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米乐松)对家兔断肢再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对照组)仅作断肢再植,不给予干预措施。B组(舒芬太尼组)于术中术后给予舒芬太尼干预;C组(米乐松组)术中术后给予米乐松干预;D组(联合组)同时给予舒芬太尼及米乐松的干预。于再灌注后4h、24h,72h取缺血肢体的肌肉组织,观察其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及24h肌肉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后4h和24h Bax基因及Bcl-2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72h Bax基因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P<0.05);C、D组在各时间点,Bax基因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P<0.05);C、D组与B组比较,在各时间点,Bax基因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P<0.05)。与C组比较,D组各时点Bcl-2表达增高,Bax基因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术中应用对断肢再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无保护作用,而术后应用可减轻其损伤;而米乐松术中术后都有保护作用,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通过miR-199a-3p调节线粒体自噬减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以缺氧/复氧处理体外构建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H9c2模型,实验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0.4 ng·mL-1舒芬太尼)、实验+anti-miR-NC组(0.4 ng·mL-1舒芬太尼、inhibitor control)、实验+anti-miR-199a-3p组(0.4 ng·mL-1舒芬太尼、miR-199a-3p inhibitor)。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iR-199a-3p表达,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蛋白LC3Ⅱ/Ⅰ、Beclin1表达,以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法检测活性氧(ROS),以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实验+anti-miR-NC组、实验+anti-miR-199a-3p组心肌细胞中miR-199a-3p表达水平为1.00±0.09,0.56±0.05,0.92±0.06,0.90±0.07,0.42±0.02,细胞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大鼠心肌自噬的影响,并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2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后处理组(SP组)、舒芬太尼后处理+PI3K抑制剂Wortmannin组(SP+W组)及Wortmannin组(W组)。S组只穿线不结扎,I/R组、SP组、SP+W组和W组结扎30 min,再灌注前5 min经股静脉分别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舒芬太尼(1μg/kg)、舒芬太尼(1μg/kg)+Wortmannin(15μg/kg)和Wortmannin(15μg/kg)稀释液1 ml。再灌注120 min时1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c Tn-I)含量判断心肌受损的程度。2取心尖缺血组织固定后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损伤和自噬的发生情况。3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缺血心肌组织中Akt、p-Akt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并计算p-Akt/Akt比值。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c Tn-I、pAkt/Akt、Beclin-1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SP组c Tn-I、Beclin-1含量明显下降,p-Akt/Akt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R组、SP+W组及W组两两比较c Tn-I、p-Akt/Akt、Beclin-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显示:S组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完整清晰;其余各组线粒体结构模糊,嵴断裂伴有水肿及自噬小体数量的增加。结论舒芬太尼后处理通过降低心肌自噬水平,从而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6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例接受生理盐水后处理,观察组32例接受舒芬太尼后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的机体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气管导管拔除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心血管事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舒芬太尼后处理,可以非常好地改善其术后的生命体征,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时肝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三组.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后再灌注6h建立肠I-R损伤模型,SF组在夹闭前10 min给予舒芬太尼1 μg/kg,继之以0.05μg·kg-1·min-1的速率泵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SF组Bcl 2和Bax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I-R组Bcl-2/Bax比值降低(P<0.05),SF组Bcl-2/Bax比值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F组Bcl-2蛋白含量和Bcl-2/Bax比值均升高(P<0.05),Bax蛋白含量降低(P<0.05).结论 舒芬太尼可能通过调节Bcl-2和Bax蛋白表达减轻肠I-R时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舒芬太尼组、纳络酮-舒芬太尼组,于缺血再灌注各个时期测定心功能指标。结果左室收缩峰压(LVSP)、左室发展压(LVDP)和心室收缩的最大速率(±dp/dt)缺血期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升高。而LVSP、LVDP和±dp/dt于心肌再灌注后未再进一步下降。而是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并明显好转。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兔心功能有明显抑制,舒芬太尼能明显改善心脏功能,纳络酮可部分取消舒芬太尼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后处理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50~300 g,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6):糖尿病假手术组(DM-S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M-IR组)、糖尿病舒芬太尼后处理组(DM-SP组)和糖尿病舒芬太尼后处理+渥曼青霉素组(DM-SP+W组)。