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新年 《淮海医药》2013,(6):528-529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的状况及系统分布,为降低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2012年我院产科分娩的7 771例围产儿资料,对其中161例出生缺陷儿进行分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07.18/万,出生缺陷的年度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x2=1.62,P>0.05),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率较低(23.6%).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及宣传、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情况,提出干预措施,为早期发现缺陷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日,孕28周至产后7 d住院分娩的6182例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 5年间监测围产儿,出生缺陷8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75‰;出生缺陷位于前5位的是肢体畸形、唇颚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外耳畸形;产前B超诊断率为51.76%;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乡村出生缺陷率明显高于城市。结论加强优生优育宣教,做好产前检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出生缺陷的种类、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去年一年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汇总.结果对2651例围产儿进行监测,出生缺陷率为2.8%,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婴,孕母文化程度低者发生率高于文化程度高者.出生缺陷的发生主要以单一畸形为主,高发畸形依次为胎儿水肿、外耳畸形、马蹄内翻足、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尿道下裂.结论继续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及产前诊断,避免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出生缺陷的种类、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去年一年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汇总.结果对2651例围产儿进行监测,出生缺陷率为2.8%,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婴,孕母文化程度低者发生率高于文化程度高者.出生缺陷的发生主要以单一畸形为主,高发畸形依次为胎儿水肿、外耳畸形、马蹄内翻足、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尿道下裂.结论继续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及产前诊断,避免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出生缺陷的种类、发生情况。方法 对我院去年一年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汇总。结果 对2651例围产儿进行监测,出生缺陷率为2.8%,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婴,孕母文化程度低者发生率高于文化程度高者。出生缺陷的发生主要以单一畸形为主,高发畸形依次为胎儿水肿、外耳畸形、马蹄内翻足、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尿道下裂。结论 继续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及产前诊断,避免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出生缺陷发生的情况,探讨引起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及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监测方案,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分娩的围产儿逐一筛查.结果 4年间监测4144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儿125例,出生缺陷的平均发生率3.02%,围产儿死亡率4.34%,出生缺陷儿死亡率72%,占围产儿死亡的50%,出生缺陷顺位前三位为腹水胎儿水肿、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第4季度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出生缺陷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加强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开展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573例围生期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各类出生缺陷顺位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婚(孕)前、围生期干预措施,提高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技术,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按国家统一要求,填报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及围生儿季报表,专人逐项填写,逐级上报。结果 573例围生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99.13/万)高于2009年(97.32/万)。城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129.47/万)超过农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64.47/万);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男性(113.39/万)高于女性(80.87/万)。孕母年龄30岁以上(109.74/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广泛开展新生儿筛查,使某些遗传性疾病能早期诊断并治疗,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对2008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于本院分娩的528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开展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结果3年来同产儿出生缺陷率平均为16.10%。,呈逐年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四肢骨骼肌肉系统缺陷为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分列l、2位。孕母年龄对围产儿出生缺陷有重要影响,〉35岁组出生缺陷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出生缺陷的性别、产母居住地城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前、孕早期预防以及产前诊断,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需进一步加强胎儿心血管系统、四肢等超声产前检查;高龄孕妇孕中期应常规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分析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动态变化,为上级和有关部门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及统计标准,对黄浦区2001年—2003年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出生缺陷的诊断以出生后临床诊断与B超为主。结果:监测围产儿13155例,围产儿出生缺陷169例,出生缺陷发生丰12.8%。结论: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产前诊断的技术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围产儿死亡丰和出生缺陷发生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变化趋势,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国家出生缺陷监测中心要求对2005~2011年长春地区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05 ~2011年长春地区共监测围产儿360555例,其中出生缺陷341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94.659/万.围产儿死亡3537例,死亡率98.098/万.结论 加强孕前保健宣传和产前筛查,积极开展三级预防,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诊断对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分析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以及产前诊断对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在我院出生的3125例中,出生缺陷儿有50例,占比16.00%。经产前诊断,共终止妊娠17例;足月活产婴儿出生缺陷率为10.56‰,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居住地、产妇年龄以及胎数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的关系较密切(P〈0.05)。