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及B超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脂肪肝(Fatty Liver)检出率逐渐增多。本文对76例脂肪肝的临床特点进行初步分析。1对象和方法1.1对象脂肪肝组 76例,男 64例,女 12例,年龄 29~72岁,平均48岁。系1995年2月~1999年2月我院内科门诊和消化科(包括肝科)病房连续收治脂肪肝患者病历资料完整者。另随机抽取76例正常人作对照,其中男61例,女15例,年龄30岁~71岁,平均42岁。1.2方法 B超仪为东芝 SSA— 240A型,探头频率为 3.SMH…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文化的日见丰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脂肪肝发病率亦随之增高。现将作者治疗的8例脂肪肝,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纪东明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3,(72):150-151
2002年,我院对所辖服务区域职工家属进行了健康查体。查体人数共计1770人,其中男性1108人,女性662人,查出脂肪肝人数390人,总发病率为22.03%,具中35岁以上脂肪肝发病率为25.41%,35岁以下发病率为18.8%,男性发病率为28.80%,女性发病率为10.72%。通过这次查体我们发现,脂肪肝正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且脂肪肝的发病存在年龄及性别差异,对此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脂肪肝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作一概述,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降低母婴病死率。方法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5年来收治的2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孕产妇中23例存活,3例死亡;3 l例胎儿(其中5例为双胎)中,死胎3例,新生儿死亡3例;产妇病死率为11.5%,围生儿死亡率为19.4%。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突然,病情重,孕产妇、新生儿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积极支持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母婴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1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脂肪肝是由不同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临床上缺乏特征性,容易误诊。收集干部健康体检经B超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151例,结合生化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系1995年11月~1996年5月间,本市2589名机关干部在我院健康体检时,经用美国产HP—1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按照蒋健等脂肪肝B超诊断标准诊断的脂肪肝患者151例。其中男性142例,占94.04%,女性9例,占5.96%。年龄最小22岁,最大62岁,平均44.2岁。脂肪肝的检出随年龄增加而增高(X~2=50.94,P<0.01),男性检出较女性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近6年收治的10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有不同程度上消化道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提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白细胞及尿酸升高。10例孕产妇中9例存活,1例死亡;产妇死亡率为10%,围生儿死亡率为16.7%。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突然,病情重,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多学科配合综合支持治疗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后期较少见的并发症,母儿病死率高达80%,常死于肝外并发症。有报道对AFLP患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预后会明显改善。为了提高对AFLP的诊断能力,现将我院20年经病理诊断为AFLP的病人11例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979~1998年经尸检及肝穿病理诊断的AFCP共11例,这些病例孕母均死亡。年龄22~44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2例。HBsAg(+)4例,抗CMV~(2gM)(+)1例,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急性妊娠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的临床特点,为临床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及减少母婴死亡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7例AFLP患者,年龄23-32岁。初产妇5例,经产妇2例(宫内死胎1例)。孕周33-38周。对6例产前发病患者以剖宫产终止妊娠,给予对症处理;1例产后发病患者直接入ICU治疗。结果6例产前发病者,5例各项指标较快恢复正常,母婴存活,术后10d出院;1例剖宫取胎后转ICU治疗,术后好转出院。1例产后发病患者因多脏器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无效死亡。结论AFLP是妊娠晚期特发性致死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和积极有效的处理是良好预后的关键,应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流行病学认为脂防肝长期不经治疗会导致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又会加重脂肪肝的代谢,使之形成恶性循环.本文将对脂肪肝常见病例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本文为的探讨声声对局限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7例拟诊局限性脂肪肝的患者行超声定位、声像图表现及血流变化检测,并结合血脂、血糖进行综合分析,所有病例与CT、病理及治疗中随访作对照。结果:47例根据声像图表现分为2型、Ⅰ型35例,Ⅱ型12例;5例与手术病理一致,11例与CT对照相符合,29例治疗中追踪随访有效;38例血脂增高、16例血糖增高。结论:超声对局限性脂肪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很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初治疗效,分析其不缓解的多危因素,我们对近10年来上海地区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初治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1984年1月~1994年12月上海地区27家医院确诊的新发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ALL)496例,均经骨髓细胞学和组织化学染色确诊。诊断标准:按照中华血液学会1986年9月天津会议标准。排除化疗不足一疗程放弃治疗或死亡的患者。1.2疗效标准按照1987年中华血液学会苏州会议标准。1,3治疗方案VP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 相似文献
15.
212例胆道良性狭窄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胆道良性狭窄的原因及诊治情况,提高其防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胆道良性狭窄患者212例,其中3例有2处狭窄,并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胆道良性狭窄主要以炎性狭窄为主,占65.12%(140/215).与手术相关的狭窄(瘢痕性狭窄及胆道损伤)占20.46%(44/215),成为第二位致狭窄原因.狭窄部位又以胆总管下段狭窄为主,占总数的52.09%(112/215).本组中采用狭窄部支撑法31.37%(64/204),胆道内引流法18.13%(37/204),狭窄部成型43.63%(89/204),狭窄段切除法1.96%(4/204).结论 炎性狭窄占良性胆道狭窄的首位,狭窄部位又以胆总管下段狭窄为主.对于胆道良性狭窄术前诊断可决定手术方式及预后,因此术前诊断方法尤为重要.胆道良性狭窄的治疗施行手术内窥镜联合治疗,其中狭窄部支撑法、胆道内引流法及狭窄部成型是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妊娠急性脂肪肝 (Acutefattyliverofpregnancy ,AFLP)是产科罕见病[1] ,临床医师常考虑多发病而误诊。现将我院 1995年 8月~ 2 0 0 0年 10月间产后甚至死后才明确AFLP诊断的 16例资料分析如下 ,总结误诊原因 ,以引起同道的重视。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6例年龄 2 4~ 34岁 ,平均 2 7 6岁。均为第一次妊娠 ,孕 36~ 4 0周 ,平均 37 6周 ;单胎 10例 ,双胎 6例。均无特殊家族史。合并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 9例 ,其中服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治疗者8例。自然分娩 4例 ,其中 1例产道裂伤大出血休…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肝破裂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宁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4):78-79
目的 分析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8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113例(88.3%),治愈108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保守治疗15例,全部治愈。结论 对外伤性肝破裂早期诊断,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解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6)
目的 提高临床对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7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细胞损伤型46.2%(36/78),肝内淤胆型30.8%(24/78),混合型23.1%(18/78);涉及药物:中草药37.2%(29/78),抗结核药26.9%(21/78),降糖药物14.1%(11/78),非甾体抗炎药10.3%(8/78),抗生素6.4%(5/78),其它5.1%(4/78);治愈78.2%(61/78),好转16.7%(13/78),发展为肝硬化5.1%(4/78).结论 防治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首先是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消除中药无不良反应、使用安全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社会交往的增多,饮酒人数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酒精性肝病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现就2007~2008年两年来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中检出并确诊的酒精性肝病47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癌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策略和预后。方法:报告3例肝脏原发性癌肉瘤的详细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3-52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腹部CT、超声和核磁共振检查均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经手术及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病变均符合肝癌肉瘤。结论:原发性肝脏癌肉瘤临床极少见,病变恶性程度高,手术效果差,对化疗不敏感,易转移复发,预后差。其诊断的确立需结合病史,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尤其是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临床需与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