另取正常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6):非糖尿病假手术组(NDM-S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NDM-IR组)、非糖尿病舒芬太尼后处理组(NDM-SP组)和非糖尿病舒芬太尼后处理+渥曼青霉素组(NDM-SP+W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SP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舌下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μg/kg,SP+W组在注射舒芬太尼前注射PI3K抑制剂Wortmannin 15μg/kg。于再灌注120 min经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处死大鼠后,取心脏,确定心肌梗死区与缺血危险区体积的比值(IS/AAR值),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Akt、p-Akt的表达。结果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与S比较,IR组,SP组和SP+W组CK-MB浓度升高,IS/AAR增大,p-Akt表达上调(P<0.05)。非糖尿病组中,与NDM-IR组比较,NDM-SP组CK-MB浓度降低,IS/AAR减小,p-Akt表达上调(P<0.05),而糖尿病组中,DM-SP组与DM-IR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DM-SP组CK-MB浓度和IS/AAR明显高于NDMSP组、p-Akt表达明显低于NDM-SP组。结论糖尿病因素可消除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糖尿病状态下影响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各种原因造成正常组织器官缺血,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血流恢复后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结构破坏持续加重,未减轻[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舒芬太尼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230280 g,228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舒芬太尼后处理组(PO组)、舒芬太尼后处理组+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组(PO+L组)、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组(L组)。I/R组,PO组,PO+L组,L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来建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模型。I/R组在再灌注前5 min时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 ml,PO组在再灌注前5 min时尾静脉注射1ml舒芬太尼稀释液1μg/kg,PO+L组尾静脉注射1 ml舒芬太尼稀释液1μg/kg+LY2940020抑制剂0.3mg/kg,L组尾静脉注射1 ml LY2940020抑制剂0.3 mg/kg。于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大鼠,取缺血部位心肌组织,用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肌细胞Akt及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计算p-Akt平均吸光度值与Akt平均吸光度值的比值(p-Akt/Akt),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4组AI、p-Akt/Akt的表达均升高(P<0.05);PO组比I/R组、PO+L组、L组AI降低,p-Akt/Akt的表达升高(P<0.05);PO+L组比L组AI降低,p-Akt/Akt的表达升高(P<0.05);I/R组与PO+L组及L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舒芬太尼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腹部外伤、肠梗阻可引发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is.chemiareperfusion.IIR)损伤,除引起小肠自身的损伤外,还可引起肾的损伤。舒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通过阿片受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Bcl-2,Bax的表达和肾细胞凋亡,研究舒芬太尼、阿片受体在IIR肾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肝组织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将42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SO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再依3个不同时限(40、50、60min)各分IR40、IR50、IR60及IPC+IR40、IPC+IR50、IPC+IR60亚组。检测各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并行肝组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SOD水平低于SO组,TNF-α、ALT及MDA水平高于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T、MDA水平和IPC+IR60亚组TNF-α水平均高于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IPC+IR60亚组TNF-α、MDA水平与IR60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IR组其余亚组SOD、TNF-α、ALT及MD水平与IR组各相应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明显减轻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所致肝损伤;预处理后肝门阻断50min可能是SD大鼠肝组织能耐受缺血的较安全时限。  相似文献   

12.
童继春  陈亦江 《江苏医药》2003,29(9):667-668
目的 探讨单磷酰酯A(MLA)预处理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于实验前24小时注入35μg/kg的MLA作预处理,未预处理作为对照,分别于灌注前、灌注后90分钟、灌注后180分钟采取兔血,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的血肌钙蛋白(cTn)、肌苷(Cr)、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实验组的cTn、Cr、LDH、CKMB与对照组相比,在灌注前、灌注后90分钟、灌注后180分钟均明显降低。结论:MLA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操作,并且具有延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府逐瘀汤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探讨血府逐瘀汤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水平,推断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量;观察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改变以判断细胞损伤情况;并进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以判断细胞死亡类型及程度。结果血府逐瘀汤可显著升高缺血再灌注时SOD的水平,显著降低LDH的水平。DNA电泳图谱表明:血府逐瘀汤可使DNA的拖尾基本消失;TUNEL显示血府逐瘀汤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死亡。结论血府逐瘀汤有保护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免于死亡之功效。  相似文献   

14.