结论对预产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有利于早期发现严重出生缺陷性疾病,为孕妇进行终止妊娠做出决定依据,提高社会人口素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曾萼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43-2745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1-2010年围生儿出生缺陷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2001-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的围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类别和相关因素.结果 10年共监测围生儿540 449例,其中出生缺陷儿10 897例,发生率为201.63/万.出生缺陷主要为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外耳其他畸形等;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71、4.04,均P<0.05).35~岁产妇组中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且高于<20岁组、20~岁组、25~岁组、30~岁组,其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9.17、41.33、58.77、29.10,均P<0.05).2001-2005年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005-2010年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三级预防措施、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水平是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周荣生  张坤华 《安徽医药》2011,15(6):717-719
目的 了解该院出生缺陷的发病特点,寻找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方法 对该院1999年至2008年之间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10年间围产儿13 208例,出生缺陷儿141例,出生缺陷的发生率10.68‰,其中前5位分别是外耳及外耳其它畸形,多指(趾),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水,马蹄内(外)翻足.确诊方式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胎龄不同将其分为〈32周组及≥32周组,对两组不同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胎龄分组的两组患儿平均体重日增长数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性(P〉0.05)。〈32周患儿的NRDS发生率、喂养不耐受率明显高于≥32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LBWI的发病病因较多,主要为母体因素,不同胎龄VLBWl日平均体重增长情况及住院时间、并发症不同,其中〈32周胎龄VLBWI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早期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才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孕妇在围生期进行体质量管理后的母婴结局是否优于未管理的母婴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建册、正规产检、住院分娩的孕妇270例,其孕前体质量指数均在正常范围(18.5≤BMI<25)。随机选取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围生期体质量管理;另外17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比较2组的母婴结局是否存在差异。另外,将对照组的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的孕妇进行母婴结局的比较,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对照组的孕期增重过多及过少的比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且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及产褥病率的发生率也高于观察组(P>0.05)。2随着年龄的增长,孕期体质量增重过多、剖宫产、巨大儿、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另外,随着文化程度的上升,孕期体质量增重过多、剖宫产、巨大儿的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结论经过围生期体质量管理孕妇的母婴结局明显优于未进行体质量管理的母婴结局,故围生期进行体质量管理可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多关注高龄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孕产妇,反复加强她们对孕期体质量管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时机、妊娠方式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8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孕周的不同分为A组(发病孕周〈28周)、B组(28周≤发病孕周〈32周)、C组(发病孕周≥32周),并根据患者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比较不同组别间围生儿的结局以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P〈0.05);阴道分娩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越早,围生儿死亡率越高,应当给予期待治疗延长孕周,并采用剖宫产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凭祥市人民医院妊娠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42例及42例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母体并发症、分娩方式、围生儿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高血压疾病16.66%、羊水过多26.19%、生殖道感染30.95%、产后出血量(227.89±46.34)mL、剖宫产54.76%;围生儿为巨大儿42.86%、早产40.77%、死亡9.51%均高多于较正常组的2.38%、4.76%、(168.67±34.34)mL、4.76%、35.71%、7.14%、9.51%、2.28%(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围生结局有不利影响,应加强孕期保健,规范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密切监测,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时机与方式。  相似文献   

18.
赵采云  华绍芳 《天津医药》2019,47(3):284-287
目的 分析出生体质量≥2 500 g小于胎龄儿(SGA)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其围产结局。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8年4月8日于本院产科出生的体质量≥2 500 g SGA 183例为病例组,另择同期出生的≥2 500 g适于胎龄儿(AGA)183 例为对照组,比较 2 组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母亲因素[孕妇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等],胎儿因素(性别、胎次等),胎盘脐带因素;并对围产期是否发生胎窘、羊水减少、新生儿疾患等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孕母BMI低于对照组,脐带胎盘异常、女婴和第1胎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盘脐带异常、女婴、第 1 胎是导致≥2 500 g SGA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母高 BMI 是≥2 500 g SGA 的保护因素;≥2 500 g SGA 围产期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2 500 g AGA(P<0.05)。结论 ≥2 500 g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及围产结局具有特殊性,有望通过加强孕期、围产期筛查与指导,密切监控高危因素,以减少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王宜芬  杨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40-2742
目的探讨早产儿在婴儿期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降低早产儿在婴儿期RRTI的发病率。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病例回顾、问卷调查与对照组比较,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出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在婴儿期RRTI的检出率为29.2%,较足月儿明显增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时体质量偏低、小于胎龄儿、存在宫内感染征象、围生期机械通气、贫血、未及时添加辅食等各因素与早产儿在婴儿期RRTI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于胎龄儿、围生期机械通气、存在宫内感染征象与早产儿在婴儿期RRTI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小于胎龄儿、存在宫内感染征象、围生期机械通气是早产儿在婴儿期发生RRTI的临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