/天+依那普利10mg/天),3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各组治疗4月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压、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血钾水平。结果3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压均有下降,且联用组较单用组下降更显著,而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血钾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比单药使用更能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延缓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延林 《中原医刊》2009,(19):90-9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I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糖尿病患者和70例健康者同时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检测方法为金标免疫定量。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尿微量白蛋白也越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越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监测和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缬沙坦联合小剂量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5mg/d+缬沙坦80mg/d)、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组(缬沙坦80mg/d),观察期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糖(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SK+).结果 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单独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1.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1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分析各组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病率的差别,测定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超声心动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三组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并随UAER的升高呈升高趋势。三组间病程、动脉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与UAE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滋阴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降糖治疗基本相同,治疗组同时给予滋阴泄浊方治疗12周,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治疗后有改善(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滋阴泄浊方具有降低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国宏 《当代医学》2009,15(10):145-14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取同样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一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UAE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降低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排出,能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已确诊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并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测定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进行眼底检查。结果 其中28例尿微量白蛋白为阳性,占38.9%,其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眼底病变,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 早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是减缓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福幸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用缬沙坦、福幸普利为治疗组(n=32),单用福幸普利为对照组(n=28),疗程均1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变化.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血压、UAER和BUN的作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0.05);治疗组的效果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结论 缬沙坦联合福幸普利治疗早期DN疗效优于福幸普利单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常规中尿蛋白检测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以及严格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的意义。方法糖尿病患者74例与正常对照40例,随机尿同时进行尿常规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及静脉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根据尿常规中尿蛋白定性结果分组,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组45人中有23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超过正常范围,说明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尿蛋白阴性的部分的病例中,已经有了肾脏的早期损伤。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检测在提示糖尿病人早期肾损伤的阳性率高于试纸带法,P<0.01;除Ⅰ组外,糖尿病患者各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患者各组间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患者各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只作尿常规检测不能早期发现肾损伤,尿微量白蛋白是肾脏早期损伤的标志;为切实保证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监测及DN早期预防,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可兼顾糖尿病诊断、血糖监测、糖尿病肾病筛查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文迪雅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及空腹胰岛素及C肽水平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结果 空腹血塘、餐后血糖,塘基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醣,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文迪雅联合其他降糖药可减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56)与正常血尿酸组(n=40),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随机数表法将高血尿酸组随机分为观察亚组与对照亚组,每组28例,对照亚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治疗,观察亚组在常规疗法上进行别嘌呤醇降尿酸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亚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患者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正常血尿酸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亚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尿酸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肾功能指标与正常血尿酸水平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更高,与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前列腺素E1组(对照组)和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组(治疗组),每组各2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尿素氮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联合金水宝胶囊能更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  相似文献   

20.
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21例,常规降糖加用羟苯磺酸钙500mg tid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排出量(UAE)、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UAE显著降低(P<0.01),ET降低,NO升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UAE、ET、NO、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羟苯磺酸钙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并通过降低血浆ET、增加血清NO以实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