王晓燕 《中国医药》2013,(12):1721-1723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对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下肢手术并使用止血带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各20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记录上止血带前(T0)、上止血带1h(T1)、松开止血带后0.5h(T2)、2h(T3)、6h(T4)、24h(T5)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氧合指数,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松开止血带后,P(A-a)DO2值呈上升趋势,糖尿病组T0、T4时P(A—a)D02分别为(13.3±8.7)、(24.1±8.7)mmHg(1mmHg=0.133kPa),非糖尿病组分别为(13.5±7.9)、(18.5±1.3)mmHg,T4时2组患者均明显高于T0时(P〈0.05),并且P(A—a)DO:糖尿病组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氧合指数值均呈下降趋势,糖尿病组T0、T3、T4、T5时氧合指数值分别为(430±34)、(389±36)、(345±32)、(378±26)mmHg,非糖尿病组分别为(427±35)、(398±46)、(370±43)、(407±36)mmHg,T3、T4、T5时氧合指数值均明显低于T0时(P〈0.05),糖尿病组患者T4、T5时氧合指数值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T0、T3、T4、T5时IL-6浓度分别为(2.3±1.3)、(6.9±1.8)、(23.1±7.6)、(10.1±1.8)ng/L,非糖尿病组分别为(2.4±1.2)、(5.7±1.8)、(18.5±7.3)、(8.9±1.6)ng/L,T,、T4、T5时IL-6浓度均明显高于T0时(P〈0.05),T4、T5时糖尿病组IL-6浓度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常规应用止血带会导致下肢手术患者肺换气功能损伤,而合并糖尿病会加重对肺功能的损伤,因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断肢再植,器官移植时,一定要先控制好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 (LIR)损伤模型上 ,研究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在IR后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观察牛磺酸对NO的影响 ,探讨牛磺酸防治LIR后肺损伤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即 :对照组 (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 (IR)、牛磺酸 +缺血再灌注组 (Tau +IR) ,分别测定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肺系数 (LI)和肺通透指数 (LPI) ,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牛磺酸 (taurine)含量及血浆、肺组织丙二醛 (MDA)、NO和内皮素 (ET)含量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NOS表达的变化。结果 牛磺酸可明显改善LIR后肺呼吸功能 ,减轻肺水肿的发生 ;降低血浆和肺组织ET的含量 ,提高血浆及肺组织NO含量 ,促进NOS的表达。结论 外源性牛磺酸可减轻LIR后肺损伤的发生 ,其机制之一与增加内源性NO含量和减少E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30min再灌注180min组(IRI组)。检测:①心肌组织及血清中NO2-+NO3-值;②心功能指标: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③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④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后:①心肌组织NO2-+NO3-IRI组较假手术组增高26.7%(P<0.05),血清NO2-+NO3-IRI组较实验后较实验前升高41.1%(P<0.01);②HR和MAPIRI组显著低于假手术组;③血清CK-MB含量IRI组较假手术组升高51%(P<0.01);④心肌组织TUNEL染色IRI组检测到大量阳性凋亡细胞,凋亡细胞阳性指数(AI)IRI组较假手术组升高89.4%(P<0.01)。结论NO升高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加重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不同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如松  吴熹  马旺扣 《江苏医药》2002,28(9):668-670
目的 观察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L-Arg-NO)是否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L-Arg)的不同效应,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缺血对照组,1mM组,3mM组,10mM组,30mM组,100mM组,进行离体心脏灌流实验观察缺血前及再灌注后左心功能,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心肌TP含量,结果 1mM组,3mM组再灌注后心功能指标,心肌酶溢出量,心肌组织ATP含量,以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均较对照组为佳。10mM组,30mM组再灌注后心功能恢复率,心肌组织ATP含量,电镜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100mM组再灌注后心肌酶溢出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 (1)在缺血前予1mM,3mM的L-Arg能减轻再灌注损伤;(2)而给予高于3mM的L-Arg并不能减轻再灌注损伤,100mM组甚至加重了再灌注损伤,说明L-Arg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颅脑外伤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外伤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特点及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针对7例颅脑外伤后急性期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老年患者,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根据不同的脑血管特点决定治疗方案。结果大多数患者(6/7)受伤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血管狭窄、血管壁溃疡以及附壁血栓形成等改变,提示脑缺血发作主要与这些病变为基础的脑血流下降、血栓脱落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外伤后脑灌注降低、脑血管痉挛是脑缺血发作的诱发因素。结论老年人外伤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发作主要与原有的脑血管基础疾病有关,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外伤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应基于这些病变特征并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Li等~([1])研究发现,胡黄连苷Ⅱ具有增强神经生长因子诱导PC12细胞轴突生长的作用,银建军等~([2])实验表明,胡黄连提取物灌胃给药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半影区的细胞凋亡,改善动物的神经功能,但该提取物成分复杂,何种成分发挥作用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奥欣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10只、CIRI组30只和维奥欣组30只,测定再灌注30,60和120min时血清及肺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Na~+-K~+-ATP酶活性,观察脑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间,CIRI组血清和脑组织中SOD活性、脑组织中Na~+-K~+-AFP酶活性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和P<0.05);NO和MDA浓度显著升高(P<0.01和P<0.05);脑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维奥欣组上述各指标的异常变化与CIRI组相比明显减轻(P<0.01)。结论:维奥欣对CIRI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SOD和Na~+-K~+-ATP酶活性、降低NO水平和MDA浓度及减轻氧自由基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